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鑑於智慧型行動裝置設計力求薄型化,Intel 在上半年舉行的深圳 IDF 2016 活動,提出以 USB Type-C 取代 3.5mm 耳機端子這概念。沿用數十載的 3.5mm 耳機端子,其插座需要 5mm 或更多機構空間安置,使用 USB Type-C 能夠縮減至 3mm 左右。Intel 日前於舊金山 IDF 2016 再度加強推廣,從廠商躍躍欲試的態度來看,這次或許真的有機會扳倒 3.5mm。
▲ JBL Reflect Aware C 耳機即是採用 USB Type-C 設計,已經在近期正式推出。
為了能夠讓機身厚度變得更薄,無論捨棄 3.5mm 就 USB Type-C 有何優缺點,想跑在前頭的廠商看來並不算稀少。如 OPPO 先前所推出 R5 這款智慧型手機,便捨棄 3.5mm 改採用 USB Type-C,機身厚度跨越 5mm 鴻溝只有 4.85mm。在相近時間點,HTC 亦曾預告和 JBL 合作,將推出採用 USB Type-C 設計的 Reflect Aware C 降噪耳機。
而 Apple 與 Google,這兩大智慧型手機、平板電腦陣營,同樣有此轉進數位化的準備,可說是已經箭在弦上。USB-IF 所制定 USB Type-C 規範,能夠整併數位音源傳輸(USB Audio Class 2.0),這是 Intel 極力推動的根基。Intel 強調這能夠提升音質體驗,因為將原始數位訊號傳遞至耳機端解碼,可避免以往在裝置機身內部處理,類比訊號受到干擾而導致音質劣化的問題。
▲ 以數位取代類比,過去有些廠商嘗試未果,USB Type-C Digital Audio 植基於 USB Audio Device Class 2.0,由於是通用的工業規範,成功率理應當會比較高 (引用自 Anandtech)
▲ USB Type-C 架構仍可以傳遞類比訊號,但數位才是 Intel 與眾廠商的推動目標。(引用自 Anandtech)
然而 USB Type-C Digital Audio 背後所牽動必要元件與成本,和以類比訊號為基礎的 3.5mm 耳機大不同,至少必須另外配備數位類比轉換器(Digital to analog converter,DAC),以及一些必要的被動元件,無疑將會墊高耳機的製造複雜度與成本。對於使用者而言好處或許在於,未來高、中、低各價格帶裝置,所能提供的音質體驗不再會有莫大差距吧。
反觀傳統耳機是以類比訊號傳遞為基礎,儘管有訊號來源干擾這變因,但是沒有附加數類轉換電路的成本問題。此外,隨著音源播放裝置的不同,音質體驗是有機會獲得提升。例如萬元耳機搭配手機,跟搭配數萬元的播放器、耳擴,所得聽感必然不同。但 USB Type-C Digital Audio 形同綁死音質提升的空間,即便改變裝置仍然會有細微差異,普羅大眾卻未必能夠分辨出來。
▲ Conexant 相當積極投入 USB Type-C Digital Audio 晶片開發,5 月即宣布推出 CX20985 與 CX20899 兩款相容音效晶片。
換言之,導入 USB Type-C Digital Audio 的代價,目前看來是會轉嫁到消費者身上。購買手機、平板電腦產品,廠商所提供耳機的附加成本,必然會反應在產品價格上。至於第三方品牌相容耳機的價格,勢必也會高於傳統產品,這都是可以預料到的趨勢。若未來推動還算順利,最大受惠者恐怕是 USB Type-C 相關控制器設計廠商,還有品牌耳機廠商而已。
延伸閱讀
加入電腦王Facebook粉絲團改善 USB Type-C 諸多亂象,USB-IF 公布全新充電識別標誌與計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