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antcast
Channel: 電腦王
Viewing all articles
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6062

2030年的智慧型手機會長成什麼樣子?3位業內行家告訴你

$
0
0
20年前,Nokia是手機出貨量最高的品牌。幾年之後,iPhone成為了一款革命性的智慧型手機。如今看不到Nokia手機,iPhone則越來越智慧化。0d3c12ab8f0e3a09074f8cc5a40e55f4

業內行家:2030年的智慧型手機會是什麼樣子的?

神譯局

‧18小時前

關注

這一領域還會繼續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

神譯局是36氪旗下編譯團隊,關注科技、商業、職場、生活等領域,重點介紹國外的新技術、新觀點、新風向。

 

編者按:20年前,Nokia是手機市場中出貨量最高的品牌。幾年之後,iPhone就成為了一款革命性的智慧型手機。如今,我們在市場中卻基本看不到Nokia手機的身影,而iPhone則越來越智慧化。這篇文章來自編譯,文中針對十年後智慧型手機發展的設想,分享了三位業內行家的看法。

 

 

 

如果你在10年前問業內行家,10年後的智慧型手機會是什麼樣子,你可能會聽到各種瘋狂的答案。回顧過去,在2001年,因手機技術發展而最受關注的產品是Nokia 8250,其主要亮點是彩色螢幕。 

相較於普遍的黑白螢幕,該款手機螢幕採用了藍色螢幕。在當時,這一變革是極具影響力的。然而,現在再回過頭看,僅僅6年時間,我們就從Nokia 8250跨域式地升級到了iPhone,這的確是令人震驚的發展。 

考慮到如此巨大的變革性飛躍,誰能斷言下一個10年又會發生什麼呢?到那個時候,我們所熟知的智慧型手機還存在嗎? 

針對這個問題,我們採訪了幾位行家。他們都對未來10年智慧型手機的發展持樂觀態度,並認為這一領域還會繼續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 

在這篇文章中,我們將跟大家具體分享他們的有關看法。 

圖片來源:Unsplash.com @Creative Christians 

奧黛麗‧蘭克福德‧巴內斯(Audrey Lankford Barnes) 

美國詹姆斯麥迪森大學(James Madison University)工業設計教授

總的來說,正如我們所知,我們目前所認知的手機,基本上成形於本世紀初前五年的技術發展。誰也不想在包裡或口袋裡放一個黑色盒狀人工製品。我們需要的是連結、通訊和聯繫。因此,隨著技術的進步,我們所使用設備的樣式和容量也在不斷進步。 

在未來,智慧型手機或連接設備可能會更專注於從感官上與我們互動。隨著虛擬實境(VR)和擴增實境(AR)逐漸發展成為體驗更真實、全面的延展實境(XR),那麼,接下來極有可能出現的是,視覺、聽覺和觸覺等方面體驗技術將會覆蓋和擴大我們的實際現實和社群網路。 

柔性材料、可伸縮螢幕、視網膜和全像投影、智慧型手錶與眼鏡以及仿生植入物等產品或技術都已經出現。它們將在10年內進一步完善和擴展,就像手機在過去10年中所發展的那樣,只不過,它們的發展速度可能更快。 

隨著人臉辨識、無線連接和量子計算等領域技術的進一步發展,我們就可以期待各種連接手段將普及至幾乎任何地方。毫不誇張的說,我們以後可能不再需要攜帶任何設備。 

聽起來很酷,對吧?但與此同時,我也希望強調的是,和許多人一樣,我每天都在艱難地面對使用智慧型手機過度成癮的問題。使用智慧型手機,是我每天起來做的第一件事,也是臨睡之前做的最後一件事。 

我很好奇的是,是否有那麼一天,我們可以在不需要保持這種連接、追蹤、量化、刺激、資訊和參與度的情況下,也能夠決定我們的生存甚至是繁榮發展方式。考慮到多巴胺這一因素,我們可能並不擅長做出對我們自身和整個地球最有利的決定。

圖片來源:Unsplash.com @Thomas Kolnowski

克里夫‧庫昂(Cliff Kuang)

使用者體驗設計師、《滿足人性:決定產品成敗的設計潛規則》(User Friendly: How the Hidden Rules of Design Are Changing the Way We Live, Work, and Play)一書共同作者 

我的工作主要就涉及到為接下來兩到五年後人們使用手機及各種設備方式展開概念設想。 

十年後,智慧型手機是否仍將是人人都不可或缺的設備,這仍是一個沒有定論的問題。 

經過最近這些年的發展,我們從桌上型電腦時代進入了行動手機時代。在許多方面,行動電話幾乎完全取代了桌上型電腦。 

當然,這也並不一定就意味著行動手機在各方面都勝過於桌上型電腦。它們仍然是兩條平行的數位產品線,但在許多方面都能夠實現相同的功能。雖然你可以透過行動手機和桌上型電腦完成同樣的任務,但從根本上來說,這是兩個不同的平行數位世界。 

然而,早在個人運算萌芽時代初期,人們就已經設想了不同的願景——在我們所在的世界裡,我們觸手可及各種物品。這些物品不一定是常見的運算設備;它們可能只是探手可得的物品或本能之下最需要使用的物品,但仍然提供為你提供所需要的一切。 

這將是一個精簡型使用者端的世界——基本上,各種周邊設備不一定擁有所有的運算能力,但可以透過雲端服務來為你提供所需要的應用程式和服務。 

精簡型使用者端(Thin Client),指的是在使用者端-伺服器網路體系中的一個基本無需應用程式的運算啞終端(Dumb Terminal)。它透過一些協議和伺服器通訊,進而接入區域網路。 

在我看來,這將是一條分岔路。朝著其中一條道路前行,我們將看到,智慧型手機仍將是所有服務(包括你所關心的一切)的中心樞紐。它可以連接一系列設備,包括你的汽車、耳機等等。 

朝著另一條道路前行,智慧型手機可能就只是另一個精簡型使用者端、另一種介面典範。智慧型手機可能仍然是最主要的(或者至少是最普遍的)設備,但你的身份將從實體智慧型手機中脫離出來。 

對此,我們可以透過史派克·瓊斯(Spike Jonze)編劇並執導的一部科幻愛情片《雲端情人》(Her)來舉例。 

在這部電影中,男主角西奧多就接觸到了一款持續存在、反應熱烈的人工智慧作業系統。在行走過程中,西奧多可以任意拿起並存取身邊的任何設備。這個系統並不存在於任何一個物品中,而是存在於一切之中,可以透過某個非本地中央端來互動。 

這部電影中的場景,就很好地展現出了提出時間已有40年的普及運算這一願景。 

普及運算(Ubiquitous computing),指的是一個強調和環境融為一體的運算概念,而電腦本身則從人們的視線裡消失。在普及運算的模式下,人們能夠在任何時間、任何地點、以任何方式獲取和處理資訊。 

如今,許多企業都希望實現智慧型手機與人融為一體。許多公司都在採用或保持這種商業模式,並從中獲得了既得利益。 

至於未來到底會朝著哪一條路發展,目前還有待進一步觀察。

圖片來源:Unsplash.com @Tyler Lastovich 

安東尼‧雷亞萊(Anthony Reale)

美國密西根州底特律私立藝術學校創意研究學院(College of Creative Studies)產品設計兼職講師,研究方向為設計和技術諮詢,特別是物聯網、智慧城市和智慧生態系統等領域 

如今,我們的智慧型手機幾乎與身邊的一切相連接,包括智慧型手錶、生物辨識設備、QR Code、智慧型居家設備等。 

隨著技術的發展,曾經僅適用於智慧型手機的技術逐步應用到了更多的產品中,手機最終也將成為進入增強環境的橋樑或介面,我們也在逐步成為增強環境中的一部分。未來十年,智慧型手機將成為你進入未來增強世界的關鍵設備。 

現在有很多東西都在運用奈米技術,像是將氮化物塗層植入鋰離子。透過這種方式,就可以提高能量密度,減小封裝體積。此外,它還可以避免形成樹枝狀結晶,這個物質正是導致電池失效的原因。 

有了體積不斷減小的電池,未來的手機也會變得越來越小,越來越成為我們日常方式的一部分。因此,無論是外形還是尺寸,未來的手機必然會變得更小,續航時間也會更持久,充電速度也更快。 

同樣值得關注的是始於歐洲、後來對世界其他地方都產生影響的「維修權」(Right to Repair)運動。在這項運動中,有關人士試圖逼迫蘋果在iPhone等設備上換上Type-C介面。 

爭取維修權已在世界許多地方形成了一股社會風潮。捍衛設備「維修權」的活動人士也有不同的訴求。例如,環境保護主義者的目標是希望透過修理延長電子設備的使用壽命,以減少全球每年遞增的電子垃圾總量;更多普通消費者則希望擁有對購買產品進行修理的選擇權,既能夠選擇原製造商,也可以選擇自己維修或協力廠商代為修理。 

如今,我們陷入了一種商業模式,幾乎每年都需要在新的設備上耗費上千美元。但這很明顯不適用於所有人。不出所料的是,如果「維修權」運動獲得勝利,它必然會改變手機的製造方式。 

就智慧型手機而已,如果還涉及到基礎設施不斷發展的領域,例如為了雙向通訊而投入的5G或衛星技術,那針對於資訊如何流動的問題,就有完全不同的策略。在這些情況下,智慧型手機主要起的作用,就是作為連接教育、通訊、以及金融交易的橋樑。 

那麼,智慧型手機的未來到底會朝著什麼方向發展?簡言之,智慧型手機的未來,將發展成為一種細微的動態技術,讓使用者能夠與其所連接的整個網路保持相連。

加入電腦王Facebook粉絲團

Viewing all articles
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6062

Trending Artic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