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antcast
Channel: 電腦王
Viewing all articles
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6062

經典黑標之名 PCIe NVMe 固態硬碟,WD Black PCIe SSD 性能實測

$
0
0
WD 早在 2 月初舉辦 Black PCIe SSD 產品說明會,然而台灣本地上市時程稍有延後,並未如期在 3 月即開賣。連帶的,測試樣品到來時間也晚於預期,直接現在才能正式把玩 Black PCIe SSD。儘管採用 TLC 顆粒並不是那麼誘人,但價格相對會低一點,不失為預算有限的參考方向。

首度切入 PCIe NVMe 市場,推 M.2 單一形式產品

大抵上而言,這可能是第 6 款在台灣上市的消費性 PCIe NVMe 固態硬碟,前人依序為 Intel、Toshiba、A-Data、Apacer。其中 Intel 便占去 2 個名額,尤其去年才推出的 SSD 600p,和 Black PCIe SSD 具有一些共同點,主要規格同為 PCIe 3.0 x4 NVMe、TLC 顆粒。看到 TLC 別急著倒彈,畢竟這是難以逆轉的科技趨勢,最起碼產品價位相對有親民一些。

WD Black PCIe SSD
▲ Black PCIe SSD 受測樣品包裝內容物相當簡潔,附加軟體 Acronis True Image WD Edition 和 WD SSD Dashboard 必須自行至官網下載。

Black PCIe SSD 採用 M.2 Type 2280 單面形式設計,得以相容於桌機與筆電等平台,WD 並未規劃如 HHHL(Half Height Half Length)AIC(Add-In-Card)形式產品。單一形式產品足以相容多數平台,通吃 OEM 與零售通路市場,沒有多樣性的庫存成本問題,因此較受廠商喜愛。如果需要使用介面卡形式,自行花數百元不等購買 M.2 轉 PCIe 轉接卡,使用上是不會有什麼問題。

WD Black PCIe SSD
▲ Black PCIe SSD 採 M.2 Type 2280 規格設計。


▲ 電路布局為單面設計,所有零組件皆集中在正面。

Marvell 控制器搭自家 TLC 顆粒,TBW 設定保守

結構上採用 Marvell 控制器設計方案,型號 88SS1093 介面規格為 PCIe 3.0 x4,只支援 NVMe 單一通訊協定。快閃記憶體使用旗下 SanDisk 製品,但主要規格特性資訊較為封閉,WD 曾明確指出為 15nm 製程 TLC 類型顆粒。產品以此為基礎,提供 512、256GB 兩種容量選擇,並未像 Blue SSD 系列採用較高 OP(Over-Provisioning,預留空間)設定策略。


▲ 控制器為 Marvell 製 88S1093,屬於 PCIe 3.0 x4 NVMe 介面規格設計。


▲ 快閃記憶體為自家 SanDisk 製品,為 15nm 製程 TLC 類型產品,單顆容量 256GB 共配置 2 顆。

其電路板布建 2 顆快閃記憶體,剩餘空間配置 1 顆動態隨機存取記憶體,512GB 款式配置容量為 256MB,由此推測 256GB 款式可能相同。Black PCIe SSD 採用 TLC 快閃記憶體,利用控制器內建支援 LDPC(Low Density Parity Check,低密度奇偶檢查碼)增加耐用度,設計耐用度參考指標 TBW(Terabytes Written,寫入兆位元組)標示分別可達 160TBW、80TBW。


▲ 動態隨機存取記憶體採用 Nanya 製品,型號 NT5CC128M16IP-DIB 規格為 256MB 容量、DDR3L-1600 時脈。

Black PCIe SSD 提供 5 有限保固服務,以 512GB 容量標示值 160TBW 來推算,等於每天可以寫入約 87.6GB 資料量,亦為 0.17DWPD(Device Write Per Day,裝置每日寫入量),這是並不怎麼起眼的數值。以競爭對手 Intel 的 SSD 600p 為例,相同容量產品標示值達 288TBW,換算下來等於每天 157.8GB/s、0.30DWPD,若非 WD 標示趨於保守那就是有什麼特別考量。


▲ Black PCIe SSD 官方規格資料表。

在此設計搭配基礎下,官方標示 Black PCIe SSD 存取性能,循序讀取皆可達 2050MB/s,寫入則為 512GB 800MB/s、256GB 700MB/s,這是建立在 QD=32、T=1 測試條件。規格標示隨機存取測試條件為 QD=32、T=4,讀取方面同為 170000IOPS,寫入則是 512GB 134000IOPS、256GB 130000IOPS。


▲ CrystalDiskInfo 偵測資訊:NVMe 版本顯示為 1.2。

 

(下一頁還有:性能實測、總評)

循序讀取視佇列深度而定,最低僅約 1200MB/s

ATTO Disk Benchmark 測試表現,循序存取模式最大值約為讀取 1451MB/s、寫入 832MB/s,隨機模式讀取只達 1225MB/s,寫入反而是超過預期的 834MB/s。這兩種測試模式的速度變動,隨測試容量單位加大,平穩地往上提升。然而在佇列深度 8 測試條件下,自 24MB 開始反而不升反降,存取速度落在 590~930MB/s 之間。

▲ ATTO Disk Benchmark - Neither 測試模式:最高存取速度約為讀取 1451MB/s、寫入 832MB/s。

▲ ATTO Disk Benchmark - I/O Comparison Random 測試模式最高存取速度約為讀取 1225MB/s、寫入 834MB/s。


▲ ATTO Disk Benchmark - Overlapped I/O QD 8 測試模式最高存取速度約為讀取 1563MB/s、寫入 8288MB/s。

AS SSD Benchmark 測試所得結果,和前面 ATTO Disk Benchmark 階段相似,Seq 速度為讀取 1318.74MB/s、寫入 769.78MB/s。而 4K 表現讀取 43.88MB/s、寫入 122.27MB/s 情況雷同,這數值和 ATTO Disk Benchmark 相近,並未更好或更不如期待,算是中等的表現。

 
▲ AS SSD Benchmark 測試:Seq 速度為讀取 1318.74MB/s、寫入 769.78MB/s,4K 表現讀取 43.88MB/s、寫入 122.27MB/s。


▲ AS SSD Compression-Benchmark 測試:讀取曲線算平穩,速度落在 1250~1322MB/s 之間,寫入變動相較下多一點,速度在 744~816MB/s 範圍內。

Anvil’s Storage Utilities 測試結果,Seq 4MB 表現為讀取 1747.44MB/s、寫入 789.51MB/s,讀取部分挺接近官方標示值,而 4K 部分是讀取 44.63MB/s、寫入 133.72MB/s。至於 CrystalDiskMark 方面,Seq 速度至少為讀取 1356MB/s、寫入 834.2MB/s 以上,讀取和標示值有段不小差距,4K 至少達讀取 48.49MB/s、寫入 158.3MB/s。

▲ Anvil’s Storage Utilities 測試:Seq 4MB 表現為讀取 1747.44MB/s、寫入 789.51MB/s,4K 部分讀取 44.63MB/s、寫入 133.72MB/s,總評價 8384.58 分。 

 
▲ CrystalDiskMark 測試:Seq 速度至少為讀取 1356MB/s、寫入 834.2MB/s 以上,4K 至少達讀取 48.49MB/s、寫入 158.3MB/s

TxBENCH 測試表現,和官方標示數值最為相近,Seq QD32 表現為讀取 1901.268MB/s、寫入 834.941MB/s,4K QD1 隨機存取則是讀取 46.920MB/s、寫入 138.115MB/s。綜觀以上循序讀取落差,基於 QD32 條件確實是可以達到近乎 2000MB/s,但其他測試條件顯示,佇列深度有限時速度是落在 1500MB/s 上下附近。

▲ TxBENCH 測試:Seq QD32 表現為讀取 1901.268MB/s、寫入 834.941MB/s,4K QD1 隨機存取則是讀取 46.920MB/s、寫入 138.115MB/s。

HD Tune Pro 測試結果同樣頗為有意思,讀取部分最大值僅只有 934.2MB/s,距離標示值規格更為遙遠。寫入曲線變動不同於其他 TLC 設計方案產品,其瞬間最大值可達 791.9MB/s,而後大多維持在 375MB/s 附近。但測試後半段出現掉落至不到 150MB/s 的情況,或許這才是其真實寫入速度能力,前面較高數值是快取諸如此類機制所帶來的效益。

▲ HD Tune Pro 讀取測試:最大值 934.2MB/s、平均值 848.5MB/s。

▲ HD Tune Pro 寫入測試:最大值 791.9MB/s、平均值 329.8MB/s,模擬快取逐漸飽和之後,速度大多落在 375MB/s 附近,最低時更只有 150MB/s 左右。

性能耐久性表現一般,相當於 SATA 機種水準

寫入性能耐久性測試階段,我們取也是採用 TLC 顆粒,但屬於 SATA 6Gb/s 介面的機種來當比較組。所得結果並不怎麼亮眼,基於 PCIe 3.0 x4 NVMe 介面優勢,讀取綜合評價是能有 110878IOPS。然而在關鍵的 4K 隨機寫入部分,完整填寫設計容量 2 次的極端值僅 2813IOPS,這只略高於比較組一點,而綜合評價 4212IOPS 甚至低於表現最佳的比較組產品。

▲ DriveMaster 4K 隨機寫入測試:綜合評價 4213IOPS、髒碟表現 2813IOPS。

至於性能一致性測試,我們採取讀取與寫入混合測試模式進行,其性能一致性測試評價為 1820IOPS。然而加以參考平均值與最大值,都遠遠不如比較組產品,這樣的韌體調校策略並沒有亮點。總和而言,Black PCIe SSD 固然有其性能優勢,但是經久使用進入髒碟狀態時,使用體驗恐怕是會和採用 TLC 顆粒的 SATA 6Gb/s 介面機種相近。


▲ 讀取、寫入混合性能一致性測試:評價 1820IOPS。(4K Alignment Read and Write Mixed)

綜觀 Black PCIe SSD 表現,在理想狀態下(就基本而言是指新碟、區塊尚屬乾淨時)憑藉 PCIe 3.0 x4 介面頻寬優勢,至少能帶來約讀取 1500MB/s、寫入 800MB/s 的循序存取表現,這速度約為 SATA 6Gb/s 機種的 2~3 倍不等。要嚴格談論 4K 存取表現,我們認為倒也不算差,畢竟價位比較高的產品,測起來也不至於飛天遁地。

其罩門在於韌體調校,4K 隨機寫入與性能一致性測試結果,顯示性能、Trim 等調校策略還有提升空間。其表現看來和同樣採用 TLC 顆粒,但是為 SATA 6Gb/s 介面的產品相近,意味寫入掉速會比較容易察覺到。不過話說回來,TLC 應用現階段是主攻低價位、入門市場,本來就難以苛求亮眼表現,Black PCIe SSD 賣相還得視零售市場價格而定。

廠商資訊

WD  https://www.wdc.com/zh-tw/

測試平台

  • 處理器:Intel Core i7-4770K
  • 主機板:Asus Z97-PRO(Wi-Fi ac)
  • 記憶體:Kingston HyperX Genesis PnP DDR3-1600 4GB x 2
  • 系統碟:Kingston HyperX SSD 240GB
  • 作業系統:Windows 10 Pro 64bit 中文版

延伸閱讀

WD Black PCIe SSD 台灣售價公布,將於 3 月上市銷售

配備 LED 燈光外加彩色塗裝,V-Color VLM100 固態硬碟實測

鎖定升級與新組裝入門電腦市場,WD Green SSD 性能評測

WD 再戰個人固態硬碟市場,Blue SSD 性能一致性實測

Crucial MX300 固態硬碟實測,2050GB 滿足你對容量的渴望

Marvell 控制器搭 TLC 顆粒,Kingston SSDNow UV400 固態硬碟實測

加入電腦王Facebook粉絲團

Viewing all articles
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6062

Trending Artic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