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10月,SpaceX終於向普通使用者開放了星鏈(Starlink)衛星網路服務的小範圍測試。全套終端設備包括路由器、天線價格$499,外加99美元的月費。
Starlink 不是美國第一個,但毫無疑問是目前野心最大的衛星網路服務。去年10月,Starlink 的在軌衛星數量就已經達到860顆,完美覆蓋美國,而過了短短半年,截至今年3月底,衛星數量已經增加到了約1300顆,相信不久後就能達到覆蓋全球(約1800顆)的要求。
然而在Starlink 快速擴張的太空野心背後,是衛星網路行業正在發生一場技術革命。而在任何一個行業,顛覆者的出現都會加劇市場競爭,甚至誇張到惡性競爭的程度——衛星網路也不例外。
本月Starlink 就「險些」被捲入了一起衛星的「交通安全」事故。
OneWeb,另一家美國衛星網路業務公司,突然致函美國聯邦通訊委員會FCC,表示Starlink 的衛星差一點和自己的衛星相撞。
該公司還宣稱,SpaceX 在過程中合作態度惡劣,甚至關掉了Starlink 衛星上的自動碰撞規避系統……
在函中,OneWeb 要求FCC 對SpaceX 進行懲處,在未來碰撞情況可能發生時,強制Starlink 衛星首先主動進行規避,並且明確OneWeb 的衛星(比SpaceX 一部分衛星更早發射)擁有在當前運行頻段上的優先……等一系列特權。
不僅如此,在此事尚沒有明確處理結果出爐的時候,OneWeb就直接找了媒體爆料。該公司政府事務負責人Chris McLaughlin 對媒體宣稱,SpaceX 方面「關掉了AI驅動的自動碰撞規避系統」,並且「對於避免碰撞無能為力。」
不出意外,SpaceX 對此事件的發展方向非常不滿意,甚至認為OneWeb 企圖操控輿論,讓這場鬧劇的「始作俑者」和「受害者」之間的角色互換……
近日,SpaceX 直接召集了OneWeb 公司和FCC 的代表開會當面對質,宣稱兩家公司的衛星並沒有什麼所謂的碰撞風險,並且所謂Starlink 衛星「關閉自動碰撞規避系統」的做法,明明是OneWeb 方面提出的要求。
一出網路衛星碰撞的鬧劇,在近地太空中上演。然而這一切到底是怎樣一回事?SpaceX 和OneWeb 究竟誰是加害者,誰是受害者?
OneWeb: 要撞到了,要撞到了
SpaceX: 撞不到,撞不到
目前,只有SpaceX 方面提供了一份含有準確時間軸的事件詳細過程報告,並且報告FCC 沒有異議。因此我們只能採用SpaceX 的報告,結合OneWeb 公司對媒體爆料的一部分內容,來還原事情的發展經過。
前情提要:3月25日,OneWeb 在俄羅斯遠東的一座發射場成功發射了36顆用於衛星網路的衛星上天。
3月30日,美國太空軍負責軌道監測工作的18中隊發出通報,表示這批衛星中的其中一顆OneWeb-0178,有可能和Starlink 的1546號衛星發生碰撞。
OneWeb 衛星的軌道高度為1200KM,Starlink在550KM,兩者本不在同一個高度。不過18中隊的計算認為,剛發射沒多久的OneWeb 衛星,還在升軌的過程中,和Starlink 衛星碰撞的風險增大。
1)美國西海岸時間4月1日上午11點26分,OneWeb 透過電子郵件聯絡SpaceX 告知了18中隊的這個通報。SpaceX 在「幾分鐘內」回復OneWeb,1546號衛星可以機動性操作。
2)4月2日早上5點20分,OneWeb 再次電子郵件聯繫SpaceX 要求提供更多資料。SpaceX 在幾分鐘內回復:
- Starlink 衛星如果需要操控移動,設定的碰撞可能性閾值是十萬分之一(比18中隊的閾值實際上還要低10倍);如果要調動的話,會在到達預計最近軌道距離的前12小時發生;
- 1546號衛星可以調動,並且衛星上的自動碰撞規避系統正常工作
- 如果需要調動,只需要進行單次在軌點火即可。
3)當天上午10點30分,兩家公司首次通電話,溝通了如下情況:
- 18中隊沒有再發布新的通告;衛星追蹤公司LeoLabs 的報告認為兩顆衛星的碰撞可能性較低;
- OneWeb 表示其0178 號衛星不會進行調動;OneWeb 同意目前預測的碰撞可能性存在已知的偏差;
- SpaceX 自願進行調動,但雙方同意等待第三方的進一步通告。
4)當天中午12點15分,兩家公司再次通電話,並做了以下溝通:
- 18中隊沒有發布新的通報;SpaceX 主張繼續等待新的通報,並認為這是風險最小的方案;
- OneWeb 方面如果要進行任何操控調動,需要的準備時間比SpaceX 更久,所以該公司不想繼續等了,並表示將會對自己的0178號衛星進行調動;
- 因為這一決定,OneWeb 要求SpaceX 關閉1546號衛星的的自動碰撞規避系統。SpaceX 在電話會議上完成並對OneWeb 確認了這一操作。
5)當天下午3點50分,OneWeb函照SpaceX,18中隊發布的進一步通報顯示,兩顆涉事衛星的碰撞可能性低於閾值,並且持續降低。
根據18中隊和LeoLabs 的報告,最終兩顆衛星的實際最近距離大約在1100公尺左右,碰撞可能性低於一兆億分之一(1×10-20)……
OneWeb: 你不合作!
SpaceX 你找麻煩!
在公眾看來,這次溝通還是很有成效的,避免了一次本來也幾乎完全不可能發生的衛星碰撞……
然而在OneWeb 看來,SpaceX 的態度不好,行為莽撞,必須受到懲處!
4月12日,OneWeb 找到了 FCC 主席以及幾位高層顧問開會,告了SpaceX 的狀,表示 Starlink 衛星的存在會增加「非對地靜止衛星系統」的干擾情況。
為此,該公司呼籲FCC 應該在當前一輪的衛星技術工作中,對SpaceX 進行懲處。OneWeb 的具體主張包括:
- 當SpaceX 和OneWeb 衛星共存時,FCC 應要求SpaceX 主動進行規避;
- FCC 應要求SpaceX 對衛星碰撞情況進行更加密切的監控,不要完全依賴Starlink 衛星內建的自動碰撞規避系統;
- 因為OneWeb 衛星獲得特定頻段使用許可的時間比SpaceX 更早,FCC 應該明確OneWeb 衛星在該頻段上的優先權。
一邊找FCC 告狀,一邊OneWeb 還找了一些媒體爆料此事。這下SpaceX 不爽了:OneWeb 你這不是擺明了找麻煩嗎?
在美國,民營衛星行業已經存在了數十年,政府部門/空軍(以及現在的太空軍)與民營企業,以及民營企業之間的合作,也由來已久,並沒有什麼大礙。
在現行製度下,美國太空軍18中隊會持續監控各衛星軌道和網路的運行狀況。當碰撞有可能發生的時候,18中隊會及時對衛星營運商發布通告。
而多大的可能性是「有可能」呢?據了解,當預測的碰撞可能性高於萬分之一,且預測的最近距離小於1公里的時候,18中隊會在預測碰撞發生前72小時通報給衛星的營運商。
如果涉事的兩顆衛星屬於不同的營運商,那麼兩家公司之間需要直接溝通,來定下一個調動的方案,進而降低碰撞發生的可能性。
至少根據SpaceX 這邊透露的情況,該公司和OneWeb 的第一次溝通發生於去年3月12日,當時Starlink 的一顆衛星透過自動規避系統進行了操控調動;在那之後也成功完成了多次類似的溝通,都沒有出現任何問題。
換言之,在SpaceX 看來,兩家公司溝通避免碰撞,誰來實施調動,你來我往,根據情況來就行了,根本就不是什麼大事。更何況,兩家公司的衛星壓根就不在同一高度,除了升軌,平時沒什麼太多可溝通的,完全可以和平共處。而這最近的一次事件,最終碰撞的可能性也遠低於各方的閾值,完全達不到「差點相撞」的程度。
要解決問題就解決問題,現在你OneWeb 跑去FCC 告我的狀,不是小題大做嗎……?
SpaceX:開會!道歉!
OneWeb:…………
堅決不背這個鍋的SpaceX,也依樣畫葫蘆,在4月20日這天召集了OneWeb 公司和FCC 的相關高層人員開了個電話會議,並在會後第一時間給FCC 發了一份會議備忘錄:
「SpaceX 和OneWeb 都(在會上)同意,這次碰撞溝通是成功的,造成了積極的結果。碰撞的可能性從未超過需要實施調動的閾值,且就算兩個衛星都沒有調動,它們也不會碰撞。
儘管OneWeb 方面此前做出了相反的表述,SpaceX 的自動碰撞規避系統一直保持正常工作,並且只在OneWeb 提出請求之後才關掉了該系統,是不爭的事實。」
在備忘錄中,SpaceX 就OneWeb 公司高階主管誤導公眾的發言,向FCC 表達失望。「我們感謝OneWeb 在會上承諾撤回此前的錯誤表述。我們期待著OneWeb 方面確認撤回工作的完成。」
做錯就認錯,這麼一個很簡單的道理。問題是,在政府官員面前被打了臉的OneWeb,此刻還要嘴硬……
SpaceX 召集會議的次日,OneWeb 又再度致函FCC,說「我們可沒有答應要撤回什麼錯誤表述啊!」
OneWeb 是這麼解釋的:
大致上的意思是:
本公司對媒體所作的表述沒有任何問題,是媒體的報導出了偏差……反倒你們SpaceX 對媒體支支吾吾,是不是有什麼不可告人的東西呀?
SpaceX 還在等OneWeb 的道歉和撤回。而OneWeb 拒不道歉和撤回……至此,兩家衛星網路公司之間的恩怨,暫且告一段落。
目前,SpaceX 的Starlink 衛星在軌數量超過1300顆,已獲FCC 批准的總發射為1.2萬顆。
至於OneWeb 這邊,這是一家小得多的公司,曾用名WorldVu,之前還一度面臨破產,所幸成功重組,由英國政府和印度跨國巨頭Bharti Global 共同持股營運。根據公開信息,OneWeb 已經發射了146顆衛星。
SpaceX 和OneWeb 兩家公司,衛星數量目前差距比較顯著,從量體和聲量上都不在一個位階上(更別提衛星的軌道也不在同一高度)——說真的,確實沒什麼可吵的。
但整件事情,並不像SpaceX 所說的那樣缺乏意義「傷和氣」。兩家公司的口舌之爭,反應的其實是:隨著各公司技術和業務的拓展、使用者的興趣增長,以及民營航太公司帶來了更充足的發射能力——衛星網路這個蓬勃發展的行業,競爭已經加劇。
除了已經拿到批准的1.2萬顆衛星,SpaceX 的終極計劃裡還有額外3萬顆衛星;而OneWeb 雖然小,只有80名員工左右,計劃也十分遠大,目標也是幾萬顆。太空確實很大,然而受制於衛星網路通訊技術,已知適合放置衛星的軌道高度就那麼多。
在這個生意裡,誰衛星發的早、發的多,誰佔據的頻譜多、頻寬大,誰就佔有絕對領先優勢。畢竟,衛星之間的競爭,可不像路上碰撞互相砸車、打架那樣「直接」……
加入電腦王Facebook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