鎖定隔代升級族群商機,改變製程微翻新
毫無疑問,電腦遊戲市場熱度居高不下,電競與遊戲話題儼然已成為新藍海。遊戲大作不斷導入新繪圖引擎技術,意味需要更強而有力的顯示卡等硬體來搭配,才能讓遊玩的流暢度與真實體驗兼具。此外,VR 虛擬實境與遊戲即時串流等應用也日與漸增,對硬體性能等級的要求有過而無不及。AMD 是如此這樣看待 2017 年遊戲體驗趨勢,這成為推出 Radeon RX 500 系列的動力,即便是新瓶裝舊酒。
▲ 遊戲猶如電腦市場的新藍海,各式新硬體會不斷搶出頭。
如同對手 Intel 與 NVIDIA,AMD 著眼點也是在隔代升級,並非要 Radeon RX 400 系列使用者投入。建議升級對象為 Radeon RX 300 甚至 200 系列使用者。AMD 認為約 80% 遊玩者的顯示卡,是低於 Radeon R9 380X 這個等級,僅少部分人在去年升級顯示卡。時至今日,即便是 Radeon R9 380X 於 2560 x 1440 解析度條件,也不再能夠提供提供理想的 60fps 流暢度,升級時間點是近了。
▲ 遊戲應用逐漸往高解析度發展,2560 x 1440 算是墊腳石,投入成本門檻低於 4K。
Radeon RX 500 系列並非全新產物,而是植基於 Radeon RX 400,製程由原先 14nm FinFET LPE 更改為 14nm FinFET LPP,因此本質架構與功能性一致。Radeon RX 580 代號 Polaris 20 XTX,將取代 Polaris 10 XTX 的 Radeon RX 480。Polaris 20 XL 則為 Radeon RX 570,想當然耳是要取代 Polaris 10 XL 的 Radeon RX 470。
依此類推,代號 Polaris 11 的 Radeon RX 460,更名為 Polaris 21 就成了 Radeon RX 560。這 3 款新瓶舊酒產品,將取代型號數字第 1 碼相對應舊品,例如 Radeon Rx 480 / 380 / 470 / 370 / 460 / 360 等。唯一新秀是代號 Polaris 12 的 Radeon RX 550,鎖定在入門裝機市場,目標為處理器內建繪圖顯示單元,競爭對手已經不大耕耘這價格帶。
▲ Radeon RX 500 系列聚焦在取代 Radeon Rx 300 系列舊品,附加機能大致上 Radeon RX 400 一樣。
時脈設定往上提升,強調流暢度體驗進化
AMD 首波推出產品為 Radeon RX 580 / 570,兩者 ROPs 同為 32 個,繪圖單元與記憶體配置都和 Radeon RX 480 / 470 一樣,變的只是半導體製程和時脈設定。Radeon RX 580 依然是 36 個 Compute Units、Stream Processors 總數達 2304 個。Radeon RX 570 規格稍微刪減,Compute Units 為 32 個、Stream Processors 總數 2048 個,一切如舊。
Radeon RX 580 時脈設定為基礎 1257MHZ、動態超頻 1340MHz,與 Radeon RX 480 相較分別提 高了約 12.2%、5.8%,這連帶使得消耗功率由 150W 提高到 185W。Radeon RX 570 設定則是基礎 1168MHz、動態超頻 1244MHz,相較於 Radeon RX 470 分別提升 26.1%、3.1%,因此消耗功率標示由 120W 增加到 150W。
依舊的 GDDR5 記憶體配置,Radeon RX 580 具有 8GB、Radeon RX 570 則為 4GB,仍然比目標競爭對手來得多。AMD 也對時脈做了點調整,Radeon RX 580 建議值等效 8000MHz,Radeon RX 480 則為 7000MHz,故記憶體頻寬提升至 256GB/s。而 Radeon RX 570 預設等效 7000MHz,反觀Radeon RX 470 為 6600MHz,頻寬因而提升到 224GB/s。
▲ Radeon RX 580 / 570 規格表。
兩款產品對準 NVIDIA GeForce GTX 1060,這戲碼和去年相仿,Radeon RX 400 系列特別是在台灣,礙於市場價格因素而敗北,現在改變製程並拉高時脈再次進行挑戰。Radeon RX 580 將對上 GeForce GTX 1060 6GB,以及稍後即登場的 GeForce GTX 1060 OC(9Gbps),而 Radeon RX 570 是用來和 GeForce GTX 1060 3GB 對陣。
不過雙方的建議解析度應用稍有差異,GeForce GTX 1060 推出時主要鎖定 1920 x 1080 市場,AMD 則是將 Radeon RX 580 目標上調至 2560 x 1440,宣稱以高品質設定得以提供 60FPS 畫面流暢度體驗。拋開核心運算性能差異不談,Radeon RX 580 記憶體比 GeForce GTX 1060 6GB 版多 2GB,確實是比較能夠滿足遊戲的需求。
▲ Radeon RX 580 合適應用上看 2560 x 1440 解析度,可視為入門門檻。
▲ Radeon RX 570 應用解析度聚焦在 1920 x 1080。
AMD 這次並未準備公版卡,改為提供卡廠的實體產品,我們所取得樣品都是來自 MSI,型號分別為 Radeon RX 580 Gaming X 8GB 與 Radeon RX 570 Gaming X 4GB。兩者本質結構設計相仿,相同的電路板焊上各自所需零組件,散熱器外觀樣式等設計一致。差異點在於 Radeon RX 580 Gaming X 8GB 散熱模組熱導管多 1 根,並且加上強化固定支架,以及強化背板等處理。
▲ MSI Radeon RX 580 Gaming X 8GB。
▲ MSI Radeon RX 570 Gaming X 4GB。
▲ 兩款產品輸出介面配置一致,HDMI 2.0、DisplayPort 1.4 各 2 組,另外還有 Dual Link DVI-D 。
▲ 左 Radeon RX 580 Gaming X 8GB 熱導管多 1 根,而 Radeon RX 570 Gaming X 4GB 輔助電源同為 PCIe 8pin 配置。
▲ 散熱模組其餘部位配置相仿。
▲ 圖上 Radeon RX 580 Gaming X 8GB 另外裝配了強化背板。
(下一頁還有:性能實測)
4K 影片播放 ready,惟部分支援性有待商榷
準備測試環境時,我們一併安裝了 MSI Gaming App,藉以確認產品的時脈設定狀態。這批樣品預設值為遊戲模式,會和通路市場銷售版本一致,我們選擇以這組態來進行測試比較。透過 GPU-Z 確認,Radeon RX 580 Gaming X 8GB 時脈設定為核心 1380MHz、記憶體等效 8000MHz,Radeon RX 570 Gaming X 4GB 則為核心 1281MHz、記憶體等效 7000MHz,核心都比 AMD 建議值高出些許。
▲ 測試樣品預設時脈組態同為遊戲模式。
▲ GPU-Z 偵測資訊:Radeon RX 580 Gaming X 8GB。
▲ GPU-Z 偵測資訊:Radeon RX 570 Gaming X 4GB。
正式進行各式性能檢測前,先來看影片解碼加速功能,Polaris 如同 NVIDIA 的 Pascal 架構產品,雙方都完整支援 HEVC / H.265、10bit 色彩深度格式。不過如同下圖所示,Polaris 支援解析度看來只到 4K,反觀 Pascal 架構產品可達 8K。另外,AMD 去年雖然曾經提過 VP9 支援性,然而可能是 DXVA Checker 因素,並未顯示出相關的資訊。
▲ DXVA Checker 偵測資訊:Radeon RX 580。
▲ DXVA Checker 偵測資訊:Radeon RX 570。
取 Radeon RX 580 當範例組,透過 PotPlayer 啟用硬體解碼加速模式,實際播放 4K 解析度 H.265 格式影片試驗之。即便播放 59.940FPS 的 HDR 高流量影片,也能讓處理器時脈維持在不到 1.7GHz,而且使用率低於 4%。4K 影片話題談論許久,隨著電腦端支援 Ultra HD Blu-ray 的燒錄器陸續上市,未來將會更為普遍見到 4K 影片,那流行模式應該無須我們多說。
▲ 4K、H.265 / HEVC、HDR 影片規格:10bit 色彩深度、59.940FPS、總流量 75.8Mbps。
▲ 4K、H.265 / HEVC 影片規格:10bit 色彩深度、29.970FPS、總流量 51.4Mbps。
基本盤表現夾擊對手,後勢應當可以期待
我們取 GeForce GTX 1070 / 1060 6GB 創始版存檔數據,加以補測近期推出的測試軟體、遊戲,其中 GeForce GTX 1060 是為主要比較對象。而 Radeon RX 580 / 570,由於 AMD 提供最新驅動程式的時間稍有延誤,所以我們是採用 MSI 產品盒裝附屬版本。兩者版號同為 v17.x 開頭,都屬於媒體測試評估版本,礙於時間有限也只能這麼做了。
基準測試首先來看 3DMark,Radeon RX 580 略占上風,較 GeForce GTX 1060 快 3.5~6% 不等,Radeon RX 570 與 GeForce GTX 1060 相較,則是低 5.3~10.3% 左右。而 Unigine 甫推出的 Superposition Benchmark,Radeon RX 580 於 Medium 模式略低 5%,但 Extreme 反而勝出 10%,反觀 Radeon RX 570 是分別低 16.5% 和 0.7% 左右。
(下一頁還有:更多性能實測、總評)
遊戲實測表現互有高低,包圍之勢確立
遊戲實測我們除了 Radeon RX 570,其餘一併試驗了 2560 x 1440 解析度,而遊戲設置取內建最高與居中的組態進行。Ashes of the Singularity 是 Radeon RX 500 表現為佳,Radeon RX 580 領先幅度在 11.2~16.2% 之間,即便是 Radeon RX 570 也能取得 1.3~5.8 左右的勝差。就 FPS 來看,在高品質設定條件下,Radeon RX 580 確實能帶來 1920 x 1080 與 2560 x 1440 解析度流暢體驗。
Radeon RX 500 於 Deus Ex:Mankind Divided 的表現也是良好,Radeon RX 580 不分設定品質與解析度領先幅度落在 11.7~13.9% 附近,而 Radeon RX 570 相較下勝負都不超過 0.5%,這表現算勢均力敵。就 FPS 現實來說,Radeon RX 580 於 1920 x 1080 表現理想,惟 2560 x 1440 解析度看來是心有餘力而不足。
Rise of the Tomb Raider 對硬體的需求不如預期高,因此我們使用最高與次高的組態進行測試,這回合是由 GeForce GTX 1060 勝出。Radeon RX 580 與之相較,1920 x 1080 解析度落後 2.3~13.2%,2560 x 1440 縮小為 0.4~8.4%,只以 1920 x 1080 比較的 Radeon RX 570 則是落後 14~26 % 不等。以 FPS 來看,主要產品都能提供 1920 x 1080 流暢體驗,2560 x 1440 則是在及格邊緣。
Tom Clancy's The Division 我們啟用 DirectX 12 渲染模式,Radeon RX 500 表現在 GeForce GTX 1060 之上,Radeon RX 580 隨設定組態與解析度的不同,超前幅度在 11.9~18.9% 之間,而 Radeon RX 570 亦有領先 3.8~6.5% 的表現。就 FPS 體驗而言,即便啟用最高貼圖設定組態,各產品應付 1920 x 1080 解析度都游刃有餘,但主要產品在 2560 x 1440 得有取捨。
以下為僅提供 DirectX 11 支援的遊戲,Far Cry Primal 高品質設定組態,Radeon RX 580 可領先 4.7~10.7% 幅度,Radeon RX 570 落後 2.3% 算少。但是極高品質設定 GeForce GTX 1070 扳回一城,Radeon RX 580 反而落後 4~11.1%,而 Radeon RX 570 差距更被拉開到 19.4% 之譜。改以 FPS 來看,關係式如同前面幾款遊戲,主要產品在 1920 x 1080 解析度應用是夠力。
Gears of War 4 大抵而言是 Radeon RX 580 小幅度勝出,不分設定組態與解析度條件,領先幅度在 1.3~4.3% 之間,而 Radeon RX 570 在 1920 x 1080 解析度是落後 7.5~8.6% 左右。但是就 FPS 而言,各產品都能提供極佳的 1920 x 1080 流暢度體驗,即便條件提高到 2560 x 1440、極高設定,Radeon RX 580 亦能有 50FPS 以上的表現。
Grand Theft Auto V 設置部分,存檔數據之前是以 GeForce GTX 960,所配備 2GB 記憶體合宜組態為基準,我們日後會斟酌找出 4GB 適合的基準點。就趕時間這得過且過的結果來說是 GeForce GTX 1060 占上風,Radeon RX 580 於 1920 x 1080 解析度落後 11.1~23.2%,Radeon RX 570 亦落後 17.2~23.8% 之多,而 2560 x 1440 解析度時 Radeon RX 580 落後縮小至 3.4~9% 左右。
近期新大作 Tom Clancy's Ghost Recon Wildlands,整體表現是 GeForce GTX 1060 勝出,Radeon RX 580 落後幅度在 6.4~10.2% 左右,而 Radeon RX 570 差距是更多的 18.4~19.6%。就 FPS 面向而言,這款遊戲的胃口並不小,高品質設定 1920 x 1080 解析度條件,各產品都能提供良好的流暢度,但是當解析度與貼圖品質往上提升時,就算是 GeForce GTX 1070 也未必夠理想。
平台耗電量透過變電家觀測,GeForce GTX 1060 創始版標示 TDP(Thermal Design Power,散熱設計功率)只有 120W,即便是 GeForce GTX 1070 也不過 150W。反觀 Radeon RX 580 / 570 分別達 185W、150W,而且卡廠製品經過不等幅度超頻,誰胃口會比較大不難預料。其中 Radeon RX 570 燒機表現較為特異,反而高於 Radeon RX 580 一些,不排除是驅動程式因素導致。
▲ 4K 高流量影片播放耗電量變動較大,我們取中間值當代表。
價格或許對了,除了耗電量還能再挑剔什麼
撰稿期間,AMD 並未提供產品參考價格,但我們在網路上找到實體產品的參考資訊。Radeon RX 580 價格落點可能在 8,000~9,000 元之間,和 GeForce GTX 1060 6GB 普遍價格帶相同,以其性能表現而言是足以相抗衡。而後伴隨驅動程式更加成熟,要迎戰 GeForce GTX 1060 6GB OC 應該也不是什麼難事,只要你能接受它那耗電量,確實算不錯的新選擇。
至於 Radeon RX 570 部分,價格可能在 6,000~7,000 元左右,基本而言是和 GeForce GTX 1060 3GB 重疊。我們未曾經手 GeForce GTX 1060 3GB,不過 Radeon RX 570 相較下應當也是互有輸贏,只不過耗電量會高一些。綜觀 Radeon RX 580 / 570,並非全新產品我們認為無礙,畢竟 AMD 是著眼在隔代升級,若有這價格帶產品需求是值得參考之。
MSI Radeon RX 580 Gaming X 8GB 建議售價 8,590 元
MSI Radeon RX 570 Gaming X 4GB 建議售價 6,590 元
廠商資訊
AMD https://www.amd.com/zh-hant/home
測試平台
- 處理器:Intel Core i7-5820K
- 主機板:GIGABYTE GA-X99M-Gaming
- 記憶體:Kingston HyperX Predator DDR4 HX430C15PB2K4/16
- 系統碟:Kingston SSDNow V310 960GB
- 電源供應器:FSP Aurum 92+ PT-550M
- 顯示器:BenQ BL3210PT
- 作業系統:Windows 10 Pro 64bit 中文版
延伸閱讀
加入電腦王Facebook粉絲團換新裝即將登場,AMD Radeon RX 500 性能數據逐漸外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