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antcast
Channel: 電腦王
Viewing all articles
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5900

小電腦也能自己選配桌上型處理器,ASRock DeskMini 110 試用

$
0
0
小型化電腦主機,除了巴掌大的 UCFF 架構產品之外,現在還新增了 Mini-STX 這個選項。我們以 ASRock 所推出 DeskMini 110 準系統為例,完整體驗 Mini-STX 平台自組的樂趣,並藉此評估性能表現與組裝成本等條件,來看它是否為更好的傳統入門桌機替代品。

電腦主機朝向小型化發展,跨越 Mini-ITX 這門檻的關鍵一役,可算是 Intel 所推行 UCFF(Ultra-Compact Form Factor)。UCFF 能使尺寸縮小至巴掌大,然而由於採用行動處理器作為基礎,難以做到高度 DIY 化,故屬於準系統與套裝電腦形式導向產品。如果希望能有更多 DIY 彈性,那麼體積大上 3~4 倍不等的 Mini-STX,除了能滿足玩家自選零組件的喜好,使用桌上型處理器還具有更佳效能。

準系統聚焦商用市場,另單獨推出主機板

ASRock DeskMini 110
▲ ASRock DeskMini 110 配件包含驅動程式光碟、簡易安裝指南、橡膠腳墊與螺絲包、SATA 排線、變壓器等。

ASRock 投入 Mini-STX 算是相當積極,儘管第一家推出產品的頭香由 MSI 拿下,ASRock 近期相繼推出準系統與主機板,吸睛程度並不亞於 MSI 那套準電腦形式產品。ASRock 率先推出的 Mini-STX 主機板型號為 H110M-STX,曾在今年 CES、Computex 活動展出,這是我們原先預設借測標的物。考量台灣現階段不容易取得機殼等周邊,官方建議改用準系統形式的 DeskMini 110 系列,以便於完整體驗 Mini-STX。

DeskMini 110 系列當前分成 3 種版本,我們所取得樣品為基本款 DeskMini 110,DeskMini 110W 則是附加無線網路天線配套設計,兩者皆以前述 H110M-STX 主機板為基礎。而 DeskMini 110W/COM 所採用主機板是 H110M-STX/COM,特點如其名提供序列埠,更為商業化應用導向。有趣的地方也在此,ASRock 官方定調 DeskMini 110 系列屬於商用機種,目標市場和帶有 DIY 色彩的主機板 H110M-STX 不同。

ASRock DeskMini 110
▲ DeskMini 110 前面板依 Mini-STX 標準規範設計,提供 3.5mm 耳機輸出與麥克風輸入端子,USB 3.0 則是 Type-A 和 Type-C 連接埠各配置 1 組,上方另有電源開關與狀態指示燈號。


▲ 承上圖,除了左側面的通風開口,機身右側與機背同樣如此處理,藉以增加被動散熱效果。

由於定位因素,這或許可作為 DeskMini 110 系列機殼設計,沒有太多所謂時尚之類設計的理由,一切以實用性為主要考量。外殼體積為 155 x 155 x 80mm,約等於 1.92 公升,雖然比 UCFF 類型產品大 3~4 倍左右,直立擺放在桌面倒不至於占用太多空間。其前置面板是使用塑料材質,簡單以兼具通風孔作用的斜紋裝飾,其餘機身部位則是使用金屬構成,整體樣式看來中規中矩。

DeskMini 110 系列可直立亦可平躺擺放,ASRock 考量被動散熱的氣流流動因素,在左側面與頂部開設許多通風孔(以直立角度來看),包含背面與其 I/O 背板亦有這樣的處理。至於右側是規畫為 VESA 懸掛固定機構,選購 VESA 配件即可將之固定在顯示器後方,和 UCFF 具有同樣的部屬彈性。而底部也是沒有通風孔,預設為直立擺放時與桌面接觸的一側,可依擺放需求自行在底部或左側黏貼橡膠腳墊。


▲ 支援 VESA 懸掛設計,惟 DeskMini 110 版本並未提供相關配件。


▲ I/O 背板配置左起電源插孔、DisplayPort、HDMI、D-Sub 輸出,以及乙太網路、USB 連接埠。

循 Mini-STX 標準設計,支援 PCIe NVMe 固態硬碟

盒子般的 DeskMini 110 機殼相當容易拆解,卸下背部 4 顆螺絲即完成拆解,這模式和部分機殼的主機板安裝托盤相同,只需要稍微注意內部有條前置 I/O 的線材。測試樣品主機板 H110M-STX 是採用 H110 晶片組,2 組 DDR4 SO-DIMM 記憶體模組插槽,規格標示支援 DDR4-2133 時脈(礙於晶片組功能性區隔設定,使用 X.M.P. 模組亦限制在 DDR4-2133)、最高容量 32GB。

基於 Mini-STX 線路布局因素,晶片組並未加上散熱片處理,而且上方又堆疊 2 個 M.2 插槽。標準設計 Type 2230(Key E)與 Type 2280 各有 1 組,前者用於無線網路模組,後者則是固態硬碟使用。DeskMini 110 如前述,並未提供外置天線,難免會影響到訊號收發品質。ASRock 開案考量著眼在商業客戶需求,由於並非所有應用都會需要無線網路,因此推出了 DeskMini 110 這版本。

至於固態硬碟相容性部分,由於 H110 晶片組僅內建整合 PCIe 2.0 通道,ASRock 改取用處理器閒置的 PCIe 3.0 通道 4 條。最高相容規格為 PCIe 3.0 x4、NVMe,但是只能夠支援 PCIe 規格模組,採購時務必留意別錯買 SATA 產品。如果需要低成本大量儲存空間,DeskMini 110 系列的主機板托盤背面,準有 2 組 2.5 吋儲存裝置固定機構,可視預算自行選用硬碟或固態硬碟擴充之。


▲ 卸下機背唯一可見 4 顆螺絲,即可將主機板托盤抽取出來。


▲ 除了自選記憶體、固態硬碟、無線網路等模組,重頭戲是處理器也能自己挑選。


▲ 主機板托盤背面有 2 組 2.5 吋儲存裝置固定機構,SATA 連接器就位在一旁,組裝簡易、快速。

H110M-STX 支援代號 Skylake,Core i7/i5/i3、Pentium、Celeron 等系列第六代微架構桌上型處理器,礙於供電架構限制,只能安裝 TDP(Thermal Design Power,散熱功耗設計)65W 或以內規格產品。就現實應用來說,只有不鎖倍頻的 Core i7-6700K 與 Core i5-6600K 排除在外,因此處理器選擇性是相當多元。

Mini-STX 規範亦涵蓋散熱處理,裝配 TDP 35W 或以內規格處理器,能夠採用和筆電相仿的薄型散熱器。至於 TDP 在 35~65W 之間的處理器,可使用 Intel 盒裝處理器所提供散熱器,其中差異將反映在機殼厚度上。DeskMini 110 全系列都配備 120W 供電量的變壓器,得以驅動所有相容 TDP 規格處理器,至於 DIY 方案若是搭配 TDP 35W 處理器,那麼變壓器只要有 95W 即可。


▲ DeskMini 110 最高支援 TDP 65W 的桌上型處理器,支援能力和變壓器具有連動關係式。


▲ Intel 盒裝散熱器高度約為 57mm,DeskMini 110 外殼機構是得以容納。


DeskMini 110 系列所配置變壓器全為 19V/120W 規格,能夠支援 TDP 65W 處理器。

H110M-STX 附加功能裝置部分,乙太網路採用 Intel 型號 I219-V 控制器,並未因晶片組屬於入門定位產品,裝配這等級普遍常用的 Realtek 設計方案。內建音效配置則和 UCFF 產品一樣,使用 Realtek 型號 ALC283 這款 HD Audio Codec,用於前置 I/O 耳機與麥克風輸出入。而基於晶片組的功能方面,磁碟控制器僅支援 AHCI 運作模式,內建整合 USB 3.0 則是支援 UASP 傳輸模式。


▲ Windows 裝置管理員:乙太網路使用 Intel 控制器,音效則為常見 Realtek 製品。 


▲ UEFI BIOS 提供簡易與進階兩種操作介面,圖例為簡易模式。


▲ UEFI BIOS 除了基本設置,另整合 BIOS 上網更新、網路守門員、技術支援、驅動程式下載等功能。

(下一頁還有:性能實測、總評)

裝配低價位 Core i3,性能即超越 UCFF 架構產品

DeskMini 110 實際體驗,我們安裝 Core i3-6100 處理器(TDP 51W),其基礎規格為 2 核心/4 執行緒、基礎時脈 3.7GHz,至於內建整合的 HD Graphics 530 內顯,基礎時脈為 350MHz、動態超頻 1.05GHz。由於 Intel 提供樣品大多為裸裝版本,我們改為裝配 Haswell 世代 Pentium 盒裝散熱器,其解熱能力和 Core i3-6100 盒裝品所提供的有些差異,因此溫度相關資訊僅供參考。

記憶體則是使用 Kingston 的 HyperX Impact DDR4 SO-DIMM(HX421S13IBK2/16),雙通道組合單支容量 4GB,DDR4-2133 運作組態時序設定在 CL13〈CL 13、RCD 13、RP 13、RAS 35、RC 50〉。至於固態硬碟如同以往測試 UCFF 類產品,使用 Plextor 所推出 M6e(256GB、PCIe 2.0 x2、AHCI),另因 DeskMini 110 產品設定因素,並未一併安裝無線網路卡。



▲ 測試環境組態:Core i3-6
100 處理器、DDR4-2133 記憶體 4GB x 2、PCIe 2.0 x2 AHC
I 固態硬碟。 

今年 4 月我們曾經測試 MSI 所推出 Cubi 2 Plus,這款以 Mini-STX 作為基礎開發的套裝電腦,是裝配 Core i5-6400T 處理器(4 核心/4 執行緒、基礎時脈 2.2GHz、動態超頻 2.8GHz、TDP 35W)。當時和 UCFF 常見採用的 Core i5-6x00U 行動超低電壓處理器概略比較,Cinebench 的 CPU 項目性能高出 40% 以上,常見解壓縮軟體也有超過 20% 的性能勝差。

那麼僅雙核心的 Core i3-6100 表現又是如何呢?和裝配 Core i5-6400T 的 Cubi 2 Plus 簡單比較,儘管 CPU 項目稍微落後,但是單核心運作性能反而高出一截,包含內顯 OpenGL 表現同樣高出不等幅度。至於 7-Zip 與 WinRAR 方面,Core i3-6100 分別領先 11%、17% 左右,如實呈現一分電力一分性能的差異,這是我們認為 Mini-STX 更能滿足運算需求的依據。


▲ CINEBENCH 測試:左圖 R15 版、右圖 R11.5 版。


▲ 7-Zip 效能測試:整體評等 11558MIPS。


▲ WinRAR 基準測試:速度約為 5274KB/s。

我們連帶一併簡測記憶體與磁碟性能,所得結果達到產品設計應有表現,DeskMini 110 並未因故使其表現不如預期。在這基礎下進行 PCMark 測試,由於儲存裝置類型不同,先前測試 Cubi 2 Plus 表現和 GIGABYTE 的 BRIX s(裝配 Core i5-6200U)互有高低。Core i3-6100 與之相較,Home conventional 和 Creative conventional 模式成績高出約 22%,Work conventional 差距更拉開到 25% 上下,區區桌上型 Core i3 要跑贏行動超低電壓 Core i5 算是輕鬆。


▲ MaxxMEM:記憶體傳輸評分 24.33GB/s。


▲ CrystalDiskMark:最高存取速度在讀取 700MB/s、寫入 570MB/s 左右。




 PCMark 8 測試:Home、Creative、Work 各測試模式數據。

透過變電家輔助觀測,我們所使用配備在待機時耗電量大約 16W,先前所測試 Cubi 2 Plus 約為 12W,UCFF 類產品則是能控制在 10W 或以內。至於利用 OCCT 燒機測試時,觀測最高耗電量大約是 58W,達到比較組產品的倍數。對個人應用而言,加以考量性能表現因素來看,這差距理應當是能夠接受,畢竟性能體驗較佳這點無價。


▲ OCCT 測試期間 HWMonitor 紀錄運作組態,處理器最高溫度 71℃。

內顯性能等級相近,但 4K 影片播放更流暢

內顯性能由於 3DMark 近來改版幅度較大,新舊數據硬是相比可能不大公正,因此這部分我們不予置評。至於 Unigine 兩套測試軟體的情況相仿,我們這次記憶體是以雙通道模式運作,先前所評測 Cubi 2 Plus 原廠設置為單通道。因此測試結果和預期相近,Core i3-6100 表現高出一截,這顯示記憶體對於內顯的性能影響甚鉅,組裝這類型電腦得留意之。



▲ 3DMark:Sky Diver、Cloud Gate 測試模式數據。


▲ Unigine Heaven Benchmark 4.0 測試:左圖 1920 x 1080、右圖 1280 x 720。(低貼圖品質設定)


Unigine Valley Benchmark 1.0測試:左圖 1920 x 1080、右圖 1280 x 720。(低貼圖品質設定)

最後我們同樣進行 H.265/HEVC 格式影片播放試驗,除了以往常用的 K-Lite Codec Pack 播放器,這次另外加入 PotPlayer。因為在某些硬體組合下,PotPlayer 硬體解壓縮效率表現較佳,所以我們將之一併納入評估。所得結果都令人滿意,播放我們所認定指標性規格影片(10bit、29.97fps、總位元速率 >50000kbps),畫面與音效都相當流暢,得播放 59.94fps 影片才會出現間斷現象。


▲ DXVA Checker 偵測資訊:支援 HEVC_VLD_Main 與 HEVC_VLD_Main10 項目,其中 10bit 解碼是基於 GPGPU 模式運作,因此吃重處理器效能


▲ H.265、10bit、3840 x 2160、29.97fps、總位元速率 51402kbps 格式影片 - 使用 PotPlayer 播放。(點圖可放大)


▲ H.265、10bit、3840 x 2160、29.97fps、總位元速率 51402kbps 格式影片 - 使用 K-Lite Codec Pack 播放。(點圖可放大)


▲ H.265、8bit、3840 x 2160、29.97fps、總位元速率 25919kbps 格式影片 - 使用 PotPlayer 播放(點圖可放大)  


▲ H.265、8bit、3840 x 2160、29.97fps、總位元速率 25919kbps 格式影片 - 使用 K-Lite Codec Pack 播放(點圖可放大) 

各方面條件兼具,格外適合取代入門大桌機

以 DeskMini 110 作為範例,可以看出來 Mini-STX 具備諸多優勢,包含應用便利性、組裝彈性、成本、性能等。視機殼設計而定,體積能比 Mini-ITX 小上數倍,占用桌面空間只比 UCFF 大 3 倍左右,仍然符合現代居家、商業應用對於小的定義。組裝彈性則是基於採用桌上型處理器,能夠自由選擇合適需求與價位的組合,不像 UCFF 毫無更動的彈性,更遑論是完全自選零組件 DIY。

我們所使用 Core i3-6100 參考報價為 117 美元,UCFF 產品常用 Core i5-6200U 則是高達 281 美元,莫大價差會反應在組裝,或是購置套裝電腦的成本上。況且即便只使用 Core i3,性能表現可是媲美行動超低電壓 Core i7/i5,經濟實惠又更能滿足性能需求,或說可以讓電腦用得更長久。唯一需要取捨的是耗電量,畢竟性能是建立在這基礎上,必須要有魚與熊掌難以兼得的認知。

廠商資訊

ASRock  http://www.asrock.com.tw/index.tw.asp

延伸閱讀

首款 Mini-STX 應用產品,MSI Cubi 2 Plus 小型化電腦主機實測

迷你電腦產品發展新趨勢,塞入桌上型處理器更具性能

加入電腦王Facebook粉絲團

Viewing all articles
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5900

Trending Articles



<script src="https://jsc.adskeeper.com/r/s/rssing.com.1596347.js" async> </scri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