魂斗羅(Contra)
改名為:Gryzor、Probotector
▲魂斗羅的主角造型來自阿諾史瓦辛格與席維斯史特龍。
▲《Gryzor》MSX2版的遊戲標題。
1987年,初代魂斗羅先於日本推出,再於北美與歐洲上市,讓全世界陷入轟殺外星人的熱潮。奇怪的是,Konami選擇將海外版的魂斗羅改名為Gryzor,沒人知道為什麼。
玩家對魂斗羅的改名提出各種理論,較具說服力的一個理論指出,由於當時的美國政府陷入伊朗門事件(Iran–Contra affair)的醜聞,為了不讓魂斗羅與伊朗門事件撞名,Konami才決定將魂斗羅的英文名稱換成Gryzor。
伊朗門事件:80年代中期,美國的雷根政府暗中兜售軍火給伊朗,事件爆發後隨即造成嚴重政治危機,其後續效應不輸給70年代的水門案。
後來Konami將魂斗羅移植超任主機,但是發售歐版(包含歐洲與澳洲)的時候卻碰上了問題。德國不喜歡魂斗羅裡面人類主角轟殺人型怪物的情節,認為這有影射戰爭之嫌,便禁止魂斗羅在德國販售。Konami只好將歐版的人類要素全部換成機器人,把主角葛屁的聲音換成機械爆破的音效,再將遊戲改名為Probotector(Robot Protector的縮寫),才得以順利上市。
▲《Probotector》主角變成機器人。
1996年,Konami推出PS版的《魂斗羅:戰爭遺產》,歐版玩家才總算正式見到原本的遊戲內容。
小精靈(Pac-Man)
本名為:Puck Man
▲小精靈的人氣度僅次於俄羅斯方塊。
▲初版小精靈在日本的廣告,標題為Puck Man。
小精靈躲鬼吃豆子的形象深植人心,其名稱Pac-Man家喻戶曉。可是根據小精靈的催生者岩谷徹所述,他最初其實是將小精靈取名為Puck Man(パックマン,Pakkuman),這是根據日本語的嘴巴開闔聲「paku-paku」稍作調整而來。
初代小精靈在日本以Puck Man的名稱問世,漂洋過海後隨即面臨名稱的爭議。小精靈的北美經銷商Midway指出,Puck這個字很容易被誤認為Fuck,對推廣遊戲有很大的負面影響,Namco索性將小精靈改名為Pac-Man,這個名稱便沿用至今。
拉捷特與克拉克(Ratchet & Clank)
改名為:在歐洲與大洋洲,幾乎每一款系列作都改了名
▲拉捷特與克拉克這兩個活寶在海外頗具人氣。
▲海外版的2代副標題改為Locked and Loaded。
舉幾個明顯的例子:2代的副標題為Going Commando(發動突擊),3代則是Up Your Arsenal(前進軍火庫),然而這些副標題充滿聳動與負面暗示,開發商便將2代的副標題改為Locked and Loaded(蓄勢待發),3代則是接砍掉副標題。2012年的Full Frontal Assault(前線極限衝鋒)也是基於同樣的理由,改名為較有喜感的Q-Force(Q戰隊)。
耐人尋味的是,2007年的5代擁有一個暗示性強烈的副標題Size Matters(尺寸問題,台灣翻成「激戰!巨大銀河之超微軍團」),開發商卻沒有將其改名,怪哉。
除了上面提到的例子外,拉捷特與克拉克的其他系列作都被隨機改了名,像是4代的Deadlocked(生存之戰)改名為Gladiator(神鬼戰士),未來系列則是把「未來」的副標題刪除,原因不得而知。
忍者龜(Teenage Mutant Ninja Turtles)
改名為:英雄龜(Teenage Mutant Hero Turtles)
▲你能夠叫出每一位忍者龜的名字嗎?
▲英雄龜的遊戲封面。
你想必很納悶,為何部分的歐洲國家要求遊戲改掉「忍者」這個字?這是因為忍者在部分國家被列為禁用語,開發商只好將遊戲標題的忍者換成「英雄」,還挺沒道理的。
順道一提,動畫版的忍者龜受到更多的規範,迫使動畫商必須大幅和諧動畫內容。舉例來說,米開朗基羅手中的雙截棍被和諧為繩鉤,理由是雙節棍屬於限制級要素(據說是因為雙節棍經常出現於限制級電影的緣故),嗚呼哀哉。隔壁的忍者外傳也是因為這個理由,在部分歐洲國家被改名為《暗影戰士》,好俗的名稱。
(後面還有:其他改名換姓的六款遊戲)
V拉力賽車(V-Rally)
改名為:極速快感V拉力
▲V拉力賽車2的原本封面。
▲代理後的V拉力賽車2冠上極速快感的標題。
V拉力系列是PS時代的知名賽車系列,開發商為法國小廠Eden Studios(目前員工總數15人,好小!)。V拉力隨後在北美發售,代理商EA便將遊戲冠上極速快感的標題。V拉力與極速快感兩者並無任何關連性,所以EA的改名純屬市場考量,畢竟極速快感系列在北美有很高的人氣。
有必要的話,EA也願意將遊戲的標題拔掉。2001年,EA打算推出極速快感的系列作《汽車城》,後來EA決定移除汽車城的單人要素,將其改成一款線上賽車遊戲,原本的極速快感標題跟著被拔掉。更慘的事情還在後頭,汽車城上架後不到兩年,EA就為了替《模擬市民Online》騰出更多網路資源,宣布中止汽車城的營運,一整個悲慘。
惡霸魯尼(Bully)
改名為:狗咬狗(Canis Canem Edit)
▲左邊這位仁兄就是主角吉米。
▲海外版的惡霸魯尼改名為《狗咬狗》。
惡霸魯尼是款另類的校園作品,玩家扮演壞小子吉米在學校使壞,鬧得滿城風雨,開發商Rockstar就是喜歡這種痞子風格。由於惡霸魯尼內含許多反社會要素,使得本作在許多國家掀起爭議。尤其是在英國,反霸凌組織抗議惡霸魯尼的上架,批評遊戲拿霸凌做為標題(bully意為霸凌),更抨擊本作居然只有輔導級。Rockstar為了降低爭議,便將遊戲改名為狗咬狗,汪汪!
由於本作主角與英國足球選手韋恩魯尼十分神似,玩家便開始戲稱主角為魯尼,順便將遊戲取名為惡霸魯尼。此外,Canis Canem Edit在拉丁語中的意思是「狗咬狗」,可別翻成「卡尼斯凱南愛迪特」喔。
惡霸魯尼後來推出Xbox 360版與Wii版,還取了一個戲謔性十足的標題《惡霸魯尼:學術版》。不用說,這個版本再次受到衛道團體的抨擊。
能源小精靈(Elebits)
改名為:Eledees
▲能源小精靈遊戲風格相當可愛。
▲歐版不僅改了名稱,連封面都換成怪怪風格。
能源小精靈的名稱來自遊戲中的同名生物,具有放電的能力。Komani將歐版的能源小精靈改名為Eledees,和魂斗羅一樣沒有說明理由。
玩家對於這次的改名有兩種看法。第一種是為了玩諧音梗,既然能源小精靈會發光放電,Konami便將其改名為Eledees,這麼一來就可以和LED諧音。第二種是為了避免無謂的聯想,由於bits在英語中帶有某種猥褻的含意,Konami便將能源小精靈字尾的bits用dees取代。
潛龍諜影:幽靈通天塔(Metal Gear: Ghost Babel)
改名為:潛龍諜影(Metal Gear Solid)
▲GBC版的幽靈通天塔標題畫面。
▲海外版的幽靈通天塔,遊戲名稱居然和PS版相同。
1998年,《潛龍諜影》替遊戲界投下一顆震撼彈,讓監督小島秀夫名利雙收。Konami原本打算將潛龍諜影移植到GBC,後來又改為推出一款全新的外傳,其故事時間點發生在初代燃燒坦克的7年後,遠早於潛龍諜影的時間點。
Konami明知這個道理,卻刻意將海外版的幽靈通天塔改名為潛龍諜影(與PS版同名),讓不知情的玩家誤以為本作是PS的移植版。套句海外粉絲網站《蛇湯》的說法:這都是為了市場考量。
真人快打:謊言(Mortal Kombat: Deception)
改名為:困惑(Mortal Kombat: Mystification)
▲《謊言》遊戲封面。
▲法國版的副標題為《困惑》。
2004年夏季,開發商Midway宣布將於年底推出真人快打續作《謊言》;另一方面,玩家社群謠傳謊言的法國版將會改名。Midway起初在官網上否定改名的謠言,但是一星期後他們又改口,宣布將法國版的真人快打改名為《困惑》,立場轉變之快令玩家嘖嘖稱奇。
為什麼法國版要改名呢?Midway的說法是「翻譯錯誤」。若我們將用法文字典查詢英文的謊言Deception,會得到以下的意思:失望、挫折、鬆弛。若這款遊戲打算在法國沿用原本的副標題,恐怕會被玩家笑掉大牙,難怪Midway要改名。
幽浮:未知敵人(UFO: Enemy Unknown)
改名為:X-COM:抵禦幽浮(X-COM: UFO Defense)
▲《幽浮:未知敵人》在當年是極品。
▲幽浮改名為大家較熟悉的X-COM。
就跟副標題一樣,幽浮改名的原因也是未知(哈)。UFO起初在英國販售,隨後代理到美國,開發商便將遊戲標題改為X-COM,此後這個系列便全面採用新標題X-COM。平實而言,X-COM並沒有比UFO高明多少,筆者實在不了解開發商的想法。
往好的方向想,開發商後來根據UFO的架構,於18年後的2012年推出全新的重製作品《XCOM:未知敵人》,算是彌補了UFO當年被迫改名的委屈。
加入電腦王Facebook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