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antcast
Channel: 電腦王
Viewing all articles
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6062

容量、速度、便利性兼具,WD My Passport SSD 外接固態硬碟實測

$
0
0
WD 完成合併 SanDisk 之後,統整雙方產品設計開發資源,再度推出自有品牌消費性固態硬碟。稍早前,WD 更進一步拓展快閃記憶體應用產品線,推出首款外接固態硬碟 My Passport SSD,實體產品已經在近日引進台灣銷售,讓我們來瞧瞧它能有什麼吸引力。

輕薄且強調可靠度,USB Type-C 介面兼顧相容性

WD My Passport SSD
▲ My Passport SSD 配件包含簡易使用指南、USB 傳輸線與其轉接頭。

My Passport SSD 本體實際尺寸為 90 x 45 x 10mm,大約 3 個高速隨身碟的大小,重量感仍然相當輕盈。由於終究比外接硬碟來得輕薄,依然可以輕易放進衣物口袋內,攜帶便利性並未折損多少。如果真的要挑剔些什麼,產品並未提供攜帶收納袋 / 包,還得自行妥善收納本體和線材。

造型設計延續自 My Passport HDD,不同處在於融合黑、鐵灰雙色調,在鐵灰色部分同樣有斜條紋點綴質感。雖然外殼採用塑料構成,但是官方標榜能夠承受 1.98 米高度摔落,因此具有一定可靠度。目前有 1TB、512GB、256GB 等 3 種容量選購,惟獨不像 My Passport HDD 那樣,有多種外觀色彩能選。

WD My Passport SSD
▲ My Passport SSD 體積和錄音筆接近,依然輕便。


▲ 背後少不了產品相關標示,一體視覺感稍微受到影響。

其傳輸介面設計是採用 USB 3.1 Gen 2 規格設定 ,機身配置單一 USB Type-C 連接埠,除了正反皆可插的便利性,也能直接相容於新式筆電與智慧型手機。在此設計規格下,官方規格標示不分產品容量,最高讀取速度皆能達到 515MB/s。

產品隨附相對應規格 USB Type-C 線材,為了向下相容既有的 Type-A 連接埠,另外提供 Type-C 轉 Type-A 轉接頭。WD 針對轉接頭可能容易鬆脫這點,在轉接頭與線材兩端,做了個小小卡榫或說卡口,藉以提升線材加上轉接頭之後的牢固性。

WD My Passport SSD
▲ 機身厚度 10mm,恰好是 1 元硬幣一半高。


▲ 隨附 USB Type-C 線材,包含 Type-C 轉 Type-A 轉接頭。

WD My Passport SSD
▲ Type-C 轉 Type-A 轉接頭有個小小巧思,用意是降低連接之後鬆脫的機率。

附加軟體功能依舊,全新設計介面更簡單易用

WD 外接硬碟附加軟體的使用體驗,我們向來認為是數一數二,My Passport SSD 預載了新介面設計版本,實際功能項目大抵上看來如舊。過去所沒有的 WD Discovery,類似其他家儀表板(Dashboard)的設計概念,除了用於快速查看裝置狀態、連結設定 MyCloud.com 等,亦能快速啟動附屬應用程式。


▲ 出廠預設採用 exFAT 檔案系統格式,同時預載主要附加功能軟體。


▲ WD Discovery 為常駐程式型態,雖然有一定的便利性可言,卻未必是非裝不可。

至於 WD Backup、WD Security、WD Drive Utilities 等軟體,基本功能性大抵上如舊、仍然各自獨立,我們認為如果架構模組化、介面整合在一起會更好。WD Backup 是用於資料備份、還原,提供預設簡易與自行指定目錄、檔案,還有備份時間間隔等設定彈性,而且支援 Dropbox 雲端硬碟、Apple Time Machine 相容,算是相當簡單易用。


▲ 新版 WD Backup 操作介面更為簡化,備份與還原簡單明瞭。


▲ WD Backup 依舊支援雲端空間,只不過仍然只有 Dropbox。

WD Security 我們向來很推薦使用,它能以密碼登入的方式,增加裝置遺失後的資料安全性。這項功能一經啟用未完成登入之前,在系統內是無法看到存放資料的分割區,如此構成一道防護機制。此外無須搭配其他軟體或特定操作模式,所有存取資料都會自動進行 AES 256bit 硬體加、解密,形成第二道防護牆。


▲ WD Security 除了利用密碼限制存取權限,資料還會自動經過 AES 硬體加、解密。


▲  WD Security 啟用後沒有進行登入,只能看到存放該解鎖程式的模擬磁碟。

WD Drive Utilities 則為裝置管理工具,主要是內建磁碟機狀態檢查與測試功能,同時還有磁碟機清除項目,能用來將裝置格式化成 NTFS 或 exFAT 檔案系統格式。另外還可以在官網下載 Acronis True Image WD Edition 系統備份 / 轉移軟體、Data Lifeguard Diagnostic 進階磁碟檢測軟體,這通常是內接儲存產品才會提供。


▲ WD Drive Utilities 依然純粹是是裝置狀態診斷、檢測用。


▲ 官方推薦檔案系統格式為 NTFS、exFAT,出廠預設值為 exFAT。

 

(下一頁還有:性能實測、總評)

運作溫度需稍加留意,測試、傳輸表現堪稱良好

看到這,我們猜想大家同樣好奇葫蘆裡賣什麼藥,然而官方在產品介紹會上表示不便透露細節,其外殼組成結構也有點難以完美拆解開窺探。就我們觀察所得資訊來說,CrystalDiskInfo 顯示裝置名稱為 SanDisk SD8TN8U512G2000,推測是源自 SanDisk X400 系列 SATA 6Gb/s 介面固態硬,儘管採用 TLC 類型快閃記憶體,控制器可是頗受好評的 Marvell 88SS1074。

SATA 轉 USB 橋接器或許無須多加猜想,畢竟現在常見 USB 3.1 Gen 2 控制器與橋接器設計方案,是 ASMedia 製品滿天飛的局面。另外,My Passport SSD 並未支援 UASP(USB Attached SCSI Protocol)傳輸模式,在 USB 3.1 Gen 1 環境使用或許會有些變數。至於測試一段時間之後觀察溫度,在空調環境動輒接近 60°C,可以明顯感受到那塑料外殼的溫熱感。


▲ CrystalDiskInfo 偵測資訊:內部實為 SanDisk 品牌固態硬碟,規格與功能設定倒是不俗。

受測樣品為 512GB 容量版本,官方除了標示讀取速度可達 515MB/s 之外,並沒有其他性能相關資訊可參考。以下藉由性能實測來驗證,測試平台主機板內建了 Thunderbolt 3 介面,我們取包含在內的 USB 3.1 Gen 2 來連結。ATTO Disk Benchmark 相當於循序存取的 Neither 測試模式,不分測試單位的最佳速度為讀取 486MB/s、寫入 498MB/s,而隨機存取模式是讀取 456MB/s、寫入 491MB/s,還算接近官方標示讀取速度。


▲ ATTO Disk Benchmark - Neither 測試模式:不分單位最佳速度為讀取 456MB/s、寫入 491MB/s。


▲ ATTO Disk Benchmark - Random 測試模式:不分單位最佳速度為讀取 486MB/s、寫入 498MB/s。

AS SSD Benchmark 測試部分,最高存取速度代表項目 Seq,所得結果為讀取 465.29MB/s、寫入 462.77MB/s。其中 4K 與 4K-64Thrd 表現相近,4K 項目實測結果為讀取 23.05MB/s、26.04MB/s,而 4K-64Thrd 是讀取 23.77MB/s、寫入 27.75MB/s。普遍常見的外接盒產品,4K-Thrd64 表現會高於 4K 數倍,My Passport SSD 這點傾向值得留意。

 
▲ AS SSD Benchmark:4K 與 4K-64Thrd 速度相當接近,這並不是個好的現象。


▲ AS SSD Compression-Benchmark:讀取曲線大多穩定在 455MB/s 附近,寫入則是在 350~450MB/s 之間波動。

CrystalDiskMark 測試結果更為理想些,Seq 項目至少可以達到讀取 493.5MB/s、寫入 489.3MB/s,除了讀取速度可算近乎達標,寫入表現看來也是和讀取相近。這邊同樣能觀察到,4K 和 4K Q32T1 表現大同小異,讀取落在 24~25MB/s 之間,寫入則同為 27MB/s 上下。這意味什麼呢?我們是聯想到 Windows To Go 這類外接系統碟應用,My Passport SSD 適用性可能會稍差些。

 
▲ CrystalDiskMark:Seq 項目可達 489~493MB/s 之譜,惟 4K 與 4K Q32T1 表現同樣相當接近。

由於 My Passport SSD 骨子裡看來是採用 TLC 快閃記憶體,我們同樣透過 HD Tune Pro 來觀察真實寫入速度,其測試讀取最大值為 302.4MB/s,算是中規中矩的表現。至於寫入部分最大值達 289.8MB/s,由曲線變動來看在理想狀態時,是能維持到接近 330GB/s 容量區間。而後雖然開始驟降,但是起伏也相當的大,測試所得最低值僅 67.4MB/s,高點則是衝回 280MB/s 以上。


▲ HD Tune Pro - 讀取測試:最大值 302.4MB/s。


▲ HD Tune Pro - 寫入試:最大值 289.8MB/s、最小值 67.4MB/s。

SanDisk X400 具備 nCache2.0 技術功能,前面測試可觀察到加速作用容量區間,在乾淨空碟時達到產品設計容量約 55% 比例。接著來透過檔案傳輸試驗,來看 My Passport SSD 真實使用時的表現會是如何。測試條件依舊,我們使用固定的 7.4GB 單一大檔,以及共 11807 個、約莫 6.1GB 的零散檔案,透過 FastCopy 傳輸並觀察之,資料碟為 Plextor M6e 256GB。

讀取表現算是良好,傳輸單一大檔平均速度有 476.9MB/s,頗為接近官方標示讀取速度,而零散檔案有相當不俗的 339.0MB/s 表現。至於寫入部分,單一大檔平均速度是 397.5MB/s,零散檔案方面則為 149.3MB/s。就一般人日常使用的傳輸資料量來說,My Passport SSD 可用性看來並不差,應該得等到存放資料累積到一定容量,才會讓 TLC 寫入特性明顯可察覺。

 
▲ FastCopy - 讀取測試:單一大檔平均速度 476.9MB/s、零散檔案平均速度 339.0MB/s。

 
▲ FastCopy - 寫入測試:單一大檔平均速度 397.5MB/s、零散檔案平均速度 149.3MB/s。

沒支援 UASP 無礙,USB 3.1 Gen 1 速度同樣理想

My Passport SSD 並未支援 UASP 傳輸模式,搭配 USB 3.1 Gen 1 控制器使用時,存取速度會發生什麼變化,最後也來簡單試驗一下。我們連接至 Z170 晶片組原生內建的 USB 3.1 Gen 1,大致上看來最高存取速度天花板在 450MB/s 左右,和使用 USB 3.1 Gen 2 的差異大約是 50MB/s。這和 USB 3.1 Gen 1 極限速度相當,也沒有出現因為不支援 UASP,所可能發生的速度限制問題。這顯示新世代 USB 橋接器產品,在向下相容模式運作時,是能有優於舊規格橋接器的表現。


▲ ATTO Disk Benchmark - Neither 測試模式:不分單位最佳速度為讀取 439MB/s、寫入 439MB/s。

 
▲ 左圖 AS SSD Benchmark、右圖 CrystalDiskMark:Seq 速度上限在 450MB/s 以內。

綜觀 My Passport SSD 設計與性能表現,體積略大讓它確保有完整的固態硬碟性能體驗,因此我們認為這點影響有限,只是說如果有附收納袋會更好。另外雖然是採用 TLC 類型顆粒,外接儲存應用畢竟不同於當系統開機碟,寫入損耗程度和性能等級要求有別,考量成本因素倒也沒什麼好執著。我們認為關鍵反而在於溫度,非冷氣空調環境使用恐怕動輒超過 70°C,這並不是理想的狀態。

My Passport SSD 建議售價方面,分別為 1TB 新台幣 13,800 元、512GB 新台幣 6,800 元、256GB 新台幣 3,500 元,提供 3 年有限保固服務。相近價位競爭對手莫過於 Plextor EX1,體積、用料、保固期、附加軟體使用體驗皆有別,但兩者都是採用 TLC 顆粒。儘管兩造各具有優點,假使你也在意可攜式儲存裝置的資訊安全,我們認為很適合選擇 My Passport SSD。

廠商資訊

WD  https://www.wdc.com/zh-tw/

測試平台

  • 處理器:Intel Core i5-6600K
  • 主機板:Asus ROG Maximus VIII Extreme
  • 記憶體:Kingston HyperX Predator DDR4 HX430C15PB2K4/16
  • 系統碟:Kingston HyperX SSD 240GB
  • 電源供應器:FSP Hydro X 550W
  • 作業系統:Windows 10 Pro 64bit

延伸閱讀

固態硬碟般的速度體驗,SanDisk Extreme Pro USB 3.1 固態隨身碟實測

2Bay 內建 RAID 功能,AKiTiO SK2520 迷你金牛 U3.1 Type-C 外接盒實測

加入電腦王Facebook粉絲團

Viewing all articles
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6062

Trending Artic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