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SD 固態硬碟一路走來,快閃記憶體類型從單一儲存單元放置 1bit 資料的 SLC,逐步走向單一儲存單元放置 3bit、4bit 資料的 TLC、QLC,放置 5bit 資料的 PLC(Penta-Level Cell)也正在開發量產階段。由於單位面積儲存密度增加,表示同容量 SSD 成本下滑,讓 SSD 更能夠被一般大眾所接受。
儲存單元放置的資料量越多,越需要精細的電壓控制,對於每寫入一次,阻止電荷偷跑的氧化層受損一次的儲存單元結構而言,無疑是縮短使用壽命。快閃記憶體由平面結構進步成 3D 堆疊,能夠在增加單位密度的前提之下,不會過於限縮儲存單元尺寸,一來一往之間維持儲存單元使用壽命。
話雖如此,目前 QLC SSD 和 TLC SSD 價格差距並不多,使用者仍舊選購 TLC SSD 為主,市場仍未出現 TLC 與 QLC 產品交接的情況。Enmotus 今年推出 MiDrive M.2 NVMe SSD,由台廠 Phison 提供控制器,結合 SLC 高度讀寫、長壽命(3 萬以上 P/E 循環),以及 QLC 高儲存密度的優勢,推出新型態的儲存設備。
與現行 QLC SSD 劃分部分空間模擬 SLC 讀寫方式不同,MiDrive 在 M.2 2280 外觀尺寸當中安排真正的 SLC 快閃記憶體與 QLC 快閃記憶體,結合成單一儲存空間,透過 Phison 控制器與 Enmotus 機器學習演算法,將經常存取的熱資料放置於 SLC,較少使用的冷資料放置於 QLC,藉此盡量避免寫入放大。
單一儲存空間、多重儲存媒體的解決方案,目前在市場上並不少見,以消費市場而言,Intel Optane Memory H10 就是個不錯的例子,於 M.2 2280 外觀尺寸放入 3DXPoint 記憶體與 QLC 快閃記憶體;只是 Optane Memory H10 需要搭配自家處理器、晶片組才能夠將 3DXPoint 和 QLC 相互結合使用,而 MiDrive 則是交由控制器自行處理,相容性更高。
除了結合 SLC 與 MLC、採用 Phison 控制器、5 年保固等資訊,MiDrive 其餘數據均不明朗,包含讀寫速度、耐寫量、SLC/QLC 容量比例……等。Enmotus 同時強調,MiDrive 替 QLC 原本讀取為主的應用環境,另外開創了 1 個新的可能性,至於能否在消費市場掀起波瀾,還得看最終產品的效能表現與價格。
延伸閱讀
你知道 PCADV 電腦王也有 Telegram 頻道嗎?
加入電腦王Facebook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