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antcast
Channel: 電腦王
Viewing all 6169 articles
Browse latest View live

AMD Ryzen 3000 系列桌上型處理器大舉進攻,良駒配好鞍 GIGABYTE X570 晶片組主機板如何選?

$
0
0
AMD 於今年下半年推出第三代 Ryzen 3000 桌上型處理器系列,單執行緒效能與對手 Coffee Lake 平起平坐,更延續多執行緒大方送的傳統。只是良駒易求、好鞍難尋,1 張可發揮 PCIe 4.0 新規格效能的主機板亦相當重要。

AM4 相容性至 2020 年

AMD 自從 Zen 微架構 x86 處理器上市以來,維持 AM4 腳位平台相容性承諾,不像對手強制搭配處理器與晶片組並不斷更換。目前 AMD B350 晶片組主機板,仍可透過 UEFI BIOS 更新,取得第三代 Ryzen 3000 桌上型處理器系列的支援性,包含已經上市的實體十二核心 Ryzen 9 3900X,以及未來實體十六核心 Ryzen 9 3950X。

舊有晶片組主機板可透過 UEFI 更新獲得新款處理器支援性,但是已經佈建好的硬體電路,較難無痛升級更快的傳輸規範。第三代 Ryzen 桌上型處理器系列除了效能賣點,PCIe 傳輸通道升級為 4.0 版本更是重點之一,縱使目前各家主機板廠釋出的 AMD 300 系列(A320 晶片組除外)、400 系列晶片組主機板仍舊保留與處理器相關的 PCIe 4.0 通道,但 AMD 已經宣布,為避免混淆市場以及保證連結相容性,未來釋出的更新版 AGESA 將於舊有晶片組主機板關閉 PCIe 4.0 選項。

應用 PCIe 4.0 規格的消費級產品正處於起步階段,顯示卡僅有同廠 Radeon RX 5700 系列、SSD 則是 Phison PS5016-E16,數量仍然不多。只是別忘了第三代 Ryzen 桌上型處理器系列和 X570 晶片組之間採用 PCIe x4 規格相互連結,過去無論是 Intel 的 DMI 3.0 x4 或是 AMD 的 PCIe 3.0 x4,1 個 PCIe 3.0 x4 NVMe SSD 即可灌滿傳輸頻寬,當處理器與晶片組之間升級至 PCIe 4.0 之後,頻寬即可容納 2 個 PCIe 3.0 x4 NVMe SSD 同時存取。

▲ 過去1個PCIe 3.0 x4 NVMe SSD即可撐爆處理器與晶片組之間的頻寬,升級PCIe 4.0之後,即可容納2個PCIe 3.0 x4 NVMe SSD同時存取。

▲ GIGABYTE AORUS NVMe Gen4 SSD使用支援PCIe 4.0的Phison PS5016-E16控制晶片,最高讀取速度可達5000MB/s,突破過往PCIe 3.0 x4傳輸瓶頸。

處理器、主機板平衡搭配

第三代 Ryzen 3000 桌上型處理器系列雖然能夠搭配固有晶片組主機板,AMD 仍舊推出 X570 晶片組讓市場選擇。X570 晶片組能夠透過 PCIe 4.0 x4 與第三代 Ryzen 3000 桌上型處理器系列相互連接,對外的 PCIe 4.0 通道同樣提升至 PCIe 4.0 規格,相較 X370、X470 晶片組而言,也同步加強 PCIe、USB 3.2 Gen2、SATA 6Gb/s 等週邊通道數量,使其平台連接性更為完備。

按照 AMD 規劃,未來仍可見到其它定位次階的 500 系列晶片,但 X570 以外的其餘晶片組似乎不會再往下開放 PCIe 4.0 規格連結其它週邊,因此若是使用者相當重視未來升級性,目前已推出的 X570 晶片組主機板可能是唯一解方。

以台灣 4 大主機板廠為例,各家均替新一代 X570 晶片組主機板添加許多特色,倘若以處理器供電轉換設計而言,GIGABYTE 無疑提供最為高階的設計,甚至下放原先定位於伺服器 1000A 電流供應能力的 PWM 控制器至消費級市場,和其它友商設計對比,兼顧並聯 MOSFET 的大電流供應能力,又沒有倍相器訊號延遲的暫態反應速度惡化的問題。

▲ 依據第三代Ryzen桌上型處理器系列不同型號定位,GIGABYTE推出多款不同等級與售價的X570晶片組主機板,供消費者選購。

3900X 配 X570 AORUS MASTER

GIGABYTE 採用伺服器等級 Infineon XDPE132G5C 數位 PWM 控制器的 X570 晶片組主機板共有 2 款,分別為 X570 AORUS XTREME 和 X570 AORUS MASTER,處理器核心與 SoC 供電轉換分別設計成 14+2 相和 12+2 相,如果說 X570 AORUS XTREME 是為了實體十六核心 Ryzen 9 3950X 所設計,那麼實體十二核心 Ryzen 9 3900X 則建議搭配 X570 AORUS MASTER。

▲ X570 AORUS Master主機板,市場定位排名僅比X570 AORUS Xtreme次一階。

▲ 主機板一隅提供硬體開關按鈕,以及雙位數7段式顯示器除錯燈與DualBIOS功能滑動開關。

▲ CPU、DRAM、VGA、BOOT簡易型除錯燈讓使用者快速判斷開機問題位於何處。

▲ X570 AORUS Master主機板支援免安裝處理器、記憶體的Q-Flash Plus UEFI更新機制,並保有原先 DualBIOS 相互備援功能。

X570 AORUS MASTER 處理器供電轉換單相採用 1 顆 IR3556 PowIRstage,單顆最高可供應 50A 電流,足以應付 Ryzen 9 3900X 日常運作以及超頻所需。MOSFET 散熱片更導入直觸式熱導管與鋁鰭片設計,相對它廠仍舊選擇美觀優先的鋁擠散熱「塊」,GIGABYTE 此舉不僅擁有實用機制,更替水冷散熱愛好者設想,避免處理器水冷頭附近空氣擾動降低,致使 MOSFET 過熱進入保護機制降低功率輸出。

▲ X570 AORUS Master處理器供電轉換採用XDPE132G5C PWM控制器直出12+2相訊號,散熱片更採用直觸式熱導管和鋁鰭片設計。

▲ X570 AORUS Master記憶體供電採用1上2下單相設計,選用ON Semiconductor NTMFS4C10N MOSFET,記憶體模組插槽更有金屬層加強訊號屏蔽與固定。

▲ IDT 6V41821BN負責產生處理器的參考基礎時脈,可於100MHz~300MHz之間線性調整。

PCIe 4.0 連接性部分,X570 AORUS MASTER其中 2 條 PCIe x16 插槽連結至處理器,提供 PCIe 4.0 x16/x0 或是 PCIe 4.0 x8/x8 通道組合方式,最靠近處理器的 M.2 插槽也接駁至處理器。X570 晶片組負責另外 1 條 PCIe x16 插槽(實則提供 PCIe 4.0 x4 通道)和 1 條 PCIe x1 插槽(PCIe 4.0 x1),以及另外 2 個 M.2 插槽和 6 個 SATA 6Gb/s。

▲ X570 AORUS Master PCIe x16插槽均有金屬層加強固定,分別可提供PCIe 4.0 x16/x0/x4或是x8/x8/x4通道組合方式,3個M.2插槽均可支援PCIe 4.0 x4或是SATA 6GB/s,且全部附贈散熱片。

▲ 由於X570晶片組擴增週邊通道數量,因此X570 AORUS Master 6個SATA 6Gb/s均無共用情形。

USB 3.2 Gen2 通道配置,分別於主機板背板 I/O 埠提供 3 個 Type-A 與 1 個 Type-C 插槽,以及提供 1 組機殼前面板擴充插槽;USB 3.2 Gen1 則於背板提供 2 個 Type-A 插槽,以及 2 組前面板擴充插槽。有線網路以及無線網路,也分別透過 Realtek RTL8125AG 和 Intel Wi-Fi 6 AX200 提供 2.5Gbps 和 802.11ax 5GHz 2402Mbps 連線速率。

▲ X570 AORUS Master背板I/O一覽,USB 3.2 Gen2共有4個插槽(USB 3.1標示),USB 3.2 Gen1共有2個插槽(USB 3.0標示),有線網路與無線網路分別提升至2.5Gbps和802.11ax 5GHz 2402Gbps等級。

▲ X570 AORUS Master前置面板針腳提供1組USB 3.2 Gen2和2組USB 3.2 Gen1。

▲ X570 AORUS Master共提供2組溫度偵測針腳。

音效處理區域,X570 AORUS MASTER 繼承高階產品應有的設計,ALC ALC1220-VB HD Audio Codec 能夠提供 125dB SNR 訊噪比,前置面板針腳加裝 Nichicon Fine Gold 交連電容,背板輸出 3.5mm 類比立體音效更加入 ESS Sabre 9118 獨立 DAC 數類轉換晶片、WIMA 薄膜電容、溫度補償震盪器,藉此提供更好的聽覺享受。

▲ X570 AORUS Master類比立體音效輸出額外採用ESS Sabre 9118獨立DAC與WIMA薄膜電容設計,以期更好的聽覺享受。

加值功能部份,X570 AORUS MASTER 提供 +12V、G、R、B 和 +5V、D、G RGB LED 燈條針腳各 2 組,主機板同樣安排不刺眼的數位定址式燈光效果。主機板本身尚有 2 組溫度感應器與麥克風擴充針腳,搭配 Windows 作業系統 System Information Viewer 軟體,讓玩家更能夠了解系統運作狀態,並做出風扇轉速行為決策。

▲ X570 AORUS Master共安排+12V、G、R、B和+5V、D、G RGB LED燈條針腳各2組。

▲ 近期主機板RGB LED燈光特效已不再是電子花車般絢麗,而是暧暧內含光般設計。

▲ X570 AORUS Master於電壓量測點附近安排麥克風針腳,透過附屬零件能夠量測機殼內部風扇噪音。

▲ X570 AORUS Master主機板背部金屬飾板不僅具備裝飾和防止誤觸短路功能,處理器供電轉換處更安裝導熱墊,肩負部分散熱任務。

中階戰將 X570 AORUS PRO WIFI

相對於旗艦型、高階產品,更多消費者追求主流市場產品的性價比,此市場也是眾家的必爭之地,若是玩家預計購入實體八核心的Ryzen 7 3800X、Ryzen 7 3700X 處理器,GIGABYTE 在此定位區間推出 X570 AORUS PRO WIFI 主機板,強化主要功能。

▲ X570 AORUS Pro WiFi主機板以中階之姿、高性價比切入市場。

X570 AORUS PRO WIFI 處理器供電轉換區採用 12+2 相設計,但組成方式有所不同,首先由 IR35201 輸出 6 相 +2 相 PWM 訊號,處理器核心 PWM 訊號經過 6 個 IR3599 倍相成 12 相,單相由 1 顆 IR3553 PowIRstage 負責,單顆最高供應 40A 電流;處理器 SoC 2 相 PWM 訊號則輸入至 IR3598,IR3598 設定成雙驅動器模式,單相上橋採用 2 顆 NTMFS4C10N 負責,下橋則是交由 2 顆 RDS(ON) 導通電阻更低的 NTMFS4C06N 負責。

▲ X570 AORUS Pro WiFi處理器供電轉換依舊使用12+2相設計,核心部分由6相PWM訊號倍相而來,用料也有所差異。較為吃重的核心供電轉換部分,依然具備鋁鰭片設計,散熱模組亦保留直觸式熱導管。

▲ DDR4記憶體模組主要供電使用單相設計,上、下橋各自採用1顆、2顆4C10CN MOSFET,處理器插槽同樣具備金屬層用以屏蔽與加強固定。

主機板提供 3 條 PCIe x16 插槽,包覆金屬強化層的 2 條銜接至處理器,提供 PCIe 4.0 x16/x0 或是 x8/x8 的組合方式,另外 1 條 PCIe x16 插槽由晶片組負責,提供 PCIe 4.0 x4 通道,其餘還提供 2 條 PCIe 4.0 x1 插槽。M.2 則提供 2 組,根據距離處理器與晶片組的鄰居關係,這 2 組 M.2 插槽分別交由雙方負責,而 6 個 SATA 6Gb/s 插槽均銜接至晶片組,和其它插槽亦無共用關係。

▲ 包覆金屬強化層的PCIe x16插槽、靠近處理器的M.2插槽均由處理器負責,其餘PCIe插槽、M.2插槽銜接至晶片組。

▲ X570 AORUS Pro WiFi提供6個SATA 6Gb/s插槽,插槽通道獨立不與其它功能共用。

▲ X570 AORUS Pro WiFi採用簡易除錯燈,標示CPU、RAM、VGA、BOOT和者於開機途中出現問題,一隅還可見到1組USB 3.2 Gen2前置面板擴充針腳。

音效 Codec 仍舊使用 ALC1220-VB 以及 Nichicon Fine Gold 電容、WIMA 薄膜電容,背板立體聲以及前置面板立體聲的 SNR 訊噪比為114dB 和 110dB。類比音效區和數位區接地層之間仍舊安排 RGB LED 和不塗佈防焊漆設計,但因應 PCIe 4.0 而更換的電路板材質較不透明,光照效果無法達到以往的亮度。

▲ 音效Codec ALC1220-VB額外加上金屬屏蔽層,並採用Nichicon Fine Gold電容、WIMA薄膜電容調整音色。

▲ X570 AORUS Pro WiFi仍然在類比音效和數位接地層之間安排RGB LED。

▲ 應該是多出1個HDMI連接埠的關係,X570 AORUS Pro WiFi背板I/O USB 3.2 Gen2數量更改為3個,Intel Wi-Fi 6 AX200網路卡天線RP-SMA則遠離干擾源USB 3,有線網路則由Ethernet Controller i211AT負責,並隨主機板附贈cFosSpeed網路流量塑形軟體。

▲ 除了主機板本身具備RGB LED燈光效果,另外還有+12V、G、R、B和+5V、D、G各2組。

▲ AMD部分原廠處理器散熱器自備RGB LED燈光效果,X570 AORUS Pro WiFi也提供1組專用RGB LED同步針腳。

▲ 這張主機板保留DualBIOS和Q-Flash Plus功能,無須安裝處理器與記憶體即可更新UEFI,啟用這功能的按鈕安排在ATX 24pin附近。

入門超值選 X570 GAMING X

第三代 Ryzen 桌上型處理器系列轉進 PCIe 4.0 的懷抱,但並非每個玩家都需要 Ryzen 9 3900X、Ryzen 9 3950X 的多執行緒運算能力,主機板廠也要兼顧 Ryzen 5 3600、Ryzen 5 3600X 玩家的需求,因此 Asus、GIGABYTE、MSI 均有推出新台幣 5,000 元以下的入門 X570 晶片組主機板。

▲ GIGABYTE推出X570 Gaming X主機板,為PCIe 4.0入門款式。

▲ X570 Gaming X主機板處理器插槽背面仍可見到滿滿的MLCC陶瓷積層電容,不因價低而妥協。

仔細觀察,仍舊是 GIGABYTE X570 GAMING X 擁有較多的處理器供電轉換相數,達成 10+2 相規模。PWM 控制器採用 Renesas ISL69147 輸出 5+2 相訊號,處理器核心供電轉換 5 相訊號透過 5 顆 ISL6617A 倍相器擴增為 10 相,單相再由 1 顆 ISL6625A 負責驅動 1 個上橋 NTMFS4C10N 和 2 個下橋 NTMFS4C06N;處理器 SoC 供電轉換 2 相訊號單相透過 ISL6596 驅動 2 個上橋 NTMFS4C10N 和 2 個下橋 NTMFS4C06N,上橋藉由並聯方式加強電流輸出能力。

▲ X570 Gaming X為新台幣5,000元以下的PCIe 4.0入門款式,GIGABYTE還是安排10+2相處理器供電轉換規模。

▲ X570 Gaming X記憶體主要供電安排單相轉換規模,選用NTMFS4C10N組成1上橋、2下橋電路結構。

▲ X570 Gaming X CPU +12V和ATX 24pin插座針腳採用實心版本,可容納更多電流通過,其餘定位更高的X570晶片組主機板也都採用相同設計。

由於入門消費族群使用 2 張顯示卡串聯運算的機會不大,因此 X570 GAMING X 僅提供 1 條 PCIe 4.0 x16 插槽,此條插槽與安排散熱片的 M.2 插槽,均連結至處理器。晶片組的 PCIe 4.0 通道配置,4 條負責連結第二組 M.2 插槽,另外還有 4 條負責 1 條 PCIe x16 插槽,其餘 3 條 PCIe 4.0 x1 插槽同樣由晶片組負責。

▲ X570 Gaming X擴充插槽的簡易判別方式,若是插槽本身具有金屬強化層,則該插槽訊號銜接至處理器,其餘則銜接至晶片組。

▲ 相對於友廠新台幣5,000元以下X570入門主機板拔除M.2散熱片,這款X570 Gaming X繼續附贈1片M.2散熱片。

▲ SATA 6Gb/s保持6組插槽,沒有縮減至4組。

音效部分改採 ALC887 Codec 和 Nippon Chemi-Con 音響級電容,有線網路則同步換裝 RTL8118,依舊提供 GbE 級連線速度,網路流量塑形軟體亦改由 Realtek 自家 Gaming LAN 頻寬控制公用程式負責。成本控制因素,X570 GAMING X 沒有替 USB 3 介面加裝 redriver 晶片,因此無論是背板 I/O 或是前置面板擴充針腳,僅有 USB 2.0 和 USB 3.2 Gen1 規格。

▲ 類比音效轉換部分,採用ALC887 Codec和Nippon Chemi-Con音響級電容。

▲ X570 Gaming X背板I/O一覽,提供1個HDMI視訊輸出埠,USB則提供USB 2.0和USB 3.2 Gen1規格,更具備滑鼠與鍵盤各自分開獨立的PS/2。

▲ 前置面板擴充針腳,X570 Gamging X提供2組USB 3.2 Gen1。

好消息是,X570 GAMING X 雖然沒有冠上 AORUS 電競之名,依舊配置 +12V、G、R、B 和 +5V、D、G RGB LED 燈條針腳各 2 組,免安裝處理器、記憶體即可更新 UEFI 的 Q-Flash Plus 功能同樣一併保留下來。

▲ X570 Gaming X支援RGB LED燈條,+12V、G、R、B和+5V、D、G針腳各配置2組。

▲ 處理器附近尚有1組提供散熱器RGB LED燈光控制針腳。

▲ Q-Flash Plus功能,讓X570 Gaming X無須安裝處理器與記憶體即可更新UEFI版本。

UEFI 介面調整好上手

以往 GIGABYTE 主機板運作時脈以及電壓調整選項,分屬於 UEFI 界面底下多個不同分頁,對於時常挑戰極限的玩家而言,不斷進出各個分頁令人煩躁,因此這一世代 X570 晶片組主機板系列將相關選項統一放置在 Tweaker 大分頁之下,能夠快速調整處理器以及記憶體電壓、時脈,記憶體時序與 VRM loadline 等細項,才需要再次進入下一層選單。

▲ GIGABYTE X570晶片組主機板UEFI選單,將處理器、記憶體時脈與電壓統合在Tweaker大分頁,方便玩家快速調整。

▲ X570 AORUS Master處理器時脈選項相當細緻,參考基礎時脈能夠以0.01MHz步進間距調整,榨乾最後1滴效能。

▲ 處理器倍頻以0.25x間距為調整單位。

▲ 記憶體SPD資訊可由選單選擇,或是採用組合鍵Ctrl+S呼叫出現。

▲ 俗稱防掉壓的Loadline Calibration,選擇不同選項時,UEFI畫面左下角將以圖形方式顯示負載與電壓的關係。

如果這些改變還不夠,GIGABYTE 也替 UEFI 加入 Favorites 我的最愛大分頁,若是玩家經常調整某個 UEFI 選項,只要將該選項反白,並按下鍵盤 Insert 鍵,即可將此選項放入 Favorites 我的最愛大分頁(移除時同樣反白選項並按下 Insert)。而在任何 UEFI 階層選單,按下 F11 鍵即可快速跳往 Favorites 我的最愛,也提供更快速的操作方式。

▲ Favorites我的最愛預先納入數個常用選項,玩家也可以利用鍵盤Intert鍵加入或移除選項。

3600X、3700X、3900X 效能比一比

上述 3 款主機板的市場定位不太相同,X570 AORUS MASTER 最高,X570 AORUS PRO WiFi 次之,X570 GAMING X 則是屬於入門款,因此我們也找來了 Ryzen 9 3900X、Ryzen 7 3700X、Ryzen 5 3600X 這三款十二核心 24 執行緒、八核心十六執行緒、六核心十二執行緒處理器進行效能比較。

無規矩不成方圓,這 3 款定位不同的主機板搭配不同核心數量與時脈的處理器,其餘記憶體、顯示卡、SSD 均採用同樣的配置,記憶體為G.SKILL Sniper X F4-3400C16D-16GSXW 8GB x 2 雙通道套裝,並將等效時脈和時序固定在 DDR-3200 22-22-22-53 1T,顯示卡選用 NVIDIA GeForce RTX 2080 Ti,SSD 則是選用同廠牌支援 PCIe 4.0 x4 介面規格的 AORUS NVMe Gen4 SSD。

▲ CPU-Z 內建測試,Ryzen 5 3600X和Ryzen 7 3700X單執行緒效能相同,Ryzen 9 3900X單執行緒和多執行緒效能提升4.6%和45.8%以上。

▲ CINEBENCH R15以及CINEBENCH R20測試,所有多執行緒測試均以Ryzen 9 3900X效能最高,R15單執行緒各款處理器均位於同一等級,R20單執行緒反而是Ryzen 7 3700X最高、Ryzen 5 3600X次之、Ryzen 9 3900X最後。

負責反映遊戲效能的測試軟體 3DMark,Cloud Gate、Sky Diver、Night Raid 這 3 個畫面運算複雜度不高的遊戲,Ryzen 7 3700X 和Ryzen 9 3900X 因為效能較高,因而也獲得較高的繪圖子項目分數;Fire Strike 以上場景畫面較為複雜,此時效能瓶頸落在顯示卡身上,因此 3 款處理器和主機板的繪圖子項目分數差不多,玩家可以根據以上實測結果,輔以平時經常遊玩的遊戲畫面等級,選擇適合自己的產品。

▲ 3DMark Fire Strike測試場景以上,如Time Spy、Port Royal,因效能瓶頸落在顯示卡身上,3款處理器繪圖子項目效能差異不大,玩家可依實際需求選擇處理器和主機板,不一定非得要最高階產品不可。

同樣的情形也發生在量測整體效能的PCMark 10身上,雖然總分仍按照處理器等級高低依序遞增,倘若仔細觀察細部項目,可以發現如程式啟動、網頁瀏覽、寫作、遊戲、繪圖等沒有太大差距,諸如試算表、相片編輯、渲染與視覺化、物理等需要多執行緒大量運算的工作,3款處理器和主機板才有較大的效能差異。

▲ PCMark 10以多型態工作負載測試電腦系統的效能,玩家可以根據實際情況,選擇Ryzen 5 3600X、Ryzen 7 3700X、Ryzen 9 3900X以及所搭配的主機板等級。

若是玩家喜愛超頻,那麼絕對不可以錯過 AMD 所提供的 Ryzen Master 超頻軟體,能夠顯示主機板處理器供電轉換區的能耐,可提供更大的電流量與總體轉換功率,部分程度代表了能夠擁有更好的超頻潛力。X570 AORUS MASTER 最大可供應處理器 1200W 功率,也擁有最好的 MOSFET 散熱設計,確保超頻後長時間運作的穩定性。

▲ X570 Gaming X、X570 AORUS Pro WiFi、X570 AORUS Master等3款主機板的處理器供電轉換區PPT(處理器插槽可供應的總功率)、TDC(長時間供應電流)、EDC(峰值供應電流)各項數據比較表。

平衡搭配最划算

若將第三代 Ryzen 桌上型處理器系列比喻為馬,各款 X570 晶片組主機板比喻為鞍,最佳狀況為何種速度的馬,就配上何種等級的鞍;例如 Ryzen 9 3900X 配上 X570 AORUS MASTER,Ryzen 5 3600X/3600 搭配 X570 GAMING X。這並非金科玉律,消費者當然也可以使用 Ryzen 5 3600X 搭配 X570 AORUS MASTER,主機板設計能夠提供超越 AMD 規範的規格標準,只是這中間的價差並不划算,不如平均分配至處理器與主機板,選擇 Ryzen 7 3700X 搭配 X570 AORUS PRO WIFI。

正值暑假裝機潮,GIGABYTE 也替旗下 X570 晶片組主機板舉辦特惠活動,於 2019 年 7 月 7 日~8 月 31 日期間,購買 X570 晶片組主機板系列,上網登錄即可獲贈 AORUS 與 AMD 聯名抱枕以及 MyCard 點數 1,000 點,換算市價回饋不少,玩家可得把握這 2 個月的時間。

 

產品資訊

GIGABYTE X570 AORUS MASTER

GIGABYTE X570 AORUS PRO WIFI

GIGABYTE X570 GAMING X

測試平台

  • 處理器:AMD Ryzen 9 3900X、Ryzen 7 3700X、Ryzen 5 3600X
  • 記憶體:G.SKILL Sniper X F4-3400C16D-16GSXW DDR4-3400 8GB x 2 @DDR4-3200
  • 系統碟:GIGABYTE AORUS NVMe Gen4 SSD 2TB
  • 電源供應器:Seasonic Platinum SS-1000XP
  • 作業系統:Microsoft Windows 10 Pro 64bit 1903
加入電腦王Facebook粉絲團

Picasso 再次定義內顯效能高度,AMD 第二代 Ryzen 5 3400G 處理器測試

$
0
0
此次隨著採用 Zen 2 微架構第三代 Ryzen 桌上型處理器上市,大家習慣稱為 APU 的內建繪圖顯示第二代處理器 Ryzen 5 3400G 和 Ryzen 3 3200G 也一同和大家見面。這一代 Ryzen 5 3400G 和 Ryzen 5 2400G 有何異同?遊戲繪圖效能又提升了多少?讓我們接著看下去便知分曉。

Zen+ 微架構

第一代包含 Radeon 顯示繪圖的 Ryzen 處理器,Ryzen 5 2400G 和 Ryzen 3 2200G 甫上市就採用 2000 系列型號命名,內部微架構和製程則保持與第一代 Ryzen 桌上型處理器相同,採用 Zen 和 GlobalFoundries 14nm。因此我們習慣稱之為 APU 的 Ryzen 處理器系列,新技術的導入將比一般不含內建顯示的系列版本,差距 1 個世代。

今年 7 月 7 月推出的第二代內建 Radeon 顯示繪圖 Ryzen 5 3400G 和 Ryzen 3 3200G,採用 Zen+ 微架構和 GlobalFoundries 12nm 製程,前者優勢可以降低 L1、L2、L3 快取以及記憶體的存取延遲,使其在主要微架構不變的情況,提升單位時脈 IPC 效能約 3%,後者取其電晶體表現,不同時脈所需運作電壓更低,以及往上推升最高時脈。

此外,AMD 也有意讓這 2 款處理器接手 Ryzen 系列處理器入門市場,因此第一代不包含內建繪圖顯示的 Ryzen 5 1400、Ryzen 3 1200 處理器成為絕響,後續見到 Ryzen 5 3400、Ryzen 3 3200 型號的可能性也不高。

▲ Ryzen 5 3400G、Ryzen 5 2400G、Ryzen 3 3200G、Ryzen 3 2200G 規格比較,各款晶粒面積和電晶體數量不變,面積約為 209.78mm2、電晶體數量約為 49 億 4 千萬個。

由於更換至 Zen+ 微架構和 12nm 製程,Ryzen 5 3400G 和 Ryzen 3 3200G 處理器時脈和 Radeon 內建繪圖時脈均有提升,處理器基礎時脈對比前一代提升 100MHz,自動超頻時脈則是 300MHz。內建 Radeon Vega 運算單元數量不變,雙方依舊是 Radeon Vega 11 和 Radeon Vega 8,最高時脈分別上升至 1400MHz 和 1250MHz。

▲ Ryzen 5 3400G、Ryzen 3 3200G 功能拓樸仍與前一世代相同,採用 Infinity Fabric 連結內部 6 個主要功能區塊。

加深 Ryzen 5 3400G 吸引力

帳面規格而言,第二代 Ryzen 5 3400G、Ryzen 3 3200G 的進步幅度,似乎沒有同時轉換至 Zen 2 微架構和 TSMC 7nm 製程的第三代 Ryzen 桌上型處理器系列來得亮眼,然而 Ryzen 5 3400G 增加過去系列沒有的特色,首先是 AM4 封裝內部散熱膏變更為含銦焊錫,加速廢熱往外傳遞,玩家不必自行破壞保固開蓋塗佈液態金屬散熱膏,對於靜音被動散熱玩家也更友善。

▲ Ryzen 5 3400G 包裝樣式變成與第三代 Ryzen 桌上型處理器系列類似,一隅仍舊標示 Processor with Radeon Graphics。

▲ 盒裝內容物不變,包含處理器本體、散熱器、說明保固書。

再者是隨盒搭售的散熱器版本,Ryzen 5 3400G 從 TDP 65W Wraith Stealth 變更為 TDP 95W Wraith Spire,搭配 Ryzen 3000 系列桌上型增添的 Precision Boost Overdrive+Auto OC 享有更多的散熱餘裕。最後則是上市價格,Ryzen 3 3200G 維持美金 99 元不變,Ryzen 5 3400G 則是降至美金 149 元,折合約新台幣 4,650 元。另外也別忘了 AM4 平台相容性,玩家可以搭配更便宜的 300 系列、400 系列晶片組主機板(注意主機板是否包含視訊輸出埠)。

▲ 隨著處理器搭贈 2 張貼紙,1 張為 Ryzen 5 處理器、1 張為 Radeon Vega Graphics。

▲ Ryzen 5 3400G 盒裝搭售的散熱器變更為 Wraith Spire,TDP 為 95W,高度相對 Wraith Stealth 來得更高。

▲ Ryzen 5 3400G、Ryzen 3 3200G 的 SoC I/O 通道規格、數量與前一世代相同。

Fluid Motion 畫面補插

此一世代 Ryzen 5 3400G、Ryzen 3 3200G 的 Fluid Motion 畫面補插技術沒有太大變化,一般狀況可以透過 CyberLink PowerDVD 播放軟體使用 Fluid Motion,將 24FPS 或是 30FPS 的影片畫面補幀至 60FPS。此外也可以透過 Bluesky Frame Rate Converter 這款 DirectShow 濾鏡強制開啟 Fluid Motion,再由其它影片播放軟體調用此一濾鏡,即可享受補幀效果。

Ryzen 5 3400G 使用 Fluid Motion 的狀況與前一世代 Ryzen 5 2400G 類似,可將 24FPS 或是 30FPS 1080p 解析度影片補幀至 60FPS,2160p/4K 則是能夠補到 53FPS~57FPS 之間,若是不看統計數字,4K 影片播放時確實有更為流暢的感受。(註:經測試,Radeon RX 480、Radeon RX 580、Radeon VII 可將 4K 影片補幀至 60FPS,Radeon RX 5700 系列傳聞未實作 Fluid Motion ASIC 而無法支援。)

▲ Ryzen 5 3400G、Rýzen 3 3200G 內建 Radeon Vega 11、Radeon Vega 8 硬體視訊解碼能力,與 Ryzen 5 2400G、Ryzen 3 2200G 相同。

▲ Ryzen 5 3400G 能夠將 1080p 解析度影片透過 Fluid Motion 補幀至 60FPS,4K 影片則大約補到 53FPS~57FPS 之間。

▲ PlayReady Hardware DRM 測試,Ryzen 5 3400G 經檢測後缺乏 HEVC 內容支援性。

 

(下一頁:Ryzen 5 3400G 與 Ryzen 5 2400G 實測比較)

處理器、遊戲繪圖效能提升

透過 AIDA64 的穩定性測試,首先揭曉 Ryzen 5 3400G 平台耗電量,以及 Wraith Spire 散熱器能夠將該處理器的溫度壓制至何種水準。於程式畫面勾選 FPU 與 GPU 燒機 10 分鐘之後,Ryzen 5 3400G 溫度來到 89.4℃(室溫 25℃),由此可以理解 AMD 為何改採金屬焊錫並升級散熱器,同時平台耗電量也來到 141W。

▲ Ryzen 5 3400G 提升運作時脈之後,平台耗電量隨之提升 14W~15W 左右,溫度則因金屬焊錫與 Wraith Spire 散熱器的加持,維持在 89℃ 附近(室溫 25℃)。

接下來是 Ryzen 5 3400G 的處理器效能測試,同樣與前一代 Ryzen 5 2400G 進行比較。由下列各項效能比較圖表可以得知,Ryzen 5 3400G 多數測試結果均可比 Ryzen 5 2400G 高出 5% 以上,甚至可達 7%~8% 左右。部份多核心運算密集工作,如 3DMark 與 PCMark 10 的物理運算甚至能夠達到 30% 以上成長幅度,跟使用者操作順暢度息息相關的 PCMark 10 App Start-up 分數,也有 25% 成長。

▲ SiSoftware Sandra 30.14 各項測試,Ryzen 5 3400G 效能受惠於時脈提升而有所成長。

▲ DDR4-2933 雙通道設定,Ryzen 5 3400G 相對 Ryzen 5 2400G 於 CPU-Z 單執行緒效能成長約 5.5%,多執行緒成長將近 9%。

▲ Ryzen 5 3400G 於 AIDA64 快取與記憶體效能測試,L3 快取存取速度進步幅度最高,並以寫入速度高出 25.8% 為首。

▲ 7-Zip 壓縮/解壓縮軟體內建測試,Ryzen 5 3400G 效能成長幅度約在 5.82%~6.87% 左右。

▲ 影片編碼測試,Ryzen 5 3400G 於 x264 FHD Benchmark 約成長 7%,HWBOT x265 Benchmark 則是雙倍成長 14% 以上。

▲ 3D 畫面渲染測試部分,Ryzen 5 3400G 於多個測試程式均有 5%~6% 成長幅度,POV-Ray 甚至能夠攀上 2 位數 10%。

▲ Ryzen 5 3400G 於 PCMark 10 總分成長 7.71%,其中子項目相片編輯達 12%、物理運算達 33.87%,與使用者體驗息息相關的應用程式啟動項目也有 25%。

Ryzen 5 2400G 推出之際,頗有買處理器送 1 張 NVIDIA GeForce GT 1030 顯示卡的意味存在,Ryzen 5 3400G 仍舊繼續繼承此一市場策略,但繪圖效能略微提升。以 3DMark 各個項目為例,單純看待繪圖子項目分數,Ryzen 5 3400G 相對 Ryzen 5 2400G 能夠提升 4%~6% 左右。

▲ 若是單一抽出 3DMark 繪圖子項目觀察,Ryzen 5 3400G 相對 Ryzen 5 2400G 能夠提升 4%~6% 左右,物理運算最高可達 30% 以上。

▲ 3DMark API Overhead 以 Ryzen 5 3400G 效能較高,但雙方都出現 DirectX 11 multi-thread 多執行緒效能反而比 DirectX 11 single-thread 單執行緒還要低的現象。

▲ Ashes of the Singularity: Escalation 採用 1080p、Low 畫質測試結果。

好奇心驅使之下,筆者也順手選擇 3DMark 近期加入的 PCI Express feature test,想理解 Infinity Fabric 能夠給予 Radeon Vega 11 多少的頻寬,卻測得相當有趣的結果。Ryzen 5 2400G 內部 Radeon Vega 11 頻寬僅有 2.06GB/s,Ryzen 5 3400G 卻是翻倍的 5.23GB/s,讓人不禁思考,在 Raven Ridge 進化至 Picasso 之際,AMD 是否對內部進行更大的調整?

▲ 透過 3DMark PCI Express feature test,測得 Ryzen 5 2400G 內部 Radeon Vega 11 頻寬為 2.06GB/s,Ryzen 5 3400G 內部 Radeon Vega 11 頻寬則為 5.23GB/s。(點圖放大)

實際以市售遊戲測試比較 Ryzen 5 3400G 和 Ryzen 5 2400G,選擇 720p 解析度與中等畫質(如無中等畫質,則往上挑選 1 個層級),於畫面不複雜的遊戲,均可越過低標 30FPS 門檻,但 Ryzen 5 3400G 僅提升串流處理器的時脈,單元數量並未增加,因此雙方仍舊屬於同一效能等級。

Picasso 再次定義內顯效能高度,AMD 第二代 Ryzen 5 3400G 處理器測試
▲採用 720p、中等畫質選項時,Ryzen 5 2400G 效能達 30FPS 以上的遊戲,Ryzen 5 3400G 能夠憑藉更高的串流處理器時脈,提供更高的畫面速率。

可塑性高的平衡選擇

Ryzen 5 3400G 官方建議售價為美金 149 元,折合新台幣約為 4,650 元,台灣市場售價約在 5,300 元左右,以加效能不加價的方式直接替代 Ryzen 5 2400G。再者 AM4 腳位的相容性橫跨 X570、400 系列、300 系列晶片組主機板,後 2 者僅需更新 UEFI 版本即可支援 Ryzen 5 3400G、Ryzen 3 3200G,玩家可根據預算與主機板功能自行選擇,遑論 Radeon Vega 11 和 Radeon Vega 8 相對 IntelUHD Graphics 630 的效能差異。

轉個方向看事情,前一世代 Ryzen 5 2400G 和 Ryzen 2200G 更為便宜,效能也不至於相距 Ryzen 5 3400G、Ryzen 3 3200G 過多,考量將近新台幣 800 元的價差,此時趁便宜將第一代 Ryzen APU 納入旗下也是很好的選擇,特別是針對喜愛 Fluid Motion 的玩家而言,前後代的視訊硬體解碼、畫面補插效能並沒有明顯差異。

 

產品資訊

AMD Ryzen 5 3400G

延伸閱讀

測試平台

  • 主機板:ASRock X570 Taichi、GIGABYTE AB350N-Gaming WIFI
  • 記憶體:G.SKILL Sniper X F4-3400C16D-16GSXW DDR4-3400 8GB x 2 @DDR4-2933
  • 系統碟:GIGABYTE AORUS NVMe Gen4 SSD 2TB
  • 電源供應器:Seasonic Platinum SS-1000XP
  • 作業系統:Microsoft Windows 10 Pro 64bit 1903
  • 顯示卡驅動程式:Adrenalin 19.7.2 (26.20.13001.16003)
加入電腦王Facebook粉絲團

PineBook Pro預購啟動,14吋筆電真的只要6,280元

$
0
0
先前筆者曾介紹過採用Rockchip RK3399 SoC的PineBook Pro輕省筆記型電腦,雖然它並不支援大家熟悉的Windows作業系統,但價格卻相當有競爭力。當時開發團隊希望能將產品售價控制在美金200元左右,如今他們的以美金199.99元(約合新台幣6,280元)的價格進行預購。

支援多種作業系統

Pinebook Pro並非像一般筆記型電腦一樣採用x86架構處理器,也不支援Windows 10 on Arm,因此無法安裝Windows作業系統,不過也就是因為這樣,所以可以省下作業系統的授權費用,有助於壓低價格。Pinebook Pro的規格在前篇文章已有介紹,這邊就不再贅述。

除了先前已公布的資訊外,開發團隊也更新了一些詳細規格,Pinebook Pro能夠支援多種不同的Linux發行版本、Chromium OS、Android 9等作業系統,機身尺寸確認為32.9 x 22 x 1.2公分,重量為1.26公斤,電池則為容量達10,000mAh的鋰聚合物電池。

在資安方面,也加入了透過微控制器切斷攝影鏡頭、麥克風、無線網路、藍牙的功能,使用者只要按住F1、F2、F3鍵10秒,就能以硬體方式完全關閉上述元件,防止隱私資訊外洩。

Pinebook Pro是款採用Arm架構處理器的輕省筆記型電腦。

它的外型與一般筆記型電腦無異。

使用者可以透過專屬的轉接板,為Pinebook PRro擴充M.2 NVMe固態硬碟。

按住F1、F2、F3鍵10秒就能以硬體方式完全關閉攝影鏡頭、麥克風、無線網路、藍牙等元件。

對PineBook Pro有興趣的讀者,可以參考預購網頁的資訊,不過目前僅供已至註冊會員優先購買,一般消費者需要等到下一梯次開放預購時才能登記。

加入電腦王Facebook粉絲團

Intel 正式推出第十代 Core 系列處理器,10nm Ice Lake U 和 Ice Lake Y 啟用新命名規則

$
0
0
千呼萬喚始出來,早先 Intel 於多個公開場合談論的 10nm 製程代號 Ice Lake 處理器系列,終於在美國當地時間 8 月 1 日正式發表,除了驚人的 IPC 提升幅度,內建顯示繪圖 Gen11 也有不錯的演出,同時也將顯示繪圖等級納入型號,更容易讓人一目瞭然。

Intel 第十代 Core 系列處理器,第一波產品終於在美國當地時間 8 月 1 日正式發表,首先推出的產品為採用 10nm 製程的 Ice Lake U 超低電源行動版和 Ice Lake Y 極低電壓行動版產品。Ice Lake 內部處理器核心採用 Sunny Cove 微架構,除了 AVX512 更導入 VNNI 加速深度學習運算,Ice Lake U 和 Ice Lake Y 並整合最高 64EU 數量的 Gen11 繪圖核心,支援 Variable Rate Shading,顯示部分也有 Adaptive Sync 動態更新率。

▲ Intel 第十代 Core 系列處理器摘要,整合 Sunny Cove 微架構處理器、Gen11 顯示繪圖、Thunderbolt 3。

▲ Ice Lake 實體四核心版本晶粒照片,可以見到 Gen11 64EU 佔據相當大的面積,內建雙埠 Thunderbolt 3 Type-C 面積也不小。

▲ Intel 第十代 Core 系列處理器,第一波產品 Ice Lake U 和 Ice Lake Y 型號一覽表,Ice Lake U 額外具備 PCIe 3.0 x4 通道,可用來加裝獨立顯示晶片。

與此同時,Intel 第十代 Core 系列處理器同步啟用新版型號命名方式,除了處理器產品等級和 SKU 型號之外,內建顯示繪圖效能等級將後綴於型號尾部。目前已知具有 G1/32EU、G4/48EU、G7/64EU 共 3 個等級,G4 以上等級為 Iris Plus graphics,G1 為 UHD Graphics。以先前釋出的資訊而言,Ice Lake U cTDP 25W 的遊戲繪圖效能可媲美 AMD Ryzen 7 3700U。

▲ Intel 第十代 Core 系列處理器同時啟用新命名規則,內建顯示繪圖效能等級將以更明確的方式加註於型號尾端。

目前 Intel 第十代 Core 系列處理器首批產品 Ice Lake U 和 Ice Lake Y 已正式量產並路需出貨給客戶,預計今年底之前即可見到第一批採用的筆記型電腦、二合一電腦、超薄型電腦與大家見面。

 

延伸閱讀

加入電腦王Facebook粉絲團

Marvell 發表 88SS1321 等 3 款 PCIe Gen4 SSD 控制器,12nm 與四通道瞄準低功耗而來

$
0
0
Phison PS5016-E16 PCIe Gen4 SSD 控制器不寂寞,Marvell 正式發表 3 款同樣支援 PCIe Gen 4 的 88SS1321、88SS1322、88SS1323。相較於 Phison 仍然使用 28nm 製程,Marvell 這幾款 SSD 直接採用 12nm,最高也僅支援 4 通道讀寫,明顯瞄準低功耗市場。

Phison PS5016-E16 PCIe Gen4 SSD 控制器跟隨 AMD 第三代 Ryzen 桌上型處理器、X570 晶片組、Radeon RX 5700 系列一同問世,在消費市場形成小小的 PCIe Gen4 生態圈之後,Marvell 也正式宣布推出相關 SSD 控制器,計有 88SS1321、88SS1322、88SS1323 等 3 款,內含 Arm Cortex-R5 三核心,核心數量比 88SS1100 少了 1 個。

相較於友商產品,Marvell 這幾款產品有幾個值得一提的特色,首先是製程採用進步得多的 12nm,對內快閃記憶體通道僅安排 4 通道,單通道最大支援 8CE,使得這 3 款 PCIe Gen4 SSD 控制器擁有不錯的電力效率,可以放在小型機構當中,如 M.2 2230 DRAMless 設計。快閃記憶體介面傳輸速度則可達 1200MT/s,最大存取速度可達 3.9GB/s。

▲ Marvel PCIe Gen4 SSD 控制器 88SS1321、88SS1322、88SS1323 比較表,88SS1321 循序讀寫速度相較 88SS1100 PCIe 3.0 x4/8 通道為快,IOPS 表現卻比較低。

▲ 88SS1321 封裝尺寸為 12 x 13.5(mm),88SS1322、88SS1323 則為 8 x 11(mm),3 者均支援 HMB(Host Memory Buffer)、後 2 者無須安裝 DRAM,因此能夠製作成 M.2 2230、2242 小型尺寸,運作所需電力低於 2W。

Marvell 這 3 款 PCIe Gen4 SSD 控制器支援 ONFI 與 Toggle 陣營快閃記憶體介面,表示能夠支援 Intel、Micron、Samsung、Toshiba(將於 10 月 1 日改名為 Kioxia)等快閃記憶體製造商的 3D 堆疊 TLC、QLC 紀錄形式顆粒。

此外這 3 款 PCIe Gen4 SSD 控制器亦支援 Toshiba 於去年 Flash Memory Summit 所公布 XL-Flash,主要是在目前 BiCS4 架構進行改良,採用更短的 word-line 和更多的 plane 降低存取延遲,公布的數據為 1/10。因此外加 DRAM 的 88SS1321,也會同時瞄準企業級市場,工業用耐溫範圍從 0℃~70℃ 消費級提升至 -40℃~85℃。。

▲ Marvel 88SS1321、88SS1322、88SS1323 控制器功能區塊圖。

 

延伸閱讀

加入電腦王Facebook粉絲團

《越南大戰》首本官方授權百科終於來了,8/8開放預購

$
0
0
由英國出版社Bitmap Books所推出的Metal Slug: The Ultimate History,是首本官方授權的《越南大戰》專書,內容含蓋遊戲介紹、美術設定、開發人員專訪等等,且在遊戲公司SNK的大力協助下,取得許多未曾公開的高畫質美術圖像,對於喜歡《越南大戰》的粉絲來說是相當重要的參考資料。

《越南大戰》專書不但有圖文,還有音效

初代《越南大戰》於1996年推出大型電玩版,並在13年的時間內陸續推出9款系列主要作品與其他衍生作品,遊戲以幽默且細緻的點陣圖以及詼諧又誇張的機械設定稱著。

不過對於系列粉絲而言,最大的遺憾就是市面上始終沒有1本記錄這些圖像資料的參考書或圖鑑,玩家只能從遊戲中的畫廊模式欣賞美術圖像。

Bitmap Books在SNK的協助下,史無前例地取得了大量的資料與高解析度概念圖像、美術插畫,其中甚至還有首次公開的珍貴資料。這些資料不但都會編入Metal Slug: The Ultimate History書中,還會提供11篇開發相關人員訪談,並會破解許多在玩家間流傳的流言。

此外編輯團隊還取得原始開發小組Nazca所製作的Metal Slug Zero資訊,那是款只能駕駛SV-001而沒有主角的原型遊戲,讓玩家更加期待透過本書揭開該它的神秘面紗。

Metal Slug: The Ultimate History記載了《越南大戰》的詳盡介紹。

書中也收錄了許多視覺圖像。

其中也不乏遊戲中的畫面。

▲ 機械設定是《越南大戰》不可錯過的特色之一。

讀者也能在書中看到許多概念圖像。

按壓特裝版書盒上的按鍵能發出武器的聲音。

Metal Slug: The Ultimate History的尺寸為210 x 297公釐,全書共452頁,將於2019年8月8日開始預購,售價為英鎊29.99元(約合新台幣1,170元)。

加入電腦王Facebook粉絲團

Team Group T-Force Cardea II M.2 PCIe SSD 512GB 測試,內建散熱片不過熱!

$
0
0
市面不乏高速 NVMe SSD,配備散熱片的產品也不在少數,但具備實質效用大面積鰭片卻屈指可數。Team Group 十銓科技繼 Cardea M.2 PCIe SSD 之後,近期推出第二代 Cardea II M.2 PCIe SSD,T-Force 紅色電競鰭片式散熱模組依舊,內部則升級為 Phison PS5012-E12 控制器。

高速 M.2 SSD 散熱不可少

SSD 市場價格從去年開始,一路坐著溜滑梯往下探底,也驅使採用 PCIe 介面進行傳輸的 NVMe SSD,取代過去 SATA 6Gb/s SSD 成為市場新主流。PCIe 3.0 x4 NVMe SSD 512GB 容量等級低至新台幣 2,000 元出頭,1TB 容量等級也只要 4,000 元出頭,2TB 容量更來到萬元以下,跨過那道心痛門檻。

消費市場採用 PCIe 介面通道傳輸資料的 SSD,主要分為 AIC 介面卡形式和 M.2 卡片式,由於硬體相容性的緣故,廠商較願意推出 M.2 版本,可同時應用於桌上型電腦和筆記型電腦。只是 PCIe 3.0 x4 NVMe SSD 傳輸速率紛紛突破 3000MB/s 的同時,高溫高熱更是高速下的副產物。

Team Group 十銓科技過往採用 Phison PS5007-E7 和 MLC 紀錄形式快閃記憶體,於 T-Force 電競產品線推出 Cardea M.2 PCIe SSD,相對於當年市場上的競品,加裝紅色散熱片相當吸睛,大面積散熱片更有快速排除廢熱的效果。如今 Phison PS5012-E12 控制器已成為高速NVMe SSD 代表,Team Group 也趁此機會推出第二代 Cardea II M.2 PCIe SSD,推升讀寫效能。

▲ Team Group T-Force Cardea II M.2 PCIe SSD 包裝從前一代的吊卡變成盒裝,但維持該系列醒目的紅色散熱片設計,廠商宣稱最高降溫幅度可達 15%。

▲ Cardea II M.2 PCIe SSD 共提供 256GB、512GB、1TB 等 3 種容量等級,各容量最高讀寫速度明確標示於包裝背面,讓消費者選購時可立即獲得相關資訊,此系列保固為 3 年。

Team Group T-Force Cardea II M.2 PCIe SSD 規格

  • 產品型號:TM8FP5512G0C110
  • 外觀形式:M.2 M key 2280
  • 介面速度:PCIe 3.0 x4 NVMe
  • 容量:512GB
  • 寫入壽命:800TBW
  • 電源需求:3.3V/2.5A
  • 其它:2000000hrs MTBF

T-Force 紅色散熱片

相較於數年之前,如今消費市場越來越多 M.2 SSD 出廠預設值即配備散熱片,更有廠商細心設計散熱片外觀,成為玩家新寵兒。在這些配備散熱片的 M.2 SSD 之中,也隱含不少散熱地雷產品,例如使用薄如蟬翼的散熱片,抑或者安裝大型「積熱塊」,未經切削增加與空氣的接觸面積,散熱效能並不優秀。

Cardea II M.2 PCIe SSD 紅色散熱片表面經過噴砂與陽極處理,再印製 T-Force 系列標誌與型號系列名稱。此散熱片不僅外觀具有一定水準,側面看去更能夠觀察到,透過鋁擠製程早已安排多個散熱鰭片,讓此散熱片確實具有散熱功效。加裝散熱片之後,Cardea II M.2 PCIe SSD 身材為 80.1 x 23.4 x 12.9(mm),玩家須留意主機板 M.2 插槽位置與其它零組件的干涉狀況。

▲ 產品盒裝僅包含 1 個 Cardea II M.2 PCIe SSD,紅色散熱片相當搶眼。

▲ Cardea II M.2 PCIe SSD 背面貼上型號貼紙,貼紙表明此產品最大電源需求為 +3.3V/2.5A,並享有 3 年保固。

▲ 由側面觀察,Cardea II M.2 PCIe SSD 散熱片具有實質意義的散熱鰭片,加大與空氣的接觸面積。

卸除 Cardea II M.2 PCIe SSD 散熱片,內部所包覆 SSD 即是近期相當火紅的 Phison PS5012-E12 公版參考設計;本次測試的容量版本為 512GB,快閃記憶體顆粒僅於正面焊上 2 個封裝,電路板背面並未焊上其它零組件。

▲ Cardea II M.2 PCIe SSD 512GB 僅於 SSD 電路板正面安排零組件,因此只有紅色散熱片接觸區域加裝紫色導熱墊。

▲ 卸除散熱片的 Cardea II M.2 PCIe SSD,SSD 本體為近期市場能見度相當高的 Phison PS5012-E12 公版參考設計。

▲ Cardea II M.2 PCIe SSD 電路板背部沒有零組件,Team Group 又在此處貼上 1 張型號貼紙,型號相同但序號不同。

PS5012-E12 控制器近期能見度相當高,主因為售價便宜,相對於其它控制器 SSD 同時具有效能優勢。PS5012-E12 控制器對外採用 PCIe 3.0 x4 通道進行傳輸,支援 NVMe 1.3 規範,對內支援 8 通道/32CE 3D 堆疊 TLC 紀錄形式快閃記憶體顆粒,目前較常見到搭配 Toshiba BiCS3 快閃記憶體顆粒。

▲ PS5012-E12 控制器,對外支援 PCIe 3.0 x4 和 NVMe 1.3,對內支援 8 通道/32CE 快閃記憶體。

▲ 電源管理轉換整合晶片為 PS6102-22。

可能是庫存進料規劃或是採購價格的關係,512GB 容量版本和 1TB 容量版本均採用相同容量的快閃記憶體封裝顆粒,TCBBG55AIV 單顆容量 256GB,因此 512GB 容量等級只有焊上 2 顆。此舉直接影響最高寫入速度,1TB 最高寫入速度表定 3000MB/s,512GB 減為 2000MB/s,256GB 容量顆粒內部 CE 堆疊數量最少,因此最高寫入速度只有 1000MB/s。

▲ Cardea II M.2 PCIe SSD 512GB 容量版本選用 2 顆 TCBBG55AIV 快閃記憶體顆粒,單顆容量 256GB,內部實為 Toshiba BiSC3 3D 堆疊 64 層 TLC 紀錄形式。

作為資料讀寫緩衝、以及存放 FTL 映射表以便快速操作的記憶體,512GB 容量等級安排 1 顆 Nanya NT5CC128M16JR-EK DDR3L-1866,單顆容量 256MB,預計 256GB 容量也採用相同的 256MB 設定。

▲ 512GB 和 256GB 容量均安排 1 顆 NT5CC128M16JR-EK 256MB 記憶體,1TB 容量版本才是 2 顆 512MB 組成 1GB。

MTBF 增加 20 萬小時

循序讀取速度以外,4K 隨機讀寫 IOPS 數據也跟隨記憶體、快閃記憶體容量與封裝規格有所變化,256GB 容量讀寫表現均為 200000IOPS,512GB 容量則分別成長至 350000IOPS 和 300000IOPS,1TB 容量版本沒有意外地表現最好,讀寫分別為 450000IOPS 和 400000IOPS。

▲ Cardea II M.2 PCIe SSD 各個容量版本的規格差異表。

另外可能是受到散熱片的影響,溫度對於 Cardea II M.2 PCIe SSD 零組件老化、熱漲冷縮效應減輕,相較同樣是 PS5012-E12 公版參考設計的 MP34,MTBF(Mean Time Between Failures、平均故障間隔)多出 20 萬小時,達 2 百萬小時。各容量版本 TBW 總寫入量則沒有變化,由低至高依舊為 380TB、800TB、1660TB,保固均一提供 3 年。

▲ Cardea II M.2 PCIe SSD 512GB 於 Windows 10 桌面待機溫度約為 31℃(室溫 25℃),韌體版本則小幅更新至 ECFM12.2 版。

Cardea II M.2 PCIe SSD 於 Windows 作業系統所提供的公用程式,SSD Toolbox 免安裝即可使用,玩家僅須從官方網站下載後,解壓縮即可執行。SSD ToolBox 程式頁面主要分為 4 個,Disk Information、S.M.A.R.T.、Data Migration、Life Span。

Data Migration 以外的 3 個頁面,主要負責呈現 SSD 使用狀態,Data Migration 則負責資料移轉工作,選定來源磁碟與 Cardea II M.2 PCIe SSD,即可於 Windows 環境搬移作業系統或是資料,操作相當直覺不複雜。

▲ SSD Toolbox 採用 T-Force 電競風格介面,下載後解壓縮即可執行,是個無須安裝的綠色軟體。

▲ Data Migration 負責資料轉移,選擇來源磁碟與 Cardea II M.2 PCIe SSD,按下 Start 即可啟用作業。

 

(下一頁:降溫有感實測)

壓力負載降 12℃

電腦王編輯部先前曾經搶先實測 PS5012-E12 控制器 SSD,Team Group 產品型號為 MP34,於 IOMeter 4K 隨機寫入壓力測試當中,控制器溫度可達 70℃,正好是該產品的運作溫度上限,而此次同樣採用 PS5012-E12 的 Cardea II M.2 PCIe SSD,產品訴求為大型散熱片降溫效果,因此筆者先公布此部分數據。

Cardea II M.2 PCIe SSD 512GB 容量版本同樣於 IOMeter 4K 100% 隨機寫入測試途中,SSD 控制器回報溫度為 58℃(室溫 25℃),相較沒有安裝散熱片的 MP34 1TB 降溫約 17% 左右,可見 Cardea II M.2 PCIe SSD 宣傳所示 15% 降溫幅度確實不假,大型散熱片能夠排除重負載使用伴隨的高溫廢熱。

▲ Cardea II M.2 PCIe SSD 512GB 於 IOMeter 4K 100% 隨機寫入重負載測試,依靠大型散熱片而繳出 58℃ 好成績。

讀寫效能測試則按照我們的標準測試流程進行,首先是 CrystalDiskMark,由於 512GB 容量版本僅焊接 2 個 256GB 快閃記憶體封裝,因此連續寫入速度略低,卻也繳出高於官方規格值的 2270MB/s 以上。

▲ Cardea II M.2 PCIe SSD 512GB 於 CrystalDiskMark 繳出高於宣傳值的成績,循序讀取和寫入分別超過 3460MB/s 和 2270MB/s。

AS SSD Benchmark 同樣因為 512GB 版本快閃記憶體封裝顆粒較少的關係,寫入部分成績相較 1TB 版本產生較大的差異,最終總分獲得 5500 分。該測試程式細項 AS SSD Compression-Benchmark,Cardea II M.2 PCIe SSD 的控制器不受傳輸資料壓縮程度影響,但仍有該控制器特有的起伏曲線。

▲ Cardea II M.2 PCIe SSD 512GB 快閃記憶體顆粒數量較少的關係,AS SSD Benchmark總分為 5500 分,先前測試 MP34 1TB 為 6230 分。

▲ 將 AS SSD Benchmark 切換至 IOPS 頁面觀察,Cardea II M.2 PCIe SSD 512GB 4K 項目讀寫分別為 430000IOPS 和 550000IOPS 以上,超越官方宣傳值不少。

▲ Cardea II M.2 PCIe SSD 採用的 PS5012-E12 控制器傳輸速度不受資料可壓縮度影響,512GB 容量仍有該控制器的起伏曲線。

透過不同傳輸大小量測儲存空間傳輸速度的 ATTO Disk Benchmark,於佇列深度調整為 32 的設定之下,傳輸大小 16KB 之後即可達最高寫入速度,大約是 2GB/s 左右,讀取則需等到 32KB 之後,大約為 3.2GB/s 左右。

▲ Cardea II M.2 PCIe SSD 512GB 於 ATTO Disk Benchmark 佇列深度 32,寫入部分 16KB 之後即可達最高速,讀取則是 32KB 之後。

▲ ATTO Disk Benchmark IO/s 效能,Cardea II M.2 PCIe SSD 512GB 版本表現相較 MP34 1TB 略佳,可達 200IO/s 以上,或許跟韌體版本較新有關。

綜合讀寫測試 Anvil's Storage Utilities,Cardea II M.2 PCIe SSD 512GB 表現相對於前次 MP34 1TB 略微進步,分數來到 16234.47 分,成長約 1.7%,各個子項目均有貢獻。模擬遊戲、辦公室軟體、內容創意軟體讀寫狀況的 PCMark 8 Storage 項目,頻寬表現則是 647.29MB/s,相對 MP34 1TB 表現 666.36MB/s 差距不大。

▲ Cardea II M.2 PCIe SSD 512GB 於 Anvil's Storage Utilities 獲得 16234.47 分,對比 MP34 1TB 高出約 1.7%。

▲ PCMark 8 Storage 項目測得頻寬 647.29MB/s,僅相差 MP34 1TB 約 2.9%。

Cardea II M.2 PCIe SSD 512GB SLC 快取大小與 TLC 紀錄區域真實寫入速度,採用 HD Tune Pro 和 IOMeter 進行量測。HD Tune Pro 量測到 Cardea II M.2 PCIe SSD 512GB 的 SLC 快取寫入區域大小約為 13GB 左右,此範圍內的寫入速度約為 1750MB/s,以外下降至 600MB/s。去除檔案系統的轉換,IOMeter 量測 TLC 紀錄區的寫入速度為 630MB/s 左右。

▲ Cardea II M.2 PCIe SSD 512GB 的 SLC 快取寫入區域大小約 為13GB,此範圍寫入速度約為 1750MB/s,以外約為 600MB/s。

▲ 沒有檔案系統的轉換,IOMeter 量測到 Cardea II M.2 PCIe SSD 512GB TLC 真實寫入速度約為 630MB/s。

能夠看出原廠韌體調校功力的 SSD 髒碟測試,筆者選用 IOMeter 進行測試,首先針對待測儲存空間寫入 2 倍容量以上的資料,使其進入穩定態,接著再以 3 小時 4K 100% 隨機寫入,每 5 分鐘輸出 1 次 IOPS 數據進行統計。

近期推出採用 PS5012-E12 控制器的 SSD,多半直接使用 Phison 原廠韌體,僅修改產品名稱等必要資訊,因此髒碟測試頗有一致的表現。Cardea II M.2 PCIe SSD 512GB 進入測試約 1 小時後進入 IOPS 表現平坦區,直至測試結束的數值斜率為 0,變動範圍區間約在 13000IOPS~14000IOPS 之間,與 MP34 1TB 表現一致。

▲ Cardea II M.2 PCIe SSD 512GB 約 1 小時後表現穩定,變動範圍區間約在 13000IOPS~14000IOPS,直至測試結束。

▲ Cardea II M.2 PCIe SSD 512GB 4K 100% 隨機寫入一致性測試數據表。

Cardea II M.2 PCIe SSD 512GB 對於佇列深度的反應,同樣採用可程式化程度相當高的 IOMeter 進行,4K 隨機讀寫比例為 70% 和 30%,並依據 NVMe 協定特性,將最大深度設定在 65536。由下圖統計結果判斷,其測試結果同樣與 MP34 1TB 一致,佇列深度 8 之後到達效能高原區,2048、4096 同樣有個突增現象。

▲ Cardea II M.2 PCIe SSD 512GB 於佇列深度 8 之後,4K 隨機讀寫 70%/30% 表現達高原區,效能約為 200000IOPS 以上,並於深度 2048、4096 有個突增,約達 240000IOPS,這情形也可在 MP34 1TB 測試當中見到。

▲ Cardea II M.2 PCIe SSD 512GB IOMeter 4K 隨機 70% 寫入/30% 讀取效能資料。

效能、散熱、外觀三合一

近期多家廠商紛紛推出採用 PS5012-E12 控制器 SSD,效能經由 Phison 調校韌體保持一定的水準,不同廠商、款式之間的差異縮小,消費者則可從各家的保固時間、保固方式、價格進行選擇。Cardea II M.2 PCIe SSD 則採用散熱策略,原廠安裝 1 片表面積不算小的散熱片,實測確實具有不錯的效果,外觀也比玩家可自行購得的散熱片來得美觀。

由於我們是在台灣正式上市前取得,目前並未有市場報價,而沒有散熱片的 Team Group MP34 512GB 容量版本市場售價在新台幣 2,100 元以下,筆者不負責任猜測 Cardea II M.2 PCIe SSD 512GB 可能在 2,500 元左右。

雖然目前主機板廠商於中階、高階主機板安排不少 M.2 散熱片,但仍舊以外觀設計為主,切削鰭片面積過小,遑論中、低階產品沒有配備 M.2 散熱片。若是玩家經常劇烈操駕 M.2 NVMe SSD,或是機殼因故缺乏內部空氣對流,此時具備散熱片的 Cardea II M.2 PCIe SSD 就是不錯的選擇。

 

產品資訊

Team Group T-Force Cardea II M.2 PCIe SSD 

延伸閱讀

測試平台

  • 處理器:Intel Core i9-9900K
  • 主機板:Asus ROG Maximus XI Extreme
  • 記憶體:Team Group T-FORCE NIGHT HAWK Legend RGB DDR4-3200 8GB x 2 @DDR4-2666
  • 系統碟:Plextor M9Pe(G) 512GB
  • 作業系統:Microsoft Windows 10 Pro 64bit 1903
加入電腦王Facebook粉絲團

採用Linux作業系統的Librem 5,讓你完全掌握手機自主權

$
0
0
由Purism推出的Librem 5是款採用Linux作業系統並注重隱私保護的開源智慧型手機,它與一般採用Android或iOS作業系統的手機最大的不同,在於使用者擁有完整控制手機的權限,安裝各種軟體也都不會受到限制,讓手機有更高的可玩性。

奪回手機自主權

Librem 5的開發團隊觀察現在人們的習慣,發現手機是生活中最不可分的資訊產品,同時也是接觸世界的重要管道,然而在商業的考量下,廠商會用各種方式促使消費者購買新手機,並且透過各種App、服務追蹤使用者的行為、習慣、朋友,而開發團隊覺得手機並不應該這「監視」使用者。

Librem 5就是在這種概念下誕生的產品,它可以讓使用者奪回手機自主權,並保護個人隱私不外洩,同時也主打以PureOS為基礎開發的作業系統以及各種免費、開源的軟體,並提供透明的設定與管理功能。

Librem 5採用解析度為720 x 1440的5.7吋IPS面板螢幕,並採用NXP i.MX 8M SoC,具有4個最高時脈為1.5GHz的Arm Cortex-A53處理器核心,以及Cortex-M4F協同處理器,繪圖處理器支援OpenGL ES 1.1、2.0、3.0、3.1、Vulkan、Open CL 1.2等API,並支援解析度高達4K60p的HEVC/H.265、VP9以及4K30p AVC/H.264硬體解碼。

Librem 5搭載3GB記憶體與32 GB eMMC儲存媒體,並可透過microSD記憶卡擴充容量,通訊方面則支援3G/4G行動網路、雙頻IEEE 802.11a/b/g/n無線網路、藍牙4,機身上的連接埠採用USB 3.2 Gen1(支援充電、資料傳輸與影音輸出),最重要的是電池容量為3,500mAh並為可替換式。

Librem 5的外型與一般智慧型手機相近,但它卻是採用Linux體系的PureOS作業系統。

使用者也能透過外接鍵盤、滑鼠、螢幕的方式,將Librem 5當作Linux電腦操作。

Librem 5具有多款原生App,並支援HTML 5網頁版App。

▲使用者可以自由安裝各種程式,比方透過Dosbox模擬器執行Dos程式或遊戲。更多程式範例可以參考官方提供的介紹影片播放列表

Librem 5的預定售價為美金699元(約合新台幣21,700元),預定上市時間為2019年第3季,由於它的價格並不是很便宜,而且無法執行豐富的Android、iOS平台的App,所以可能只有熟悉Linux作業系統的使用者比較適合參考。

加入電腦王Facebook粉絲團

Mokibo無線2合1鍵盤藏玄機,實體按鍵竟然也是觸控板

$
0
0
Mokibo是款相當有趣的無線鍵盤,它的按鍵與筆記型電腦的鍵盤或輕薄鍵盤一樣採用剪刀腳機構,但它的鍵帽確具有觸控功能,可以將整個鍵盤表面當作觸控板,並且可以支援與3款裝置配對、快速切換,相當適合搭配平板電腦、智慧型手機使用。

平板、手機秒變筆電

Mokibo是款採用實體剪刀腳按鍵的藍牙無線鍵盤,其打字手感應與一般筆記型電腦接近,然而特別的是Mokibo在鍵帽下藏有80個感應器,當手指在鍵帽上滑動時,感應器就會偵測手指的動態,因此它可以當作觸控板使用。

採用這種技術的好處,就是可以維持實體鍵盤的手感,並在不增加尺寸的前提下,將觸控板整合至鍵盤,維持攜帶的方便性。

Mokibo也提供具有腳架功能的保護蓋,方便固定平板電腦、智慧型手機,它支援Android、iOS、MacOS、Windows等作業系統,並能同時與3款裝置連線,透過快捷鍵切換控制的裝置。

Mokibo不但可以打字,還能當觸控板使用。

它還支援多指手勢,可以用雙指滑動捲動頁面。

也可透過雙指開闔縮放頁面。

保護蓋具有腳架功能,便於放置平板電腦與手機。

▲Mokibo支援藍牙1打3功能,可在3個裝置間快速切換。

Mokibo具有紅黑、全黑等2種配色。

Mokibo的預定售價為美金179元(約合新台幣5,660元),保護蓋則為美金24元(約合新台幣760元),預定上市時間為2019年9月。

加入電腦王Facebook粉絲團

Toshiba 推出超薄 XFMEXPRESS 機構規範,MacBook Air 還要焊死 SSD 嗎?

$
0
0
Toshiba 於今年 Flash Memory Summit 舉辦期間,公布與 Japan Aviation Electronics 合作開發,針對非揮發性記憶體的 XFMEXPRESS 規範,指在解決目前 M.2 SSD 厚度過厚、BGA 嵌入式封裝又難以更換的問題。XFMEXPRESS 可說是簡易更換 SSD 容量的最小封裝,首發支援 PCIe 3.0 x4 介面。

不少超薄型筆記型電腦,為了達成輕薄短小之目的,內建非揮發性記憶體空間均採用 BGA 焊接方式,取得較矮的 Z 軸高度以及比 M.2 2230 更小的電路板占用面積,只是如此一來便不利於消費者自行升級儲存空間傳輸速度與容量,對於後勤維修人員也是不小的負擔。

Toshiba 於今年 Flash Memory Summit 舉辦期間,針對 M.2 2230 面積過大、插槽 Z 軸高度過高、以及 BGA 焊接 SSD 更換不易的問題,與 Japan Aviation Electronics 合作開發,推出 XFMEXPRESS 機構規範,XFMEXPRESS 整體包含插槽僅為 22.2 x 17.75 x 2.2(mm),XFMEXPRESS 封裝(包含控制器、揮發性記憶體、非揮發性記憶體)本身也只有 14 x 18 x 1.4(mm)。

▲ M.2 2230 太大?BGA SSD 難以更換?Toshiba 宣布推出 XFMEXPRESS 機構規範,兼具簡易更換與小體積優勢,外型類似小型化 SD 記憶卡,一隅亦有切角防呆。

▲ XFMEXPRESS 機構規範與 Japan Aviation Electronics 合作開發,安裝/移除方式有點類似早期的 Mini SIM,包含插槽厚度僅為 2.2mm。

XFMEXPRESS 完全瞄準新世代儲存裝置市場,因此僅支援 PCIe 介面以及 NVMe 協議,SATA 或是其它存取介面並不在 XFMEXPRESS 規範當中,亦不與現今 SD 記憶卡形成競爭關係,與隨時可移除的 SD Express 記憶卡市場也不相同。XFMEXPRESS 預設支援 PCIe 3.0 x1 或是 PCIe 3.0 x2 介面版本與通道數量,最高可以選配 4 通道,未來版本甚至可以相容 PCIe 4.0,如此可達成 64GT/s 傳輸率將近 8GB/s 頻寬。電源供應則有 5 個觸點負責,PWR_1 需支援 3.3V 或是 2.5V,PWR_2 和 PWR_3 則是可選的 1.8V 和 1.2V,每個觸點最大可供應 1A 電流、觸點介面電阻壓降不得超過 100mV。

▲ 目前公布的 XFMEXPRESS 規範,PCIe 3.0 單通道支援 4GT/s,未來版本可提升至 PCIe 4.0 8GT/s。

與此同時,Toshiba 尚未公布哪些廠商或是那些產品將使用 XFMEXPRESS,廠商們是否願意放棄 BGA SSD 容量不足而升級的大餅?以及改用 XFMEXPRESS 插槽成本與可靠性問題?此外消費者能否於市場輕易取得 XFMEXPRESS SSD 同屬未知數,目前只能說 Toshiba 丟出 1 個不錯的解決方式,就看市場將如何變化。

 

資料來源

Toshiba Memory Unveils New Technology for Removable NVMe Memory Devices with Groundbreaking Size to Performance Ratio

 

延伸閱讀

加入電腦王Facebook粉絲團

Google推出EfficientNet-EdgeTPU演算法,加快AI邊緣裝置效能

$
0
0
EfficientNet-EdgeTPU是針對Coral Dev BoardTinker Edge T等搭載Edge TPU張量處理器進行最佳化的演算法,它能提升神經網路運算效能達10倍之譜,對於運算能量有限的邊緣裝置來說,是相當重要的突破,並能帶來更多應用的可能性。

透過AI彌補摩爾定律放緩

摩爾定律(Moore's law)由Intel創始人之一戈登•莫耳提出,他預測每隔2年積體電路上可容納的電晶體數目會增加1倍,在過去的數十年間,電腦的發展都相當契合這條定律。

而Google在官方AI研究部落格提到,在半導體製成越來越精進之後,要進一步縮小電晶體的尺寸比以往更加困難,因此資訊產業便逐漸將開發焦點轉移到硬體加速等特殊應用領域,以持續推進產業發展。

這個現象也發生在AI、機器學習領域,許多研發單位都在致力打造神經網路(Neural Network,NN)的加速運算單元,但是諷刺的是,即便應用於資料中心或邊緣裝置的神經運算裝置越來越普遍,但卻很少有為這些硬體最佳化的演算法。

為了解決這個問題,Google發表了EfficientNet-EdgeTPU影像分類演算模型,顧名思義可以猜到它以Google自家的開源EfficientNets模型為基礎,並針對Edge TPU進行最佳化,以利提升邊緣裝置在AI運算上的效能表現。

摩爾定律至今仍準確地描述半導體產業發展。(圖片來源:維基百科,本圖採用創用CC姓名標示-相同方式分享,作者為Wgsimon)

Coral Dev Board藉由Edge TPU強化AI運算效能。

Asus推出的Tinker Edge T開發板也搭載Edge TPU。

針對Edge TPU最佳化

為了要將EfficientNets最佳化,Google的研發團隊使用了AutoML MNAS框架,並針對Edge TPU的特性調整神經網路的搜尋空間(Search Space),同時也整合延遲預測模組,以利預估Edge TPU的運算延遲。

在執行運算的過程中,EfficientNets主要採用深度可分離卷積(Depthwise-Separable Convolutions),雖然可以降低運算量,但並不適合Edge TPU的架構,因此EfficientNet-EdgeTPU改採一般常規的卷積,雖然會讓運算量增加,但還是有較好的整體運算效能。

在實際驗證的測試中,EfficientNet-EdgeTPU-S代表基本模型,而-M和-L模型則代先採用複合縮放將原始圖像調整為最加解析度,在以更大、更準確的模型進行判讀,犧牲延遲換取更高的準確度。而在結果報告中,無論使用哪款模型,在效能與準確度都有出色的表現,效能大幅領先ResNet-50,準確度也遠高於MobileNet V2。

EfficientNet-EdgeTPU採用最佳化的AutoML運算流程。(圖片來源:Google,下同)

常規的 3x3卷積(右)具有173M個乘積累加運算,而深度可分離卷積則只有24M個乘積累加運算,但是Edge TPU在常規卷積卻有約3倍的整體效能。

EfficientNet-EdgeTPU-S/M/L模型具有高度效率與準確度,效能甚至比ResNet-50快10倍。

Edge TPU原本就是電力效率相當好的運算單元,在EfficientNet-EdgeTPU的加持下,甚至可以完成原本需要更高階電腦才能負荷的即時影像辨識、分類,讓邊緣運算有更多可能性。

加入電腦王Facebook粉絲團

超強固Titan不但摔不壞,還給你滿滿的大鍵盤

$
0
0
雖然現在智慧型手機的螢幕尺寸越來越大,但是大多為了追求最高的螢幕佔比,而盡可能移開所有位於機身正面的元件,這樣讓手機的設計概念離實體鍵盤越來越遠。由Unihertz推出的Titan就是款反其道而行的智慧型手機,它搭載完整的QWERTY鍵盤,方便使用者快速輸入文字。

螢幕小點又何妨,手機鍵盤更重要

Unihertz先前曾推出JellyAtom等2款尺寸嬌小的智慧型手機,而第3彈產品卻大改其道,推出螢幕尺寸4.5吋且具有實體鍵盤的大尺寸手機Titan。

無論在視覺或是操作方面,Titan最大的特色當然就是位於機身正面的實體鍵盤,它具有完整的QWERTY英文字母,以及Caps Lock、Menu、Home、Back、輸入法切換等功能鍵,不但能用於輸入文字,還能兼作觸控板使用,方便進行各種手勢操作。但因為缺乏注音刻印以及標點符號,因此無法支援注音輸入法,想要輸入中文的話可能需要採用拼音輸入法。

另一方面,受限於機身正面空間佈局,Titan的螢幕長寬比為相當罕見的1:1,尺寸與解析度分別為4.5吋、1440 x 1440。經過簡單的數學計算後,如果把這個螢幕的長寬比向下伸展為16:9的話,它會變成6.5吋、2560 x 1440,與一般主流大螢幕手機接近。

Titan在使用上可以視為被遮掉下半部的6.5吋手機,因為螢幕寬度不變的關係,所以對於瀏覽文字、文書工作不會造成大太的影響,但是因為高度較短,所以在玩遊戲、看影片等需將手機「橫置」的應用就會受到影響。

Titan搭載長寬為1:1的4.5吋螢幕。

它也具有實體QWERTY鍵盤。

使用者可以直接透過鍵盤輸入文字。

鍵盤還可以當作觸控板使用,主要功能為手勢操作而非控制游標。

防摔、防水、防塵,雙卡雙待還能當對講機

Titan的另一大特色就是強固的設計,它不但能夠承受從6呎(約182.9公分)高的地方摔落,也具有IP67的防水防塵能力,能夠避免水份與微塵進入機內造成損壞。

Titan採用Android 9系統,搭載8核心Arm架構處理器,並具有6GB DDR4-1600記憶體與128GB儲存空間,可擴充microSD記憶卡,並具有指紋與臉部解鎖、雙卡雙待、無線充電等功能。

Titan的還有個特殊功能就是能夠當作對講機,只要按下機身側面的按鍵,就能直接與另一台Titan進行對話,多少增加了一些實用功能與趣味性。

Titan具有強固的防摔能力,能經起從約180公分高度摔落。

它具有IP67的防水防塵能力。

防塵功能讓它能在惡劣環境中使用。

使用者可以自由選用指紋或臉部辨識解鎖手機。

Titan支援雙卡雙待,更適合當作公務手機。

Titan也支援無線充電。

2支Titan可以像無線電一樣互相通話。

Titan是款相當適合當作公務用途的手機,預定售價為美金359元(約合新台幣11,360元),預定上市時間為2019年12月。

加入電腦王Facebook粉絲團

Phison PS5016-E16 PCIe Gen4 控制器只是開始,PS5018-E18 讀寫可達 7GB/s、PS5019-E19T 更省電

$
0
0
與 AMD 第三代 Ryzen 桌上型處理器系列共同首發的 Phison PS5016-E16 PCIe 4.0 x4 控制器,目前最快可提供 5GB/s 讀取頻寬,Phison 再接再厲於 Flash Memory Summit 期間宣布 2 款 PCIe 4.0 SSD 控制器,PS5018-E18 採用 12nm 製程並提供 7GB/s 讀寫頻寬,PS5019-E19T 則強調省電性。

自從 AMD 第三代 Ryzen 桌上型處理器系列將 PCIe 4.0 規格引薦至消費市場之後,許多大廠磨刀霍霍準備進入搶食市場,Phison 首發 PS5016-E16 SSD 控制器,將讀取效能推升至 5000MB/s,寫入則為 4400MB/s,接著 Marvell 也宣布推出強調省電性的 88SS1321、88SS1322、88SS1323 共 3 款 SSD 控制器,均支援 PCIe 4.0。

Phison 同樣在今年 Flash Memory Summit 舉辦期間,公布 PCIe Gen4 世代 2 款 SSD 控制器產品,分別為存取速度達 7000MB/s 的 PS5018-E18,以及強調省電性,目標提供筆記型電腦全天續航力的 PS5019-E19T。

▲ Phison PS5018-E18 SSD 控制器對外支援 PCIe 4.0 x4 介面通道,讀寫頻寬可來到 7000MB/s。

PCIe 4.0 x4 介面傳輸率為 64GT/s,頻寬約為 7.88GB/s,再去除一些開銷負擔,PS5018-E18 可達成 7000MB/s 讀寫速度大約是 PCIe Gen4 世代頂峰。不出意外,PS5018-E18 將採用 TSMC 12nm 製程製造,內含 Arm Cortex-R5 三核心(比 PS5016-E16 多 1 個)以及自家 CoX 處理器,預估功耗為 3W(PS5016-E16 為 2.6W),NVMe 支援版本提升至 1.4,對內仍舊支援 8 通道/32CE 快閃記憶體,最高總容量支援 8TB,介面速度則提升至 1200MT/s。

▲ Phison PS5018-E18 SSD 控制器規格表。

PS5018-E18 安全功能沒有變化,硬體支援 AES 128/256、SHA 160/256/512、RSA 2048 等加密演算法,韌體則可支援 TCG & Opal 2.0、Pyrite,同樣也擁有 Sanitize 與 Crypto Erase 等資料清除機制。4K 隨機存取速度則從 PS5016-E16 的 750K IOPS,一舉提升至 1000K IOPS,記憶體搭配也從 DDR4 單一規格,額外加入 LPDDR4 支援性。

▲ PS5019-E19T SSD 控制器同樣是 PCIe 4.0 x4 家族的一員,卻強調筆記型電腦相當重視的省電性。

強調省電性的 PS5019-E19T,製程仍舊採用 TSMC 28nm,但是將內建 Cortex-R5 處理器數量降至單核心,並採用 DRAMless 無需外加記憶體的方式運作(支援 HMB),對外仍然具備 PCIe 4.0 x4 介面通道、支援 NVMe 1.3,對內快閃記憶體讀寫通道降至 4 通道/16CE,介面支援 1200MT/s 速度,總容量下降至 2TB。

▲ 圖右為 PS5019-E19T CrystalDiskMark 展示速度,雖然支援 PCIe 4.0 x4 介面,但因內部快閃記憶體通道數量減少,使其傳輸速度大約與現行 PCIe 3.0 x4 SSD 相當。另外也可注意到 4KB Q1T1 隨機讀取突破 100MB/s,相較左方 2 個 PS5016-E16 SSD 組成 RAID 0 快上 2 倍有餘。(圖片來源:Phison)

PS5019-E19T 預估效能部分,讀寫均可達 3750MB/s,4K 隨機讀寫則分別為 440K IOPS 和 500K IOPS,耗電量為 1.6W。Phison 這 2 款新加入 PCIe Gen4 陣營的控制器,PS5019-E19T 較快與市場見面,今年第四季即可出樣予合作夥伴,PS5018-E18 則需等到明年第二季(搭配 AMD Zen 3 再來一次?)

▲ Phison PS5019-E19T SSD 控制器規格表。

 

延伸閱讀

加入電腦王Facebook粉絲團

Intel NUC 增添工作站產品線,Quartz Canyon 整合 Xeon E 八核心處理器可安裝高階獨立顯示卡

$
0
0
掐掐手指算一算時間,Intel NUC 產品線差不多也要更新,除了 Frost Canyon 家庭和 Provo Canyon 商務所使用的 Core 與 Core vPro ,Quartz Canyon 新產品線整合 Xeon E 處理器與雙介面卡槽空位,Ghost Canyon X 預計也會改用相同的策略。

長期關注無風扇靜音電腦系統的網站 FanlessTech,近日注意到俄羅斯網站 Softline 公布一份 Intel 簡報,內容包含接下來即將推出的產品。我們將焦點放置在 NUC 系列身上,除了已知 Frost Canyon 和 Provo Canyon 分別應用於於家庭與商務市場,Ghost Canyon X 則針對狂熱玩家,去年年底已傳出具備 PCIe 3.0 x16 擴充槽的消息,此外更出現瞄準工作站應用的 Quartz Canyon,後 2 者可能採用相同的機構設計。

▲ Intel 擴增 NUC 產品線至工作站範圍,Quartz Canyon 支援 Xeon E 八核心處理器、ECC 記憶體、並可安裝雙介面卡槽位顯示卡、運算卡。

與強調精緻小巧的其它 NUC 產品線略有不同,Quartz Canyon 體積大了許多,箇中原因除了放置 Xeon E 八核心處理器,亦提供雙介面卡槽能夠安裝高階顯示卡,內建電源供應器則是提供 500W 源源不絕的動力。另外 Quartz Canyon 亦支援雙埠 Thunderbolt 3 以及雙埠 RJ45 網路、Wi-Fi 6 AX 200 無線網路卡,以及 ECC 記憶體。

工作站電腦體積縮減,過去倒也不是沒有先例,但這些先例多半採用行動版繪圖卡,效能與桌上型版本相差甚遠,價格卻不見得比較便宜。Quartz Canyon 推出之後,對於需要小型、迷你型繪圖工作站的從業人員而言,的確是個值得注意的消息。

加入電腦王Facebook粉絲團

磁力軸類比鍵盤再一發,Keystone搭載更聰明的HID IO控制程式

$
0
0
Wooting開啟類比鍵盤的應用之後,開始有越來越多廠商也投入類比鍵盤的研發,由Input Club所推出的Keystone與第3代Wooting鍵盤一樣都是採用磁力軸,特別的是它搭配具AI學習功能,且可自動最佳化操作手感的HID IO控制程式。

採Kailh磁力軸

筆者已在上述文章中,介紹過類比鍵盤與磁力軸的特色,這邊就不再重複。

我們可以從官方宣傳資中看到,Keystone採用Kailh推出的磁力軸,與前2代Wooting鍵盤所使用的光學軸相比,最大的優勢在於感應準確度不受灰塵干擾,而且能夠從鍵帽最頂端感應整個按鍵行程,讓操控性更加靈敏。

在控制程式方面,Keystone採用的HID IO在基本功能上,與Wooting的Wootility大同小異,特別的是它加入了稱為Adaptive Typing AI的最佳化功能,可以透過程式分析使用者的打字習慣,調整類比操作觸發點,自動產生最適合使用者的操作設定檔。

Keystone是款採用磁力軸的類比鍵盤。

它也具有炫炮的RGB背光。

Keystone採用Kailh的磁力軸解決方案。

磁力軸與Adomax稜鏡軸一樣能夠熱插拔。

HID IO會透過AI自動調整類比操作設定。

Keystone提供紅軸、青軸、茶軸等不同手感的軸體可以選擇,並具有100%、80%等2種不同尺寸,價格分別為美金179、149元(折合新台幣約5,650、4,710元),預定上市日期為2020年2月。

加入電腦王Facebook粉絲團

針孔成像鏡頭輕鬆拍出Lomo感,新款Pinhole Pro X還有2倍變焦功能

$
0
0
現代的數位相機具有各種先進對焦、鏡頭等技術與器材,並有著畫素更高的感光元件來記錄清晰、生動的照片,但卻缺乏早期因攝影技術落後而在照片下流下各種魅力獨具的Lomo感。Pinhole Pro X是款採用針孔成像原理設計的鏡頭,它不但能拍出顆粒感粗糙的文青照片,還有2倍變焦功能讓使用更加方便。

採用針孔成像打造獨特質感

針孔成像可以說是攝影的起點,早期的相機便是利用這種原理,使用設有微小針孔的暗箱擷取影像,不過由於這種方式的聚焦清晰度不理想,因此現代的相機都捨棄這種原理,改採光學透鏡做為成像方式。

然而新創公司Thingyfy卻反其道而行,推出使用針孔成像原理的Pinhole鏡頭,讓數位相機也能拍下濃濃文青風的復古照片。

而最新的Pinhole Pro X能夠支援Canon EF接環、Nikon F接環、Sony A/E接環、Pentax K接環、Fuji X接環、微4/3系統等單眼、無反光鏡相機,並加入了最高達2倍的變焦功能,能夠在拍照的過程進行縮放,使用上更加方便。

Pinhole Pro X是款採用針孔成像原理的變焦鏡頭。

它採用與早期相機相同的針孔成像原理。

單眼版本支援Canon EF接環、Nikon F接環、Sony A接環、Pentax K接環等像機,等效焦段為40-60mm。

無反光鏡版本支援Sony E接環、Fuji X接環、微4/3系統,等效焦段為18-36mm。

Pinhole Pro X可透過旋轉鏡頭進行變焦。

可用的焦段範圍依版本不同為40-60mm或18-36mm。

▲Pinhole Pro X拍攝的照片果真非常假掰啊!

Pinhole Pro X的售價為美金99元(約合新台幣3,130元),預定上市時間為2019年11月,喜歡Lomo感的攝影玩家可以試試這款特殊的鏡頭。

加入電腦王Facebook粉絲團

Micron Crucial 原生 DDR4-3200 16GB 記憶體測試,AMD 第三代 Ryzen 3000 處理器的好朋友

$
0
0
AMD 第三代 Ryzen 桌上型處理器系列,將標準 JEDEC 記憶體支援頻率上調至 DDR4-3200,Micron 美光通路品牌 Crucial 記憶體模組,JEDEC DDR4-3200 近日也在台灣通路出現,就讓我們來看看 E-die 16GB 雙 rank 模組有何能耐。

JEDEC DDR4-3200 進入市場

AMD 第三代 Ryzen 桌上型處理器系列於今年暑假問世,除了改用 Zen 2 微架構以及 TSMC 7nm 製程等變化,DDR4 記憶體頻率支援性更有大幅度的提升,JEDEC 標準提升至 DDR4-3200,內部 Infinity Fabric 與記憶體運作頻率還能夠脫鉤,讓喜愛超頻的玩家能夠挑戰極限。

Micron 美光及其代理商 Genuine 捷元,這次的手腳相當俐落,台灣市場通路已可見到 Crucial 原生 JEDEC DDR4-3200 記憶體模組上市,並同時推出一般桌上型電腦所使用的 UDIMM 版本以及筆記型、迷你電腦 SO-DIMM 版本,並往下再細分為 8GB 單 rank 模組和 16GB 雙 rank 模組。

這次電腦王編輯部取得 Crucial DDR4-3200 16GB UDIMM 2 條記憶體模組,產品型號為 CT16G4DFD832A,正好能夠搭配近期上市的 AMD 桌上型 Ryzen 處理器系列,不諳主機板 UEFI 操作的使用者,JEDEC 標準可獲得相較 XMP 更好的相容性,原生 DDR4-3200 速度顆粒於標準 1.2V 即可運作,理應也會有著更好的超頻性。

▲ 這次電腦王編輯部取得 2 條 Crucial DDR4-3200 16GB UDIMM 模組,能夠透過紙盒包裝設計,認出台灣代理商 Genuine 捷元。

▲ 這條 Crucial DDR4-3200 16GB 記憶體模組符合 JEDEC 標準,因此電壓 1.2V 即可運作於等效時脈 3200MHz,CAS Latency 時序為 22。

Micron Crucial DDR4 CT16G4DFD832A 規格

  • 記憶體:DDR4
  • 容量:16GB
  • 規格尺寸:DIMM
  • 等效時脈:3200MHz
  • 時序:22-22-22-52
  • 電壓:1.2V

VDD 濾波 MLCC 多更多

首先來談談 Crucial DDR4 CT16G4DFD832A 這支記憶體模組所使用的 D9WFL 封裝顆粒,對應 Micron MT40A1G8SA-062E:E 產品,單一顆粒容量 8Gb,對外資料匯流排寬度為 8bit,-062E 表示速度等級 tCK 為 0.625ns/CL=22,最後 1 碼 E 表示晶粒版本為 E-die,也是大家口耳相傳比較容易超頻的版本。

以目前 Micron 於自家網站所公布的資訊而言, MT40A1G8 系列 E 版本僅推出 JEDEC DDR4-2666 和這次 DDR4-3200 速度版本,採用自家 19nm 製程製造。以筆者拿到的版本觀察雷射印字資訊,晶粒生產地在台灣,而封裝地則是中國大陸。

▲ Crucial DDR4 CT16G4DFD832A 記憶體模組,左方為 Micron 貼紙標籤,右方為記憶體通路品牌 Crucial 貼紙標籤。

▲ 由於單顆記憶體封裝容量為 8Gb,資料匯流排頻寬 8bit,單一模組若要形成 16GB 給予桌上型電腦使用,須於正、反面電路板各自焊上 8 顆封裝。

▲ Crucial DDR4 CT16G4DFD832A 記憶體顆粒印製 D9WFL 資訊,對應 MT40A1G8SA-062E:E 型號,為 JEDEC DDR4-3200 標準和 E 版顆粒。

若是仔細觀察電路板能夠發現,前次測試的 Crucial CT8G4DFS8266 DDR4-2666採用 A2 設計,這次 Crucial  CT16G4DFD832A DDR4-3200 進步成 B1 設計,可以看到雖然 B1 設計依舊是左 4 顆、右 4 顆向資料針腳靠攏,卻不若 A2 設計那樣極端。肉眼可觀察到的另一個不同,記憶體封裝顆粒上方除了原先負責 Vpp 的 MLCC 積層陶瓷電容,Crucial CT16G4DFD832A 更多出不少負責 VDD 的 MLCC,可見此版顆粒對於電源平滑度要求有所提升。

▲ Crucial CT16G4DFD832A 電路板採用 B2 設計,記憶體顆粒仍然向左、右方以及金手指靠攏,但卻不像 A2 版那麼極端。

▲ Crucial CT16G4DFD832A 記憶體封裝上方多加許多負責 VDD 濾波的 MLCC,可見欲達成 JEDEC DDR4-3200,需要更好的電源品質。

DDR4-3200 SPD 時序達 5 組

由於 Crucial CT16G4DFD832A 並非 XMP 超頻記憶體,而是符合 JEDEC 標準規範的 DDR4-3200, 因此按照往例,於 SPD 內部填寫相當多的 JEDEC 時脈以及時序,多數時脈均可對應 2 組時序,DDR4-3200 甚至包含 5 組,CAS Latency 範圍從 22~28。

▲ Thaiphoon Burner 讀取的 SPD 資訊,Crucial CT16G4DFD832A 於 DDR4-3200 時序安排 5 組。

▲ MT40A1G8SA-062E:E 記憶體顆粒的內部功能區塊圖,內部共有 16 個 bank,以 4 個 1 組的方式組成 4 個 Bank Group。

 

(下一頁:Ryzen 3000 系列處理器好夥伴)

Ryzen 3000 支援性先馳得點

Intel 微架構這幾個世代以來均未出現重大變化,官方最高 JEDEC 記憶體標準一直都是 DDR4-2666,尚未問世的第十代 Core 系列處理器代號 Ice Lake,才把支援性提升至 DDR4-3200。反倒是 AMD 較為積極,Ryzen 系列處理器每一世代的記憶體支援頻率均有增長,目前第三代 Ryzen 桌上型處理器系列來到 DDR4-3200,因此迎合 Crucial CT16G4DFD832A 規格,將測試平台移往 AMD。

測試平台處理器選用 Ryzen 9 3900X,主機板為 GIGABYTE X570 AORUS Master,系統碟則是 AORUS NVMe Gen4 SSD。Crucial CT16G4DFD832A DDR4-3200 採用 JEDEC 標準,因此測試平台一開機即可抓取 SPD 資訊並使用,無須手動選取 XMP,標準測試將於 DDR4-3200 22-22-22-52 1T 1.2V 設定進行,並安裝 2 條記憶體模組組成雙通道。

▲ Crucial CT16G4DFD832A 標準測試於 AMD 平台進行,時脈時序電壓設定為 DDR4-3200 22-22-22-52 1T 1.2V。

▲ 當 Crucial CT16G4DFD832A 採用 JEDEC DDR4-3200 頻率運作時,Ryzen 9 3900X 單執行緒獲得 542.3 分、多執行緒獲得 8074.2 分。

▲ 使用 AIDA64 內建快取與記憶體測試,Crucial CT16G4DFD832A 搭配 Ryzen 9 3900X 的複製頻寬能夠突破 50000MB/s。

▲ CINEBENCH R15 單執行緒為 201cb、多執行緒為 3095cb。(點圖放大)

▲ CINEBENCH R20 單執行緒為 488cb、多執行緒為 6933cb。(點圖放大)

▲ AMD 測試平台搭配 Crucial CT16G4DFD832A,於 PCMark 10 Extended 獲得 9437 分。(點圖放大)

超頻測試環節,筆者本就導入 AMD Ryzen 9 3900X 和 Intel Core i9-9900K 這 2 顆處理器進行測試,但是 Intel 平台主機板 Asus ROG Maximus XI Extreme 似乎尚未支援這款較為新穎的記憶體模組,自動模式無法套用處理器官方最高標準 JEDEC DDR4-2666,僅能以 DDR4-2133 開機,手動選擇頻率最高僅能以 DDR4-2800 開機。

AMD 平台超頻結果仍舊以高標準 MemTest86 1 Pass 為依歸,最終可以 DDR4-3667 21-21-21-49 1T 1.35V 設定通過檢驗,若是單純可否進入 Windows 10 桌面環境而言,這款 Crucial CT16G4DFD832A 能夠使用 DDR4-4000 22-22-22-52 1T 1.4V 設定。

▲ 以穩定性為前提的超頻測試,Crucial CT16G4DFD832A 16GB x 2 雙通道可於 Ryzen 9 3900X、X570 AORUS Master 達成 DDR4-3667 21-21-21-49 1T 1.35V 通過 MemTest86 1 Pass 。

▲ Crucial CT16G4DFD832A 將等效時脈超頻至 DDR4-3667 時,AIDA64 記憶體頻寬全部超過 50000MB/s,讀取 55970MB/s、寫入 53173MB/s、複製 58040MB/s。

推升 DDR4 時脈基準

近期 Micron 相當受到玩家歡迎的 Ballistix Sport LT 系列(原生 DDR4-2666、E-die),XMP DDR4-3200 8GB 台灣市場售價約新台幣 1,150 元,XMP DDR4-3200 16GB 約 2250 元,時序電壓均為 16-18-18 1.35V,相較於前一陣子多了數十元。本篇測試 Crucial DDR4-3200 JEDEC 原生顆粒系列,8GB 市場售價約為新台幣 1,100 元,16GB 約為 2,200 元,時序是比較慢的 22-22-22,電壓則為標準 1.2V。

兩相比較,Ballistix Sport LT DDR4-3200 8GB x 2 在電腦王前次測試之中,於 Intel Core i9-9900K 平台可達 DDR4-3733 16-18-18-36 2T 1.35V,AMD Ryzen 5 2400G 平台則是DDR4-3600 16-18-18-36 1T 1.35V,而此次 Crucial DDR4-3200 16GB x 2 則可於 AMD Ryzen 9 3900X 平台達成 DDR4-3667 21-21-21-49 1T 1.35V。

Ballistix Sport LT DDR4-3200 已經歸還廠商,因此無法兩相比較,ROG Maximus XI Extreme 目前對 Crucial CT16G4DFD832A 的支援度也不佳。筆者大膽猜測 Ballistix Sport LT DDR4-3200 可能對低時序比較友善,Crucial CT16G4DFD832A 對高時脈反應可能比較好,但無論如何這次隨著第三代 Ryzen 桌上型處理器,玩家終於有相對應的 JEDEC DDR4-3200 標準記憶體模組,不怕 XMP 在 AMD 平台偶發的不相容狀況。

 

產品資訊

Micron Crucial CT2K16G4DFD832A(雙通道套裝)

延伸閱讀

測試平台

  • 處理器:Ryzen 7 3900X
  • 主機板:GIGABYTE X570 AORUS Master
  • 顯示卡:NVIDIA GeForce GTX 2080 Ti Founders Edition
  • 系統碟:GIGABYTE AORUS NVMe Gen4 SSD 2TB
  • 電源供應器:Seasonic Platinum 1000W
  • 作業系統:Microsoft Windows 10 Pro 64bit 1903
加入電腦王Facebook粉絲團

Spectre變種攻擊再現,SWAPGS漏洞幾乎讓所有Intel主流處理器中標

$
0
0
SWAPGS是種以Spectre為基礎的旁路攻擊(Side-Channel Attack),它能讓惡意程式繞過現有的保護機制,讀取未經授權的資料,進而達到竊取資料的目的。這個漏洞由資安公司Bitdefender進行負責任揭露,而Microsoft也推出對應的Windows更新檔以修正問題。

竊取記憶體中資料

SWAPGS屬於Spectre的第一形態變種,並以列入通用漏洞披露編號CVE-2019-1125。根據Bitdefender提供的SWAPGS白皮書提到,旁路攻擊並不是相當新的概念,它已經存在一陣時間,但MeltdownSpectreL1TFMDS這類針對預測執行技術(Speculative Execution)進行旁路攻擊則是種新手法,這種漏洞讓攻擊者可以跨過記憶體隔離保護,進而接觸到原本無法存取的記憶體,並且預估會持續發展。

預測執行技術的概念是處理器會運用閒置的運算資源,預先處理尚未確實是否必需執行的指令,如果後續確定這條指令需要執行,就能直接送出結果以提升整體效能,例如分枝預測(Branch Prediction)就是運用這種技術。

如過遇到預測錯誤的情況,處理器就會捨棄預先處理的結果,雖然被捨棄的結果在處理器架構的角度並不會被系統「看見」,但它仍然會暫存於暫存器或記憶體中。攻擊者就是利用這個漏洞留下的快取蹤跡(Cache Trace)跨越記憶體的安全邊界,舉例來說,攻擊者可以從特定處理程序(Process)窺探另一個處理程序,或是從使用者模式權限窺探核心模式權限記憶體資料、從虛擬機器的非Root限窺探Root權限、SGX安全區記憶體資料。

而根據Bitdefender官方網站的說明,SWAPGS的影響範圍包括從2012年上市的Ivy Bridge世代處理器到當代市面上最新的Intel處理器。

白皮書中也指出SWAPGS漏洞僅存在於64位元x86架構處理器中,而Bitdefender測試的AMD處理器並沒有這個問題,反而是AMD主動在官方網站揭露,處理器可能會受到GS基礎數值推測(GS base value speculation)影響,而建議透過Spectre第一形態變種更新檔修補問題。

▲Bitdefender在影片中展示了SWAPGS運作實證。

Bitdefender在安裝Windows 10的虛擬機器上進行操作示範。

測試使用的虛擬機器尚未受到任何措施保護。

位於本地端的攻擊者可以竊取作業系統核心中的記憶體資料。

問題已修復,快執行Windows Update

Bitdefender也在官方網站說明了SWAPGS對一般使用者的風險,攻擊者可能取得使用者的密碼、加密金鑰、存取憑證,甚至是儲存在電腦或瀏覽器中的信用卡資訊等機敏資料,造成的影響不可忽視。

由於Bitdefender採用負責任揭露形式公開漏洞,代表大眾知道漏洞的時候,修正問題更新檔已經準備差不多了,但也代表攻擊者知道這個漏洞,如果這時候不安裝更新檔的話遭到攻擊的風險也會隨之提升。

Microsoft已於2019年7月9日就悄悄推出對應的Windows更新檔,能夠修正Windows 7、Windows Server 2008以後的作業系統,而且不需更新處理器微碼。

一般使用者常用的Windows 7、8、8.1、10都已經能透過更新檔修正問題。

想要進一步瞭解SWAPGS資訊的讀者,可以參考Bitdefender官方網站的說明,或是去函索取SWAPGS白皮書

加入電腦王Facebook粉絲團

RetroArch萬用模擬器語音朗讀功能再進化,自動翻譯呼之欲出

$
0
0
先前筆者曾介紹過RetroArch將透過光學文字系統(OCR)自動辨識遊戲字幕,並透過語音引擎將文字唸出來的功能,別急,這個功能還在開發中,不過從進度更新中,我們可以看到朗讀的流暢度明顯提升,而且官方也表示將會整合翻譯功能,協助玩家跨越語言隔閡。

OCR辨識立大功

OCR由Optical Character Recognition縮寫而來,中文翻譯為光學字元辨識,指的是將圖像中的字辨識成電腦的文字檔,舉例來說用掃瞄器掃瞄文件後,再將文件圖檔轉換成文字檔,就是利用這種技術。

而RetroArch的作法則是在模擬遊戲的過程中,辨識畫面中出現的字,並將這些字以圖檔的型式送到辨識系統,再轉換成文字檔。有了文字檔之後,我們就能輕鬆處理這些遊戲中出現的字,比方將它們送到語音合成系統、翻譯系統,將文字朗讀出來或翻譯成其他語言。

先前RetroArch開發團隊所展示的開發進度,需要在遊戲執行過程中不斷暫停,等待系統完成辨識,才會朗讀文字並繼續遊戲,這樣會大幅影響遊戲的流暢度。而在這次的進度更新中,可以看到辨識的效率大幅提升,雖然語音會比字幕晚幾秒出現,沒辦法達到即時朗讀的理想目標,但已經不需暫停遊戲,能讓玩家在不受干擾的情況下享受遊戲內容。

▲從影片中可以看到,系統不需暫停遊戲也能將文字朗讀出來。

在《雷神之鎚》中,系統可以辨識並朗讀出現於畫面中央與左上的文字,而且不需中斷遊戲。

《洛克人4》的開場動畫也能朗讀。

《聖劍傳說3》的字幕也通過辨識考驗。

《惡魔城傳說》開場動畫中的字幕會不斷向上捲動,系統也能成功辨識並朗讀。

還能外掛翻譯軟體

先前筆者就曾推測RetroArch在加入OCR功能後,下一步應該就是劍指翻譯功能,在這次的更新中,RetroArch開發團隊證實了這個猜測。

開發團隊表示正在研究將VGTranslate輕量級翻譯伺服器導入RetroArch,玩家可以在Windows或Linux電腦上架設伺服器,並透過網路將RetroArch擷取的文字資料送至伺服器,以達到翻譯遊戲內文字的效果。

這樣做的好處是可以將翻譯過程的運算需求與資料庫,從執行RetroArch的裝置轉移到另1台電腦,如此一來即便是Raspberry Pi等效能相對貧弱的單板電腦,也能享受翻譯功能。

RetroArch開發團隊也正著手整合翻譯功能。(圖像僅為示意)

然而開發團隊也提到OCR的困難之處,比方OCR引擎難以辨識遊戲標題畫面中的標誌(通常都是圖像化的特殊字體),而且如果日文遊戲的文字框採用半透明設計的話,在辨識日文字的時候就容易受到背景圖像干擾,產業準確度不理想的問題。

從目前的開發進度來看,這個功能已經可以在許多遊戲中正常運作,但有些遊戲的效果則受文字顯示方式影響而比較不理想。即便如此,開發團對仍表示會持續改善,並提升OCR、翻譯功能的相容性。

加入電腦王Facebook粉絲團

AMD Radeon RX 640、Radeon 630/625/620/610 顯示卡登場,GCN 4.0/3.0/1.0 再一次變身

$
0
0
AMD 官網於這幾天悄悄更新下一世代 Radeon RX 600 系列顯示卡詳細資訊,並提供 Radeon RX 640~Radeon 610 之間一共 5 款選擇,瞄準 OEM 桌上型與筆記型電腦市場。內部實則為 GCN 4.0/3.0/1.0 繪圖顯示架構的再一次變身,但並非改改名稱如此簡單而已。

就在各界引頸期盼 AMD 推出比 Radeon RX 5700 XT 更高階的獨立顯示卡,以及合作夥伴正式推出 Radeon RX 5700 XT、Radeon RX 5700 非公版參考設計的同時,官方網站悄悄地更新 Radeon 600 系列顯示卡資訊,由高至低分別規劃 Radeon RX 640、Radeon 630、Radeon 625、Radeon 620、Radeon 610 共 5 款產品,瞄準 OEM 筆記型電腦市場而來,其中較高效能的前 2 款更會在 OEM 桌上型電腦市場現身。

▲ AMD 於官方網站正式公布 Radeon RX 600 系列獨立顯示卡新成員共 5 款,目前規劃全部供給於 OEM 市場,玩家無法在零售通路買到。

這 5 款採用 Radeon RX 600 系列命名方式的顯示卡,GPU 內部架構採用 GCN 4.0/3.0/1.0 版本,相信大家已經相當熟悉,其中目標桌上型電腦和筆記型電腦的 Radeon RX 640、Radeon 630,繼承 Radeon RX 540/550/550X 的 Lexa PRO 版本設計(GCN 4.0),Radeon RX 640 開啟 8/10 組 Compute Unit 共 512/640 個串流處理器,Radeon 630 則是 8 組 Compute Unit 共 512 個串流處理器。

▲ Radeon RX 640、Radeon 630 瞄準 OEM 桌上型電腦、筆記型電腦市場。

Radeon 625 以下瞄準筆記型電腦市場,Radeon 625、Radeon 620 繼承 Radeon 530 的 Weston PRO 版本設計(GCN 3.0),因此相較 Radeon RX 640 和 Radeon RX 630 採用 TSMC 14nm 製程製造,Weston PRO 仍然使用 28nm。Radeon 625、Radeon 620 的 Compute Unit 均為 6 組,但前者擁有 384 個串流處理器,後者則是 384/320 個,此外 Radeon 620 記憶體也可以不使用 GDDR5 改採 DDR3。

最為低階 Radeon 610,則是繼承 Radeon 520 的 Banks PRO GPU 版本設計(GCN 1.0),採用 TSMC 28nm 製程,內部含有 5 組 Compute Unit、320 個串流處理器。有趣的是,這次 Radeon 600 系列全線改採 64bit 記憶體匯流排寬度,因此 Radeon RX 640、Radeon 630 相對於大哥、大姊的 128bit,性能表現應該會比較低。

▲ Radeon RX 640、Radeon 630、Radeon 625、Radeon 620、Radeon 610 規格比較表。

由於 Radeon 600 系列各款 GCN 版本世代不同,影片硬體編解碼能力也不盡相同,僅有 Lexa PRO(GCN 4.0)整合的 UVD 6.3 和 VCE 3.4 比較符合現代要求(仍未加入 VP9 支援性),不過 GCN 世代以降 Fluid Motion 影片補幀功能應該還存在於 Radeon 600 系列全線產品。

 

延伸閱讀

加入電腦王Facebook粉絲團
Viewing all 6169 articles
Browse latest View live


<script src="https://jsc.adskeeper.com/r/s/rssing.com.1596347.js" async> </scri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