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tel於2022年4月5日發表最新旗艦款Core i9-12900KS處理器,將Turbo時脈推升至5.5GHz,就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它的效能表現。
5.5GHz個人用處理器達標
回顧2018年6月初的Computex台北國際電腦展,Intel為了紀念公司成立50週年與x86架構40週年,發表了Coffee Lake世代的Core i7-8086K處理器,成為全球首款Turbo時脈達5GHz桌上型個人電腦處理器。4年之後,Intel推出Alder Lake世代的Core i9-12900KS,桌上型個人電腦處理器的Turbo時脈規格推上5.5GHz,搶先達到下個里程盃。
從常理與過去的經驗判斷,Core i9-12900KS應該是特別挑選過,具有絕佳體質的大鵰處理器,與「前任」旗艦處理器Core i9-12900K相比,其效能核心(P-Core)與效率核心(E-Core)的Turbo時脈分別提升300/100MHz,達到5.5/4GHz,且基礎TDP也提高至150W,能夠帶來加更出色的常時與極限超頻效能表現。
要讓Core i9-12900KS在自動超頻狀態下達到5.5GHz的條件卻相當嚴格,需透過「傅熱速度提高頻率」技術(Thermal Velocity Boost,TVB)在溫度低於攝氏50度時達成(你沒看錯,攝氏五十度)。不過就算TVB發揮衝上5.5GHz的功效,也會根據工作負載、處理器體質、散熱能力等因素,帶來比Turbo Boost等其他技術更高的自動超頻效果。
(若下方表格無法完整顯示,請點選我看圖片版)
12代Core i系列處理器規格簡表(部分) | |||||||||
處理器型號 | 核心配置 | 執行緒數量 | L2快取記憶體 | L3快取記憶體 | 基礎時脈 | 最大Boost時脈 | 基礎TDP | 最大TDP | 定價(美金) |
Core i9-12900KS | 8P+8E | 16+8 | 10+4MB | 30MB | 3.4/2.5GHz | 5.5/4.0GH | 150W | 241W | $739 |
Core i9-12900K | 8P+8E | 16+8 | 10+4MB | 30MB | 3.2/2.4GHz | 5.2/3.9GHz | 125W | 241W | $589 |
Core i9-12900 | 8P+8E | 16+8 | 10+4MB | 30MB | 2.4/1.8GHz | 5.1/3.8GHz | 65W | 202W | $489 |
Core i7-12700K | 8P+4E | 16+4 | 10+2MB | 25MB | 3.6/2.7GHz | 5.0/3.8GHz | 125W | 190W | $409 |
Core i7-12700 | 8P+4E | 16+4 | 10+2MB | 25MB | 2.1/1.6GHz | 4.9/3.6GHz | 65W | 180W | $339 |
Core i5-12600K | 6P+4E | 12+4 | 7.5+2MB | 20MB | 3.7/2.8GHz | 4.9/3.6GH | 125W | 150W | $289 |
Core i5-12600 | 6P | 12 | 7.5MB | 18MB | 3.3GHz | 4.8GHz | 65W | 117W | $223 |
Core i5-12500 | 6P | 12 | 7.5MB | 18MB | 3.0GHz | 4.6GHz | 65W | 117W | $202 |
Core i5-12400 | 6P | 12 | 7.5MB | 18MB | 2.5GHz | 4.5GHz | 65W | 117W | $192 |
更強水冷裝了再上
這次我們借用到的主機板為ASRock Z690 Taichi Razer Edition,並已更新至為Core i9-12900KS最佳化的10.01版BIOS/UEFI。另一方面,考量到Core i9-12900KS比過去測試的處理器更加熱情,所以更換了散熱效果更強的MSI MEG Coreliquid S360水冷散熱器,以確保可以完全發揮處理器的效能。
在測試過程中開啟顯示卡的Resizable BAR功能,所有成績都是進行3輪測試,在確定沒有極端值後取平均,遊戲效能使用遊戲內建的測試模式,並在1080p、2K、4K解析度搭配最高畫質設定,若有設定範本則套用最高範本,若無則將所有畫質相關項目調至最高,關閉VRS或動態解析度等設定,並僅進行開、關光線追蹤功能的調整。
文中的對照組成績取自先前《Intel Alder Lake處理器效能實測,新款i5輾壓前代i9讓AMD瑟瑟發抖》一文,其中Intel平台使用的記憶體為DDR5-4800 8GB x 2,而AMD平台則為DDR4-4000 8GB x 2,使用的散熱器皆為MSI MAG Coreliquid 360R,詳細測試平台規格請參考該文。
測試平台:
處理器:Intel Core i9-12900KS
散熱器:MSI MEG Coreliquid S360
主機板:ASRock Z690 Taichi Razer Edition(UEFI版號10.01)
記憶體:Micron Crucial DDR5-4800 16GB x 2
顯示卡:NVIDIA GeForce RTX 3080 Founder Edition
儲存裝置:Seagate FireCuda 520 SSD 1TB
電源供應器:Seasonic Prime Platiunm 1300W
軟體環境:Windows 11專業版21H2,GeForce Game Ready 512.15
(下頁還有遊戲效能測試)
處理器與綜合效能測試
首先我們先看看在各項與處理器效能關係較緊密的測試項目中,Core i9-12900KS是否有著尊爵不凡的效能表現。
數據圖表中的測試平台標記如下:
- 5800X:Ryzen 7 5800X、X570晶片組、DDR4-4000
- 12600K:Core i5-12600K、Z690晶片組、DDR5-4800
- 5950X:Ryzen 9 5950X、X570晶片組、DDR4-4000
- 12900K:Core i9-12900K、Z690晶片組、DDR5-4800
- 12900KS:Core i9-12900KS、Z690晶片組、DDR5-4800
遊戲效能表現
在開始分析遊戲效能之前,筆者先提出觀察到比較異常的情況。雖然這次測試與先前對照組所使用的顯示卡皆為NVIDIA GeForce RTX 3080 Founder Edition,但或許是同型號、不同張顯示卡,加上主機板差異、軟體版本更新更新等影響,造成部分成績表現不如預期的狀況。
仔細查看與顯示卡效能關連性更高的3DMark測試中的圖像分數,以及各遊戲4K解析度、開啟光線追蹤時,讓效能瓶頸落在顯示卡上的成績,可以看到前後使用的2次測試大約存在2~5%的效能落差,所以推測是這個因素,造成不少成績出現Core i9-12900KS落後於Core i9-12900K的狀況。而這段落差也恰好也前面章節測量得到2款處理器的效能差距,加上測試誤差的干擾,讓我們比較難看出彼此在遊戲效能的表現差異。
真的飆上5.5GHz
在測試的過程中,筆者開啟主機板的TVB功能且無調整其他設定(預設狀態下若供電充足,主機板不會限制處理器供耗上限與持續時間),我們能夠看到Core i9-12900KS的時脈偶爾飆上5.5GHz,雖然時間不常,但確實達到廠商標示的規格。
而透過AIDA64進行CPU、FPU雙重燒機時,處理器封裝的溫度最高上升至攝氏107度,功耗則在270~285W之間跳動,而處理器時脈仍可維持在5~5.1GHz之間。
截稿時Core i9-12900KS的台灣市場價格為新台幣22,888元,比起Core i9-12900K的新台幣17,400元高出5,488元(31.5%),但帶來的效能增益卻不符合比例,對於有大量多工、多執行緒需求的使用者來說,Core i9-12900K是CP值更好的選擇。
不過筆者認為Core i9-12900KS最大的賣點除了是Intel用於技術宣示,首顆Turbo時脈達到5.5GHz的處理器之外,它肯定是精挑細選出的大鵰,可以預期超頻能力會高於其他處理器,適合硬派玩家購買做為挑戰手動超頻極限的「工具」。
而對於一般遊戲玩家、使用者而言,價格僅新台幣5,900元Core i5-12400雖然只有6組P-Core(效能核心),而沒有E-Core(效率核心),但最大Boost時脈也來到4.5GHz,雖然低於這次主角的5.5 GHz,但彼此價差足以貼補顯示卡連升2級,也是CP值出眾的組裝搭配。更多Core i5-12400的效能數據可參考《Intel Core i5-12400處理器效能實測,主流遊戲最強戰將》一文。
Core i9-12900KS應該就是Intel Alder Lake世代中的最終大魔王,而AMD也將在近期推出搭載3D V-Cache技術的Ryzen 7 5800X3D處理器,屆時我們也會帶來效能測試專題,看看2款處理器在效能擂台上誰能占到上風。
加入電腦王Facebook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