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 Intel 逐漸以第八代 Core 處理器填滿各種目標市場,專門與之搭配的新款 300 系列晶片組也隨之推出,桌上型由高至低分別為 Q370、H370、B360、H310,最後的 H310 極為精簡,甚至不具備這一世代晶片組應該要有的特色。此外為了不要影響目前 Z370 晶片組的銷售,同一世代的 Z390 晶片組將會延至今年下半年才會推出,極有可能跟隨 Cannon Lake 處理器同步亮相。
▲300 系列桌上型電腦晶片組(Z370 除外)Flex I/O 通道對比圖,注意 PCIe 通道最多 16 條、GbE 最多 1 條、SATA 最多 6 條。H310 則是個奇怪的玩意兒,與處理器甚至使用較舊的 DMI x4 Gen2 通道相互連結。(點圖放大)
原生 USB 3.1 Gen2 控制器
自從 70 系列晶片組系列內建 USB 3.0(USB 3.1 Gen1)以來,歷經 5 代的演變,此世代晶片組終於加入原生 USB 3.1 Gen2,最快實體連線速度可達 10Gps,總算是不用加裝貴森森的 Thunderbolt 3 晶片,或是其它第三方晶片占用 PCIe 通道。由上圖可知,USB 3.1 Gen2 使用獨立的 HSIO 通道,不與其它 PCIe、SATA 通道形成競爭關係,唯 H310 晶片組被排除在外,僅支援 USB 3.1 Gen1。
過去藉由 PCIe 通道擴充 USB 3.1 Gen2,由於 USB 3.1 Gen2 控制晶片擺放位置通常都靠近背板 I/O 處與前置面板針腳附近,如今要從晶片組直接提供 USB 3.1 Gen2 訊號至背板或是前置 I/O,兩者距離過遠無法保證傳輸品質,需要安裝 retimer 或是 redriver 晶片才能提供 USB 3.1 Gen2 速度。Mini-ITX 主機板則因為尺寸較小,有機會不加裝 retimer/redriver 即可提供 USB 3.1 Gen2,但是需要相當良好的 Vss 參考地設計。
▲近日正式備齊 Intel 第八代桌上型 Core 系列處理器,以 T 為型號結尾的低功耗版,按照往例進入台灣市場的機會不大。
無線網路媒體層納入晶片組
依據網路傳輸分層的觀念,資料可以在不同介質之間傳輸,譬如雙絞線、同軸電纜、光纖等,均是不同實體層的概念。晶片組納入有線網路實體層功能行之有年,如今終於輪到方便的無線網路。Intel 在此提出的設計為 CNVi(Connectivity Integration),晶片組內建 Wi-Fi 與藍牙的實體層,另外再透過 1 個稱之為 CRF(Companion RF)模組收發無線訊號。
更進一步解釋,Wi-Fi 媒體層內建於晶片組之中,基頻數據機和無線收發都在 CRF 身上,而藍牙更進一步整合基頻數據機進入晶片組。晶片組內建無線網路媒體層,即可以更低的價格獲得無線網路功能,或是減少無線網路模組的面積。在桌上型電腦主機板較充裕的空間一般採用 M.2 2230 E key 作為實體介面,但是內部卻是使用 CNVio 介面 1280Mb/s(廠商可設計成 PCIe 與 CNVio 雙介面形式)。
若是在佈線與擺放零組件較為受限的行動產品,CRF 可以使用更小的 M.2 1216 模組。CNVi 降低成本的同時,也無須另外佔去 PCIe 通道,但藍牙部分會固定佔去 1 個 USB 2.0 傳輸介面。
▲傳統外接式無線網路卡結構以及新的 CNVi(圖片下半部)。
此外先前已於行動版處理器導入的 C9、C10 電源狀態,Coffee Lake-S 搭配新推出的 300 系列晶片組即可支援,C9 將處理器絕大部分的電壓輸入設定為 0V,包含 IA 核心、GT 繪圖、System Agent 等,但是 I/O 電壓依舊持續供應,C10 則是將所有的電壓調整區域進入 PS4 或 LPM 省電狀態。
(下一頁:Asus ROG STRIX H370-F GAMING)
Asus ROG STRIX H370-F GAMING
雖然 Asus 在全球多個地區主機板銷售量與市占率名列前茅,長期霸占第一名的寶座,但在設計上絲毫看不到傲慢的態度。以這張主機板為例,除了在背板 I/O 飾蓋加裝 Aura RGB 燈光效果,更直接整合 I/O 檔板至主機板,替消費者省去安裝步驟以及對孔的麻煩。其中 1 個 M.2 安裝槽位也安排陽極處理散熱片,晶片組下方安排能夠讓使用者自行設計並列印安裝的 3D Mount 孔位。
▲包裝內容物包含說明書以及其它 ROG 特色配件。
▲SATA 線材、RGB LED 延長線、整線束帶、3D Mount 螺柱螺帽也在其中。
▲ROG STRIX H370-F GAMING 安排具有 Aura RGB 效果的 I/O 飾蓋。
▲Aura RGB 效果示意圖。
▲支援 1 組 +12V、G、R、B 針腳,最高輸出電流 3A。
▲背板 I/O 檔板直接整合至主機板,連接埠包含 USB 3.1 Gen2 Type-C,以及 DVI-D、DisplayPort、HDMI,HDMI 支援 1.4 版本。
▲背板 I/O USB 3.1 Gen2 Type-C 安排 2 顆 ASMedia ASM1562 retimer 晶片,意即 Type-C 內部 2 組針腳均有作用。
▲靠近處理器的 M.2 插槽預先安裝 1 組散熱片,但是此插槽僅支援 PCIe 3.0 x2 或是 SATA 6Gb/s,使用者應該會將散熱片移往另外 1 組支援 PCIe 3.0 x4 的 M.2 插槽使用。
▲連結至處理器的 PCIe x16 插槽外覆金屬層並焊入電路板,提升抗拉扯能力。
從這張主機板開始啟用新的設計風格,絲印裝飾不再以畫線為主,而是以電競相關英文為依歸,如 Republic of Gamer、Game On、ROG STRIX 等,中文部分則可以見到「玩家」、「加入」等字樣。晶片組散熱片設計呈現中空樣式,不知是否要利用風洞效應帶走廢熱?
▲主機板正面與反面絲印許多關於電競的文字,形成另外 1 種外觀風格。
▲板緣安排簡易除錯燈號。
▲晶片組散熱片為中空設計。
▲6 個 SATA 6Gb/s 連接埠均為單埠轉向 90 度設計。
音效部分持續加入自家 SupremeFX 設計,透過 1 顆 Unisonic LD2117AG 低壓差電壓調節器供應 S1220A 音效晶片,在某種程度上隔離其它高速晶片對於電壓漣波的影響,音訊放大部分安排 Ti RC4580 以及 OPA1688 運算放大器,並於音效晶片上方加上金屬屏蔽蓋。
▲音效部分加裝金屬屏蔽蓋、Nichicon 音響級電容、2 個運算放大器。
▲低壓差電壓調整晶片負責轉換供應乾淨的電壓電流。
▲有線網路的變壓器獨立設置,提供更好的抗雷擊效果。
▲I219V 實體層網路晶片。
處理器核心與繪圖供電轉換控制,交由自家與晶片廠商合作的 ASP1400CTB PWM 晶片,核心部分共安排 4 相,每相安排 2 個上橋 ON Semiconductor NTMFS4C10B MOSFET、下橋則為 2 個 NTMFS4C06N;繪圖部分料號相同,只是上橋部分改由單顆 MOSFET 獨撐大局。
核心每相後端接上 2 個 1.2μH 電感,再全部並聯 4 顆 560μf 固態電容;繪圖部分則是安排 1 顆 0.86μH 電感,後端並聯 3 顆 560μf 固態電容。處理器 I/O 與 System Agent 由同 1 組電源轉換區供應,電力來源為 ATX 24pin 的 +12V 並使用單相配置,上、下橋各自採用 1 顆 NTMFS4C10B,後端銜接 1 顆 0.68μH 電感以及 2 顆 560μf 固態電容。
▲ASP1400CTB PWM 晶片負責控制處理器核心與繪圖供電。
▲核心供電單相採用 2 上 2 下雙電感設計。
▲繪圖供電使用 1 上 2 下單電感結構。
▲處理器 I/O 與 System Agent 由位於處理器插槽下方的單相供電轉換負責。
▲記憶體主要供電採用 3 個 NTMFS4C10B 組成 1 上橋 2 下橋,後端銜接 1 個 0.86μH 電感與並聯 4 顆 560μf 固態電容。
ROG STRIX H370-F GAMING UEFI 介面配色與 ROG 系列相同,紅色背景、灰色視窗、黃色項目、白色字體,預設進入 EZ Mode 模式,以顯示運作資訊與簡易調整為主,若要選擇更進一步的功能,可以按下 F7。由於晶片組不支援超頻功能,因此 EZ Tunung Wizard(F11)只剩下替使用者建立 RAID 功能。
▲EZ Mode 模式以顯示資訊為主,配有部分簡易調整。
▲由於 H370 晶片組不支援超頻,EZ Tunung Wizard 功能大幅縮減至 RAID 組合。
▲QFan Control 讓使用者以滑鼠拖拉方式,調整溫度與轉速對應曲線。
即便運作頻率調整無法起到什麼作用,使用者還是可以感受到 UEFI 內容一樣還是很豐富,與高階主機板無異,當然也包含正體中文在內的多國語言能夠選擇。特殊功能部份,用來更新 BIOS 的 EZ Flash Update 可以透過儲存裝置或是網路尋找新版 BIOS,網路部分支援 DHCP、PPPoE、固定 IP 等多種連線方式。
▲即便無法往上調整處理器倍頻或是記憶體等效時脈,依然提供等同於高階產品的選項功能。
▲介面可選正體中文在內的多國語言。
▲EZ Flash Update 支援多種網路連線方式,能夠自行連上 Asus 伺服器找尋並下載新版 BIOS。
SSD Secure Erase 功能最早是由 Asus 引進至 UEFI 功能當中,目前支援 AHCI 或是 NVMe 2 大介面形式,能夠藉由清除 SSD 內容,讓應有的讀寫效能恢復。觀看記憶體模組 SPD 資訊與 PCIe 插槽資訊依然位於 Tool 分頁當中,在此也有排放 8 個 UEFI 設定檔儲存空間,亦可對外部儲存裝置讀取或儲存設定檔。
▲SSD Secure Erase 方便使用者抹除 SSD 內部資料,目前支援性更擴大到 NVMe 介面。
▲UEFI 介面以表列方式顯示記憶體模組 SPD 資訊。
▲GPU Post 顯示各個 PCIe 插槽所安裝的顯示卡型號。
▲提供 8 個 UEFI 設定檔儲存空間。
同場加映 ROG STRIX B360-F GAMING
Asus 同時送來另外 1 張採用 B360 晶片組的 ROG STRIX B360-F GAMING 主機板,基本上與 ROG STRIX H370-F GAMING 電路板設計相同,只是最後塗佈的防焊漆以及絲印字樣不同。因應 H370 和 B360 能夠使用的 HSIO 數目多寡,這 2 張主機板在細部功能有著細微差異。
▲ROG STRIX B360-F GAMING 主機板因為晶片組 HSIO 通道數量較少的關係,少了 1 組 USB 3.1 Gen1 前置面板針腳。
ROG STRIX B360-F GAMING 不具備第二組前置 USB 3.1 Gen1 I/O 針腳,2 個 M.2 插槽均不支援 IRST(Intel Rapid Storage Technology)RAID,此外第二組 PCIe x16 插槽具備的 PCIe 3.0 x4 通道也需要和其它的 PCIe x1 插槽共享,而 ROG STRIX H370-F GAMING 則是各自獨立。
▲ROG STRIX B360-F GAMING 的 M.2 插槽均不支援 IRST RAID。
這 2 張主機板其餘功能一致,也採用相同的 Asus 特色設計、處理器電源轉換設計,筆者因而猜測市面實際售價應該不會差太多,因此若是使用者手頭比較寬裕,不妨直上 ROG STRIX H370-F GAMING,當然 ROG STRIX B360-F GAMING 能夠以更少的金額買到相同的特色功能也很不賴。
(下一頁:GIGABYTE H370N WIFI)
GIGABYTE H370N WIFI
這次評測當中唯一的 Min-ITX 小板,是由 GIGABYTE 所借測的 H370N WIFI,以 300 系列(Z370 除外)晶片組的規格來說,H370 和 B360 均適合做成 Mini-ITX 規格,倘若要配備 2 組 M.2 PCIe 3.0 x4 規格插槽,兼顧其它 I/O 豐富性的最低標準需要使用 H370,相信這也是 GIGABYTE 選擇的原因。
▲GIGABYTE H370N WIFI 為此次唯一 1 張 Mini-ITX 版型主機板,選擇 H370 以便安排 2 組 M.2 PCIe 3.0 x4 插槽。
▲產品盒裝零配件。
▲晶片組散熱片高度降低,以便在正面安排 1 組 M.2 插槽支援 PCIe 3.0 x4 和 SATA 6Gb/s。
▲PCIe x16 插槽外覆金屬層並焊入主機板,加強抗拉扯能力。
主機板在正面與反面各自配備 1 個 M.2 M key 插槽,雙方均支援 2260 以及 2280 規格,也透過晶片組 Flexible I/O 的彈性,支援 PCIe 3.0 x4 或 SATA 6Gb/s 介面 SSD,且不與板上其它 4 個 SATA 6Gb/s 連接埠存在共用關係。這張主機板配上 Intel Wireless-AC 9560 無線網路模組,也讓我們一窺 CNVi 神秘面紗,並以支援雙頻 802.11ac Wave 2 2T2R 160MHz 的規格達成最高 1.73Gbps 連線速率。
▲主機板背部另外 1 個 M.2 插槽,支援 PCIe 3.0 x4 或 SATA 6Gb/s。
▲無線網路模組採用 Intel Wireless-AC 9560,雖然實體連結介面使用 M.2,卻改採 CNVio 介面與晶片組相互溝通。
這張主機板沒有冠上 AORUS 或是 Gaming 之名,Realtek ALC1120 音效晶片類比與數位接地分割處依然安排 RGB LED,網路部分除了標配 Intel I219V 實體層晶片,另外還有 I211AT 網路控制晶片,軟體則是提供 GIGABYTE cFos SPEED(cFosSPEED)負責調整封包優先權。
▲音效晶片類比與數位接地分割區安排 RGB LED。
▲這張主機板支援 +12V、G、R、B 針腳以及 +12V、+5V 數位式針腳。
▲I219V 實體層網路晶片。
▲I211AT 網路控制晶片。
視訊輸出部分安排 1 個 DisplayPort 與 2 個 HDMI,其中 1 個 HDMI 加裝 MegaChips MCDP2800 LSPCON(Level Shifter and Protocol CONverter、電壓與協定轉換器),因而支援 HDMI 2.0 輸出 4096x2160@60Hz。惟可惜之處,本款並未安排任何 USB 3.1 Gen2 連接埠,背部 I/O 的 Type-C 為 USB 3.1 Gen1 版本,推測有可能是小板線路密集不易達成佈線規範,或是沒有空間安放 redriver。
▲背板 I/O 連接埠一覽,左方 HDMI 支援 2.0 版本,Type-C 僅支援 USB 3.1 Gen1。
▲I/O 檔板使用較為容易組裝又不割手的鋁箔包覆泡棉。
▲MCDP2800 負責把 DisplayPort 1.2a 轉換成 HDMI 2.0。
處理器供電設計利用 Renasas ISL95866 控制核心 4 相與繪圖 2 相供電轉換,並各自輔以 2 個和 1 個 MOSFET 驅動器 ISL6625A。上橋 MOSFET 採用 ON Semiconductor NTMFS4C10N,下橋則為 NTMFS4C06N,核心單相採用 1 上橋 2 下橋、繪圖則是 1 上橋 1 下橋組合方式,各相再串接 1 個 0.3μH 電感。供應給處理器之前,核心部分並聯 6 顆 560μf 固態電容,而繪圖則是 3 顆。
▲處理器供電轉換僅於核心部份加上散熱片。
▲ISL95866 控制核心 4 相與繪圖 2 相供電轉換。
▲處理器核心單相使用 1 上 2 下 MOSFET 設計(部分 MOSFET 位於背面)。
記憶體主要供電各自使用 1 顆 4C06 MOSFET 組成單相上、下橋,供應 2 條記憶體插槽之外,後端也串接 2 顆 NTMFS4C10N 和 2 顆 560μf 固態電容,再次降壓至指定的電壓,分別供給處理器 I/O 和 System Agent。
▲處理器 I/O 和 System Agent 的電力來源為記憶體主要供電。
UEFI 介面採用黑底紅主色設計,照例擁有 Easy Mode 以及 Advanced Mode 雙介面設計,支援包含正體中文在內的多國語言,並配置多個電壓供應區調整選項。筆者私心覺得 GIGABYTE 提供滑鼠 dpi 調整是個相當不錯的想法,目前其它競爭廠商尚未導入;畢竟當初從 BIOS 轉換成 UEFI 其中 1 個優點就是可以納入滑鼠驅動程式,但倘若游標移動速度過快或過慢,還不如直接使用鍵盤方向鍵選擇。
▲Easy Mode 頁面以資訊顯示為主。
▲Advanced Mode 於右方以及下方各自安排滑動視窗,分別納入運作狀態與快捷鍵。
▲Smart Fan 5 溫度與轉速調整介面,對應曲線可以使用滑鼠游標拖拉。
▲支援多個供電區電壓調整。
▲滑鼠游標速度可調,以便適應不同 dpi 規格的產品。
▲RGB Fusion 調整介面,若是安裝 +5V/+12V 數位燈條,則建議安裝控制軟體使用更多的調整選項。
▲8 組 UEFI 設定存檔欄位。
▲支援正體中文在內的 15 種語言介面。
(下一頁:MSI B360 GAMING PRO CARBON)
MSI B360 GAMING PRO CARBON
MSI CARBON 系列主機板自成一格,特色是利用彩度較低的視覺設計,讓位於主機板背部邊緣的 RGB LED 燈光效果能夠凸顯出來。處理器電源供應以及晶片駔散熱片貼上碳纖維紋路飾板,雖然不是真的碳纖維材質,卻利用壓克力塑膠板表面的凹凸紋路,從不同方向觀察有著不同的光澤反射,實為巧思。
▲包裝盒內零配件之一。
▲包裝盒內零配件之二,包含 2 條 RGB LED 燈條延長線。
▲MSI B360 GAMING PRO CARBON 主機板使用 ATX 尺寸,配色的彩度較低。
▲點亮主機板的 Mystic Light RGB LED 燈光效果則是不一樣的光景,外觀十分出色。
▲RGB LED 燈條控制除了支援一般 +12V、G、R、B,另外還以 +5V 電壓支援 WS2812B 可定址產品,2 者最高電流輸出均為 3A。
這張主機板將 B360 晶片組其中 2 個 USB 3.1 Gen2 通道設計成前置 I/O 針腳,並利用 ASMedia ASM1562 retimer 加強訊號品質,以及 ASM1543 USB 3.1 Type-C 多工器。I/O 背板則是安排 1 個 USB 3.1 Gen2 Type-A 和 1 個 Type-C,同樣採用 retimer 與多工器晶片。此外 B360 晶片組 HSIO 通道少了不少,背板 I/O 4 個 USB 3.1 Gen1 使用 ASM1074 USB 3.1 Gen1 集線器分享單條通道,此通道還加裝 ASM1464 repeater。
▲前置面板 I/O 安排 1 個 USB 3.1 Gen2 連接針腳。
▲板緣安排簡易除錯 LED 燈號。
▲I/O 背板 USB 3.1 Gen2 安排 Type-A、Type-C 各 1 個,USB 3.1 Gen 1(HDMI 上方與 RJ45 下方)則由 ASM1074 集線器提供,HDMI 輸出僅支援 1.4 版本。
▲ASM1074 USB 3.1 Gen1 集線器晶片。
▲主機板多處安排 ASM1562 retimer 與 ASM1543 USB 3.1 Type-C 多工器
音效部分使用 Realtek ALC1220 這款音效晶片,背板 I/O 輸出額外加上 Nippon Chemi-Con 音響級電容調整音色,前置音效則是加上 TI OP1652 這款低噪音與低失真通用音訊放大器。頗為特別的是這款主機板還與 Corsair 合作,提供專用的 JCORSAIR1 針腳連結該廠 RGB LED 燈條或是 RGB 風扇控制集線器,如此一來就能夠統一使用 MSI 所提供的軟體,控制 Corsair 產品的 RGB LED 燈光效果。
▲音效晶片區域提供類比與數位接地層分離,並加裝音響級電容與音訊放大器。
▲JCORSAIR1 針腳專門連結 Corsair 相容產品,透過 MSI 軟體統一控制 RGB LED 燈光效果。
▲PCIe x16 插槽包覆金屬材質,焊入電路板加強抗拉扯能力。
▲位於主機板最下方的 M.2 插槽僅支援 PCIe 3.0 x4,並與第二組 PCIe x16 插槽共享通道。
這張主機板的處理器核心與繪圖供電分別為 4 相與雙相設計,上橋 MOSFET 均使用 Sinopower Semiconductor SM4337NSKP,下橋則為 SM4503NHKP,核心安排 2 上 2 下、繪圖則是 1 上 2 下設計。核心每相 MOSFET 之後安排 2 個 0.42μH 電感,再並聯 5 個 560μf 固態電容;而繪圖每相串接 1 顆 0.22μH 電感,再並聯 4 顆 560μ f固態電容。
▲處理器核心與繪圖供電轉換分別採用 4 相與雙相。
▲核心與繪圖交由 Richtek RT3607BC 控制,內部僅包含 3 個 MOSFET 驅動器,因此還需要另外加裝 3 個驅動器晶片。
▲處理器核心單相使用 2 上 2 下 2 個電感設計。
處理器 I/O 和 System Agent 供電各自安排單相,位於處理器插槽下方,I/O 供電來源為 EPS12V,透過 1 顆 AWS7PA 晶片降壓,後端串接 1 個 0.82μH 電感和數顆積層陶瓷電容;System Agent 供電則來自 ATX 24pin 的 +12V,上、下橋 MOSFET 使用 NIKO-SEM PK632BA 和 PK616BA,後端連結 1 個 1μH 電感和 2 個 560μf 固態電容。
▲處理器 I/O 與 System 供電轉換區在插槽下方,左邊負責 I/O、右邊則是 System Agent。
▲記憶體主要供電採用單相設計,上、下橋 MOSFET 為 PK632BA 和 PK616BA,後端連結 1 個 0.82μH 電感和 4 個 560μf 固態電容。
UEFI 介面預設進入 EZ Mode,並會自動記憶使用者最後使用 EZ Mode 或是 Advanced 介面,相當貼心。EZ Mode 以資訊顯示為主,下方擺放部分功能捷徑,包含燒錄 BIOS 的 M-Flash 和 Hardware Monitor。Hardware Monitor 彈出式視窗包含溫度與電壓等數值監控,同時也是控制風扇溫度與轉速對應曲線的調整所在,照例能夠選擇不同溫度來源作為基準,並以滑鼠拖拉對應曲線。
▲EZ Mode 以大圖示顯示資訊,中央擺放各個子系統資訊分頁,下方則為功能捷徑。
▲M-Flash 能夠從 USB 隨身碟當中讀取更新檔案並燒錄。
▲Hardware Monitor 顯示系統溫度與電壓資訊,也能夠調整各個風扇插座的溫度轉速對應。
切換至 Advanced 頁面,主要功能以左方 SETTINGS 按鈕和 OC 按鈕為主。SETTINGS 包含主機板大小各項功能調整,OC 頁面則為頻率、電壓、記憶體時序等。右方擺放的 OC PROFILE 內建 6 個設定檔儲存欄位,Board Explorer 則以主機板圖形標示各個連接埠所安裝的零組件。
▲Advanced 頁面同樣以大圖示為主,細項功能將於中央電競龍魂圖案區以文字選單方式顯示。
▲OC PROFILE 內建 6 個設定檔儲存欄位。
▲Board Explorer 以圖案標示各個連接埠安裝的組件。
▲Secure Erase+ 支援 AHCI 或是 NVMe 介面 SSD 內部資料抹除。
(下一頁:同場較勁拚效能)
產品成熟各家差異不大
Intel 第八代 Core 系列桌上型處理器 Coffee Lake-S 部分產品去年下半年早已問世,第三方 USB 3.1 Gen2 晶片也開賣許久,這些技術對於廠商來說已不是新鮮事,依照送測主機板 UEFI BIOS 版號推測,似乎都已經是修正許多次的版本,筆者測試時並沒有遇到什麼問題出現。
在這其中依然還是可以看到各家廠商對於記憶體時序調整出現分歧,手動選擇 Core i7-8700K 最高支援的 DDR4-2666 以及 1T,MSI 能夠自動把 SPD 內部存放的 XMP 時序拿來使用,GIGABYTE 則是選擇規規矩矩地套用 JEDEC 18-18-18,Asus 除了套用 XMP 之外,還會把 tRAS 從 38 往下調整至 36,使用更緊的時序算是該廠的特色。
進入 DDR4 世代之後,時序的重要性不若以往,記憶體等效時脈的影響更大,因此各家雖然自動套用的時序不太相同,最終的測試結果卻相當一致,分數差異能夠理解為標準差。
▲CPU-Z 表現為 H370 晶片組多執行緒分數較高。
▲ROG STRIX B360-F Gaming 於 POV-Ray 獲得 3010.55PPS,雖然少了 6~8 分,但實際差距僅有 0.2 %左右。
▲x264 FHD Benchmark 以及 HWBOT x265 Benchmark 各家相差不遠,唯有 ROG STRIX B360-F Gaming 在後者低了 6%。
▲CINEBENCH R15 各家在單核心與多核心測試部分均站上 200 分以及 1400 分。
▲AIDA64 記憶體與快取頻寬測試同為互有領先態勢。
▲PCMark 10 分數差距相當小,均足以應付日常工作,若要遊玩遊戲還是得另外加裝 1 張獨立顯示卡。
Intel 終於把 USB 3.1 Gen2 列為晶片組標準配備,因此筆者也好奇外接儲存裝置的效能為何?測試外接盒為 AKiTiO Neutrion U3.1 2.5 吋外接盒,控制轉換晶片為 ASMedia ASM1351,支援 UASP 傳輸模式。待測 SSD 選用 Micron Crucial MX500 1TB,這顆 SSD 直接連結 SATA 6Gb/s 介面,表定循序讀寫可達 560MB/s 以及 510MB/s。
▲先前單獨評測 Micron Crucial MX500 1TB 參考數值。
▲H370N WIFI Type-C 僅為 USB 3.1 Gen1 規格,所以在外接 SSD 測試時較為吃虧。B360 GAMING PRO CARBON 則是在 4K 隨機讀寫較弱,但循序讀寫與它牌相同,按照過往經驗應是預設開啟部分省電功能。
建置成本更低的第八代 Core 處理器
去年 Intel 為了先行擋下 AMD Ryzen 7 實體八核心的攻勢,推出部份第八代 Core 處理器,惟可惜之處在於僅能搭配 Z370 晶片組,致使整體購機成本偏高;即便廠商推出入門款式,依然無法擺脫加裝 USB 3.1 Gen2 控制器的負擔,以及必須消耗 PCIe 通道的原罪。
時至今日推出真正意義上的 300 系列晶片組,用來搭配代號 Coffee Lake 處理器,未來還有 Cannon Lake 能夠升級。多數 300 系列晶片組均加入 USB 3.1 Gen2 支援性,且擁有獨立通道不與其它 PCIe、SATA 等共用 HSIO。傳聞許久的內建無線網路,也以 CNVi 的方式整合部分元件進入晶片組,有助於進一步降低成本。
至於此代產品值不值得升級,筆者在此提出幾個面向,首先 Core i7/i5/i3 全線提升 2 個實體核心,低階 Core i3 效能等於翻倍。接著就是 H370、B360 晶片組主機板相較 Z370 更為便宜,卻依然擁有 USB 3.1 Gen2 通道支援性,稍微多花一些錢還有連線速度高達 1.73Gbps 的無線網路,因此似乎是繼晶片組從 PCIe 2.0 升級至 3.0 之後,另外 1 個運算效能與功能的里程碑
延伸閱讀
Core 系列多 2 個核心,Coffee Lake-S 桌上型 Core i7-8700K 釋疑實測
Raven Ridge 有內顯卡好!?AMD Ryzen 5 2400G 與 Ryzen 3 2200G 全知全測
測試平台
加入電腦王Facebook粉絲團
- 處理器:Intel Core i7-8700K
- 散熱器:Cooler Master X6
- 記憶體:Team T-FORCE NIGHT HAWK DDR4 3200 16GB Kit @2666MHz
- 系統碟:Plextor M9Pe(G)
- 電源供應器:Seasonic Platinum 1000W
- 作業系統:Microsoft Windows 10 Pro 64bit 17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