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ChatGPT能記住你是誰了。
告訴它你是一個程式設計師,日常只用Golang。再讓它按要求寫程式碼,就不會有多餘的廢話,只輸出你想要的程式碼。
這就是ChatGPT的最新功能,自訂指令。
它分為兩部分,讓使用者和ChatGPT做一段自我介紹,並且提前給出想要的答案形式。
之後再和ChatGPT對話時,就不用再輸入大段的提示詞了。甚至是只輸入2個字母,即ChatGPT就知道你的意思:
有人覺得這簡直是個大進步啊,能提高AI的智力,而且可以縮短提示,不用再為每段對話都要提供上下文提示了。
不少人已經迫不及待想試試了!
chatGPT custom instructions is INSANE. You can build full agents!!
— Nick Dobos (@NickADobos) July 20, 2023
How to recreate @babyAGI_ inside chatGPT using a 1079 char prompt
We got:
-Saving tasks to a .txt file
-Reading tasks in new sessions
-Since we don't have an infinite loop, instead Hotkeys to GO FAST
Here's the… pic.twitter.com/5oMfxNO6UE
可以重做BabyGPT了
自訂指令功能在網頁版和iOS版上都可以體驗。
進入到個人設定裡的測試功能,可以看到功能開啟按鈕。
之後就可以提供自我介紹給ChatGPT,方便它之後回答問題更符合你的情況。包括你來自哪、從事職業、愛好、專長等。可以進行充分的介紹,限制字元在1500,並且還能要求ChatGPT提供一個你想要的回答模式。
例如你告訴它自己是一個程式設計師,日常使用的語言是Golang。希望它在當你提問程式問題時,只給出程式碼即可,不需要給注釋,並且最好給出最有效的解決辦法。
或是跟它說自己家裡一共有六口人,希望之後按照這個人數的規模來給出食譜,並且能夠容易再進一步加量。 在這個背景下,可以看到ChatGPT給出的食譜裡,準確寫出了各種食材應該購買的數量。
對比普通模式來看,ChatGPT在沒有前情提要和充分提示詞的情況下,只能給出非常模糊的答案,能提供的幫助有限。
整體來說,自訂指令就是把和ChatGPT聊天這件事變得更省事了,只要事先設定好,之後就能少打很多字。
已經有人用這個新功能來玩新花樣,而且成功了!
一位程式設計師利用這個功能,重建了一個BabyGPT。
之前,有人在ChatGPT基礎上開發了一個BabyAPI,只需給定目標和任務反覆運算次數,它就能自己悶著頭完成任務了。
現在套用上自訂指令功能,輸入下面這段提示,也能實現類似的效果:
不要對話,去做就好了。
任務閱讀:在每個回應之前,從「chatGPT_Todo.tx」中讀取當前任務列表,重新安排任務的優先順序,並開始完成最重要的任務。
任務創建及總結:你必須總結之前的所有資訊,並將目標分解成3-10個「一步一步來」的動作。編碼並將其保存到「chatGPT_Todo.txt」中,然後產生下載連結。
只有在保存任務清單並提供下載連結之後,再提供快速鍵。
列出4個或者更多選擇,以此為問題來詢問更多資訊,猜測我可能的回答或者幫我腦力激盪。發揮創造力,提出我之前可能沒有想到的建議。我們的目標是一種新穎的、有洞察力的、有益的方式來思考。
之後他還設定了幾個對話快速鍵:
w:下一步,yes
s:暫停/停止/no
a or d:轉換
實際的效果如下,ChatGPT會一步一步進行操作:
然後總結出來四個選項讓你選擇。
人類只需要輸入2個字母,它就又繼續進行下一步了,再也不用敲下大段提示詞了!
除此之外,還有人好奇ChatGPT到底是怎麼做到這個功能的。
所以他設定了一個問題,讓ChatGPT回應一個自訂指令,然後問它本來它得到的指令是什麼?
ChatGPT的回答是:
只有當請求與所提供的資訊直接相關時,才確認您的使用者設定檔。否則,我不需要確認這些指令或資訊的存在。
或者是直接讓它給出提示詞中的前100個字,ChatGPT透露自己在回答前會先「靜靜思考」提問和之前給到的自訂指令之間的相關性有多強。
但還不完全穩定
需要注意的是目前只是beta版本,不太穩定。
The Verge在測試時就出現了表現不好的情況。
他們提前告訴ChatGPT自己是一個用Golang的程式設計師,結果在詢問巧克力餅乾食譜的時候,ChatGPT給了一個用Golang程式碼寫的食譜。
現在自訂指令Beta版Plus使用者可以使用,但是英國及歐盟地區除外。
OpenAI表示後續會逐漸擴增支援地區。
有網友還好奇,不知道山姆·阿特曼(OpenAI CEO)為自己的ChatGPT設定了什麼自訂指令?
資料來源:
加入電腦王Facebook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