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於大量依賴機器學習,以色列軍方將其近日在巴以衝突中的行動,稱為 「第一場人工智慧戰爭」。
2021 年5 月初,在以色列居住的巴勒斯坦人與以色列警察發生了暴力衝突。隨後幾天,暴力活動迅速升級,最終引發哈馬斯武裝力量(代表巴勒斯坦利益)向以色列發射火箭彈,而以色列則以地毯式轟炸和定點空襲回擊。
雙方 「真刀真槍」 地互攻持續了11 天,最終艱難地達成了停火協議。
鮮為人知的是,人工智慧(AI)在這場戰爭中不僅得到了廣泛應用,更是起到了關鍵作用 —— 以色列軍方甚至直接稱其為 「第一場人工智慧戰爭」。
一名以色列國防軍(IDF)情報部門的高級官員對媒體表示,這是 「AI 第一次成為與敵人作戰的關鍵組成部分和戰力放大器,對於以色列軍方來說,這是史無前例的。」
「我們實施了一系列新的作戰方式,用到的許多技術都是能擴大我們戰力的增幅器。」
3大方向:以色列如何在戰場上應用AI 技術
這場戰爭中,先進的人工智慧技術被以色列軍事情報部門用來篩選從加薩走廊攔截和收集的巨量資料 —— 電話、簡訊、監控鏡頭、衛星圖像和大量的各種感測器 —— 以便將它們變成可用的情報訊息:例如,對方的指揮官會在特定時間出現在何處。
據估計,為了解所收集資料量的規模,在衝突期間,加薩走廊地帶的任何特定地點每天至少被拍攝10 次。
「這是以色列國防軍的第一次此類戰爭,各種情報來源與人工智慧的結合以及與該領域[部隊] 的深層聯繫,情報人員與前線人員之間的合作發生了轉變,」 這位官員補充道。
這使以色列軍事情報部門不僅殺死了哈馬斯和加薩走廊地帶第二大恐怖組織的數十名高級情報人員,而且還減少了平民傷亡。
當然,與軍隊有關的訊息都十分敏感,公開資料少之又少,許多技術細節不得而知。
不過,以色列對AI 的利用 —— 軍方購買並改造民用電子產品,再將其用於軍事目的 —— 已不是什麼新鮮事。
他們透過訊號情報、視覺情報、人員情報、地理情報等收集資料,大量的原始資料必須經過整理研判才能篩選出對軍事活動有價值的訊息。
事實上,以色列軍方幾年前就已經建立了一個AI 技術平台,專門收集加薩走廊地帶武裝力量的所有資料,然後進行更深入地情報提取和分析。
為數不多披露的訊息顯示,以色列情報部門組建了一支代號8200 的精英小組,專門開發演算法並編寫軟體,已經至少育成了 「煉金術士(Alchemist)」,「福音(Gospel)」 和 「智慧之淵(Depth of Wisdom)」 三個程式,全都被用於戰爭活動中。
其中,「煉金術士」 系統主要使用AI 和機器學習對戰場上的部隊發出警告,提醒那些可能會遭到襲擊部隊。在戰場上的小隊指揮官可以使用平板電腦查看該系統的動態。
而 「福音」 系統則依靠AI 為軍事情報研究部門產生建議,後者利用這些建議找到高價值的目標,再傳遞給相應部門或小隊進行軍事打擊。
以色列高級軍官表示,這是第一次創建一個多學科中心,用於產生數百個與戰鬥發展相關的目標,使軍隊可以根據需要持續戰鬥 —— 「只要我們需要,就會有越來越多的目標。」
在最近幾年中,以色列軍隊在人口稠密的沿海飛地收集了數千個目標,其中有數百個是即時收集的,也就是利用AI 驅動的技術在軍事行動中即時捕捉的,其中就包括瞄準了特拉維夫和耶路撒冷的導彈發射器。
以色列軍方認為,使用AI 可以帶來 「超認知能力」,有助於快速有效地收集目標並縮短戰鬥時間。借助於AI 收集和分析的資料,以色列空軍還能夠使用最合適的彈藥擊中目標,無論是公寓、隧道還是建築物。
在最近的巴以衝突中,以色列對哈馬斯進行了數百次襲擊,目標包括火箭發射器、火箭製造、生產和儲存場、軍事情報辦公室、無人機、指揮官官邸等等。
這離不開以色列軍方多年來收集的衛星資料。一支代號9900 的小隊控制著多個衛星,不僅能收集地理情報,還能夠即時自動檢測地形變化,以便軍方在作戰過程中檢測火箭的發射位置,然後對發射器進行打擊。
據披露,9900 小隊的衛星圖像曾經探測出學校旁邊的14 個火箭發射器。在多年前一次針對哈馬斯高級軍官的襲擊中,以色列軍方發現他們藏身於一座高層建築物底下的隧道中,周圍有六所學校和一家診所,隨後開展的精準打擊不僅擊殺了目標,而且沒有造成平民傷亡。
之所以能做到如此精準,得益於以色列對哈馬斯地下隧道網路的掌握 —— 相關的情報收集工作也是由大資料等高科技驅動的。繪製隧道地圖後,以色列甚至掌握了隧道的深度、厚度、路線等詳細資料。
掌握了這些訊息,使得本就裝備精良的以色列軍隊在戰場上佔盡上風。
「我們可能沒有摧毀整個地下隧道網路,但很多地方已不可能再次使用,」 以色列軍方表示,「多年的工作、不尋常的思路、包括AI 在內的情報部門的所有力量,它們與戰場元素的融合導致了突破性的解決方案。」
事實上,以色列早就將自主辨識技術應用到了武器裝備上。以色列航太工業(IAI)在1990 年代研製的哈比無人機(IAI Harpy)就具備自主辨識和攻擊雷達系統的能力,當其接收到敵方雷達探測訊號時,可以自主找到並攻擊雷達。
可以想像,在AI 技術的加持下,類似哈比無人機這樣具備自主辨識和開火能力的裝備未來一定會越來越多,功能也會越來越高級。中國、韓國、印度和土耳其都曾購買過哈比無人機。
以色列的AI實力
以色列軍方目前能夠如此大規模地使用人工智慧技術,離不開該國對高科技創新,尤其是人工智慧技術研發和應用的重視。
公開資料顯示,以色列高科技公司在2019 年獲得的融資總額高達83 億美元,交易數量超過500 筆,比2018 年增長了30%。其AI 初創公司總數超過350 家,僅次於美國和中國,而與AI 和高科技相關的公司、研究中心更是多達上千家。
最有代表性的當屬自動駕駛公司Mobileye,於2017年被英特爾豪擲150億美元收購,至今仍在電腦視覺演算法、高精度地圖、自動駕駛測試等領域處於領先地位。另外還有被谷歌收購的Waze 導航軟體,Facebook收購的VPN和情報分析軟體公司Onava等等。
在CB Insights 評選的2020 年全球百大AI 初創公司中,以色列有6 家公司入選,分別是Percepto,Beewise,Syte,Deci AI,Run:AI 和Prospera Technologies,涵蓋無人機、食品農業、零售和深度學習多個領域。
與此同時,以色列還有著歷史悠久的 「軍轉民」 技術特色。早在上世紀70 年代末,以色列軍方就開展了 「Talpiot 專案」,專門選拔在科技領域有所見長的學生進入軍隊,一邊從軍,一邊學習。
這個專案不僅考核他們的智商,還會測試其社交和領導能力。招他們入伍後,軍方主要利用他們的專業技術強化高科技研究專案。在這些人退伍後,很多人都會創辦科技公司,將軍用技術在民用領域發揚光大。如果日後再有技術上的突破,他們也更容易通過人脈和關係反哺軍方。
以此為基礎,以色列軍方也成為了全球最看重,也是最早在實戰中應用AI 技術的軍隊之一。
而從這次將AI 用於軍事戰爭的實踐看來,人類戰爭的形態翻頁,只是遲早的事情。
無法避開的歷史進程?
早在3 年前,AI 界曾有過一次大規模的抗議,但似乎並未能改變什麼。
當時,包括馬斯克在內的116 名全球AI 和機器人公司創始人發了一封聯名公開信,呼籲聯合國採取行動禁止 「AI 自主殺人機器」 的擴散。
這些專家認為,雖然目前不存在所謂的 「殺手機器人」,但人工智慧的進步使它們成為現實,而這些武器可能是繼火藥和核武器之後的 「第三次戰爭革命」。
美國國家人工智慧安全委員會最近的一份報告中就提到,人類將會有一種 「新的作戰典範」,即 「演算法對演算法」,並敦促大規模投資 「以不斷超越潛在對手的創新」。
誘惑在於,人工智慧可以從根本上改變士兵的作戰方式。人類將被要求快速消化大量資料並採取行動,同時控制或防禦無人機群等自主武器系統。軍方將從安裝在武器、衛星和士兵身上的感測器獲取資料,從而藉助人工智慧系統在戰鬥中可能具有更多優勢。
美國國防高等研究計劃署(DARPA) 在一系列模擬混戰中,曾將人工智慧系統與經驗豐富的人類戰鬥機飛行員相搭檔,結果已經證明了這一點。DARPA 表示,人工智慧 「透過人類飛行員無法匹敵的侵略性和精確機動,以5 比0 擊敗了人類戰鬥機飛行員。」
這樣的結果意味著,擁有最佳資料和最快處理手段的一方可能具有優勢。對放棄這種優勢的恐懼,可能會迫使國家決策者加速其自主系統的發展,而將解決可靠性或道德問題的顧慮置於次要位置。但這麼做的代價,恐怕會比我們想像的要高得多。
資料來源:
- AI 100: The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Startups Redefining Industries
- Israel's operation against Hamas was the world's first AI war
- National Security Commission on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the Final Report
本文授權轉載自大數據文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