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antcast
Channel: 電腦王
Viewing all articles
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6062

AIC、M.2 你選哪一道?GIGABYTE AORUS RGB NVMe SSD 512GB/1TB 雙形式、雙容量測試

$
0
0
板卡廠商除了持續精進主機板、顯示卡設計,不少廠牌也選擇推出其它零組件,完善自家產品在玩家電腦的能見度比例。GIGABYTE 繼推出同品牌 SSD 之後,也透過 AORUS 電競品牌推出 AORUS RGB NVMe SSD,並同時推出 AIC 介面卡與 M.2 版本供消費者選購。

2 種外觀形式

因應市場需求,不少廠商都建立起自己的電競子品牌,GIGABYTE 則擁有從筆電產品打回板卡線的 AORUS,這幾年更陸續延伸產品豐富度,包含機殼、電源供應器、散熱器、鍵盤、滑鼠、記憶體等零組件相關產品,近期更加入 SSD 這項產品線,先行以 GIGABYTE 品牌推出 2.5 吋/SATA 6Gb/s、M.2/PCIe 3.0 x2 形式。

好酒沉甕底,SSD 產品線終於加入 AORUS 品牌行列,透過 PCIe 3.0 x4/NVMe 介面提供高階規格,包含 AIC(Add-In Card)介面卡形式 AORUS RGB AIC NVMe SSD,以及 M.2 形式 AORUS RGB M.2 NVMe SSD。透過產品名稱即可得知,這 2 款不同形式的 AORUS SSD 均具備自家 RGB Fusion 2.0 LED 燈光效果的加持。

AIC、M.2 你選哪一道?GIGABYTE AORUS RGB NVMe SSD 512GB/1TB 雙形式、雙容量測試
▲GIGABYTE AORUS RGB AIC/M.2 NVMe SSD 採用精緻包裝路線,上下分離的瓦楞紙盒加上外層紙質封套,鷹頭圖案以及產品文字均有雷射上光。

AIC、M.2 你選哪一道?GIGABYTE AORUS RGB NVMe SSD 512GB/1TB 雙形式、雙容量測試
▲掀開紙盒,AORUS RGB AIC/M.2 NVMe SSD 躺在內層海綿當中。

AIC、M.2 你選哪一道?GIGABYTE AORUS RGB NVMe SSD 512GB/1TB 雙形式、雙容量測試
▲無論是 AORUS RGB AIC NVMe SSD 或 AORUS RGB M.2 NVMe SSD,產品包裝僅附屬 1 張保證書。

GIGABYTE AORUS RGB AIC NVMe SSD 規格

  • 產品型號:GP-ASACNE2100TTTDR
  • 外觀形式:AIC、單槽位
  • 介面速度:PCIe 3.0 x4 NVMe
  • 容量:1TB
  • 寫入壽命:1600TBW
  • 電源需求:12V/0.5A
  • 其它:1800000hrs MTBF

GIGABYTE AORUS RGB M.2 NVMe SSD 規格

  • 產品型號:GP-ASM2NE2512GTTDR
  • 外觀形式:M.2 M key 2280
  • 介面速度:PCIe 3.0 x4 NVMe
  • 容量:512GB
  • 寫入壽命:800TBW
  • 電源需求:3.3V/2.0A
  • 其它:1800000hrs MTBF

散熱片+RGB

產品名稱冠上 AORUS,GIGABYTE 自然安排一般 SSD 所沒有的福利,無論是 AIC 或是 M.2 版本,均加裝不小的散熱片。AORUS RGB M.2 NVMe SSD 加裝 1 片 5mm 散熱片於控制晶片的正上方,透過導熱墊填補控制晶片、快閃記憶體顆粒、記憶體顆粒封裝高低不等的情形。

安裝散熱片之後,AORUS RGB M.2 NVMe SSD 整體厚度來到 9.5mm 左右,使用者需要先行評估 M.2 插槽上方是否有足夠的空間安裝,特別是 M.2 位於 PCIe 插槽之間的設計。另外,AORUS RGB AIC/M.2 NVMe SSD 散熱片均不可自行卸除,卸除等同保固失效。

AIC、M.2 你選哪一道?GIGABYTE AORUS RGB NVMe SSD 512GB/1TB 雙形式、雙容量測試
▲AORUS RGB M.2 NVMe SSD 於正面加裝 1 片散熱片,覆蓋控制晶片、2 顆快閃記憶體顆粒、記憶體顆粒,中央鷹頭圖案具備 RGB LED 燈光效果。

AIC、M.2 你選哪一道?GIGABYTE AORUS RGB NVMe SSD 512GB/1TB 雙形式、雙容量測試
▲AORUS RGB M.2 NVMe SSD 背面另有 2 顆快閃記憶體,以及 RGB LED 微控制器,產品型號貼紙同樣位於此處。

AIC、M.2 你選哪一道?GIGABYTE AORUS RGB NVMe SSD 512GB/1TB 雙形式、雙容量測試
▲散熱片替 AORUS RGB M.2 NVMe SSD 增加不少高度,安裝購買前請先行評估 M.2 插槽相容性。

AIC、M.2 你選哪一道?GIGABYTE AORUS RGB NVMe SSD 512GB/1TB 雙形式、雙容量測試
▲透過具備一定彈性的導熱墊,AORUS RGB M.2 NVMe SSD 散熱片能夠完整接觸控制晶片、快閃記憶體、記憶體等不同封裝高度零件。

AIC 版本自然不用多說,安裝空間相較 M.2 版本多更多,因此 GIGABYTE 替 AORUS RGB AIC NVMe SSD 電路板前後均加裝 1 片面積不小的鋁質髮絲紋金屬板作為散熱片,正面散熱片切削溝槽造型與印製幾何線條,一側貼上 AORUS 鷹頭金屬貼紙,背面除了幾何線條,更有近來 AORUS 電競產品標語「TEAM UP. FIGHT ON.」。

AORUS RGB AIC NVMe SSD RGB LED 燈光安排在前後散熱片之間,以白色柔光條柔化 LED 的點狀光源。特別的是,在散熱片夾持導光條之處,另外施以亮面反光以及幾何線條圖案裝飾,讓 RGB LED 發光面不顯單調,又多了些 AORUS 品牌一致性元素。

AIC、M.2 你選哪一道?GIGABYTE AORUS RGB NVMe SSD 512GB/1TB 雙形式、雙容量測試
▲AORUS RGB AIC NVMe SSD 安裝空間較 M.2 多更多,因此 GIGABYTE 安排不小的金屬散熱片,並加上 AORUS 相關設計元素。

AIC、M.2 你選哪一道?GIGABYTE AORUS RGB NVMe SSD 512GB/1TB 雙形式、雙容量測試
▲AORUS RGB AIC NVMe SSD 背面也有包覆散熱片,規格型號貼紙位於此處。

AIC、M.2 你選哪一道?GIGABYTE AORUS RGB NVMe SSD 512GB/1TB 雙形式、雙容量測試
▲側邊 RGB LED 以柔光條柔化 LED 點狀光源,散熱片額外施作亮面處理與幾何線條。

AIC、M.2 你選哪一道?GIGABYTE AORUS RGB NVMe SSD 512GB/1TB 雙形式、雙容量測試
▲擋板沖壓許多通風用孔洞,搭配機殼內外通風帶走 AORUS RGB AIC NVMe SSD 運作廢熱。

AIC、M.2 你選哪一道?GIGABYTE AORUS RGB NVMe SSD 512GB/1TB 雙形式、雙容量測試
▲AORUS RGB AIC NVMe SSD 前、後散熱片內部與零件的空隙,採用導熱墊進行填補。

設計細節略有不同

拆卸 AORUS RGB M.2 NVMe SSD 以及 AORUS RGB AIC NVMe SSD,可以發現內部採用的設計方案為近期頗為火紅的 Phison PS5012-E12 控制器,搭配 Toshiba BiCS3 64 層 3D 堆疊 TLC 紀錄形式快閃記憶體,特色為透過該控制器進一步的偵錯、除錯機制,讓採用 TLC 紀錄形式快閃記憶體的 SSD 使用壽命追上 MLC 機種。

Phison PS5012-E12 控制器對外支援 PCIe 3.0 x4 通道,使用 NVMe 1.3 介面傳輸規範,對內則支援最高 8 通道/32CE 快閃記憶體讀寫通道與晶粒堆疊數量。Phison 官方讀寫速度有多種版本,比較新的資訊為循序讀取 3450MB/s、循序寫入 3150MB/s,隨機 4K 讀寫均為 600K IOPS,此外 GIGABYTE 並未在 AORUS RGB AIC/M.2 NVMe SSD 開啟加密機制。

AIC、M.2 你選哪一道?GIGABYTE AORUS RGB NVMe SSD 512GB/1TB 雙形式、雙容量測試
▲AORUS RGB M.2 NVMe SSD 電路板正面安排控制器、記憶體、2 個快閃記憶體。

AIC、M.2 你選哪一道?GIGABYTE AORUS RGB NVMe SSD 512GB/1TB 雙形式、雙容量測試
▲AORUS RGB M.2 NVMe SSD 電路板背面安排 2 個快閃記憶體、微控制器。

AIC、M.2 你選哪一道?GIGABYTE AORUS RGB NVMe SSD 512GB/1TB 雙形式、雙容量測試
▲AORUS RGB AIC NVMe SSD 電路板正面安排控制器、2 個記憶體、8 個快閃記憶體,由於使用 Phison 參考電路設計的關係,右側留有斷電保護電路零件空焊處。

AIC、M.2 你選哪一道?GIGABYTE AORUS RGB NVMe SSD 512GB/1TB 雙形式、雙容量測試
▲AORUS RGB AIC NVMe SSD 電路板背面主要零件僅有微控制器。

AIC、M.2 你選哪一道?GIGABYTE AORUS RGB NVMe SSD 512GB/1TB 雙形式、雙容量測試
▲AORUS RGB AIC/M.2 NVMe SSD 一律採用 PS5012-E12 控制器,對外支援 PCIe 3.0 x4/NVMe,對內支援 8 通道/32CE。

AIC、M.2 你選哪一道?GIGABYTE AORUS RGB NVMe SSD 512GB/1TB 雙形式、雙容量測試
▲AORUS RGB NVMe SSD 使用一般 1GB 對應 1MB 記憶體的配置方式,AORUS RGB M.2 NVMe SSD 512GB 使用 1 顆 Sk hynix H5AN4G8NBJR-UHC 4Gbit DDR4-2400、AORUS RGB AIC NVMe SSD 1TB 則使用 2 顆。

比較有趣的是,AORUS RGB M.2 NVMe SSD 512GB 和 AORUS RGB AIC NVMe SSD 1TB 快閃記憶體均採用同樣 TA7AG55AIV,單顆封裝容量 128GB,前者透過 4 顆組成 512GB 容量,後者則是安排 8 顆組成 1TB。

這個採用 Toshiba BiSC3 64 層 3D 堆疊的快閃記憶體顆粒,單一封裝具備 2 個讀寫通道,4 顆封裝正好迎合 PS5012-E12 控制器規格;AORUS RGB AIC NVMe SSD 1TB 採用 8 顆 TA7AG55AIV 共計 16 通道,因此另外安排 Toshiba TC74LCX138FK 3-to-8 decoder 負責解譯切換快閃記憶體,電路板上共有 8 個。

AIC、M.2 你選哪一道?GIGABYTE AORUS RGB NVMe SSD 512GB/1TB 雙形式、雙容量測試
▲無論是 M.2 512GB 或是 AIC 1TB 版本,均使用 TA7AG55AIV 快閃記憶體顆粒,內部採用 Toshiba BiSC3 64 層 3D 堆疊 TLC 紀錄形式,單顆封裝容量 128GB。

AIC、M.2 你選哪一道?GIGABYTE AORUS RGB NVMe SSD 512GB/1TB 雙形式、雙容量測試
▲由於 AORUS RGB AIC NVMe SSD 1TB 採用 8 顆 TA7AG55AIV,快閃記憶體讀寫通道數量共有 16 條,因此額外透過 8 顆 TC74LCX138FK 進行位址解譯切換。

AIC、M.2 你選哪一道?GIGABYTE AORUS RGB NVMe SSD 512GB/1TB 雙形式、雙容量測試
▲AORUS RGB M.2 NVMe SSD 512GB 可使用容量為 488385MB/476.94GB,AORUS RGB AIC NVMe SSD 1TB 則為 976761MB/953.87GB。

注意 RGB 燈光相容性

GIGABYTE 並非專注於儲存解決方案的供應商,因此須以市場上較為搶手的儲存容量作為推出標的,AORUS RGB M.2 NVMe SSD 目前推出 256GB 和 512GB 2 種容量,AORUS RGB AIC NVMe SSD 則是推出 512GB 和 1TB 容量。由於 256GB 快閃記憶體讀寫通道數量減半,連續讀寫是比較慢的 3100MB/s 和 1050MB/s。

512GB 容量以上的循序讀取皆為 3480MB/s,寫入速度則有所變化,M.2 512GB 循序寫入為 2000MB/s、AIC 512GB 為 2100MB/s、AIC 1TB 則為 3080MB/s,可能是加入 decoder 以及快閃記憶體封裝數量不同的關係,造成不同容量的效能差異。隨機 4K 讀寫 IOPS 也受到一定程度的影響,筆者將各款效能整理成下表。

AIC、M.2 你選哪一道?GIGABYTE AORUS RGB NVMe SSD 512GB/1TB 雙形式、雙容量測試
▲AORUS RGB AIC/M.2 NVMe SSD 不同形式、不同容量的效能比較表。

不變的是,GIGABYTE 替各款都準備 5 年保固,耐寫量由小容量至大容量排列,分別提供 380TBW、800TBW、1600TBW,若是保固年限到期前用完耐寫量,則視為保固中止。

GIGABYTE 提供 SSD Tool Box 工具箱軟體,功能相較其它品牌較為陽春,首頁 Summary 提供綜合性資訊,包含健康度、溫度以及其它產品資訊,S.M.A.R.T. 頁面顯示各項資訊的資料,並提供匯出 CSV 檔功能,最後 1 個頁面則提供 Secure Erase 功能。SSD Tool Box 另外還有 Optimization 頁面,但可能是 Windows 10 作業系統的關係,該頁面並未開放使用。

AIC、M.2 你選哪一道?GIGABYTE AORUS RGB NVMe SSD 512GB/1TB 雙形式、雙容量測試
▲SSD Tool Box 工具箱軟體首頁提供 Summary 各項資訊,包含 SSD 健康度和運作溫度。

AIC、M.2 你選哪一道?GIGABYTE AORUS RGB NVMe SSD 512GB/1TB 雙形式、雙容量測試
▲S.M.A.R.T. 頁面提供匯出 CSV 檔功能。

AIC、M.2 你選哪一道?GIGABYTE AORUS RGB NVMe SSD 512GB/1TB 雙形式、雙容量測試
▲Secure Erase 顧名思義,用來快速消除 SSD 內部儲存的檔案。

另外 1 款軟體負責 RGB Fusion 2.0 LED 燈光同步,除了本文介紹的 SSD 以外,其餘 GIGABYTE AORUS 相關產品也能夠一併控制,惟須注意 AORUS RGB AIC/M.2 NVMe SSD 燈光效果控制,目前僅限於自家 Z390 AORUS 系列以及 X299 AORUS Master 主機板搭配使用,且必須安裝在主機板最下緣的 PCIe、M.2 插槽,若是安裝在其它主機板或是插槽,僅具備一般色彩漸變特效。

向廠商詢問的初步結果,表示 RGB LED 發光特效應是透過 USB 介面控制,如此不難理解為何 AORUS RGB AIC/M.2 NVMe SSD 燈光效果控制僅限於部分主機板以及特定的插槽,因為一般 PCIe 插槽和 M.2 M key 腳位定義並不包含 USB 訊號,需要主機板廠商另行透過未定義針腳傳輸。

AIC、M.2 你選哪一道?GIGABYTE AORUS RGB NVMe SSD 512GB/1TB 雙形式、雙容量測試
▲RGB Fusion 2.0 可控制各種相容的產品,包含本文介紹的 AORUS RGB AIC/M.2 NVMe SSD。

AIC、M.2 你選哪一道?GIGABYTE AORUS RGB NVMe SSD 512GB/1TB 雙形式、雙容量測試
▲RGB Fusion 2.0 目前可與 Counter-Strike: Global Offensive「絕對武力:全球攻勢」、Project CARS「賽車計劃」遊戲連動,根據遊戲狀態變更  RGB LED 特效與顏色。

AIC、M.2 你選哪一道?GIGABYTE AORUS RGB NVMe SSD 512GB/1TB 雙形式、雙容量測試
▲各個獨立的零組件亦可單獨設定其 RGB LED 燈光特效。

▲AORUS RGB AIC NVMe SSD 燈光特效示意影片。

▲AORUS RGB M.2 NVMe SSD 燈光特效示意影片。

AIC、M.2 你選哪一道?GIGABYTE AORUS RGB NVMe SSD 512GB/1TB 雙形式、雙容量測試
▲ITE 8232FN 微控制器負責 RGB LED 燈光效果,AIC 或是 M.2 版本均採用同一型號。

 

(下一頁:良好的散熱帶出更高效能)

散熱片提升效能優勢

目前市面上採用 PS5012-E12 控制器的 SSD,絕大部分均是採用參考設計電路,韌體部分也是公版設計,因此我們可以期待 AORUS RGB AIC/M.2 NVMe SSD 有著同樣的效能表現,不會讓大家失望。不過在此之前,先來看看 AORUS RGB AIC/M.2 NVMe SSD 散熱片設計對於溫度控制有何改善。

在室溫約 24℃~25℃ 環境之下,AORUS RGB M.2 NVMe SSD 512GB 於 Windows 10 桌面待機溫度為 42℃,AORUS RGB AIC NVMe SSD 1TB 則為 35℃。在之後的 IOMeter 一致性寫入劇烈操駕測試,AORUS RGB M.2 NVMe SSD 512GB 來到 60℃,AORUS RGB AIC NVMe SSD 1TB 是沒有什麼變化的 41℃,甚至比起 M.2 512GB 待機溫度更低。

AIC、M.2 你選哪一道?GIGABYTE AORUS RGB NVMe SSD 512GB/1TB 雙形式、雙容量測試
▲AORUS RGB M.2 NVMe SSD 512GB 於 Windows 10 桌面待機和 IOMeter 寫入一致性測試,運作溫度分別為 42℃ 和 60℃。

AIC、M.2 你選哪一道?GIGABYTE AORUS RGB NVMe SSD 512GB/1TB 雙形式、雙容量測試
▲AORUS RGB AIC NVMe SSD 1TB 電路板正反 2 面均有大型散熱片,溫度始終維持令人滿意的表現,IOMeter 劇烈操駕僅有 41℃。

由於散熱片尺寸大小的不同,造就 AORUS RGB AIC NVMe SSD 版本相當優秀的溫度表現,即便是 AORUS RGB M.2 NVMe SSD 512GB,也受惠於散熱片的幫助,IOMeter 寫入一致性數據對比我們之前的 Team Group MP34 M.2 NVMe PCIe SSD 1TB,有著緊咬車尾燈的表現,可見 NVMe SSD 散熱重要性。(各款 SSD 運作溫度上限均設於 70℃)

效能測試部分首先輪到 CrystalDiskMark,雙方於讀取效能部分表現一致,M.2 512GB 和 AIC 1TB 循序讀取逼近 3400MB/s 和 3500MB/s,寫入部分則受到快閃記憶體數量不同的關係影響,M.2 512GB 循序寫入約為 2100MB/s、AIC 1TB 約為 3050MB/s,但雙方在隨機 4KB 部分的成績相當接近。

AIC、M.2 你選哪一道?GIGABYTE AORUS RGB NVMe SSD 512GB/1TB 雙形式、雙容量測試
▲AORUS RGB AIC NVMe SSD 1TB 由於快閃記憶體數量較多,因此循序寫入較具有優勢。

AS SSD Benchmark 測試軟體,PS5012-E12 控制器在循序部分不會有太好的表現,但是在 4K-64Thrd 卻有不錯的數據出現,M.2 512GB 和 AIC 1TB 總分分別獲得 5064 分和 6208 分。

AIC、M.2 你選哪一道?GIGABYTE AORUS RGB NVMe SSD 512GB/1TB 雙形式、雙容量測試
▲AORUS RGB AIC NVMe SSD 1TB 憑藉較多的快閃記憶體數量,於 AS SSD Benchmark 獲得 6208 總分,而 M.2 512GB 則是 5064 分。

AIC、M.2 你選哪一道?GIGABYTE AORUS RGB NVMe SSD 512GB/1TB 雙形式、雙容量測試
▲AS SSD Benchmark IOPS 子項目,AORUS RGB AIC NVMe SSD 1TB 無論是 4K-64Thrd 讀取或寫入均有不錯的成績,其餘雙方表現相同。

AIC、M.2 你選哪一道?GIGABYTE AORUS RGB NVMe SSD 512GB/1TB 雙形式、雙容量測試
▲PS5012-E12 控制器不受資料可壓縮度影響,只是雙方因為快閃記憶體顆粒數量不同,特有的曲線變化在 Y 軸上下移動。

M.2 512GB 和 AIC 1TB 效能特性在 ATTO Disk Benchmark 有著一致的表現,雙方均在 I/O 傳輸區塊大小 32KB 之後發揮極速,M.2 512GB 循序讀寫最快為 3.22GB/s 和 1.96GB/s,AIC 1TB 則為 3.22GB/s 和 2.85GB/s。若將程式畫面切換至 IO/s,雙方均呈現 PS5012-E12 控制器在小 I/O 傳輸區塊即可發揮效能的特性,讀寫最快均在 130K IO/s 和 120K IO/s 左右。

AIC、M.2 你選哪一道?GIGABYTE AORUS RGB NVMe SSD 512GB/1TB 雙形式、雙容量測試
▲大約在 I/O 傳輸區塊 32KB 之後,雙方即可在 ATTO Disk Benchmark 發揮最快的循序讀取速度 3.22GB/s,M.2 512GB 循序寫入則為 1.96GB/s、AIC 1TB 循序寫入為 2.85GB/s。

AIC、M.2 你選哪一道?GIGABYTE AORUS RGB NVMe SSD 512GB/1TB 雙形式、雙容量測試
▲PS5012-E12 控制器從 I/O 傳輸區塊 512Byte 即可發揮全速,雙方讀寫均為 130K IO/s 和 120K IO/s。

Anvil's Storage Utilities 測試軟體,M.2 512GB 獲得總分 14036.70 分,AIC 1TB 為 15642.37 分,雙方相差 1600 分左右。針對細項層層檢視,主因不出意外以 AIC 1TB 快閃記憶體顆粒數量較多,因而在寫入部分獲取更多的分數。

AIC、M.2 你選哪一道?GIGABYTE AORUS RGB NVMe SSD 512GB/1TB 雙形式、雙容量測試
▲AORUS RGB AIC NVMe SSD 1TB 依舊挾持著快閃記憶體顆粒數量較多的優勢,在 Anvil's Storage Utilities 獲得總分 15642.37 分。

模擬遊戲、內容創意軟體、辦公室軟體實際讀寫狀況的 PCMark 8 Storage 子項目測試,M.2 512GB 測得頻寬為 580.88MB/s,AIC 1TB 測得頻寬 636.01MB/s。SLC 快取區容量判讀部分,HD Tune Pro 測得 AORUS RGB M.2 NVMe SSD 512GB 約為 14GB~15GB、AORUS RGB AIC NVMe SSD 1TB 約為 24GB。

SLC 快取容量之內,M.2 512GB 寫入速度約為 1800MB/s、AIC 1TB 約為 2300MB/s;SLC 快取容量之外,M.2 512GB 寫入速度約為 600MB/s、AIC 1TB 約為 1050MB/s。有趣的是,AIC 1TB 出現控制器積極回收 SLC 快取區的效能下降現象,M.2 512GB 則無。若改以 IOMeter 採用無檔案系統方式量測,M.2 512GB 實際寫入速度約為 585MB/s、AIC 1TB 實際寫入速度約為 1095MB/s。

AIC、M.2 你選哪一道?GIGABYTE AORUS RGB NVMe SSD 512GB/1TB 雙形式、雙容量測試
▲模擬真實應用並量測儲存空間存取頻寬的 PCMark 8 Storage,AORUS RGB M.2 NVMe SSD 512GB 頻寬為 580.88MB/s,AORUS RGB AIC NVMe SSD 1TB 頻寬為 636.01MB/s。

AIC、M.2 你選哪一道?GIGABYTE AORUS RGB NVMe SSD 512GB/1TB 雙形式、雙容量測試
▲由於容量的不同,AORUS RGB M.2 NVMe SSD 512GB 的 SLC 快取容量約為 14GB~15GB、AORUS RGB AIC NVMe SSD 1TB 約為 24GB。

AIC、M.2 你選哪一道?GIGABYTE AORUS RGB NVMe SSD 512GB/1TB 雙形式、雙容量測試
▲去除檔案系統,AORUS RGB M.2 NVMe SSD 512GB 實際寫入速度約為 585MB/s、AORUS RGB AIC NVMe SSD 1TB 約為 1095MB/s。

IOMeter 寫入一致性測試對於 SSD 而言,是個負擔不小的測試方式,但卻能夠看出 1 款 SSD 的體質,並呈現與前述較為速食型的測試軟體,所無法得知的結果。採用的測試方式為寫入 SSD 容量 2 倍以上的資料,接著再以 100% 隨機 4K 寫入方式,每隔 5 分鐘輸出 1 次 IOPS 數據,共連續取樣 3 小時。

由於 AORUS RGB AIC/M.2 NVMe SSD 配備散熱片的關係,使得 IOMeter 長時間測試的數據略佳。另一方面,IOMeter 隨機 70% 讀取 30% 寫入佇列深度測試,M.2 512GB 在柱列深度 8 之前有著相對較好的表現,AIC 1TB 則是贏在佇列深度 16 之後。

AIC、M.2 你選哪一道?GIGABYTE AORUS RGB NVMe SSD 512GB/1TB 雙形式、雙容量測試
▲由於容量的不同,AORUS RGB AIC NVMe SSD 1TB 在 IOMeter 寫入一致性表現較佳,且雙方均有加裝散熱片,因此 AORUS RGB M.2 NVMe SSD 512GB 的表現緊追前次測試 Team Group MP34 M.2 NVMe PCIe SSD 1TB。

AIC、M.2 你選哪一道?GIGABYTE AORUS RGB NVMe SSD 512GB/1TB 雙形式、雙容量測試
▲AORUS RGB M.2 NVMe SSD 512GB IOMeter 4K 隨機寫入一致性測試數據表。

AIC、M.2 你選哪一道?GIGABYTE AORUS RGB NVMe SSD 512GB/1TB 雙形式、雙容量測試
▲AORUS RGB AIC NVMe SSD 1TB IOMeter 4K 隨機寫入一致性測試數據表。

AIC、M.2 你選哪一道?GIGABYTE AORUS RGB NVMe SSD 512GB/1TB 雙形式、雙容量測試
▲AORUS RGB M.2 NVMe SSD 512GB 在佇列深度 8 以前表現較佳,AORUS RGB AIC NVMe SSD 1TB 則是在佇列深度 16 以後取勝。

AIC、M.2 你選哪一道?GIGABYTE AORUS RGB NVMe SSD 512GB/1TB 雙形式、雙容量測試
▲AORUS RGB M.2 NVMe SSD 512GB 於 IOMeter 4K 隨機 70% 寫入、30% 讀取佇列深度的詳細資料。

AIC、M.2 你選哪一道?GIGABYTE AORUS RGB NVMe SSD 512GB/1TB 雙形式、雙容量測試
▲AORUS RGB AIC NVMe SSD 1TB 於 IOMeter 4K 隨機 70% 寫入、30% 讀取佇列深度的詳細資料。

豈止信仰、更要散熱

AORUS RGB M.2 NVMe SSD 的競爭對手,主要是已在台灣上市的 Team Group MP34 M.2 NVMe PCIe SSD 以及 Patriot Viper VPN100 PCIe M.2 SSD,大家都是採用 PS5012-E12 控制器的一員,MP34 512GB 版本售價約為新台幣 2,000 元、保固 3 年,VPN100 512GB 則因外加 1 片散熱片,價格為新台幣 2,500 元,保固 3 年。AORUS RGB M.2 NVMe SSD 512GB 則是新台幣 3,450 元,保固 5 年,額外增加的 RGB LED 燈光效果以及 2 年保固,就看玩家心理權衡是否值得近千元價差。

台灣販售的 AIC 形式 PCIe/NVMe SSD 並不多,目前可端上檯面的產品為 Plextor M9Pe(Y),與 AORUS RGB AIC NVMe SSD 都具備 RGB LED,只是 Plextor M9Pe(Y) 燈光效果變化依賴讀寫狀況,讀寫動作將以跑馬燈形式呈現,一般狀況則為彩色漸變效果。

PLEXTOR M9Pe(Y) 1TB 目前市場售價約在新台幣 7,200 元左右,AORUS RGB AIC NVMe SSD 1TB 在截稿前尚未收到原廠資訊,但相信應該也會在此價位區間。撇開 RGB 燈光效果不談,AORUS RGB AIC NVMe SSD 包覆尺寸不小的散熱片,即便在劇烈操駕也繳出 41℃ 好成績,同時又有更高 TBW 耐寫量和 5 年保固,值得重視散熱與寫入量的玩家考慮。

當然,筆者同時希望 GIGABYTE 能夠補齊作業系統移轉軟體功能,無論是向外購買授權如 Acronis True Image,或是整合進入自家 SSD Tool Box 均可。

 

產品資訊

GIGABYTE AORUS RGB AIC NVMe SSD

GIGABYTE AORUS RGB M.2 NVMe SSD

延伸閱讀

Team Group MP34 M.2 NVMe PCIe SSD 1TB 測試,國產 SSD 也有不俗的效能與耐寫量

測試平台

  • 處理器:Intel Core i7-8700K
  • 主機板:GIGABYTE Z370 AORUS Gaming 5
  • 記憶體:Team T-FORCE NIGHT HAWK DDR4 3200 16GB Kit @2666MHz
  • 系統碟:Plextor M9Pe(G) 512GB
  • 作業系統:Microsoft Windows 10 Pro 64bit 1803
加入電腦王Facebook粉絲團

Viewing all articles
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6062

Trending Artic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