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空透視隔壁房間人數
Wi-Fi無線網路訊號充斥在現今的生活環境中,然而它們除了可以通訊之外,還能在其他領域發揮功用嗎?加州大學聖塔芭芭拉分校的研究生Saandeep Depatla在教授Yasamin Mostofi指導下,發表了《Through-Wall Crowd Counting with WiFi, Without Relying On Personal Devices》論文,介紹利用Wi-Fi訊號計算空間中人數的技術。
這項技術完全依賴測量Wi-Fi訊號強度的變化,也就是說在空間內的人群不需配帶任何裝置也能進行估算,而且前置工作也僅需在房間外架設Wi-Fi訊號發射器與接收器,不需進行校準,能大幅簡化操作流程。
研究人員發現雖然Wi-Fi訊號穿過牆壁時會造成衰退,但是會讓人群移動的狀態的事件間隔訊號更可靠,因此決定採用這種「隔牆有耳」的測量方式。
在數學模型部分,研究人員將每個人的移動狀況的離散事件序列(Discrete-Event Sequence)視為獨立的更新類型程序(Renewal-Type Process),然後將所有離散事件序列加總之後,就可以反應所有人的移動狀況。
Image may be NSFW.
Clik here to view.
Image may be NSFW.
Clik here to view.
Image may be NSFW.
Clik here to view.
Image may be NSFW.
Clik here to view.
成果出奇理想
研究人員總共在多個不同的房間進行44次實驗,其中包含不同人數、牆壁條件與Wi-Fi裝置等變因,而在人數低於20人以下的情況,估計的誤差都小於2人。詳細情況請看下方圖表與說明。
研發人員表示這項技術可以應用在許多領域,舉例來說,智慧建築的冷氣、暖氣、照明等設備可以根據人數調整運作狀態,零售業也可以利用這項技術統計人流,保全與搜救等行動也能用此分析人員分佈。
Image may be NSFW.
Clik here to view.
Image may be NSFW.
Clik here to view.
Image may be NSFW.
Clik here to view.
Image may be NSFW.
Clik here to view.
Image may be NSFW.
Clik here to view.
筆者認為這項技術還有另一個很大的特色,就是它不像使用攝影機與影像辨識的方式,會拍到人群的長像,而造成隱私相關的疑慮,使用Wi-Fi訊號估算人數具有更高的匿名性,不但能跟上各界越來越重視隱私的潮流,也更能符合歐洲通用資料保護法的規範。
如果讀者想要進一步了解這項技術,可以觀賞介紹影片或是閱讀相關論文。
加入電腦王Facebook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