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antcast
Channel: 電腦王
Viewing all articles
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5915

科技巨頭們紛紛進軍PC晶片市場,但AI PC才是真正的目標

$
0
0
表面是巨頭合夥打擊英特爾,背後是潛在的 AI PC 市場。Df8572613bd2fe7b2e43543221bfdcfd

10月26日美股盤後,Intel公布了Q3財報。

雖然Intel的營收和調整後的每股收益,都遠高於預期,但從財務指標來看,Intel在報告期內的表現較去年同期相比表現不佳,主營業務的收入也出現下降。對此,Intel也坦言,「PC處理器的整體市場規模正在不斷縮小,公司在本季面臨著強大的競爭壓力。」

但更可怕的是,Intel的競爭對手們,都在向其腹地——CPU 處理器市場展開猛攻。

根據消息,NVIDIA、AMD 正在悄悄研發基於Arm架構的CPU晶片、蘋果公司發布了 M3 系列晶片、高通更是不甘落後,推出了Snapdragon X Elite PC處理器,搭載的全新 Oryon CPU 號稱在單執行緒上強壓 i9-13980HX。此外,微軟、榮耀、聯想、戴爾和惠普等科技巨頭,也都宣布將於明年推出搭載Arm架構晶片的電腦。

為什麼明明 AI 處理器看起來是更有潛力的市場,但是所有晶片巨頭卻都要殺進 PC CPU 這個看似已經是「夕陽行業」的市場? 

科技巨頭「搶灘」CPU

長期以來,PC晶片主要有兩大陣營,分別是x86架構和Arm架構。前者主要由Intel和AMD兩家公司主導,後者則是蘋果的天下。

但最近,晶片領域出現了不少「混戰。」

不久前,相繼有新聞稱,NVIDIA和AMD正在微軟的助力下,利用Arm架構開發Windows作業系統的PC CPU晶片,最快可能在2025年就向市場推出,直接打擊的目標就是Intel基於x86架構的CPU 基本盤。

該消息釋出後,Intel的股價隨即下跌。另一邊,NVIDIA股價收盤上漲3.84%,AMD股價收盤上漲4.89%。 雖然有關NVIDIA打算造晶片的消息尚未得到證實,但據報導,這家已經在AI、高性能運算和消費顯奈卡行業佔據主導地位的公司,確實計畫將基於 Arm 的處理器納入使用者端 Windows PC,以擴大其產品組合。

事實上,多年以來,不止NVIDIA、AMD,許多公司都曾嘗試進軍PC處理器領域,但均未能撼動Intel的「霸主」地位,可能只有蘋果公司對Intel真正構成了一定的「威脅」。

三年前,蘋果「拋棄」了使用長達15年的Intel晶片,自主研發了以Arm為基礎的M1晶片,一舉打破了Intel的PC「壟斷」局面。

而且,蘋果的自主研發晶片,更是為Mac電腦系列提供了更長的電池壽命和更快的性能,遠超Intel處理器。

因此,也就不難理解,自蘋果為其Mac電腦發布自主研發M1晶片以來,蘋果的市場占有率在三年內幾乎增加一倍。

對此,Intel首席執行長Pat Gelsinger在Intel敲響了「警鐘」,他在員工大會上毫不避諱地提到了蘋果當時新推出的 M1 晶片,並表示,「未來,我們必須做到這麼好。」

兩周前,蘋果又在「來勢迅猛 (Scary Fast)」主題發布會上,正式發布了最新的 M3 系列晶片,包括M3、M3 Pro 和 M3 Max 三款晶片,還同時發布了搭載 M3 系列晶片的新款 MacBook Pro和新款 iMac,蘋果還稱其速度將是搭載 M1 晶片的 24 寸 iMac 的兩倍。

搭載 M3 系列晶片的 MacBook Pro 和 iMac 再次刷新速度紀錄。

此外,半導體巨頭高通,也在加緊進軍PC晶片市場,試圖和Intel、蘋果搶奪市場占有率。

前不久的Snapdragon峰會期間,高通發布了適用於Windows筆記型電腦、基於Arm架構的Snapdragon X Elite 晶片,這款晶片在遊戲方面,優於Intel的i9,以及蘋果基於Arm架構的高階自主研發晶片M2,還能用於AI操作,處理多達130億參數的大語言模型。

高通新推出的 Oryon CPU 速度和能耗強壓對手高通首席執行長Cristiano Amon還表示,未來筆記型電腦處理器將逐漸轉入Arm架構,這也是對IntelX86架構「壟斷」地位的直接「宣戰。」

此外,微軟、戴爾和惠普等「科技巨頭」也加入了「混戰」,宣布在明年推出搭載Arm架構晶片的電腦。

雖然,到目前為止,只有蘋果公司的專有設計取得了「實質性」進展——在行業出貨量中所占的占有率已超過 10%,但正如美股研投網站The Motley Fool所言,「如果這些新的Arm架構晶片取得成功,即使是中等程度的成功,對Intel來說也將是毀滅性的打擊。」

而對於多家「對手」發起的「CPU混戰」,Intel首席執行長Pat Gelsinger則呼籲市場保持「冷靜。」

他認為,「從歷史上來看,ARM的晶片在市場上並沒有獲得過多大關注。雖然在過去幾個季度,在CPU和加速器領域,市場占有率已經發生了一些變化,但是,進入第四季度,市場跡象已經逐步正常化。」

他還表示,「就目前而言,無論是ARM也好,還是Windows使用者端的替代產品,在PC行業中,它們都已經被降級為了相當微不足道的角色。從戰略上來看,Intel將認真對待所有競爭。但是,從戰術上來看,我們認為這些挑戰並沒有那麼重要。

Gelsinger還透露,Intel制定了一項名為「四年五個節點」的計畫,旨在改進晶片製造工藝,從而「抗衡」競爭對手。

該計畫主要包括在位於愛爾蘭萊克斯利普的Fab 34工廠,使用EUV極紫外光微影製程(市場上最先進的半導體製造技術)大規模生產晶片,而且在本季度已經取得進展,還有望在2025年趕上台積電的晶片製造技術。 

Arm,能挑戰 x86 嗎?

其實,Arm PC 並不是什麼新的威脅,從上世紀開始,Arm與x86的競爭就開始了。

1978年,Intelx86架構,伴隨著8086處理器問世,x86架構也逐漸成為個人電腦CPU的代名詞,更為Intel開創出了一個龐大的「商業帝國。」

由於種種歷史原因,AMD成為了唯一獲得Intel授權可以生產x86架構晶片的公司,這也造就了這兩家公司長時間內在PC晶片行業的「主導」地位。

到了80年代,英國公司Acorn (Arm公司的前身) 設計出了與x86相比,更低功耗Arm架構的晶片,並嘗試在PC端運行,但那時難以對抗x86架構的「霸主」地位。

但是,直到智慧型手機的興起,Arm架構才找到了它的「舒適區」。

此後很長時間內,x86被普遍認為適用於PC和伺服器,而Arm架構則更適合行動設備,兩者「和平共處」。直到蘋果公司自主研發了以Arm為基礎的M1晶片,才打破了這種「平衡。」

有趣的是,微軟高階管理人員也注意到了蘋果基於Arm的晶片的處理效率,並希望獲得類似的性能。

而且,微軟似乎也相信,Arm PC 在未來將佔據相當大的市場占有率,上個月,還宣布推出了「面向開發人員的 Arm 諮詢服務」。 

ARM 架構 CPU 連續對Intel發起衝擊。

其實,早在2016 年,微軟就委託高通公司,牽線將 Windows 作業系統,轉移到 Arm 的底層處理器架構上。在那之後,高通就獲得了「獨家」為Windows筆記型電腦生產晶片的權利。

但高通與微軟關於Windows晶片設計的「排他性」協議將在2024 年到期,而微軟似乎鼓勵其他公司進入基於Arm的系統市場。

其實,微軟的想法一直都很「簡單」:不想依賴某一個單一的晶片供應商,高通如此,更早之前的Intel也是如此。

對此,金融與戰略諮詢公司 D2D Advisory 的首席執行長Jay Goldberg表示,「微軟吸取了上世紀 90 年代的經驗,他們不想再次依賴Intel了,不想再依賴任何單一的供應商。」「如果 Arm 真的在 PC晶片領域獲得成功,他們絕不會讓高通成為唯一的供應商。」

而對微軟來說,Arm 晶片製造商必須面對的一個障礙是 Windows 的軟體相容性。

這是因為,軟體發展人員花費了數十年時間和數十億美元,專門為 Windows 編寫程式碼,因此,傳統的 x86 應用程式必須經過模擬,才能在 Arm 上運行,這就導致在原生版本推出之前,應用性能會受到影響。

蘋果公司在轉用自主研發晶片時也面臨著同樣的挑戰。

然而,X86長期統治PC市場,已經形成了豐富的軟體生態,使用x86 晶片的電腦基本不會遇到相容性問題。

對此,技術研究公司Counterpoint Research高級分析師William Li認為,「過去20年PC行業在軟體和應用上的開發都以x86架構為主,調整到Arm架構上會涉及到適配和轉譯的問題。因此過去雖然有基於Arm開發的PC晶片,但一直不慍不火。

的確,2022年全球PC電腦總出貨的80%以上仍是X86架構的CPU,儘管如此,市場研究機構Counterpoint仍預測,「隨著更多晶片廠商推出Arm架構的PC晶片,Arm架構的市場占有率有望上升」「到2027年,Arm架構晶片在PC市場的占有率預計為25.3%,較2022年增長近一倍。」

未來,Arm能在多大程度上挑戰x86的統治地位,或許還要取決於其他晶片廠商對Arm架構的支持程度。 

AI,所有人的新希望?

現在,一場新的「競賽」又拉開帷幕——隨著AI大模型的發展,科晶片巨頭紛紛開始陸續布局PC端AI晶片。

這是因為,微軟和大部分科技企業,都將其未來押注於在AI相關技術上,但隨著需求激增,晶片售價高達數萬美元,於是Amazon、Google、Meta、微軟、特斯拉等公司,就開始打造自己的ASIC晶片來實現其AI目標。

與 GPU 不同,ASIC 專為特定任務(如AI處理)而設計。雖然它們的開發成本很高,但從長遠來看,它可以降低功耗,讓公司能夠更好地控制用於為AI軟體提供動力的硬體,從而帶來收益。

對此,業內人士認為,「部署AI功能的PC作業系統,將帶來全新交互模式,或將激發新的市場需求,同時生成式AI也為軟體及作業系統應用,開啟創新空間。

目前,NVIDIA雖然在AI晶片市場仍佔據主導地位,但它的領先地位現在已經受到挑戰。

據 The Information 報導,微軟自 2019 年以來一直在開發自己的AI晶片,並一直鼓勵相關晶片製造商,在他們正在設計的CPU中內建先進的AI功能。 

Copilot 已經成為最先走進人們生活的 AI 助手。

預計,隨著智慧辦公助手Copilot等AI增強軟體,在Windows使用中的重要性越來越大,Nvidia、AMD和其他公司即將推出的晶片將需要投入更多資源以實現這一目標。

今年5 月份,Meta 也宣布正在開發自己的AI硬體。8 月,Google首次發布了其最新的AI基礎設施,與此同時,特斯拉也在打造基於自己晶片的超級電腦。

Intel公司首席執行長Pat Gelsinger也同樣認為「AI個人電腦的到來代表著個人電腦行業的一個反曲點」。 

這些科技巨頭的行為和觀點,也與Canalys等研究機構的資料「不謀而合」。資料顯示,「從2025年起,支持AI的個人電腦的採用速度將加快,到2027年將占個人電腦總出貨量的60%左右。」

另一方面,Intel也沒有「坐以待斃」,也在AI+CPU這條道路上積極布局。在短暫的和平之後,晶片巨頭們又進入到「戰國」時期,而一直被認為逐漸走低的 PC CPU 市場,重新熱鬧起來。而在 CPU 之戰背後,正在快速推進的 AI 技術的落地,其實才是巨頭心裡真正的目標。

加入電腦王Facebook粉絲團

Viewing all articles
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5915

Trending Articles



<script src="https://jsc.adskeeper.com/r/s/rssing.com.1596347.js" async> </scri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