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MD在RDNA 2架構顯示卡導入128MB的Infinity Cache快取記憶體,大幅提升顯示記憶體的等效頻寬,也帶來更強悍的整體效能輸出,就讓我們來看看這塊特殊的記憶體有什麼奧妙之處。
將伺服器快取概念導入顯示卡
AMD Radeon繪圖技術事業群工程部全球資深副總裁王啟尚在RDNA 2架構說明會中,說明了Infinity Cache的特色與細節,筆者將資訊整理於這篇文章中與大家分享。
由於資料類型與運算需求的差異,讓顯示卡效能對記憶體頻寬的敏感性比較高,對於記憶體延遲的需求則沒那麼高,也就是說提升記憶體頻寬就能有效增加顯示卡的整體效能表現,這也是為什麼追求記憶體頻寬的顯示卡會率先採用GDDR5、GDDR6,而系統主記憶體還使用DDR4的原因之一。
另一方面,除了增加顯示記憶體的頻寬,也能透過增加快取記憶體的容量或命中率,來提升等效記憶體頻寬。舉個極端例來說,如果快取記憶體命中率為0%,那麼顯示卡的等效記憶體頻寬就等於顯示記憶體頻寬,然而在命中率為100%的情況下,等效頻寬就是快取記憶體頻寬。
王啟尚表示,AMD具有豐富的處理器研發經驗,因此也思考可以將哪些應用於處理器的技術轉移到顯示卡,而Infinity Cache就是這樣的產物。它借鏡於EPIC伺服器處理器的快取記憶體,定位為高密度最後一階快取記憶體(High Density, Last Level Cache),能在有限的裸晶尺寸(Die Size)下提供高容量、高頻寬的特性。
128MB容量有效提升效能與電力效率
或許大家會有個疑問,相對於Radeon RX 6000系列顯示卡動輒16GB的顯示記憶體,Infinity Cache的容量僅有128MB,是不是有點太小?
對於這點,可以從AMD研發過程中對不同容量Infinity Cache所進行的分析看出端倪。在Full HD解析度下,快取命中率在64MB以下會隨Infinity Cache容量提升快速成長,而到100MB左右後成長趨勢就幾乎停止。
而1440p解析度的快取命中率的成長大約也在100MB左右放緩,至於4K解析度的情況,可以看到快取命中率成長與Infinity Cache容量幾乎成正比,就算到了140MB還是持續明顯成長。
綜合成本、裸晶面積、功耗以及繪圖處理器運算效能等考量,AMD最終決定在Radeon RX 6800、RX 6800 XT、RX 6900 XT等顯示卡搭載128MB Infinity Cache,以取得最佳平衡。
可自動超頻,遊戲開發者也可手動最佳化
Infinity Cache無法像一般顯示記憶體一樣手動超頻,但其運作時脈會跟隨顯示卡的狀態自動超頻,達到最佳效能表現。
Infinity Cache的運作機制就像處理器的快取記憶體,能夠自動分配暫存的資料,不需遊戲開發者特地進行任何設定,就能達到增加頻寬、降低延遲的效果。
而AMD也規劃在未來提供對應的API,讓開發者可以指定讓常用的資料常駐於Infinity Cache,或強制排除使用率較低的資料,如此一來就能提升快取命中率,讓整體效能表現更上層樓。
整體而言,Infinity Cache透過在盡可能靠近渲染引擎的位置,設置高頻寬、低延遲的快取記憶體,減少需要向顯示記憶體存取資料的次數,來達到提升等效頻寬,並且節省整體功耗的效果,可以說是在顯示卡架構設計上相當傑出的一手。
王啟尚在架構說明會中提到,AMD的顯示技術有著強健的生態系統,除了在PC遊戲市場扮演重要角色外,也藉由Microsoft Xbox Series X、Series S以及Sony PlayStation 5等主機在家用遊戲市場佔有一席之地,因此具有能夠整合遊戲開發資源的特性,增加開發商導入AMD FidelityFX工具套件,以及為光線追蹤、FidelityFX Super Resolution等技術最佳化的意願,來提升生態系統的附加價值。
加入電腦王Facebook粉絲團系列文章:
AMD發表Radeon RX 6000系列顯示卡,目標打敗RTX 3090
AMD遊戲平台的逆襲,Radeon RX6000系列顯示卡效能實測
RDNA2架構說明,Radeon RX6000系列顯示卡重返榮耀的秘密武器
AMD新世代卡王降臨,Radeon RX6900 XT效能實測
細看RDNA 2架構,AMD說明Infinity Cache提升效能的祕訣(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