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7年《Sand Warriors》的廣告,宣傳語為「保證讓你失眠!」「純粹的極致體驗!」。明明是射擊遊戲,看起來卻像恐怖遊戲。
異塵餘生
▲「若你今年想玩到一款真正且獨特的RPG,那就是這個…」。
1997年,初代異塵餘生帶動浩劫後世界的風潮,遊戲副標題「後核戰角色扮演遊戲」獨具特色,帶領玩家進入復古摩登的頹廢世界。
剛開始的時候,開發商Interplay打算替異塵餘生導入史蒂夫傑克遜遊戲(Steve Jackson's Games)的GURPS,一款與AD&D規則類似的遊戲規則。傑克遜同意授權GURPS後,Interplay便在早期的廣告中打上「GURPS後核戰冒險」的宣傳語。
過了沒多久,Interplay與傑克遜對異塵餘生的開發產生歧見,Interplay便決定放棄GURPS,換成他們自行研發的S.P.E.C.I.A.L.規則,印有GURPS字樣的廣告就被捨棄了。
CD Speedster
▲「讓我看看有多快吧!」。
一位男子吐著俏皮的舌頭,將整張臉塞滿頁面,臉上的啞鈴墨鏡碎片四濺,加上神秘的標題「讓我看看有多快吧!」,任誰都會看得一頭霧水:這廣告到底是在幹嘛?其實這是開發商Syncronys旗下產品《CD Speedster》的廣告,可以大幅加快光碟的讀取速度,讓8x光碟機的讀取效能提升將近50%,感覺超棒的!
實際上呢,CD Speedster是利用動態虛擬記憶體的原理,將光碟資料複製到硬碟上,再讀取硬碟上的資料而已。你願意花25美金去買一款「自動將資料複製到硬碟上」的軟體嗎?
題外話,Syncronys旗下還有一款軟體《SoftRAM》,號稱可以將記憶體容量加倍,實際上反而會讓PC效能變慢,這都得歸功於超爛的優化所致。Syncronys因不實宣傳被美國公平交易委員會盯上,隨後被處以高額罰款,導致Syncronys在1998年宣布破產,嗚呼哀哉。
Zephyr的套裝電腦
▲「Pentium處理器的威能」、「全黑藝術造型」。
這款Zephyr推出的全套電腦於1997年推出,裝載90MHz的Intel Pentium處理器,8MB記憶體,15吋CRT螢幕,顯存1MB(沒錯就是1MB)的PCI顯示卡,540MB的SCSI硬碟,4x光碟機與23.5吋磁碟機,附上Logitech的CyberMan(號稱結合滑鼠與搖桿的前衛配備,附帶力回饋功能),配上當時超火熱的《毀滅戰士》,總價1695美金起。
▲實用性不佳的CyberMan。
這套電腦乍看之下還不賴,卻存在一個致命敗筆:CyberMan。CyberMan的3軸功能定位不精準,力回饋功能妨礙操控,支援的遊戲屈指可數,而且所費不貲。結果這套電腦乏人問津,不友善的價格嚇跑一堆玩家,Zephyr只好匆匆將其下架,連廣告成本都無法回收。
大鍵控制器
▲「強化你的家庭遊戲體驗」。
20年前的遊戲控制器不比今日,Apple的滑鼠只有一個鍵,PC的滑鼠以兩鍵為主流,滾輪連個鬼影都沒有。搖桿或手把的按鍵也不多,玩起遊戲來十分不便。腦筋動得快的開發商便推出這款大鍵控制器,提供3個巨大按鈕供玩家敲打,搭配串連的搖桿更能發揮其威力,至少他們是這麼說的。
結果證明開發商錯得離譜。支援大鍵控制器的遊戲寥寥無幾,而且大鍵控制器容易與滑鼠驅動程式衝突,導致遊戲無法順利進行。被惡整的玩家寧可回歸使用鍵盤,也不願意嘗試這款大而無用的控制器。
愛國者(Patriot)
▲「那些認為《愛國者》是一款終極波斯灣戰爭模擬遊戲的玩家,請把手舉起來」。
這篇廣告於1993年1月推出,隨即引來一陣韃伐,原因在於廣告中間的照片。這張照片是羅素.伯斯(Russell Boyce)於1991年拍攝,伊拉克士兵高舉雙手向美軍投降,象徵美國的勝利。
可是從另一個角度來看,這張照片象徵戰爭的殘酷,對某些族群更是一大刺激。或許開發商想用戲謔的角度來宣傳遊戲,然而拿現實的戰爭場面開玩笑,這絕非明智之舉。愛國者發售後沒多久就下架了,原因是銷售量太差。
這份廣告給我們一個啟示:就算是在開明的美國,也不能隨便拿戰爭開玩笑。
(後面還有:其他6種詭異的紙本遊戲廣告)
卡曼契對飛狼(Werewolf vs Comanche 2.0)
▲「朋友不會讓朋友獨自飛行」。
同捆遊戲包在今日並不新奇,Steam與Humble Bundle動輒推出遊戲同捆包,滿足收藏遊戲的玩家。然而在90年代,遊戲同捆包並不常見,使得這款《卡曼契對飛狼》格外引人注目。這款遊戲包裡面有《卡曼契 2.0》與《飛狼》兩款遊戲,支援網路對戰,只賣一款遊戲的價格,似乎挺划算的。
可是玩家買回去才赫然發現,兩款遊戲原本的單人模式被刪光光,只能拿來線上對戰,這麼重要的事居然沒有事先講清楚,開發商真是膽大包天。反觀隔壁的《紅色警戒》、《暗黑破壞神2》提供雙光碟供玩家分享,單人模式與線上模式全部保留,將這款遊戲完全比了下去。
至少廣告標題「朋友不會讓朋友獨自飛行」沒有騙人。既然遊戲不提供單人模式,你和朋友當然無法獨自飛行囉。
ATI的電視轉換卡(PC2TV)
▲「你的那玩意有多大?」。
現在的顯示卡與螢幕幾乎都附有HTMI HDMI插孔,市面上又有Steam Link這類的便利配備,用TV執行PC遊戲可說是輕而易舉。可是90年代的電視以CRT為大宗,想將PC訊號輸出TV,要嘛準備訊號轉接盒,要嘛添購電視轉換卡,成本高居不下。
ATI為了幫助玩家將TV改造成PC螢幕,便推出這份廣告的主角:3D XPRESSION+ PC2TV。這張卡結合顯示卡與電視轉換卡,可將PC訊號輸出TV,還可以單鍵截圖,索價199美金。
可是這張卡輸出TV的解析度只有333 x 480,幀數僅有30幀,根本就是錄影帶(VHS)的畫質。倘若按照廣告的做法,將這張卡的畫面輸出到50吋投影電視上,結果想必是慘不忍睹。
姐妹會之屋(Sorority House)
▲「無庸置疑,這是市面上最有趣的CD-ROM」。
這份廣告相當詭異,裡面找不到遊戲畫面,宣傳語是「互動式捉迷藏遊戲」、「主修體育課」、「你的任務是滲透香豔的姐妹會而不被抓包」,畫面左邊是搞笑風格的美式卡通人物,右邊則是火辣的美女,這廣告到底是在廣告什麼東西?
其實這是一款遊走規定邊緣的限制級遊戲廣告。開發商Mission Control經常推出一些互動式的限制級遊戲,但是他們的遊戲從來不會出現在販售架上,玩家必須用電子郵件與他們聯繫,用通販的管道購買遊戲,相當麻煩。把這種廣告登在雜誌上,開發商和雜誌商還挺帶種的。
由於這款遊戲年代久遠,筆者無從取得遊戲畫面,不好意思。
鬼魅VR(Spectre VR)
▲「你可以用CD版向親友炫耀!」。
早期的3D遊戲充滿實驗性質,市面上充斥著風格獨特的3D遊戲,即使畫面簡陋不堪,仍然吸引到許多玩家的目光,如《網路奇兵》與《天旋地轉》等等。
CD-ROM普及後,這些遊戲隨即以CD版的姿態重新上市。就像這份廣告的主角《鬼魅VR》,打著CD升級版的名號,在廣告上寫著「你可以用CD版向親友炫耀!」以及「CD加強版隆重問世!」,吸引玩家前來買單。好棒的CD版,不買嗎?
事實遠比廣告來得殘酷:鬼魅VR 的CD版沒有追加3DCG動畫與新關卡,畫面和先前無異,沒有全程語音。說穿了,這款CD版和原本的磁片版完全相同,唯一的差別是改用CD-ROM為儲存媒介,廣告的華麗宣傳語根本是唬爛,開發商實在太缺德了。
推進世界(Thrust World)遊戲服務
▲「別獨自玩遊戲了,上線對戰吧」。
90年代網路崛起後,線上對戰成為顯學,開發商為了分食這塊領域的大餅,做出許多奇特的嘗試,推進世界便是其中之一。推進世界是一個整合式的線上對戰配對伺服器,玩家僅需支付18英鎊的月費,就可以在這裡輕鬆找到連線的對象。
眼尖的玩家一定注意到,推進世界提供的服務與Gamespy、Battle.net幾乎一模一樣,卻得支付高額月費,擺明是拿石頭砸自己的腳。想當然爾,推進世界還來不及展開服務就被市場淘汰出局,留下這份廣告給我們看笑話。
滾球大賽車(Locus)
▲「真正的VR遊戲將撼動你的PC!」。
▲實際的遊戲畫面。
遊戲業近年最夯的話題非VR莫屬,然而90年代的VR卻像一場鬧劇。《滾球大賽車》宣稱自己是「終極VR運動遊戲」,支援9人連線對戰,具備登峰造極的聲光效果,足以讓玩家沉迷其中,真虧他們說得出這種話。
實際上,這款遊戲比較像是終極陽春版的《創:光速戰記》。畫面簡陋,流暢度不及格,節奏感拖泥帶水,玩起來簡直就是一場酷刑。難怪這份廣告不敢將遊戲畫面刊登出來,畢竟遊戲畫面是這副德行,根本不可能吸引玩家掏錢嘛。
雷神之鎚3:競技場
▲這是美國玩家的理想遊戲環境嗎?
沒人敢拿雷神之鎚3的經典地位開玩笑,可是任何人看見這份廣告,都會懷疑這是一場玩笑。凌亂的桌面、吃剩的餐盤、皺巴巴的衛生紙、橫置的蒼蠅拍、插著兩片土司的烤麵包機,幾乎掩蓋了中央的雷神之鎚圖示,使得廣告徹底失焦。
這份廣告最大的疑問是中央那台PC,那並非一般的PC,而是Apple的PowerMac。沒錯,雷神之鎚3有推出Mac版,可是PC版的玩家數量遠大於Mac版,這裡卻使用PowerMac來宣傳,真教人費解。
加入電腦王Facebook粉絲團id software的大老,約翰卡馬克,曾經在一份1997年的公開聲明中指出「不期待MacOS的技術表現」,而且「不會朝Mac平台發展」。即使到了現在,Mac依舊不適合拿來玩高階遊戲,卡馬克的確有遠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