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odak Disc 4000
▲Disc 4000的產品內容,左下方的黃色物體是專屬碟片。
碟片是80年代的主流儲存媒介,使用碟片的裝置通常又大又笨重,柯達於1982年推出的相機《Disc 4000》卻是少數的例外。這台相機以碟片為儲存媒介,造型輕便袖珍,推出後立刻在業界造成騷動。
Disc 4000使用的碟片與ViewMaster的碟片十分類似,都具有掌心大小以及略帶鋸齒的邊緣,擁有15張底片的儲存空間。由於碟片具有圓弧外型,只需稍加旋轉就可以達成轉底片的效果,加上不需搭配笨重的伸縮鏡頭,使得Disc 4000的體積比當時的傳統單眼相機更加袖珍,高度的攜帶性更是旅行的絕佳良伴。
▲碟片的近距離特寫。
Disc 4000的造型堪稱完美,可惜有一個致命敗筆:爛翻天的照片品質。
「這台宇宙時代的相機可以讓任何人隨心所欲地拍照,不過你很可能會後悔。」1982年的攝影雜誌《大眾攝影學》這麼表示。
Disc 4000的照片品質很低,15張底片的碟片容量小得可憐。消費者寧可使用傳統單眼照出精美照片,也不想使用輕便卻照不出好照片的口袋相機。柯達在1984年停產Disc 4000,並於1988年停產所有以碟片為媒介的相機。1999年,柯達回收了市面上的所有碟片相機,碟片相機正式走入歷史。
Macintosh Portable
▲Macintosh Portable是蘋果的第一台行動裝置。
80年代的Apple擁有雄心壯志,他們的Macintosh在家用電腦領域頗受好評,受到鼓勵的Apple打鐵趁熱,推出《Macintosh Portable》,打算進軍筆記型電腦領域。根據1989年的雜誌《計算機世界》的介紹,Macintosh Portable結合了「一流機能」以及「舒適易讀的LCD螢幕」,是款高科技的摩登產品,聽起來簡直棒透了。
然而Macintosh Portable帶有幾項缺陷,每一項都極其致命。這台筆電的售價從6500美金起跳,貴得教人直咋舌;筆電重量高達16磅(7.25公斤),簡直就是一個通電的啞鈴;筆電的電池續航力極低,沒裝電池就不給運作,就算接上插頭也一樣。
▲Macintosh Portable電池的低落續航力飽受批評。
Macintosh Portable推出後惡評如潮,高昂價格與貧弱續航力被罵得最兇,運作時的惱人噪音同樣被罵翻天。被罵到臭頭的Apple隨即於1991年停產Macintosh Portable,Macintosh Portable也成為Apple不願回顧的黑歷史。
題外話,Macintosh Portable的失敗並沒有摧毀Apple的野心。Apple記取這次的慘痛教訓,造就後續產品PowerBook的成功,同時催生了新世代掌上裝置Newton。從跌倒的地方重新站起來,將失敗變為成功,Apple果然不簡單。
Coleco Adam
▲Adam全套件一覽,包含印表機與一台小螢幕。
Coleco 是80年代叱吒風雲的硬體開發商,他們的ColecoVision成功帶動一波新的數位遊戲熱潮,進而促使他們推出新款式的家用電腦《Adam》,希望Adam幫助他們對抗Apple的Macintosh。1984年的雜誌《大眾技工》將Adam形容為「最具革命性設計概念的家用電腦」,可見Adam在當時有多麼受人矚目。
Adam相容於ColecoVision,代表他可以使用ColecoVision的遊戲與軟體。Adam擁有完整硬體支援與優質相容性,贏得許多用戶的好感。可惜Adam擁有許多惱人的缺陷,開機磁場會破壞附近的磁性裝置、沒有內建的BASIC編譯器、磁帶的讀取效能輸給軟碟機等等,使得Adam無法達到預期的銷售量。
▲Adam的專用磁帶,使用前得讀取一段漫長的時間。
Adam的失敗拖垮了Coleco,導致Coleco不得不在1988年宣布破產。Coleco靠著皮革事業於30年代崛起,成功存活將近半世紀,最後卻被一台失敗的主機摧毀,沒有比這更無奈的事情了。
雖然Adam被市場淘汰,仍舊贏得許多死忠粉絲的支持。這些粉絲每年都舉辦名為Adamcon的活動,分享Adam的知識與應用技巧。
BetaMovie Recorder
▲Sony在雜誌上宣傳Betamax產品。
年輕一輩的人可能對Betamax很陌生,不過Betamax可是過去的主流磁帶規格,評價比同期的VHS還要出色。要不是最後敗給了VHS,Betamax想必可以獲得更多的肯定。雖然失去市場的主流地位,Betamax在小眾市場上仍舊維持不錯的支持度。Sony順應這個潮流,持續販售Betamax的卡帶,直到2015年才正式停產Betamax的商品。
Betamax的確有其過人之處,這裡的主角BetaMovie Recorder卻正好相反。BetaMovie Recorder於1984年問世,被譽為世界第一款手持攝影機,可以將影像直接錄進磁帶內,售價1596美金,重量為5.5磅。
▲BetaMovie Recorder是當時的超前衛產品。
根據1984年《大眾科學》的報導,BetaMovie Recorder巧妙地融合錄影機與攝影機的功能,可以錄製3小時的影像(VHS只能錄製30分鐘),一顆電池可以維持一小時的運作,Betamax的影像畫質比VHS還要高。嗯,感覺非常酷。
可是大眾科學同時指出,BetaMovie Recorder沒有數位取景器,這意味著你無法即時確認拍攝成果。若你想確認剛剛拍攝的內容,必須將BetaMovie Recorder裡面的影帶塞進最近的放影機,確認完畢後再將其抽出來放回BetaMovie Recorder,麻煩死了。
價格、重量、缺乏數位取景器,讓使用BetaMovie Recorder的消費者抱怨連連。Sony於1987年終止BetaMovie Recorder的生產線,世界第一款手持攝影機就這樣消失在市場上。
(後面還有:被時代遺棄的其他四款80年代科技產品)
CED (Capacitance Electronic Disc)
▲影音雜誌報導RCA的新產品。
回到50年代,黑膠卷唱片風靡一時,天籟之聲居然能夠塞進其貌不揚的膠卷片內,令人嘖嘖稱奇。科學家不禁思索,既然膠卷片可以儲存音樂,應該也可以儲存資料才對。RCA的兩位工程師便於1964年開始研究膠捲片,希望開發出將資料塞進膠卷片的技術。
1980年,RCA於雜誌《紐約》透露了他們開發17年的新規格,並將其暫時命名為《曼哈頓計畫》,與杜魯門的核彈開發計畫同名。1981年,RCA正式公開CED規格。CED使用大型碟片做為儲存媒介,具備高畫質、袖珍體積、不需要倒帶(錄影帶看完必須倒帶)等特性,堪稱是新世代的科技產品。RCA打算藉著CED挑戰Betamax與VHS,搶下新一代的大眾市場。
▲CED碟片的外觀與現在的光碟十分接近。
可是CED有幾項不容忽視的缺點,體積很大就是其中之一。CED周邊裝置繼承了美國佬的開發風格,尺寸非常龐大,從撥放器、遙控器到碟片本身,每一項產品的體積都大得嚇人。而且又大又笨重的CED碟片不易運送、容易摔破、稍微弄髒就無法撥放、撥放太多次就可能導致毀損,消費者完全無法接受這種玩意。
CED最大的敗筆在於儲存容量,CED一面只能儲存一小時的影片。廠商習慣將影片錄成兩片CED,或是錄在一片CED的兩面。那時候的播放器沒有什麼自動換面或換片系統,如果你觀賞的是兩小時的影片,看到一半就得從沙發上站起來,走到撥放器旁邊手動換片或換面,觀賞的心情勢必受到影響。
▲電影《超人》的CED版本。
CED沒有造成預期的回響,銷售量陷入泥掉。到了1984年,CED撥放器僅賣出區區的100萬台,勉強沾上Betamax與VHS的邊。灰頭土臉的RCA斷然停產CED產品,20年來的研發努力,上百萬美金的研發預算,就這樣一去不復返。CED的失敗對RCA的經濟造成毀滅性的打擊,進而導致RCA於1986年被GE(美國通用電氣)收購。
題外話,RCA在台灣曾經造成嚴重的汙染事件,這筆爛帳最後一併交給GE買單,台灣民眾成了冤大頭。我很想表達自己對RCA的感受,可惜我的中指不夠多。
CX77 Touch Tablet
▲CX77 Touch Tablet與對應的鍵盤組。
Atari是80年代早期的重量級遊戲廠商,整個遊戲業幾乎被Atari壟斷。Atari知道光靠遊戲混不出名堂,便決定挑戰家用電腦領域。Atari於1984年推出一款8位元的個人電腦《CX77 Touch Tablet》,其外觀很像一塊大型觸控板,可以將視訊輸出在電視上,進行高互動的應用功能。
這台電腦真的好用嗎?根據1984年的雜誌《報導世界》的評論內容,CX77 Touch Tablet可以用觸控板來畫圖,或是繪製圖表。呃,這些大概就是全部了。
▲CX77 Touch Tablet的宣傳廣告,請來名演員亞倫艾達來宣傳。
CX77 Touch Tablet的功能極度貧瘠,甚至是一個大笑話。你所能做的就是畫出簡陋的圖形,難以進行深度的應用,你甚至無法將畫出來的成果傳到朋友的電腦上。Atari的企圖心無庸置疑,可惜當年的科技無法達到應有的水準。CX77 Touch Tablet的銷售量慘到無以復加,很快就在市場上銷聲匿跡。
時至今日,這款平板電腦變成復古狂人的收藏逸品,在二手市場上炙手可熱,此等盛況想必令當年的開發人員感慨不已。
IBM PCJr
▲IBM PCJr功能普通,價格很貴。
「如果一款產品能夠獲得無數人們的引頸期盼,就絕對不能讓大家空等下去。」這是雜誌《計算吧!》於1984年介紹IBM的第一台個人電腦時所說的話。當時的IBM是世界最具規模的計算機大廠,然而他們將重心全部放在辦公室的工作站電腦上,完全沒興趣涉足個人電腦領域。
後來IBM嗅到個人電腦的商機,決定推出自家的個人電腦,而他們推出的產品就是《PCJr》。可是當時的個人電腦領域已經被Atari、Commodore與Apple瓜分殆盡,若IBM想要搶到一席之地,非得面臨一場艱鉅的硬仗不可。IBM認為自己實力堅強,擁有豐富的商業實務經驗,而且IBM PCJr具備優質性能,打入市場個人電腦領域應該不成問題,至少他們是這麼認為的。
後來的結果跌破IBM的眼鏡,消費者根本不想買PCJr,理由是「太貴」。PCJr簡配版售價670美金,全配版售價翻漲為1270美金,這還不包含螢幕,簡直貴死人了!
▲IBM PCJr的廣告,他們是在嘲笑買回去的消費者嗎?
華爾街日報指出「站在家用電腦的立場,PCJr實在是太貴了,效能又沒有比較強」,雜誌《哈囉囉!》表示「PCJr效能普普又貴得出奇,不足以威脅到競爭對手」。雜誌《PC Magazine》認為「PCJr是充滿傳奇性的昂貴產品,他的無線鍵盤連電池都沒附進去」以及「那副鍵盤按起來就像是在替水果蛋糕按摩」。
沒錯,現在組裝一台個人電腦動輒超過1000美金,PCJr的670美金似乎不算什麼。問題在於當時是1984年,PCJr的售價遠高於當時的行情價,這種價格擺明是想自殺。
PCJr於1985年賣出25萬台,這得歸功於剛發售的折扣。當折扣結束後,銷售量從每家店平均50台激減為2.4台,完全陷入滯銷。1985年3月,IBM宣布停產PCJr,這個結果一點都不令人意外。
Seiko UC-2000
▲在1984年戴著這玩意,就跟開保時捷一樣酷。
你沒看錯,生產這款產品的公司正是日本的鐘錶商Seiko。身為鐘錶產業的大廠,Seiko很久以前就曾經生產過智慧型手錶,遠比Google、Apple與Pebble還要早。
UC-2000於1984年推出時造成不小的騷動,因為它的機能與造型實在太酷了。Seiko UC-2000就像是一隻大螢幕的電子錶,平時戴在手腕上顯示時間,若將其接在特製的手腕鍵盤上,就會搖身變成一台行動裝置。你可以用UC-2000打字,進行科學計算,或是寫一個簡單的BASIC程式。UC-2000的機能帥到掉渣,就算用今天的眼光來看仍屬上乘。
▲把UC-2000裝在特製鍵盤上,就變成一台袖珍電腦。
▲UC-2000搭配手腕鍵盤的模樣。
可惜UC-2000的售價不怎麼友善:230美金。這個金額在今天還算可以接受,對80年代的人來說可是天文數字。
1985年的《大眾科學》對UC-2000做出以下的評價:雖然UC-2000設計得十分精巧,做為一台計算機卻顯得過於陽春,而且運算速度慢得不像話。若你覺得IBM PCJr的鍵盤已經爛到谷底,代表你還沒有試過UC-2000-這玩意簡直是個活生生的地獄。
UC-2000給了我們一個很好的啟示:計算數學的任務應該交給計算機,寫程式的重任應該交給電腦,手錶還是用來看時間就好。
加入電腦王Facebook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