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antcast
Channel: 電腦王
Viewing all articles
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6062

StoreMI 才是升級重點!?AMD Ryzen 7 2700X 與 Intel Core i7-8700K 誰有資格成為你的最愛?

$
0
0
AMD X470 晶片組在本質上與 X370 相同,但是 AMD 加入免費的 StoreMI 加速功能,能夠結合高速儲存裝置快速,以及低速存取裝置容量大的優點。本文除了完整介紹多種 StoreMI 組合讀寫速度,並補完 Ryzen 7 2700X 和 Core i7-8700K 的全方位效能比較。

StoreMI 加速原理

這次隨著第二代 Ryzen 處理器和 X470 晶片的推出,AMD 引薦第二個 MI 功能「StoreMI」,組合不同速度的儲存媒體,將較常使用的熱資料放在較快的儲存媒體,如 SSD,把不常使用的冷資料放在存取速度比較慢的媒體,如傳統機械式硬碟,如此一來就能夠以較少的花費同時享有高速存取以及大容量空間特性。

此種加速方式很容易聯想到 Intel Optane Memory 和 RST(Rapid Storage Technology)的加速功能,但是不限定 SSD 廠牌還是 NVMe、AHCI 介面,也不限定 SSD 裝設的插槽位置或是 UEFI 設定,只要是 AMD 400 系列晶片組就可以免費獲得授權(所有 AM4 腳位處理器均支援,行動版 Ryzen 5 2500U、Ryzen 3 2200U 尚未支援),且能夠加速開機碟或是資料碟。StoreMI 運作方式主要透過冷、熱資料判讀,將資料移往 SSD 或是傳統硬碟,並不僅是將 SSD 看做傳統硬碟的加速快取,因此 SSD 容量不會因為變成快取而消失。

StoreMI 功能與 Enmotus 公司合作,以 1 個高速儲存空間加上 1 個低速儲存區間組合而成,組合方式有 NVMe SSD+AHCI(SATA 6Gb/s)SSD、AHCI(SATA 6Gb/s)SSD+HDD、NVMe SSD+HDD 等 3 種,這 3 種組合的後者容量不限,前者依據軟體授權最大能夠切出 256GB 空間和後者合併加速,因此若是用於加速的 SSD 容量超過 256GB,則在安裝設定途中由軟體自動另外切出 1 個 SSD 虛擬空間,讓使用者再行利用。

設定時只要安裝 StoreMI 軟體即可,無需進入 UEFI 介面或是 Windows 作業系統調整,且組合過後隨時可透過軟體介面解除加速組合。唯有要求作為加速開機碟使用時,AHCI 控制器必須由 AMD 提供以便完整支援休眠電源狀態,意即這 2 者必須直接連結至處理器或是晶片組;若 StoreMI 加入第三方 SATA 介面卡後方的儲存空間,則僅以加速資料碟方式運作。


▲StoreMI 只需要在 AMD 400 系列晶片組安裝軟體即可使用,雖然限制不如 Intel Optane Memory 和 RST 來得多,但還是有些小眉角需要注意。

由於採用軟體設定方式,使用者原先的資料可以存放在 SSD 或是傳統硬碟,再使用 StoreMI 增加傳統硬碟增加使用容量或是增加 SSD 加速存取速度。更進一步,StoreMI 支援 2GB 系統記憶體切割為快取使用(啟用 StoreMI 至少需 4GB 系統記憶體、啟用記憶體快取至少需 6GB 系統記憶體),但目前僅有開啟 2GB 與關閉的選擇,無法自行選擇切出多大的記憶體。


▲根據目前電腦所裝設的儲存裝置數量,StoreMI 介面會自動列出可執行的加速選項。


▲配對並設定完成之後,裝置管理員會多出 1 個 StoreMI 虛擬硬體裝置,容量為最大 256GB 高速 SSD 加上低速儲存裝置空間。

多種組合讀寫實測

根據 StoreMI 加速原理,勢必會對 SSD 進行大量的寫入作業,因此此技術雖然不限 SSD 品牌,但卻希望使用耐寫量較高的產品,如採用 3D XPoint 記憶體的 Intel Optane Memory;軟體授權也不支援 NVMe SSD+AHCI(SATA 6GB/s) SSD+HDD 這種 3-tier 組合方式,只支援 1+1 個儲存空間 2-tier 合併加速(當然,NVMe SSD+NVMe SSD、AHCI SSD+AHCI SSD 這種組合目前也沒有意義)。


▲虛擬儲存裝置隨時能夠解除加速組合,也可以設定此虛擬裝置類型(影響 Windows 預設作業方式,如 SSD 進行 Trim 或是對傳統硬碟的重組排程),DRAM 快取目前僅能選擇 2GB 或是完全關閉。


▲測試採用 WD WD5000BEKT、Transcend TS256GMTS800、Apacer AP240GZ280,分別為傳統硬碟、AHCI(SATA 6Gb/s)SSD、NVMe SSD 代表,圖片所示為各儲存空間的讀寫速度。


▲以 AHCI SSD 加上傳統硬碟的組合,並執行 CrystalDiskMark 3 次的讀寫速度,觀察到大約第二次之後即出現明顯的加速效果。


▲傳統硬碟以 NVMe SSD 加速,即可出現不錯的讀寫速度,又能夠享受大容量優勢。


▲最快的加速組合 NVMe SSD 以及 AHCI SSD,即便是第一次測試就有不錯的表現。

利用 StoreMI 不同組合加速開機碟,可以發現經過數次的訓練之後,CrystalDiskMark 測試用檔案就會移入最快速的儲存空間當中,而開啟 2GB 系統記憶體作為快取使用,則循序讀寫能夠來到 5000MB/s 以上,隨機 4KB 讀取更有不小的進步。同時可以觀察到 2GB 系統記憶體快取採用 Write-throught 寫入策略,因此寫入速度無法提升,但比起 Write-back 策略較能抵禦供電意外喪失的資料遺失風險。測試過程中也發現 StoreMI 技術雖然不限定搭配 SSD 品牌,卻有可能出現相容性問題,如搭配 Plextor M9Pe 的寫入效能就頗為慘烈。


▲Plextor M9Pe 系列與 StoreMI 相處不融洽,任何加速組合只要有它存在,寫入效能就無法超過 60MB/s。

 

(下一頁:Ryzen 7 2700X VS. Core i7-8700K)

Ryzen 7 2700X 與 Core i7-8700K 捉對廝殺

AMD 利用 GlobalFoundries 的 12nm LP 製程推出第二代 Ryzen,超頻時脈相較第一代能夠再往上提升一些。以筆者發售之後在絕大多數主機板的試驗,都能夠以 +1.45V 將 Ryzen 7 2700X 全部八核心穩定運作於 4.2GHz,即便是需要投入大量運算單元的 AVX 指令也可以完成燒機測試,搭配 MSI CORE FROZR 散熱器,溫度表現為 95℃~96℃ 左右(室溫 24℃)。

雖然 Intel 沒有明確說明,但是各位讀者心裡都有數,若非去年 AMD 推出高達實體八核心的 Ryzen 系列處理器,Core i7-8700K 也不會提前至去年 10 月發售,而是按照原先計畫在今年第二季隨著 300 系列晶片組一同問世。第二代 Ryzen 處理器正式問世之後,與 Intel 第八代 Core 處理器再次比較也是無法避免的狀況。

正式進入比較之前,雙方陣營所採用的零組件先向讀者報告,AMD 陣營處理器為 Ryzen 7 2700X,測試按照官方設定並未超頻,主機板選擇 ASRock Taichi Ultimate,記憶體為 G.SKILL Sniper X F4-3400C16D-16GSXW 8GB x 2 組合包;Intel 則為 Core i7-8700K,同樣按照預設值沒有調整時脈,主機板則是 GIGABYTE Z370 AROUS Gaming 5,記憶體為 Team T-FORCE NIGHT HAWK THRD416G3200HC16CDC01 8GB x 2 套裝。

AMD 平台記憶體等效時脈手動選擇 DDR4-2933、時序為 20-20-20,Intel 則固定於 DDR4-2666、時序 18-18-18,雙方均選擇該處理器表定最高 JEDEC 標準。共同零組件 SSD 選擇 Plextor M9Pe(G) 和 M9PeGN,顯示卡為 EVGA GeForce GTX 1080 Ti FTW3 GAMING iCX,電源供應器則為老朋友 SeaSonic Platinum SS-1000XP。

從快取與記憶體了解設計異同

第二代 Ryzen 處理器基本上與第一代沒有太大的不同,但是記憶體支援度提升至 DDR4-2933,由於 Ryzen 處理器內部記憶體控制器所在區塊,運作頻率跟隨記憶體等效時脈而變動,為等效時脈的一半。而 Intel 代號 Coffee Lake 處理器 System Agent 的記憶體控制器則不與記憶體時脈掛勾,預設值為該處理器時脈(視主機板廠商 UEFI 而定)並與 EIST 省電功能同進退調整。因此記憶體等效時脈增加,對於 Ryzen 處理器而言比較有利。

Ryzen 7 2700X 和 Core i7-8700K 均為 3 階快取機制,只是 Ryzen 的 L3 快取有些不同,為 victim cache 形式,當指令或是資料從 L1 和 L2 排除時才會進入 L3,至於這 2 家處理器其它部分快取均為 write-back 寫入策略,相較 write-throught 的效能更高(註:L1 指令快取無回寫功能)。Ryzen 處理器 L2 和 L3 快取都採用大容量策略,而 L2 快取還採用 8-way set associative,相對於 Intel 從 Skylake 微架構就變更成 4-way。


▲AIDA64 快取與記憶體頻寬測試,需注意 Ryzen 7 2700X 內部為 2 個 CCX 設計合併,因此 L2 與 L3 快取頻寬實為 2 個 CCX 加總,而 Intel 記憶體部分依然有著存取延遲較低的優點。


▲Plextor M9PeGN 接駁至處理器的 PCIe 3.0 x4 通道,4K 存取效能依然還是比 Intel 平台連結至晶片組低些許,可見 Zen+ 架構還有調整的空間。

運算多核為王

「便當 1 個不夠吃,你可以吃第二個!」這句話套在 Ryzen 處理器身上非常貼切,即便 IPC 性能相較前幾年已有爆炸性的成長,但還是在 Intel 的車尾燈之後,因此從發售初期就採用多核心策略,Ryzen 系列最高實體八核心 16 執行緒,Ryzen Threadripper 最高 16 核心 32 執行緒。

這種多核心策略對於能夠平行運算的工作,如繪圖、轉檔、運算等相當吃香,因此獲得工作站市場的喜愛,科學用途伺服器能夠分到一些羹,對於消費市場的遊戲虛擬機多開、遊戲串流直播等同步多用途工作也有助益。


▲7-zip 不意外地由 Ryzen 7 2700X 領先,幅度接近 11%。


▲CPU-Z 內建測試程式多執行緒部分由 Ryzen 7 2700X 領先接近 30%。


▲Ryzen 7 2700X 在 POV-Ray 3D 渲染繪製軟體獲得 3635.99PPS,與此同時 Core i7-8700K 為 3015.82PPS,快了 20.6%。


▲CINEBENCH R15 也是同樣的結果,Ryzen 7 2700X 以 1747cb 領先 Core i7-8700K 的 1414cb。


▲SiSoftware Sandra 處理器測試成績,可以觀察到 Ryzen 7 2700X 並不是全面贏過 Core i7-8700K,多媒體與影像處理落後。

3D 遊戲解析度越高差距越小

與使用者比較有關的遊戲部分,由於 Intel 過去數年主要都是提供實體四核心八執行緒產品,因此遊戲開發商製作遊戲時均以此目標最佳化,Ryzen 7 2700X 在遊戲上討不到便宜,反而會因為 IPC 不及 Intel 的關係而表現較差。但隨著畫面解析度提高,效能瓶頸會逐漸移往顯示卡,雙方差距就會逐漸縮小,部分遊戲在 4K 解析度運作時甚至可以反超一點點。

近期較夯的 PUBG 絕地求生遊戲,無論是採用 Ryzen 7 2700X 或是 Core i7-8700K 都太奢侈,若是使用者預計組裝 1 台吃雞主機,比較建議選擇 Ryzen 5 1500X 或是 Core i3-8350K 並超頻,高時脈在此遊戲的加乘效果會比多核心來得高,剩餘的預算也可以用來購買更高階的顯示卡。


▲多數遊戲在 1080p 解析度運作環境,依然以 Core i7-8700K 表現較佳。


▲隨著畫面解析度提升至 4K/2160p,Ryzen 7 2700X 有機會超車成功。


▲VRMark 表現與遊戲部分一致,畫面越複雜雙方測試結果就會越接近。


▲3DMark 子項目 Sky Diver 至 Time Spy Extreme 細項比較表,測試畫面越吃重顯示卡,則雙方差距越小,物理測試部分則由核心數量較多的 Ryzen 7 2700X 領先。


▲PCMark 10 講究整個平台的表現,因此雙方差距不大,惟 Ryzen 7 2700X 在數位內容創作部分以核心數量取勝,因此最終結果以 AMD 平台高出些許。 

Ryzen 系列性價比提升

由於第二代 Ryzen 處理器僅利用 12nm LP 製程些微提升時脈極限(一般空冷或是水冷,液態氮極限超頻不在此限),以及降低快取延遲、提升記憶體時脈支援性,因而略微增加一些 IPC,整體效能與市場狀況並未有太大的改變,或者說從去年 10 月 Intel 推出 Coffee Lake 微架構處理器之後,就沒有變化。

反而是今年初推出包含 Radeon Vega 顯示繪圖核心的 Ryzen 處理器,對於 AMD 而言才有實質的戰略和市場卡位意義。第二代 Ryzen 處理器對於使用者是否有助益,仍然依據工作內容而定,多核心平行化處理依然贏過對手;Ryzen 第二代處理器台灣上市售價比起第一代下降不少,尾墜 X 型號附屬 1 個不算弱的散熱器,加上主機板廠商願意推出更高階的版本,A 粉選擇多更多。

AMD 目前預計明年才會推出 Zen 2 微架構產品,而 Intel 近日則是傳出 10nm 量產再度延後的消息,下一代 Cannon Lake 是否能夠在今年底問世的變數增大,但 HEDT 平台 Cascade Lake 微架構應可在下半年問世,AMD Ryzen Threadripper 預計也會同時換裝 Zen+ 微架構版本,至於會不會推出實體 16 核心以上版本迎戰對手,就讓我們靜觀其變。

 

延伸閱讀

測試平台

  • AMD:
  • 記憶體:G.SKILL Sniper X F4-3400C16D-16GSXW @2933MHz
  • 顯示卡:EVGA GeForce GTX 1080 Ti FTW3 GAMING iCX
  • 系統碟:Plextor M9PeGN 512GB
  • 電源供應器:SeaSonic Platinum 1000W
  • 作業系統:Microsoft Windows 10 Pro 64bit 1709
  • Intel:
  • 記憶體:Team T-FORCE NIGHT HAWK THRD416G3200HC16CDC01 @2666MHz
  • 顯示卡:EVGA GeForce GTX 1080 Ti FTW3 GAMING iCX
  • 系統碟:Plextor M9Pe(G) 512GB
  • 電源供應器:SeaSonic Platinum 1000W
  • 作業系統:Microsoft Windows 10 Pro 64bit 1709

    加入電腦王LINE帳號

    吃雞吃到「雞殼」,PUBG 絕地求生與 NZXT 合作推出空投箱造型 H700 限量版機殼

 

加入電腦王Facebook粉絲團

Viewing all articles
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6062

Trending Articles



<script src="https://jsc.adskeeper.com/r/s/rssing.com.1596347.js" async> </scri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