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ik here to view.

面對咄咄逼人的馬斯克,OpenAI 終於回擊了。
3 月 6 日消息,美國當地時間週二,OpenAI 在其官方網站上發佈了一篇文章回應了伊隆·馬斯克(Elon Musk)提起的訴訟。這篇文章的署名作者包括 OpenAI 的創始成員山姆·阿特曼(Sam Altman),格雷格·布羅克曼(Greg Brockman),甚至還有在去年內鬥後逐漸淡出管理層、並被馬斯克多次讚揚道德高尚的首席科學家伊爾亞‧蘇茲克維(Ilya Sutskever),他們共同對馬斯克的指控提出了質疑。
文章稱,「OpenAI 的使命是確保 AGI 造福全人類,這意味著既要構建安全、有益的 AGI,又要促進其利益的廣泛分配。現在,我們願意分享我們在追求這一使命過程中積累的知識和經驗,以及與與伊隆關係的一些事實。我們打算駁回伊隆的所有指控。」
上週四,馬斯克在舊金山高等法院提起訴訟,稱 OpenAI 及其 CEO 阿特曼違反了公司成立時所達成的一項協定,該協定旨在推動人工智慧技術朝著造福人類而非盈利的方向發展。
馬斯克的律師在訴狀中稱,「事實上,OpenAI 已經轉變為世界上最大的科技公司微軟的閉源子公司。」
事實上,在這起訴訟之前,去年 11 月,馬斯克已經在《紐約時報》的 DealBook 大會上對觀眾表示過,OpenAI 偏離了最初的使命。
「OpenAI 應該被重新命名為『超級閉源最大利潤 AI』,因為這就是它的實際情況,」馬斯克在活動中說。他指出,OpenAI 已經從一個「開源基金會」轉變為價值數十億美元的「閉源盈利公司」。
去年2月17日,馬斯克在X上表示,「 OpenAI 最初是作為一個開源的非營利組織成立的,目的是為了對抗Google的壟斷地位。然而,現在它已經轉變為一個封閉原始程式碼、追求最大利潤的公司,實際上被微軟所控制。這完全違背了我的初衷。」
隨後在3月,馬斯克在X上繼續發文,「我仍然很困惑,我捐贈了大約1億美元的非營利組織是如何變成了市值300億美元的營利性公司的。如果這是合法的,為什麼不是每個人都這麼做呢?」
沒過幾天,馬斯克又在X上說「我相信一切會沒事的」,但卻配了個陰陽怪氣的表情「我意識到AI,這個人類有史以來創造的最強大的工具,如今已被無情的企業壟斷掌握在手中。」
Image may be NSFW.
Clik here to view.
對於馬斯克的言論,OpenAI 和公司的幾位創始人一直未選擇正面公開回應,但當馬斯克選擇用法律解決問題時,OpenAI 終於決定還擊。
上週五,在馬斯克提起訴訟後,該公司首席戰略官 Jason Kwon 在內部備忘錄中反駁了馬斯克關於 OpenAI 成為微軟「事實上的子公司」的說法,並暗示馬斯克的指控可能源於他對未能繼續參與公司事務的遺憾;阿特曼則稱馬斯克是他的英雄,並表示他想念自己所認識的那個「透過構建更好的技術與他人競爭的人」。
Image may be NSFW.
Clik here to view.
而在這篇完整的文章裡,OpenAI 貼出了更多證據和細節:
- 在 2015 年底成立 OpenAI 時,格雷格和山姆最初計畫籌集 1 億美元。馬斯克則在一封電子郵件中建議,為了不顯得毫無希望,應該宣佈一個 10 億美元的資金承諾,並且不足的部分他將補上缺口。但最終 OpenAI 只募資 1.35 億美元,其中馬斯克出了 4500 萬美元。
- 後來,OpenAI 意識到構建 AGI 所需要的計算資源遠超預期,每年可能需要數十億美元。馬斯克對此知情,並提議 OpenAI 與特斯拉合併或由他完全控制,但雙方未能就盈利性實體的條款達成一致。馬斯克選擇離開,稱 OpenAI 成功的機率是0,並表示他計畫在特斯拉內部建立一個 AGI 競爭對手。
- OpenAI 是一個致力於確保人工智慧技術能夠造福全人類的組織,但這並不意味著一定要開源 AGI,OpenAI 強調馬斯克本身也明白這一點,至少在當時是的。伊爾亞‧蘇茲克維曾告訴過馬斯克:「隨著我們離構建通用人工智慧的目標越來越近,變得不那麼開放是有意義的。OpenAI 的開放,意味著每個人都應該從 AI 的成果中受益,但我們沒必要透露技術細節……」這種觀點在當時也得到了馬斯克的支持。
- 雖然與馬斯克有分歧,但 OpenAI 在他離開後依然按照自己的使命推進,讓人們能使用 AI 技術改善自己的生活。OpenAI 舉了一些例子,比如,阿爾巴尼亞正在使用 OpenAI 的工具,將其加入歐盟的時間縮短了 5.5 年;數位綠色正在説明肯亞和印度提高農民收入,透過 OpenAI 的技術將農業推廣服務的成本降低了 100 倍;羅德島最大的醫療保健提供商 Lifespan 使用 GPT-4 將其手術同意書從大學閱讀水準簡化為 6 年級,以便於更多患者理解;冰島正在使用GPT-4來保護冰島語。
- 延伸閱讀:馬斯克不忍了!正式對OpenAI提告:46頁訴狀稱自己被騙慘了、要求賠錢、開源
- 延伸閱讀:昔日創辦人馬斯克怒告OpenAI,阿特曼內部備忘錄向員工表態:我懷念那個透過開發更好的技術與他人競爭的人
以下為全文內容:
OpenAI與伊隆·馬斯克
我們致力於實現 OpenAI 的使命,並一直在追求它。
2024年3月5日
作者
Greg Brockman
Ilya Sutskever
John Schulman
Sam Altman
Wojciech ZarembaOpenAI
公告
OpenAI的使命是確保通用人工智慧(AGI)能夠為全人類帶來福祉,這意味著既要構建安全、有益的AGI,還包括促進其利益的廣泛分配。在此,我們願意分享我們在追求這一使命過程中積累的知識和經驗,以及與伊隆·馬斯克之間的一些事情。我們打算駁回伊隆的所有指控。
我們意識到構建AGI所需的資源遠超我們最初的想像。伊隆曾說我們應該公開OpenAI的10億美元的初始資金承諾。
2015年底創立OpenAI時,Greg和Sam最初計畫籌集1億美元。伊隆在一封電子郵件中說:「我們需要一個比1億美元大得多的數字,以避免聽起來毫無希望……我認為我們應該從10億美元的資金承諾開始……我會提供其他人不提供的部分。」[1]事實上,整體來說,這家非營利組織從伊隆那裡籌集了不到4500萬美元,而從其他捐贈者那裡籌集了超過9000萬美元。
我們花了很多時間試圖設想一條通往AGI的可行之路。2017年初,我們意識到構建AGI將需要大量的計算資源。我們開始計算AGI可能需要多少運算資源。我們都明白,要想成功完成我們的使命,我們需要更多的資金——每年數十億美元,這遠遠超過我們中的任何人,尤其是伊隆,認為我們作為非營利組織能夠籌集到的資金。
我們和伊隆都認識到,為了獲取這些資源,有必要成立一個營利性實體。當我們討論營利性結構以推進使命時,伊隆希望我們與特斯拉合併,或者把完全控制權給到他。伊隆離開OpenAI時說,如果需要有一個與Google/DeepMind相關的競爭對手,他將親自來做這件事。他還說他會支持我們找到自己的道路。
2017年底,我們和伊隆決定,為了實現使命的下一步,我們需要創建一個營利性實體。伊隆想要多數股權、最初的董事會控制權,並成為首席執行長。在進行這些討論時,他扣留了資金。里德·霍夫曼填補了空缺以支付薪水和營運費用。
我們無法與伊隆就營利性實體達成一致,因為我們認為任何個人對OpenAI擁有絕對控制權都違背了我們的使命。然後,他建議將OpenAI合併到特斯拉。2018年2月初,伊隆轉發了一封電子郵件,建議OpenAI應該「依附於特斯拉作為其搖錢樹(Cash Cow)」,並評論說這是「完全正確的……特斯拉是唯一有可能與Google競爭的道路。即便如此,成為Google制衡力量的可能性也很小。但它不是零。」[2]
伊隆很快就選擇離開OpenAI,說我們成功的機率是0,並計畫在特斯拉內部打造一個AGI競爭對手。當他在2018年2月底離開時,他告訴我們的團隊,他支持我們找到自己籌集數十億美元的道路。2018年12月,伊隆發了一封電子郵件給我們,說「即使籌集到數億美元也不夠。這需要每年數十億美元,否則就放棄。」[3]
我們透過構建廣泛可用的有益工具來推進我們的使命。我們正在使我們的技術以賦予人們權力和改善他們日常生活的方式廣泛使用,包括透過開源貢獻。
我們提供了當今最強大的人工智慧的廣泛造訪,包括數億人每天使用的免費版本。例如,阿爾巴尼亞正在使用OpenAI的工具,使其加入歐盟的時間縮短了5.5年;數位綠色正在説明肯亞和印度的農民提高收入,透過 OpenAI的技術,將農業推廣服務的成本降低了100倍;羅德島最大的醫療保健提供商Lifespan使用GPT-4將其手術同意書從大學閱讀水準簡化為6年級;冰島正在使用GPT-4來保護冰島語。
伊隆明白我們的使命並不意味著要開源AGI。正如伊利亞告訴伊隆的:「隨著我們越來越接近構建人工智慧,開始變得不那麼開放是有意義的。OpenAI中的開放意味著每個人都應該從人工智慧的成果中受益,但不分享技術細節是完全可以的……」,伊隆回答說:「是的。」[4]
我們很遺憾,這件事發生在一個我們非常欽佩的人身上——他曾激勵我們追求更高的目標,隨後卻告訴我們成功無望,甚至另起爐灶成為我們的競爭對手。然而,即便在他離開之後,我們依然在為實現 OpenAI 的使命而努力,並取得了實質性的進步。他選擇在此時對我們提起訴訟,這讓我們感到十分惋惜。
我們正在專注於推進我們的使命,未來還有很長的路要走。我們在持續地最佳化工具,並且對於能夠將這些系統投入使用,讓它們為每一個人帶來支持,感到無比振奮。
文章中提到的郵件內容如下:
Image may be NSFW.
Clik here to view.
Image may be NSFW.
Clik here to view.
Image may be NSFW.
Clik here to view.
Image may be NSFW.
Clik here to view.
Image may be NSFW.
Clik here to view.
Image may be NSFW.
Clik here to view.
Image may be NSFW.
Clik here to view.
Image may be NSFW.
Clik here to view.
Image may be NSFW.
Clik here to view.
加入電腦王Facebook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