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族系列 AIO 水冷
Asus 於今年 Computex 展期期間,宣布將推出 ROG Ryujin 龍神與 ROG Ryuo 龍王系列一體式處理器水冷散熱系統,近期正式於台灣市場開賣。ROG Ryujin 相對於 ROG Ryuo,風扇採用 Noctua NF-F12 industrialPPC-2000 PWM,規格偏向追求高風壓,水冷頭上方還加入 1 個 60mm 風扇,負責替處理器 VRD/VRM 電源轉換區與 M.2 SSD 週邊,擾動空氣以便散熱。
ROG Ryujin 與 ROG Ryuo 水冷頭均加入支援 Aura Sync 的 RGB LED 燈光效果(透過 USB 介面控制),並融合 1.77”OLED 180 x 160 全彩顯示螢幕,提供多種 ROG 動畫顯示效果,亦可透過管理軟體選擇顯示各種監控資訊,使用者還可以自行上傳圖片。
▲本次評測產品為 ROG Ryujin 240,外盒尺寸與友廠一體式 240 等級水冷散熱器相近,但配色變更為 ROG 版本。
▲底部全彩印刷特色與規格,包含 1.77”OLED、水冷頭內建微型風扇、Aura Sync、Noctua 風扇。
▲上掀式盒裝設計,內容物採用瓦楞紙漿塑形分格安放。
▲ROG Ryujin 240 支援 Intel 近幾年處理器插槽以及 AMD AM4,由於選擇 Asetek 為水冷部件製造商,水冷頭可以相容 Ryzen Threadripper 處理器零售包裝隨附的金屬扣具。
Asus ROG Ryujin 240 規格
- 處理器腳位:Intel LGA 1150∕1151∕1152∕1155∕1156∕1366∕2011∕2011-3、AMD AM4∕TR4(mounting bracket in TR4 retail package)
- 散熱器:一體式水冷、銅底鋁排、約 22FPI
- 風扇:120 mm x 2、450~2000 RPM、12V/0.1A、SSO2 軸承
- 其它:處理器水冷頭加裝 60mm 風扇、1.77”OLED、Aura Sync
- 尺寸:水冷頭 100 x 100 x 70(mm)、水冷散熱排 272 x 122 x 27(mm)
連帶冷卻供電轉換區
選擇使用水冷方式冷卻處理器,雖可收到寧靜與加強散熱之效,相對而言處理器周圍 VRD/VRM 電源轉換區,則會因為缺少空冷散熱器風扇在一旁吹拂,空氣擾動程度降低致使更為熱情。此狀況在 AMD 與 Intel 先後進入核心數量戰爭之後有增無減,處理器附近 M.2 插槽同樣也需要關心,避免高速 SSD 控制器劇烈操駕過熱降速。
ROG Ryujin 系列在水冷頭之上安裝 1 個 60mm 風扇,負責將空氣往下吹拂,透過導流罩引導至四周 VRD/VRM 供電轉換區,以及鄰近處理器的 M.2 插槽位置,避免處理器採用水冷系統導致鄰近區域空氣擾動不足。
▲ROG Ryujin 240 一體式水冷系統。
▲240mm 水冷排厚度為 27mm,水道與鰭片材質使用鋁合金,約 22FPI。
▲水冷頭 3 面方向包含導流罩,負責引導氣流往主機板 VRD/VRM 供電轉換區與鄰近 M.2 插槽。
▲水冷頭上方安裝 1 個 60mm 風扇。
1.77”OLED
Asetek 負責製造水冷頭、水管、水冷排等零件,水冷頭若要增加新功能,就要依靠 Asus 本身系統整合能力。ROG Ryujin 水冷頭額外包含 60mm 風扇、支援 Aura Sync 的 RGB LED 燈光效果、1.77”OLED 全彩顯示螢幕等,為其吸引消費者的特色,亦是相對於其它同為 Asetek 一體式水冷競品的殺手鐧。
Aura Sync RGB LED、1.77”OLED 的控制均透過 USB 擴充線材達成,可直接連結主機板 USB 2.0 前面板擴充針腳。1.77”OLED 採用獨立 LiveDash 程式控制,LiveDash 提供多種ROG 動畫選項,亦可由使用者自行上傳圖片顯示,或是選擇多種系統監控資訊項目,指揮 OLED 依序輪播。
▲水冷頭上方增加方形造型蓋。
▲水冷頭上蓋採用磁吸式固定,避免過大的上蓋影響安裝程序。
▲水冷頭大部分解,右方水冷頭本體(幫浦消耗功率 3.9W)與水管、散熱排由 Asetek 負責,左方零組件則是 Asus 發揮系統整合能力的場域。
▲1.77”OLED 能夠顯示系統監控資訊、ROG 動畫與自行上傳圖片,一旁 RGB LED 支援 Aura Sync。
▲LiveDash 程式負責調整 OLED 顯示內容與 RGB LED 燈光效果。
本款一體式水冷的轉速控制較為複雜,Asetek 水冷頭供電與轉速部分自行獨立,採用包含 PWM 訊號的 4pin 風扇插頭,連接至主機板時可由 UEFI 介面或是 Windows 軟體負責調整轉速。其餘部分則各自獨立,水冷頭上方 RGB LED、60mm 風扇、OLED 螢幕需要 SATA power +12V 獨立供電,內部微控制器又另外需要 USB +5V,因此必須確實銜接上述 2 種插座。
水冷排風扇轉速控制部分,2 個 NF-F12 industrialPPC-2000 PWM 採用 4pin 插頭,玩家可以選擇銜接至主機板,或是和水冷頭延伸出來的 2 個 4pin 風扇插座相互連接,藉由 USB 介面控制轉速。水冷頭內建 60mm 風扇,則沒有選擇餘地,僅能透過 USB 介面控制。
目前 USB 介面轉速控制,僅能透過 Asus 主機板附屬 AI Suite III 軟體介面進行,若要相容其餘第三方主機板廠商,只得等待 Asus ROG Vortex 一站式軟體正式釋出,ROG Vortex 預計將整合轉速控制、OLED、RGB LED 等功能區域調整機制。
▲左方第二個 4pin 風扇插頭獨立為 Asetek 水冷頭幫浦提供電力與 PWM 訊號,其餘線材均由水冷頭上方 Asus 自行研發部分接出。
▲水冷頭與水管銜接處能夠自由轉動,但是碩大的上蓋卻會影響角度調整範圍。
▲ROG Ryujin 240 附屬 2 個 NF-F12 industrialPPC-2000 PWM 風扇,採用標準 4pin 插頭。
▲NF-F12 industrialPPC-2000 PWM 風扇扇框使用多種 Noctua 自行研發技術,亦包含減震橡膠墊。
▲風扇扇框與中央電機銜接處,額外設計引導風流的結構。
▲目前 ROG 一體式水冷僅能透過自家主機板附屬軟體 AI Suite III 進行轉速控制,未來有待釋出 ROG Vortex 一站式軟體,以便相容第三方主機板廠商。
(下一頁:處理器與 VRM 散熱片溫度測試)
處理器溫度 75℃ 以下
為了提供讀者全面性的溫度表現參考數值,筆者以主流平台 AMD Ryzen 7 2700X 與 Intel Core i9-9900K 處理器進行測試,HEDT 平台找來 Ryzen Threadripper 2990WX 和 Core i9-7980XE,這 4 款處理器搭配的主機板不盡相同,導致 ROG Ryujin 240 所獲得的 PWM 占空比轉速訊號不同。
筆者將幫浦連結至主機板處理器風扇插座(CPU_FAN),水冷散熱排風扇則連接至機殼風扇插座(CHA_FAN),並設定為跟隨處理器溫度調整轉速。使用 AIDA64 FPU 燒機 10 分鐘,各款處理器均可壓制在 75℃ 以下(室溫 25℃),Ryzen Threadripper 2990WX 則因 Tctl +27℃ 影響,核心燒機時脈僅能維持在標準 3GHz。
▲ROG Ryujin 240 分別安裝於 Ryzen 7 2700X、Core i9-9900K、Ryzen Threadripper 2990WX、Core i9-7980XE 處理器溫度測試結果。
這款一體式水冷散熱系統,也是繼 Cryorig 之後,極少數願意解決 VRD/VRM 供電轉換區散熱的產品,在此也特別測試水冷頭 60mm 風扇啟用前後散熱片表面溫度比較(原始設計並無關閉機制,筆者直接卸除 60mm 風扇電力來源)。以普通主機板設計而論,溫度表現可於啟用風扇之後下降 8℃~12℃ 不等,對於散熱片表面積不足的設計,如 ASRock X299 Killer SLI/ac,散熱片溫度下降幅度可接近 15℃。
▲ROG Ryujin 240 水冷頭風扇啟用前後,處理器供電轉換區散熱片溫度測試結果。
考驗 ROG 玩家虔誠度
ROG Ryujin 240 以及 ROG Ryuo 240 已可在部分線上購物或是拍賣網站購買,雙方價格約為新台幣 6,000 元以及 5,300 元,雖然已預期外加 OLED 零組件並不便宜,但是此價格已可購買它廠 360 厚水冷排產品,頗為考驗 ROG 玩家收集整套的決心與毅力。
對比 Cryorig A40 一體式水冷市場售價約新台幣 3,500 元以下,ROG Ryujin 240 顯得昂貴許多,縱使 ROG Ryujin 240 依然有著 Noctua 風扇、RGB LED、OLED 等優勢,這些功能在玩家心中是否能夠支撐溢價 2,000 元?或是足以讓人棄守 360 水冷排?接下來的市場反應會說明一切。
產品資訊
延伸閱讀
測試平台
加入電腦王Facebook粉絲團
- AMD01:
- 處理器:Ryzen 7 2700X
- 主機板:Asus ROG Crosshair VII Hero
- 記憶體:Team Group T-Force XCALIBUR DDR4 3600 8GB x 2 @DDR4-2933
- 顯示卡:Asus ROG-STRIX-GTX1080-O8G-GAMING
- 系統碟:Plextor M9PeGN 512GB
- 電源供應器:SeaSonic Platinum 1000W
- 作業系統:Microsoft Windows 10 Pro 64bit 1803
- Intel01:
- 處理器:Intel Core i9-9900K
- 主機板:Asus ROG Maximus XI Extreme
- 記憶體:Team Group T-Force XCALIBUR DDR4 3600 8GB x 2 @DDR4-2666
- 系統碟:Plextor M9Pe(G) 512GB
- 電源供應器:SeaSonic Platinum 1000W
- 作業系統:Microsoft Windows 10 Pro 64bit 1803
- AMD02:
- 處理器:Ryzen Threadripper 2990WX
- 主機板:MSI MEG X399 Creation
- 記憶體:G.SKILL Flare X F4-3200C14D-16GFX 8GB x 2 @2933MHz、G.SKILL Snioer X F4-3400C16D-16GSXW 8GB x 2 @2933MHz
- 顯示卡:Asus ROG-STRIX-GTX1080-O8G-GAMING
- 系統碟:Plextor M9PeGN 512GB
- 電源供應器:SeaSonic Platinum 1000W
- 作業系統:Microsoft Windows 10 Pro 64bit 1803
- Intel02:
- 處理器:Intel Core i9-7980XE
- 主機板:ASRock X299 Killer SLI/ac
- 記憶體:G.SKILL Flare X F4-3200C14D-16GFX 8GB x 2 @2666MHz、G.SKILL Snioer X F4-3400C16D-16GSXW 8GB x 2 @2666MHz
- 顯示卡:Asus ROG-STRIX-GTX1080-O8G-GAMING
- 系統碟:Plextor M9Pe(G) 512GB
- 電源供應器:SeaSonic Platinum 1000W
- 作業系統:Microsoft Windows 10 Pro 64bit 18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