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antcast
Channel: 電腦王
Viewing all articles
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6062

TLC 快閃記憶體應用狂潮到來,除了 2.5 吋產品 M.2 也難以擺脫

$
0
0
TLC 架構快閃記憶體,普遍被視為降低固態硬碟成本的手段,市場滲透率正逐漸升高。除了 2.5 吋、SATA 6Gb/s 產品已經廣為採用,M.2 方面也開始出現這跡象,可預期眾廠商的下一波新產品,採用占比會增加許多。而就長遠來看,即將起飛的 PCIe NVMe 產品,同樣也難逃這命運。

固態硬碟市場已經具有相當成熟度,產品類型也從以往 2.5 吋、SATA 6Gb/s 規格,相繼蹦出 mSATA、M.2、PCIe、U.2 等多種形式。這讓產品價格分布變得更廣,各式 SATA 6Gb/s 已經轉為入門價位代表,PCIe AHCI 則是位居中價位帶(PCIe NVMe 盛行後理應當會消失),至於高性能市場則由 PCIe NVMe 當家。

既有的 2.5 吋、SATA 6Gb/s 產品群,全球主要廠商都已經導入 TLC 顆粒應用,以期帶來每 GB 儲存成本更低的競爭力。當然了,台灣本地品牌也有陸續投入,因此產品選擇性相當多元。然而基於前述市場轉變因素,廠商已經紛紛失去推出採用 MLC 顆粒,中高階定位產品的興趣,未來將著重在成本導向成品上。

▲ 零售市場產品報價範例:紅框產品代表採用 TLC 顆粒,黃框則是使用 MLC 顆粒搭配台系控制器,剩餘 4 個選項都是採用 MLC 顆粒搭配舶來品控制器,但其中 2 款屬於 PCIe AHCI 規格。(引用自原價屋)

2.5 吋、SATA 6Gb/s 市場變動,我們推測或許再過 1 年左右時間,可見產品無論搭配舶來品或台系廠商控制器,終將是 TLC 顆粒的天下。也就是說,MLC 顆粒搭舶來品控制器,這黃金年代回不去了。而這趨勢也牽動 M.2(SATA 6Gb/s)產品,目前正進入廣為採用台系控制器的過渡時期,步入前述後塵並無不可能,只是時間早晚的問題。

畢竟基於控制器與架構相同因素,多數廠商推出 2.5 吋、SATA 6Gb/s 新產品時,也會連帶提供 mSATA、M.2(SATA 6Gb/s)之類版本,以滿足不同應用的需求。儘管使用情境不盡相同,但是當為首的 2.5 吋產品線規格大轉彎時,M.2(SATA 6Gb/s)沒理由能夠置身事外,同樣也得踏上成本導向這條路。


▲ ADATA 於 Computex 2016 展出,採用 3D MLC、TLC 顆粒設計的 PCIe NVMe 產品,是採用台廠 SMI 控制器。


▲ Galax 前幾個月便已推出首款 PCIe NVMe 固態硬碟,如同 Computex 2016 展出 M.2、U.2 等產品,都是採用台廠 Phison 控制器。

從另一個角度來說,快閃記憶體製程持續不斷進步,理論上是能讓製造商嘗到成本甜頭。然而固態硬碟市場競爭相當激烈,打價格戰是無可避免的策略,這使得製程進步所帶來利潤被稀釋掉。因此,更早之前的大舉改用台系控制器,乃至於當前這波 TLC 應用風潮,無不是基於市場變動、成本與競爭力等考量。

而這只是開頭而已,各晶圓廠正加速轉進 3D 世代,產線不只 MLC 也包含 TLC,這被視為確保利潤的下一場大戰。3D 電晶體畢竟是較新的產物,包含可靠度、耐久性等各面向表現,廠商之間有著兩極的看法,似乎只能交由時間來證明。但可以想像,未來產品大多著重在成本導向,即便是 PCIe NVMe 產品也無可避免,未來市場可熱鬧了。

延伸閱讀

固態硬碟進入價格普及期,外接應用將有機會趁勢興起

PCIe NVMe 固態硬碟不是空喊,下半年將有更多新採購選擇

固態硬碟終極試驗,土洋控制器性能一致性表現決戰

固態硬碟市場悄然轉變,台系控制器成為 SATA 機種新主流

PCIe 與 SATA 固態硬碟除了速度還有哪些差異?實測給你看

加入電腦王Facebook粉絲團

Viewing all articles
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6062

Trending Artic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