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antcast
Channel: 電腦王
Viewing all articles
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6062

鎖定升級與新組裝入門電腦市場,WD Green SSD 性能評測

$
0
0
WD 大舉進軍個人固態硬碟市場,首先推出 Blue/Green SSD 兩個系列產品,看完中上實力表現的 Blue SSD 之後,接著來實測入門定位導向機種 Green SSD。Green SSD 在台灣只會引進銷售 120GB 容量版本,具有和 Blue SSD 相同的 3 年有限保固與服務據點,以及附加工具軟體。

鎖定入門、升級市場,只提供 120GB 雙形式產品

WD Green SSD
▲ 官方送測 Green SSD 樣品機的內容物同樣很精簡,沒有增加墊片諸如此類配件,軟體包含 Acronis True Image WD Edition 和 WD SSD Dashboard 可自行在官網下載。

Green SSD 是迎合入門市場設定,舉凡以產品單價 / 每 GB 儲存成本為考量、舊電腦升級換裝固態硬碟、新組裝文書/上網基本型電腦等應用較為合適。核心同樣植基於旗下 SanDisk 既有產品,所採用控制器設計方案不同於 Blue SSD,骨子裡對應產品為自家兄弟 SSD Plus 或 Ultra II 系列。但 WD 的容量設定策略不同,Green SSD 最大容量僅 240GB,前述兄弟產品最高達 1TB 容量級距。

儘管 Blue/Green SSD 價格策略稍有差異,Green SSD 系列只會引進 120GB 容量版本銷售,240GB 及其以上容量市場將由 Blue SSD 負責。我們猜想這和趨勢轉變有關,因為主流市場(即 2.5 吋、SATA 介面機種)價格競爭相當激烈,而且不再像過去能容納 2~3 種等級產品相互競爭。WD 如此規劃產品線與行銷方式,將能夠避免 Blue/Green SSD 自家兄弟廝殺,我們認為是合宜的策略。

WD Green SSD▲ Green SSD 同樣提供 2.5 吋與 M.2 Type 2280 形式選擇,測試樣品機為 2.5 吋、240GB 容量版本。


▲ Green SSD 控制器為 SATA 6Gb/s 介面規格,2.5 吋版本機身高度為 7mm。

WD Green SSD
▲ 外殼上、下蓋都是塑料材質,並未動用螺絲固定,電路板為小型化尺寸設計。


▲ 雙面線路布局的電路板,與上、下蓋之間並未加上導熱膠之類處理。

一般等級設計耐用度,尚能滿足入門應用需求

WD 官方送測樣品為 2.5 吋 240GB 容量版本,產品完整型號是 WDS240G1G0A,故包含性能與內部組成結構僅供參考。實際拆解窺探內部,外殼上、下蓋都是由塑料材質構成,而且包含電路板都是靠卡榫固定,不像 Blue SSD 使用金屬上蓋與螺絲螺絲固定之。但這對於散熱性的影響可能還好,畢竟受測樣品電路板,正反兩面總共只有 5 顆晶片,發熱量理應當低於 Blue SSD。

其控制器採用台灣設計方案,是 SMI 最新一代 SATA 6Gb/s 控制器 SM2258,其規格和 Blue SSD 所採用 Marvell 控制器相仿。具備 4 個資料傳輸通道,內建 LDPC(Low Density Parity Check,低密度奇偶檢查碼),可支援 15/16nm 製程、MLC/TLC、3D NAND 等新顆粒。至於 4 顆自家快閃記憶體,單顆封裝總和容量為 64GB,細部規格資訊同樣無從得知,只能確定是 15nm 製程產品。

WD Green SSD
▲ 電路板正面配置主控制器與 2 顆快閃記憶體

WD Green SSD
▲ 電路板背配置有另外 2 顆快閃記憶體,此設計方案並未加入動態隨機存取記憶體


▲ 控制器採用 SMI 設計方案,型號 SM2258 為最新 SATA 6Gb/s 介面產品。


▲ 總數 4 顆 SanDisk 製 TLC 類型快閃記憶體,單顆封裝容量 64GB。

經過拆解能看出成本差異點,Green SSD 並未搭配動態隨機存取記憶體,這點不同於 SanDisk 兄弟產品。在此搭配組合下,官方設計耐用度參考指標 TBW(Terabytes Written,寫入兆位元組),依容量由小至大分別為 40、80TB。以台灣唯一銷售 120GB 版本為推算範例,基於 3 年保固條件等於每天能承受約 36.5GB 資料寫入量,相等於 0.15DWPD(Device Write Per Day,裝置每日寫入量)。


▲ Green 官方規格資訊表。

官方標示 120GB 版本性能,最高循序存取速度為讀取 540MB/s、寫入 430MB/s,就這容量級距產品而言倒是不差。入門定位的 Green SSD,如同 Blue SSD 不具備特殊附加功能設計,但是尚保留 DevSleep(Device Sleep)省電模式。而且標示閒置耗電量僅 3mW,遠低於 Blue SSD 系列 4.9~6.0mW(以 250GB 容量版本為例),掛上以節能省電為訴求的綠標相當名符其實。


▲ CrystalDiskInfo 偵測資訊:產品設定支援 DevSleep(Device Sleep)省電模式。


▲ 附加軟體 WD SSD Dashboard 需自行到官網下載,我們認為是有安裝的價值,除了能夠查看健康狀態,亦可找個閒置的小容量隨身碟,製作 Secure Erase 開機碟備用之。


▲ Acronis True Image WD Edition 可用項目包含備份與工具,工具底下還細分複製磁碟、建立救援媒體等功能。


(下一頁還有:性能 / 寫入性能一致性實測、總評)

讀取速度尚屬良好,真實寫入表現較為普通

受測樣品機 240GB 容量版本,並不會在台灣進行常態性銷售,因此概觀性能表現我們就不加以詳述。大致瀏覽可以看出,最高存取速度還比 Blue SSD 1000GB 容量版本略快些微,寫入基於結構、設定差異難以相比,但大多有達到規格標示值。至於 4K 存取部分,讀取雖然同樣無法與之相較,但規格看似較弱的寫入反而逆轉,其中幾個項目相近甚至是超前。PCMark 8 總評分 4794 分,只落後 Blue SSD 1000GB 版本 198 分,但頻寬僅有 146.11MB/s,近乎是對照組的一半而已。


▲ ATTO Disk Benchmark - Neither 測試模式:最高存取速度約為讀取 552MB/s、寫入 468MB/s。


▲ ATTO Disk Benchmark - I/O Comparison Random 測試模式最高存取速度約為讀取 506MB/s、寫入 466MB/s。


▲ ATTO Disk Benchmark - Overlapped I/O QD 8 測試模式最高存取速度約為讀取 559MB/s、寫入 471MB/s。


▲ AS SSD Benchmark 測試:Seq 速度為讀取 522.69MB/s、寫入 445.65MB/s,4K 表現讀取 17.81MB/s、寫入 109.19MB/s。


▲ AS SSD Compression-Benchmark 測試:讀取還算平穩,但寫入的變動較多。


▲ Anvil’s Storage Utilities 測試:Seq 4MB 表現為讀取 524.32MB/s、寫入 439.86MB/s,4K 部分讀取 25.91MB/s、寫入 115.70MB/s,總評價 4038.86 分。 


▲ CrystalDiskMark 測試:Seq 速度至少為讀取 545.9MB/s、寫入 458.2MB/s 以上,4K 至少達讀取 27.58MB/s、寫入 130.7MB/s


▲ TxBENCH 測試:Seq 表現為讀取 557.621MB/s、寫入 468.396MB/s,4K QD1 隨機存取則是讀取 22.470MB/s、寫入 117.667MB/s。


▲ PCMark 8 Storage 測試:總評分 4794 分、頻寬 146.11MB/s

新品拆封首先利用 HD Tune Pro 進行寫入測試,取其線條變動走向圖,觀察 SLC 模擬快取功能設定。軟體量測最高寫入速度為 404.0MB/s,有效加速區間近乎 20GB,約等於產品設定容量 8%。這速度只比大約 419.3MB/s 的 Blue SSD 低一點點,兩者的基本作用容量占比也是相仿,惟 Green SSD 在模擬快取飽和之後,真實寫入速度於 80~180MB/s 之間頻繁劇烈變動,這般表現屬於普通。


▲ HD Tune Pro 讀取測試:最大值 467.4MB/s、平均值 464.2MB/s。


▲ HD Tune Pro 寫入測試:最大值 404.0MB/s、平均值 156.9MB/s,模擬快取飽和之後速度大多落在 80~180MB/s 附近。

性能一致性表現不佳,掉速問題恐較為顯著

至於 DriveMaster 2012 性能一致性測試,對 Green SSD 來說顯然是個磨難,因為結果不盡理想。4K 隨機寫入測試腳本部分,讀取平均值 5287IOPS 算是不差,然而寫入卻只有 706IOPS。就寫入變動走向來看,起始僅 2287IOPS,猶如競品髒碟狀態下的表現。填寫到 50% 容量區間,變動和 Blue SSD 一樣並非開高走低,但進入平緩期之後未達 1000IOPS,結尾更是低低的 363IOPS。

至於讀、寫混合性能一致性測試,所得結果只有區區 32IOPS,即便是最大值也才 4158IOPS,不像競品普遍可破萬。看來寫入是 Green SSD 的罩門,韌體調校 TRIM 與垃圾回收(Garbage Collection)等機制,可能並不著重執行效率、積極度所導致。不諱言地說,這表現在我們經手測試產品裡創下新低紀錄,意味真實使用而非單純跑分時,寫入掉速情況是會較為顯著、嚴重點。

WD Green SSD
WD Green SSD
▲ DriveMaster 4K 隨機寫入測試:總結參考值 706IOPS、極端狀態 363IOPS。

WD Green SSD
▲ 讀取、寫入混合性能一致性測試:總評價 32IOPS。(4K Alignment Read and Write Mixed)

性能表現亮點少,價格策略或有再商榷空間

綜觀 Green SSD 整體表現,特別是與競品相比時,坦白說我們認為並沒有太多亮點。概觀性能儘管讀取還算突出,但寫入相對而言是比較一般,而且 SLC 模擬快取飽和之後,真實寫入速度偏低。至於性能一致性方面,無論 4K 隨機寫入或讀、寫混合模式,都沒有達到預期水準。在眾多 TLC 應用產品裡,這性能表現猶如早期產品,是難以和今年的新品競爭之。

撰稿期間,Green SSD 系列 2.5 吋、120GB 容量版本,市場參考價格為 1,450 元。然而和 Blue SSD 同級的自家兄弟 SanDisk X400,1,499 元這價格只多出幾個銅板,而且保固是較長的 5 年,因而形成尷尬局面。以其性能表現與價位而言,我們認為會比較適合外接儲存應用,像是自組外接固態硬碟等用途,受到寫入掉速的影響相對較低,會比當系統開機碟來得合宜。

廠商資訊

WD  https://www.wdc.com/zh-tw/

測試平台

  • 處理器:Intel Core i7-4770K
  • 主機板:Asus Z97-PRO(Wi-Fi ac)
  • 記憶體:Kingston HyperX Genesis PnP DDR3-1600 4GB x 2
  • 系統碟:Kingston HyperX SSD 240GB
  • 作業系統:Windows 10 Pro 64bit 中文版

延伸閱讀

WD 再戰個人固態硬碟市場,Blue SSD 性能一致性實測

SMI 控制器搭 SK Hynix 顆粒,Plextor S2 系列固態硬碟實測

搭載 3D 架構 TLC 快閃記憶體,Crucial MX300 固態硬碟實測

Marvell 控制器搭 TLC 顆粒,Kingston SSDNow UV400 固態硬碟實測

TLC 固態硬碟大考驗,Crucial BX200 性能一致性深度實測

加入電腦王Facebook粉絲團

Viewing all articles
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6062

Trending Articles



<script src="https://jsc.adskeeper.com/r/s/rssing.com.1596347.js" async> </scri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