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antcast
Channel: 電腦王
Viewing all articles
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6062

PCIe 3.0 x4 NVMe 規格設計,Zotac Sonix PCIE 480GB SSD 實測

$
0
0
下半年會有多款 PCIe 3.0 NVMe 固態硬碟上市,其中不乏採用台系控制器的產品,讓我們藉由 Zotac 這款 Sonix PCIE 480GB SSD,一睹台系設計方案的性能表現。Sonix 採用 Phison 控制器,標示最高存取性能達讀取 2600MB/s、寫入 1300MB/s,理論性能並不亞於市場先驅者。

在 Intel 首開先例之後,個人用高性能固態的發展走向,全聚焦在 PCIe 3.0 x4 NVMe 規格。Intel 與 Samsung 等先鋒的產品,大多從企業級產品線下放設計而來,成本乃至於售價是為門檻。不過另一造,台系控制器廠商也相當積極投入開發,將能帶來更為經濟實惠的設計方案。開發進度尤以 Phison 最快,如 Zotac 這款已經在特定市場上市的 Sonix PCIE 480GB SSD,便是個實際應用範例。

原生 PCIe 電路板設計,金屬外殼包覆強化散熱

Zotac Sonix PCIE 480GB SSD
▲ Zotac Sonix PCIE 480GB SSD 配件包含快速安裝指南與 I/O 檔板配件。

Zotac 提供 Sonix PCIE 480GB SSD 測試樣品(產品料號 ZTSSD-PG3-480G-GE,以下簡稱為 Sonix),讓我們得以初次實際試驗 Phison 設計方案,外傳許久的 PCIe 3.0 x4 NVMe 規格設計控制器,究竟能帶來何等性能體驗。在效能實測階段,將和台灣極少數所能購買的同級產品,也就是 Intel SSD 750 400GB 進行概略比較。

首先就外觀設計、結構來看,Sonix 散熱處理層層包覆了產品,電路板正面附加金屬外蓋,至於反面則是加上縷空刻化品牌字樣的背板。這設計是噱頭或真有其效用,稍後拆解窺探便能略知一二,至少就視覺感面向來說不落人後。畢竟如 Intel SSD 750、Pioneer APS-SE1 等產品,也都加上了重裝散熱片處理,不像以往的 PCIe AHCI 產品那樣簡化。

Zotac Sonix PCIE 480GB SSD
▲ 和一般 PCIe 產品不同的是,Sonix 加上了外蓋而非一體式的散熱片。


▲ 背板縷空刻化 Zotac 品牌字樣,加強了外觀視覺感。


▲ 提供半高(Low-Profile)檔板,方便小型化電腦系統組裝使用。

實際拆解結果或許可以這麼說,電路板正面附加的金屬外蓋,儘管開設了不少通風開孔,但並未與電路板上的重點元件接觸,確實是保護與視覺感作用較大。取下金屬外蓋之後電路板正面便一覽無遺,Sonix 是以原生 PCIe 電路板設計,並非用 M.2 模組搭配 PCIe 轉接板組成。這兩種方案各有具優缺點,前者易於加入斷電資料保護等功能設計,後者則是可以直接推出 M.2 版本。

近來有不少固態硬碟廠商,越來越注意高性能產品的散熱問題,特別是 PCIe 3.0 x4 NVMe 規格產品,過熱恐導致存取性能降低。基於這類考量,Zotac 在正面核心部位加上了鋁質散熱片,覆蓋住控制器與快閃記憶體等元件。至於背板也有著相同的輔助作用,產品組裝在快閃記憶體上黏貼導熱膠,藉以將熱量傳導至背板端,以期能夠全面性降低產品運作熱量。


▲ 取下正面的外蓋可以發現別有洞天,Sonic 採用原生 PCIe 電路板設計。


▲ 除了正面的鋁質散熱片,背板也是有和主要元件接觸,增加整體的散熱性。

採用 15nm 製程 MLC 顆粒,性能導向搭配組合

細看 Sonix 線路設計布局,總免不了讓人聯想到,這是套用 Phison 的公版設計。無論是或不是,電路板正面右半邊都格外引人注意,從預留的元件焊接腳位與型態來看,理應當是用於布建斷電資料保護(Power Lose Protection)功能所需元件的迴路。相對來說,玩家、個人用定位導向的 Sonix,並不具備這企業級產品普遍重視的功能設計。 

至於核心部位只占去電路板一半空間,正面線路布局除了主控制器,還得以布建 4 顆快閃記憶體,以及 1 顆動態隨機存取記憶體。電路板背面可布建的重點元件數量相同,有著另外 4 顆快閃記憶體,只是動態隨機存取記憶體焊接腳位空著。Zotac 將固態硬碟視為自家顯示卡等產品的延伸搭配選擇,僅提供效能玩家所需主流容量,故當前只有 480GB 單一選擇,但就線路布局來說要推出 TB 級容量也不成問題。


▲ Sonix 正面主要元件集中在左半邊,右半邊可看出是其他附加功能的預留線路。


▲ 背面線路布局和正面相仿,主要元件也都是集中在一個區域。

Sonix 所採用 Phison 設計方案,控制器表面打印型號為 PS5007-11,Phison 官方正式型號是 PS-5007-E7。這款 8 通道控制器,主要特點是採用 PCIe 3.0 x4 傳輸介面,相容 NVMe 1.2 通訊協定規範,能夠支援 1z 製程 SLC、MLC、TLC 與 3D 快閃記憶體,最高容量可達 2~4TB。特色功能方面,包含 End-to-End Data Path Protection 資料路徑正確性保護技術,以及 SmartECC 錯誤糾正機制。

至於總數 8 顆 Toshiba 製快閃記憶體,概略解析型號編碼原則,屬於 15nm 製程、MLC、Toggle Mode、4CE(16GB x 4 堆疊)、BGA 封裝規格。這配置正好填滿控制器所有的通道,總和裸晶圓數量 32 個,是當前常見的性能導向配置。而動態隨機存取記憶體部分,搭配顆粒規格為 DDR3L-1600,容量是中規中矩的 512MB,並未因控制器是 PCIe NVMe 規格而加大配置容量。


▲ 所採用 Phison 控制器表面打印型號為 PS5007-11。


▲ Toshiba 製快閃記憶體型號是 TH58TF69DFLBA8C。


▲ Nanya 型號 NT5CC256M16DP-DI 動態隨機存取記憶體。

 

(下一頁還有:性能實測)

最高速度可達標,惟 4K 與佇列深度表現不一

在此設計組合下,Zotac 官方標示 Sonic 性能表現,最高循序存取速度可達讀取 2600MB/s、寫入 1300MB/s。但也僅止於此,官方並未提供如 4K 隨機寫入 IOPS,諸如此類不大直覺的參考數據。另外,我們所取得樣品並非全新狀態,我們依慣例執行 Secure Erase,才進行概觀與進階性能測試。(未一併列出基本數據的 Intel SSD 750 400GB 同樣處理之)

 

ATTO Disk Benchmark 測試結果頗為戲劇化,Neither 模式不分單位的最高速度為讀取 2857MB/s、寫入 2176MB/s,Overlapped I/O Queue Depth 8 更高達讀取 3064MB/s、寫入 2284MB/s。 I/O Comparison Random 模式則是讀取 1807MB/s、寫入 1409MB/s,儘管讀取速度離標示值有段距離,至少看起來是較為合理點。可敬對手 SSD 750,最佳速度是落在讀取 2193MB/s、寫入 999.1MB/s 附近,這階段看來是 Sonix 占上風。


▲ ATTO Disk Benchmark - Neither 測試模式:最高存取速度約為讀取 2857MB/s、寫入 2176MB/s。


▲ ATTO Disk Benchmark - I/O Comparison Random 測試模式:最高存取速度約為讀取 1807MB/s、寫入 1409MB/s。


▲ ATTO Disk Benchmark - Overlapped I/O Queue Depth 8 測試模式:最高存取速度約為讀取 3064MB/s、寫入 2284MB/s。

Anvil’s Storage Utilities 是 SSD 750 略占上風(規格標示最高讀取 2200MB/s、寫入 900MB/s),兩者 Seq 4MB 讀取同為 1956.06MB/s,但 Sonix 除了 32K 與 128K 項目,其餘都不及 SSD 750,尤以 4K QD16 落差達 57% 最為明顯。寫入方面 Sonix 只在 Seq 4MB 以 1311.14MB/s 速度,壓倒僅 949.91MB/s 的 SSD 750,然而 SSD 750 其餘項目皆勝出,其中 4K 更是快上 56%。基於這些差異,SSD 750 除了讀取子評分稍微落後給 Sonix,寫入子評分與總評分反而都超前。


▲ Anvil’s Storage Utilities 測試:Seq 4MB 讀取 1956.06MB/s、寫入 1311.14MB/s,4K 則為讀取 36.33MB/s、寫入 155.88MB/s,總評分 9722.33 分。

AS SSD Benchmark 測試 Sonix 贏在起跑點,畢竟設計最高存取速度都在 SSD 750 之上,Seq 項目所得結果讀取 2212.76MB/s、寫入 1267.16MB/s,明顯比讀取 2046.16MB/s、寫入 946.61MB/s 的 SSD 750 理想。不過除了 4K 讀取,其他單位/讀寫表現仍然是 SSD 750 取勝,最大差距出現在 4K-64Thrd,SSD 750 領先 64% 之多。靠著這莫大差距,SSD 750 讀取子評分超前許多,使得總評分以 3560 超越 2650 的 Sonix。


▲ AS SSD Benchmark 測試:Seq 讀取 2212.76MB/s、寫入 1267.16MB/s,4K 則是讀取 50.74MB/s、寫入 144.35MB/s,總評分 2650 分。

CrystalDiskMark 測試同樣有意思,預設隨機模式 Seq 速度僅讀取 1488MB/s、寫入1439MB/s,反觀 Seq Q32T1 表現是相當接近官方標示值。至於 0Fill 模式讀取 2649MB/s、寫入 2131MB/s,除了寫入速度包含 Seq Q32T1 那讀取 3032MB/s、寫入 2219MB/s 表現,同樣都遠遠超過標示值。其中 0Fill 模式 4K 讀取高達 192.5MB/s,這近乎是 SSD 750 的 4 倍,但其餘項目反而由 SSD 750 領先不等幅度,特別是 4K 寫入勝差達 51% 左右。


▲ CrystalDiskMark 測試:Seq 至少達讀取 1488MB/s、寫入 1439MB/s,4K 至少為讀取 40.33MB/s、寫入 205.8MB/s。

TxBENCH 是最後一項能夠測得最高存取速度、佇列深度數據的軟體,Sonix 循序最大速度為讀取 2609.848MB/s、寫入 1395.693MB/s,領先 SSD 750 是很合理的結果。其中隨機最大讀取速度高達 1157.603MB/s,這表現是 SSD 750 的 4 倍之多,同樣是有趣的一點。至於同樣為之重要的 4K,QD1 基本表現是 SSD 750 略好一些,QD32 時 Sonix 反而超前。到這邊可看出,設計性能規格值較高的 Sonix,確實在最高存取速度占優勢,但 4K 乃至於佇列深度方面則是不一。


▲ TxBENCH 測試:循序最高存取速度為讀取 2609.848MB/s、寫入 1395.693MB/s,4K 隨機寫入則為 38.738MB/s、寫入 172.987MB/s。

讀寫曲線開低走高,平整度未如預期

HD Tune Pro 可作為 AS SSD Compression-Benchmark 參考對照組,可看出 Sonix 讀取曲線有開高走低跡象,而且最大值僅 1198.4MB/s,不及 SSD 750 那 1782.6MB/s 表現。至於寫入最大值儘管有 1124.4MB/s,然而落差幅度劇烈使得平均值只達到 780.1MB/s,反觀 SSD 750 是更高的 929.0MB/s。PCMark 8 儲存得分方面,Sonix 總評分 5051MB/s、頻寬 421.02MB/s,也是不及 SSD 750 那總評分 5063、頻寬 475.30MB/s 的表現。


▲ AS SSD Compression-Benchmark 測試:無論讀取或寫入的曲線都是開高走低,平穩性不如預期理想。


▲ HD Tune Pro 讀取測試:最大值 1198.4MB/s、平均值 1170.7MB/s,曲線有開低走高的跡象。


▲ HD Tune Pro 寫入測試:最大值能達到 1124.4MB/s,但最小值不過 732.4MB/s,使得平均值只有 780.1MB/s。


▲ PCMark 8 - Storage 測試:總評分 5051、頻寬 421.02MB/s。


(下一頁還有:進階性能實測、總評)

性能一致性見真章,表現尚有進步空間

進階性能測試部分,首先利用 Anvil’s Storage Utilities 進階測試模式,取得 4K 隨機讀取與寫入的 IOPS 表現。Sonix 標示讀取速度比 SSD 750 高出 400MB/s,然而實測結果顯示 SSD 750 輕鬆勝出,而且差距隨著佇列深度增加而拉開,SSD 750 最高能取得近乎倍數的勝差。寫入方面 Sonix 從 126569IOPS 提升至 190697IOPS,反觀 SSD 750 穩定在 180000IOPS 附近,這部分同樣可說是 SSD 750 表現較為理想。


▲ Anvil’s Storage Utilities 進階讀取測試:最高表現 228589IOPS。


▲ Anvil’s Storage Utilities 進階寫入測試:最高表現 190697IOPS。

接著來看 PCMark 8 Storage Consistency 軟體應用模擬測試,所得數據包含 8 款知名軟體與諸多細項,我們只列舉出 BF3、Word、Photoshop 的讀寫頻寬值,來當遊戲、文書、創意/繪圖這些通俗應用的代表組。不難看出來,Sonix 只有 BF3 讀取頻寬足以媲美 SSD 750,Word 與 Photoshop 讀取雖然雙雙落後相當幅度,但是就性能一致性面向來說還算是良好。

至於寫入方面,BF3 和 Photoshop 測試結果顯示,Sonix 於近乎髒碟狀態下的速度大多低於 300MB/s,反觀 SSD 750 最差也能有 600MB/s 下上。Sonix 在 Word 的表現固然稍好,然而和 SSD 750 平均落點 1000MB/s 附近相較下,還是遠遠不及。這測試結果理應當足以證明,SSD 750 的控制器與韌體調校較為出色,使得性能一致性表現較 Sonix 理想許多。


▲ PCMark 8 Storage Consistency - BF3 讀取頻寬:Sonix 讀取性能一致性出奇的好。


▲ PCMark 8 Storage Consistency - BF3 寫入頻寬:Sonix 近乎髒碟的速度較差。


▲ PCMark 8 Storage Consistency - Photoshop Heavy 讀取頻寬:兩造讀取性能一致性變動相近。


▲ PCMark 8 Storage Consistency - Photoshop Heavy 寫入頻寬:Sonix 寫入速度仍然偏低。


▲ PCMark 8 Storage Consistency - Word 讀取頻寬:Sonix 讀取性能一致性相當好。


▲ PCMark 8 Storage Consistency - Word 寫入頻寬:Sonix 這階段寫入速度表現算是稍好。

最後以 IOMETER 執行 4K 隨機寫入,作為性能一致性的整體代表,測試條件設定在 4K、隨機寫入 100%、4K 磁區、佇列深度 32、連續執行 6 小時。彙整所得數據,可看出執行到將近 2 個小時階段,兩款產品都進入性能平原區,也就是不再有劇烈波動。故我們繪製圖表只取前 3 個小時的測試結果,其中性能變動較為關鍵的第 1 個小時,以每 5 分鐘為間隔觀測數據,而後則是設定在每隔 15 分鐘。

就這兩款產品的概觀性能而言,乾淨空碟狀態下只要 10 分鐘左右,即可完整填寫滿一次設計可用容量,意味之後便進入髒碟狀態。Sonix 前 2 個小時的寫入性能變動激烈,與 SSD 750 相較時而領先、時而落後,或許是韌體積極的在回復寫入速度。反觀 SSD 750 變動平滑許多,即便前 2 個小時雙方互有領先,從 1 小時 30 分起都是 SSD 750 的表現略好。而觀測截止點數據,Sonix 為 22613.5IOPS,SSD 750 以  28422.7IOPS 表現領先約 25%。


▲ IOMETER - 4K 隨機寫入測試:6 小時完整測試總和參考值,Sonix 為 27855.79IOPS,SSD 750 是高出一截的 38590.50IOPS。


▲ 
測試結尾軟體偵測 Sonix 溫度值達 49°C,閒置數個小時之久仍有 39°C,足以證明廠商加上散熱處理,確實是有其必要性。(空調、機殼半開放環境)

由於 Zotac 產品並未在台灣銷售,難以衡量 Sonix 的性價比、給予正式評價,只能用來初探台系 PCIe 3.0 NVMe 設計方案的虛實。加以參考過去的測試經驗來說,概觀性能測試要比速度高並不難,性能一致性才是決勝的關鍵點,而這卻是台系設計方案普遍較弱的環節。接下來,會有幾款其他廠商的同級產品陸續在台灣開賣,是否會出現 SSD 750 可敬的對手,讓我們一同拭目以待。

廠商資訊

Zotac  https://www.zotac.com

測試平台

  • 處理器:Intel Core i7-4770K
  • 主機板:Asus Z97-PRO(Wi-Fi ac)
  • 記憶體:Kingston HyperX Genesis PnP DDR3-1600 4GB x 2
  • 系統碟:Kingston HyperX SSD 240GB
  • 作業系統:Windows 10 Pro 64bit 中文版

延伸閱讀

Marvell 控制器搭 TLC 顆粒,Kingston SSDNow UV400 固態硬碟實測

Plextor M7V 固態硬碟評測,採用 TLC 顆粒 2.5 吋與 M.2 版同步登場

換裝 15nm 先進製程 TLC 顆粒,OCZ Trion 150 固態硬碟實測

老字號也出 NVMe PCIe 固態硬碟,Pioneer APS-SE1 效能鮮體驗

加入電腦王Facebook粉絲團

Viewing all articles
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6062

Trending Articles



<script src="https://jsc.adskeeper.com/r/s/rssing.com.1596347.js" async> </scri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