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前我們報導過 Western Digital 由於在主打 NAS 使用的紅標硬碟上,採用了 SMR 技術,而且並未對外明確公開,因此造成硬碟耐用性爭議相關問題。現在,國外消費者決定對 WD 提起集體訴訟。
在遭到外界踢爆 Western Digital 的紅標硬碟(WD Red)搭載了 SMR(Shingled Magnetic Recording,疊瓦式磁記錄)後,雖然 WD 立即為 SMR 技術進行辯護,並指出經過內部測試,WD Red 硬碟的耐用度絕對經得起考驗,後續很快公開了使用 SMR 與 CMR 產品的對照表,但顯然這樣的處理方式,並沒有平息掉消費者的怒火。
第四名、驗證密碼控制機制的不足(Insufficient identity, credential, acccess and key management)
例如沒有做好人員的SoD(separation of duties),登入相關的控制台沒有實行多因子驗證,密碼沒有固定強制週期性更新等等。有些是政策面有些是技術面。在GCP上identity/credential/access and keny management這些服務都能提供你強大的驗證控制機制。
ROG 系列主機板產品線多元,Intel 主流市場主機板冠上 Maximus 名稱,旗下各款均有其市場使命,如豪華版 Extreme、VRD/VRM 水道 Formula、普羅大眾款 Hero。這次採用 Intel Z490 晶片組的 ROG Maximus XII Apex,每條記憶體通道僅安排 1 個插槽,追求記憶體超頻表現。
記憶體超頻定位
Asus ROG 玩家共和國 Intel 系列產品隨著 Z490 晶片組上市,如今也來到 Maximus XII 第十二代,從早年僅有 1~2 款頂尖設計,當今已針對不同高階玩家市場屬性特化,例如什麼都有豪華版本 Extreme,以及針對水冷玩家,於 VRD/VRM 處理器電源轉換供應區提供水道的 Formula。對於非極限 LN2 液態氮超頻玩家,則可以選擇親民許多的 Hero 版本。
瞄準記憶體超頻玩家,Asus ROG Maximus XII 推出 Apex 版本,最大的特色就是每條記憶體通道僅安排 1 個記憶體插槽,追求較佳的訊號傳輸品質。依據 Asus 公開規格,ROG Maximus XII Apex 雖然僅為 6 層電路板設計,記憶體等效時脈卻可達 DDR4-5000+,並同時擁有 Extreme 版本的 LN2 極限超頻設計。
Asus ROG Maximus XII Apex 規格
尺寸版型:ATX(305 x 244(mm))
晶片組:Intel Z490
支援處理器:LGA1200 Intel 10th Gen Core∕Pentium Gold∕Celeron
介面擴充槽:PCIe 3.0 x16 x 2(x16/x0、x8/x8)、PCIe 3.0 x4 x 1(x4(與 M.2_1 共用)/x2)、PCIe 3.0 x1 x 1
儲存裝置介面:SATA 6Gb/s x 8(SATA6G_1/2 與 DIMM.2_1 共用 SATA 訊號,SATA6G_5/6 與 DIMM.2_2 共用訊號)、M.2 x 1(M key、2242∕2260∕2280、PCIe 3.0 x4/SATA 6Gb/s,PCIe 訊號與 PCIEX4 共用)、M.2 x 1(M key、2242∕2260∕2280∕22110、PCIe 3.0 x4/SATA 6Gb/s,SATA 訊號與 SATA6G_1/2 共用)、M.2 x 1(M key、2242∕2260∕2280∕22110、PCIe 3.0 x4/SATA 6Gb/s,訊號與 SATA6G_5/6 共用)
背板 I/O:PS/2 x 2、USB 3.2 Gen 1 x 5、USB 3.2 Gen 2 x 4、USB 3.2 Gen 2 Type-C x 1、RJ45 x 1、RP-SMA x 2、3.5mm x 5、TOSLINK x 1
附件:DIMM.2 模組 x 1、天線模組 x 1、M.2 螺絲包 x 2、M.2 單面模組緩衝橡膠墊片 x 2、SATA 線材 x 8、可定址 RGB LED 轉接線 x 1、RGB LED 延長線 x 1、測溫線 x 2、Q-connector x 1、ROG 貼紙 x 1、金屬銘牌貼紙 x 1、杯墊 x 1、ROG 鑰匙圈 x 1
X 型切割電路板
Asus ROG Maximus 系列主機板,訴求記憶體超頻特色的 Apex 型號,從 Intel Z270 晶片組時期加入這個大家庭。ROG Maximus IX Apex 以來,這款主機板總是採用 X 型切割電路板,這次採用 Z490 晶片組的 ROG Maximus XII Apex,於 SATA 6Gb/s 插槽周圍深切不少;該處電路板預留給玩家自行移除,移除後的電路板廢料,應該可以做為開瓶器用途。
除了電路板形狀,散熱片設計也吸納 X 型概念,晶片組 2 側長出 2 片壓克力透明視窗小翅膀,為這款主機板特有的設計。接近主機板角落一隅安排 ROG 眼型標誌,開機後亮起下方 RGB LED 燈光效果;另一方面,SATA 6Gb/s 連接埠電路板背部、延伸至背板 I/O 處理器供電轉換區散熱片下方也安排 RGB LED,使用較為含蓄的方式提供燈光效果。
因應第十代 Core 系列桌上型處理器 Comet Lake S 以及下一世代 Rocket Lake S 用電量的增長幅度,原本既存於處理器供電轉換區上方的散熱片,ROG Maximus XII Apex 直接延伸至背板 I/O 處,大幅度增加與空氣接觸的表面積,內嵌 6mm 熱導管甚至延伸至 VccSA、VccIO 供電轉換處。
極限超頻設計
ROG Maximus XII Apex 主機板的右上角與下方,結合許多針對超頻所特化的功能。記憶體與 DIMM.2 插槽上方安排 1 個 7 段式雙位數除錯碼。為避免查找除錯碼的麻煩,一旁尚有 CPU、DRAM、VGA、BOOT 簡易除錯燈號,以及使用 LN2 液態氮超頻時,CPU、DRAM、PCIE 附近產生凝結的警示燈號。
因此,ROG Maximus XII Apex主機板自然也承襲歷代優秀的超頻血統,像是比4條插滿更容易超頻的2條記憶體插槽、LN2(液態氮)模式、方便用電錶量測的ProbeIt檢測點、解決cold bug的RSVD開關、雙BIOS切換,以及排除超頻狀況的7段式雙位數和CPU、DRAM、VGA、BOOT除錯燈號…等硬體上幾乎全方位的超頻設計外,也能夠透過具有獨家演算法的「AI智慧超頻」功能,在評估處理器潛能和散熱器的散熱能力後,自動調校出穩定運作的超頻組態。
NanoSound One的預定上市時間為2020年8月,預定售價為港幣625元(約合新台幣2,440元),內容包含NanoSound One套件與紅外線搖控器,使用者還需自備Raspberry Pi 4、電源供應器,或是直接購買港幣1,950元(約合新台幣7,605元)、包含CD播放軟體授權碼與完整硬體的大全配。
基於 Chromium 的全新 Microsoft Edge 瀏覽器擁有許多重要特色,其中最關鍵的部分,莫過於能夠直接套用 Google Chrome 的擴充功能,以及更符合現代網路標準的相容性。
根據市場調查公司 StatCounter的統計,舊版 Edge 瀏覽器當前的市佔率剛剛超越 2%,雖然比起過去 Internet Explorer 制霸的時代來說,擁有相當大幅度的差距,但這也促成了微軟轉向 Chromium 陣營的關鍵,要是不能跟主流站在一起,只堅持走自己的路,遲早有一天會失去制訂網頁標準的話語權。
幾週之前 Unreal Engine 5 為全球玩家帶來了令人震撼的技術展示影片,逼真的光影、細節跟物理表現,印證著科技飛越式的進步。當然 Epic Games 表示,該 Demo 實機運算於 PlayStation 5 平台上,這也令人好奇如 PC、Xbox Series X 等,是否能做到相同效果。
先前 Epic Games 正式對外公開了全新遊戲引擎 Unreal Engine 5,初登場的技術展示影片「Lumen in the Land of Nanite」給了玩家一場震撼教育,當時 Epic Games 除了說明他們解放了多少限制,使用哪些新技術之外,還特別提到了尚未公開外型的次世代遊戲主機 PlayStation 5。
Epic Games 表示,Unreal Engine 5 能有如此細緻的畫面,並在場景中載入大量的物件跟多邊形,得力於 PS5 的全新「神級」SSD 架構。當時官方甚至指出,PS5 在儲存系統上的設計,即便是高端 PC 在短時間也可能難以企及。
以上說法引起了外界對 Epic Games 的一些疑問,紛紛想了解要是 PS5 能夠呈現出如此效果,那它的對手 Xbox Series X 是否同樣可以辦到?未來的 PC 又要花多久時間才能追上?
在接受國外媒體 VG247的採訪中,Epic Games 的工程副總裁 Nick Penwarden 承認,他們的確針對 PS5 的 SSD 架構,重寫了部分 Unreal Engine 5 的程式碼,藉此發揮該儲存系統的潛能。這表示,我們在 PS5 實機運算上看見的「Lumen in the Land of Nanite」技術展示影片,在其它平台上無法複製。
Nick Penwarden 說,PS5 在運算能力和繪圖效能上有著巨大的躍進,其儲存架構非常特別,藉由 SSD 的超高速傳輸,讓開發人員能夠呈現更密集、更細節的作品環境,甚至改變了他們對遊戲製作的看法。正因為 PS5 的 SSD 擁有如此的影響力,Epic Games 才選擇重寫 Unreal Engine 5 的核心 I/O 子系統來展現引擎潛能。
當然,Nick Penwarden 的說法並不代表我們在「Lumen in the Land of Nanite」上所看見的一切,就真的無法於 Xbox Series X 或 PC 上重現,前提是 Epic Games 願意再為其它平台做出調整,但玩家或許也能夠期待 Unreal Engine 5 在 PS5 上將會有更多獨家的特色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