Quantcast
Channel: 電腦王
Viewing all articles
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5900

時時勤備份,不再擔心檔案人間蒸發《二》:備份的3-2-1原則

$
0
0
在瞭解到備份的重要性之後,讀者是否也決定為保貴的資料進行備份了呢?一旦要開始著手進行備份工作,第一個遇到的問題就是該如何擬定備份計劃,才能有效地在資料損毀的時後,發揮確實還原資料的效果,而不會發生明明有將資料備份起來,但是卻一起陪葬的憾事。

3-2-1備份原則

雖然說備份最簡單的定義就是將重要的資料儲存第二份複本,簡單的說就是資料的「備胎」,可以在原本資料受損時,發揮還原資料的效果。但是該儲存在何種媒體、放置在什麼位置,都是需要考慮的重點。

如果你只是單純的把檔案從資料夾複製1份到桌面保存,那很不好意思,當電腦中毒或故障時,這個備份檔案很有可能也會遭殃。

根據國內資安大廠Trend Micro的建議,在備份資料的時候,可以參考「3-2-1備份原則」,其概念如下:

至少製作3份備份
將備份分別存放在2種不同儲存媒體
至少1份放在異地保存

原則第一點的部分相當簡單,就是除了原始的檔案之外,還需要另外複製3份複本,儲存在不同的地方。

「地方」很重要

檔案存放的「地方」可以分為2種不同的方向,第一種是指儲存的媒體,比方說將檔案放在外接硬碟、隨身碟,或是燒成光碟儲存,第二種則是指擺放儲存媒體的場所,例如將外接硬碟放在家中,並將隨身碟帶至辦公室保存,這些概念也與上面提到的3-2-1備份原則息息相關。

因為不同的儲存媒體有各自的優缺點,耐用度與可以承受的環境因素都不同,例如燒錄光碟片受日光的影響較大,容易在日曬下引起染料變質,造成無法讀取的問題,但是在泡水之後,還是有機會讀出資料,然而硬碟泡水可能就會受到嚴重的傷害。因此原則第二點所指就是告訴讀者,不要只選用單一儲存媒體,最好分散使用多種不同的媒體。

至於第三點所指的異地保存,則是說不要把儲存媒體放在一起,而是可以將存有重要資料的儲存媒體放到其他安全的地方保存,如此一來就不用降低天災或是火災等意外發生時,一次破壞所有儲存媒體。將儲存媒體寄放至辦公室或是親戚家中也是不錯的辦法。

▲不要將雞蛋放在同個籃子裡,就能提高備份的可靠度。

至於備份的頻率,則因資料性質而不同,例如旅行照片比較偏向一次性備份,在旅行結束後將照片複製到外接硬碟或燒成光碟是不錯的選擇。至於像是筆者每天都會撰寫新稿件,所以比較適當的備份時機就是每週或每天下班時將新稿件備份至隨身碟,並每季備份為光碟。

雖然備份的頻率越短會增加花費的時間或金錢,但能降低資料毀損時所損失的資料量,例如每天備份的話,當硬碟故障可能只會損失1天的資料量,但每週備份的話,則可能損失多達7天的資料量,因此還是建議讀者不嫌麻煩、勤加備份。

在下篇文章中,筆者也會針對各種不同的儲存媒體作介紹,讓讀者能夠挑選適合自己的備份方式。

(待續)

 

加入電腦王Facebook粉絲團

Viewing all articles
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5900

Trending Articles



<script src="https://jsc.adskeeper.com/r/s/rssing.com.1596347.js" async> </scri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