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antcast
Channel: 電腦王
Viewing all 5888 articles
Browse latest View live

RetroArch 1.8.1登場,強化手機介面縮圖功能

$
0
0
近期RetroArch更新的速度相當頻繁,且針對智慧型手機提供了許多方便的新功能,例如在1.7.9版強化的手勢操作,以及在1.8.0版大幅改良操作介面,這次1.8.1版則是再次強化縮圖顯示與下載功能,讓RetroArch在智慧型手機上能享有更好的操作體驗。

手機也有縮圖預覽與自選下載

雖然RetroArch先前在XMB、Ozone、RGUI等介面模式下都支援縮圖預覽功能,能在遊戲清單中顯示遊戲彩盒、標題畫面、遊戲畫面等圖片,方便快速挑選遊戲,但為智慧型手機、平板電腦設計MaterialUI介面模式則不支援這個功能。

在1.8.1版更新中,開發團隊終於將縮圖預覽功能下放至MaterialUI,讓搭載Android與iOS等作業系統的行動裝置也能同時享受觸控螢幕與縮圖預覽等方便的介面功能。

如果想要開啟這個功能,可以到選單的「User Interface > Appearance」,開啟「Portrait Thumbnail View」、「Landscape Thumbnail View」等功能,就能在垂直與水平顯示時,顯示預覽縮圖。

另一方面,開發團隊考量行動裝置大多處於連接至網路的狀態,因此預設開啟隨選縮圖下載(On-Demand Thumbnail Downloads)功能,系統會自動網路上的資料庫抓取縮圖。如果想要關閉這個功能的話,可以將選單的「Main Menu -> Online Updater -> On-Demand Thumbnail Downloads」設定為Off。

左右分別為關閉、開啟預覽縮圖功能的對照。(圖片來源;Libretro,下同)

玩家也能自由設定小、中、大等預覽縮圖尺寸。

玩家選擇顯示遊戲彩盒、標題畫面、遊戲畫面等不同圖片。

水平顯示模式也支援預覽縮圖功能。

玩家可以從官方的下載專區取得最新的RetroArch 1.8.1,筆者也建議Android使用者在32bit過渡到64bit的階段,先從官方網站下載32 bit版RetroArch,而不要從Google Play下載64 bit版,以免遇到部分核心無法使用的問題。

加入電腦王Facebook粉絲團

TP-Link Archer AX11000 同步 3 頻電競無線路由器評測,Wi-Fi 6/802.11ax 旗艦級新生力軍

$
0
0
TP-Link 近期推出 Archer AX50 主流級 Wi-Fi 6/802.11ax 無線路由器,不用新台幣 4,000 元價格即可登入新世代無線網路戰場,該公司 Archer AX11000 為繼 Asus ROG Rapture GT-AX11000 之後第二款於台灣市場販售的旗艦級同步 3 頻產品,讓人期待精心調整過後的傳輸速度表現。

同步 3 頻加強電競訴求

Wi-Fi 5/802.11ac 無線網路世代中、後期,多家廠商陸續推出 2.4GHz+5GHz+5GHz 同步 3 頻無線路由器產品,除了能夠打包賣出 1 顆網路 SoC、3 顆無線網路晶片提高產品價格之外,也導入自動頻段遷移技術,將 3 頻網路 SSID 設為同一組,使用者無須擔心頻寬分配與連接性問題,交由無線路由器自行決定即可。

手機行動遊戲平台的蓬勃發展,致使無線路由器也針對電競需求加強設計,譬如今天評測的 TP-Link Archer AX11000,不僅將同步 3 頻規格提升至 Wi-Fi 6/802.11ax 各四空間流,可開啟針對遊戲封包最佳化的 QoS 設定檔,並提供 1 個遊戲專用 5GHz 頻段,避免遊戲封包與其它資料封包混在同一頻段傳輸,造成 ping 值傳輸延遲不穩定的問題。

▲ 相對於 TP-Link 近期採用企業識別色作為外包裝主視覺設計,Archer AX11000 採用較為強悍的紅黑配色,右上角金標標誌加註 802.11ax 而非 Wi-Fi 6,AX11000 字樣也使用燙金設計。

▲ Archer AX11000 外包裝背部資訊為重點特色整理,包含無線網路規格、加速遊戲連結、防毒安全性、狀態資訊儀錶板等。

▲ 包裝內容物包含 Archer AX11000 無線網路路由器本體、8 支天線、1 個供電變壓器、1 個美規(含接地)延長線、1 條約 60cm 的 Cat.5e 網路線。

▲ Archer AX11000 供電變壓器採用家用無線路由器少見的插頭分離形式,依據產品發售地不同,直接附上符合當地插座類型的延長線即可,供電規格為 12V/5A/60W。

TP-Link Archer AX11000 規格

  • 網路 SoC:Broadcom BCM4908 1.8GHz 四核心
  • 有線網路晶片:Broadcom BCM84880
  • 無線網路晶片:Broadcom BCM43684 x 3
  • 天線:1.8dBi(2.4GHz)、1.8dBi(5GHz),可拆式(非 RP-SMA)
  • 有線網路:10/100/1000Mbps x 8、100/1000/2500Mbps x 1
  • 無線網路:802.11 a/b/g/n/ac/ax、4T4R
  • 記憶體:DDR3 1GB
  • 其它:USB 3.2 Gen1 x 2、USB 3.2 Gen1 Type-C x 1、WPS 按鈕、無線網路按鈕、LED按鈕
  • 尺寸:288 x 288 x 184(mm)

電競霸氣外露

同步 3 頻無線網路路由器,絕大多數利用 5GHz 頻譜資源較豐富的特性,安排 2 組 5GHz 無線網路分別負責 5330MHz 以下與 5490MHz 以上,各自加裝 1 個無線網路晶片,再加上 3 空間流、4 空間流規格若要達到較好的空間訊號分集效果,天線與天線之間的距離不能過於靠近,種種因素影響之下,同步 3 頻路由器體積總是大上雙頻產品一圈。

Archer AX11000 外型設計繼承 Wi-Fi 5/802.11ac 時代,同步 3 頻路由器 Archer C5400X(台灣未發售)較為霸氣的外型,將近 30cm 見方的機身尺寸搭配 8 支不小的天線,在無線路由器當中算是比較少見的設計語彙,但也同時展現出該產品的旗艦級定位,不願縮在陰暗的角落。

▲ Archer AX11000 外型相當的霸氣,紅色配色的使用方式相當大膽。

機身前方安排 3 個實體按鈕,分別為 WPS 配對按鈕、Wi-Fi 無線網路開關、LED 指示燈開關,機身右側則安排 2 個 USB 3.2 Gen1 連接埠,其中之一為 Type-A 形式、另外一個則是越來越受到歡迎的 Type-C。

機身背部安排常見的電源輸入、電源開關、重置按鈕,還有 1 個最高支援 2.5Gbps 的 RJ45 WAN 埠,其餘 8 個 RJ45 LAN 埠則最高支援 1Gbps 連線速率,LAN 2 和 LAN 3 更支援 802.3ad/Link Aggregation,將 2 個 1Gbps 合併成 1 組 2Gbps 使用,用以迎合 NAS 等需要高速傳輸的應用環境。

▲ 機身前方安排 3 個按鈕,由左至右分別為 WPS 配對按鈕、Wi-Fi 無線網路開關、LED 指示燈開關。

▲ 機身右方安排 2 個 USB 3.2 Gen1 連接埠,其一為 Type-A,其一為 Type-A。

▲ RJ45 有線網路孔均安排在機身後側,1 個 WAN 埠最高可支援 2.5Gbps 連線速率,8 個 LAN 埠最高可支援 1Gbps,其中 LAN 2 和 LAN 3 可於網頁管理介面合併,透過 802.3ad/Link Aggregation 協定組成 2Gbps,可用於連接 NAS 等高速傳輸應用。

▲ 機身頂端與底部均開設不少的通風散熱孔,Archer AX11000 網頁管理介面位址、預設登入資訊、預設 Wi-Fi 無線網路 SSID 與密碼均標示於產品標籤貼紙。

▲ Archer AX11000 機身中央安排 TP-Link 商標形狀 LED 狀態指示燈,根據不同系統狀態而有不同的顏色與變化效果,正常運作時為白燈常亮。


▲TP-Link Archer AX11000 LED 狀態指示燈變化示意影片(開機>連結至網際網路>WPS)。

越來越趨嚴格的無線網路法規,限定無線網路產品天線不可變更,若為可拆卸設計,天線與本體連接埠不可使用市場上容易替換的規格。受限於此,Archer AX11000 8 支無線網路天線雖為可拆卸形式,但接頭已變更為快拆形式,孔位對準直接往機身中央壓入固定即可,而非先前常見的 RP-SMA,該天線於 2.4GHz 與 5GHz 的增益值均為 1.8dBi,透過無線網路晶片支援 beamforming 波束成型技術。

▲ 多天線無線網路產品需考量空間分集效果,因此 8 支天線均安排於機身最外圍。

▲ Archer AX11000 可拆卸式天線接頭已變更為快拆形式,天線角度不可調整。

清一色 Broadcom 晶片

旗艦級高階產品的晶片方案選擇性不多,目前仍以 Broadcom 晶片為主流,網路 SoC 選擇 BCM4908,內含 Cortex-B35 1.8GHz 四核心處理器,記憶體則是安排輸人不輸陣的 1GB 容量,由 2 顆 Samsung K4B4G1646E-BYMA DDR3L-1866 4Gb 封裝顆粒組合而成。

▲ Archer AX11000 內部電路版正面,網路 SoC、記憶體、有線網路晶片均安排於此面,大型散熱片幾乎涵蓋整張電路板。

▲ 3 組無線網路均安排在電路板背面,並利用金屬屏蔽蓋降低射頻干擾。

▲ 網路 SoC 採用 BCM4908,內含 Cortex-B35 1.8GHz 四核心處理器以及 5 埠 Gbps 等級實體層與交換器,透過 SGMII+ 介面可額外搭配 1 個 2.5Gbps 有線網路實體層晶片。

▲ 記憶體選用 2 個 K4B4G1646E-BYMA DDR3L-1866,單顆封裝容量 4Gb,Archer AX11000 一共安排 2 顆組成 1GB 容量。

網路 SoC 其中 1 埠有線網路透過 RGMII 連接 1 顆 BCM53134 交換器晶片,這顆晶片負責 LAN 5~LAN 8,網路 SoC 自身則負責 LAN 1~LAN4。RJ45 WAN 埠則是透過 SGMII+ 連接網路 SoC 和 BCM54991 802.3bz 2.5Gbps 實體層晶片。

▲ Archer AX11000 LAN 5~LAN 8 由 BCM53134 交換器晶片負責。

▲ 網路 SoC 透過 SGMII+ 連接 BCM54991 實體層晶片,於 RJ45 WAN 埠最高提供 2.5Gbps 連線速率。

無線網路沒有懸念,於 3 個負責頻段各自安排 1 顆 BCM43684,這顆晶片於 2.4GHz 或是 5GHz 頻段均支援 802.11ax 協定,可達 4 空間流規格;2.4GHz 頻段頻寬 40MHz 最高連線速度可達 1148Mbps,5GHz 頻段頻寬 160MHz 最高連線速度則可達 4804Mbps,讓這台 Archer AX11000 無線網路可支援 1148Mbps+4804Mbps+4804Mbps=10756Mbps,四捨五入達到 AX11000 速度等級,並開放支援 DFS 頻道。

▲ 3 個 BCM43684 無線網路晶片分別負責 2.4GHz、5GHz、5GHz 頻段,該晶片支援 2.4GHz 或是 5GHz 基頻與射頻處理,因此外部僅需安裝放大器、切換器即可。

▲ 2.4GHz 各個空間流安排 1 顆 Qorvo QPF4216B 前端模組晶片,內建功率放大器、低噪音放大器、收發切換器。

▲ 5GHz 單空間流則安排 1 顆 Skyworks 85743 前端模組晶片,同樣包含功率放大器、低噪音放大器、收發切換器。

▲ 為避免 2 組 5GHz 無線網路於非負責頻率溢波相互干擾,每個 5GHz 前端模組和天線之間還會加上帶通濾波器,帶通濾波器上方印製的數字為其中心頻率。

▲ Archer AX11000 內部還安裝 1 個 Cypress CYW20704 藍牙收發與基頻處理單晶片,加速行動裝置初始化配對速度。

 

(下一頁:網頁管理功能與傳輸速度實測)

電競介面 Game Center

為了加強電競訴求印象,Archer AX11000 同樣為網頁管理介面加入不一樣的設計風格,但也不出強悍紅、黑配色等主流價值。Archer AX11000 預設網路管理介面 IP 為 192.168.1.1(若與 WAN IP 位址網段衝突,可自動變更),或者直接於網頁瀏覽器鍵入 tplinkwifi.net 即可自動導向至管理介面。

首次安裝設定時,Archer AX11000 提供精靈引導式介面,一步步教導使用者安裝完成,並支援 WAN 網際網路類型自動偵測機制,如果採用電話線/光纖網路,須請使用者輸入撥號帳號密碼,若是使用有線電視業者同軸電纜/光纖,亦提供變更 WAN 介面 MAC address 功能。

▲ 為確保網路使用安全,首次安裝將請使用者設定無線路由器密碼。此處也可以觀察到 Archer AX11000 網頁管理介面從自家企業識別風格配色,變更為強悍印象的紅、黑電競配色。(評測版本韌體僅具備英文介面,未來將加入多國語言)

▲ Archer AX11000 支援 WAN 網際網路類型自動偵測,使用者亦可自行選擇,站點與站點之間經常使用的 L2TP、PPTP 也在支援之列。

▲ 若是使用者場域的網際網路限制特定的 MAC address 才能夠上網,Archer AX11000 也提供變更 WAN 網路埠 MAC address 之功能。

▲ 初始化過程的尾聲,也會讓使用者自行設定無線網路名稱 SSID 與密碼。

▲ 初始化完成後,Archer AX11000 將會自動產生無線網路 QR code,使用者能夠自行另存新檔或是印製出來,日後重新連結無線網路,或是方便親友來訪時連結。(註:無線網路設定頁面的訪客網路,亦提供 QC code 功能。)

行動裝置蔚為主流的當代,TP-Link 同樣為旗下無線網路產品準備行動版 App,僅需於 iOS 與 Android 應用程式市集當中搜尋「Tether」即可免費下載安裝。Archer AX11000 除了 Wi-Fi 無線網路,更加裝藍牙晶片提供行動裝置首次安裝時,快速尋找 Archer AX11000 並配對連線。

▲ TP-Link 於 iOS 和 Android 應用程式市集上架 Tether,負責初始化網路產品與基礎管理功能。

▲ 旗艦級產品 Archer AX6000、ArcherAX11000 內建藍牙功能,可透過藍牙直接尋找 Archer AX11000。(藍牙僅供初始化設定使用,目前無其它特定功能。)

▲ ArcherAX11000 操作介面同步更改為紅黑配色,支援 IFTTT 與 Amazon Alexa 語音聲控。

Archer AX11000 定位於電競旗艦,因此網頁管理介面稍微不同,一般 TP-Link 無線路由器採用快速設定、基本設定、進階設定 3 大分頁,而 Archer AX11000 除了保留最後 1 項大分頁,其餘安排 Network Map、Game Center、Internet、Wireless 等 4 個大分頁。各分頁內容其實是各個細部功能的再分類,操作邏輯變動不大。

▲ 因應 Archer AX11000 的電競旗艦定位,Archer AX11000 網頁管理介面有所變動,但內部細項操作邏輯改變不大。

如上圖所示,Network Map 主要提供整體網路狀況與對外上傳、下載速度量測資訊(與 Ookla Speedtest 合作),點擊網路地圖圖示,亦可進入該項目的快速設定,例如能夠快速啟閉各頻段無線網路。

▲ 點擊 Network Map Archer AX11000 裝置圖示,即可快速開關各個無線網路頻段。

與電競遊戲有關的選項,重新整理至 Game Center 大分頁,內部可再分成 Dashboard 儀表板、Game Accelerator 遊戲加速器、Game Protector 遊戲守護者(防毒與家長控制)、Samrt Game Assistant 智慧遊戲助理(Alexa、IFTTT)、VPN 伺服器、Port Forwarding 埠轉發、Game Diagnostic 遊戲診斷(ping 與封包路徑追蹤)。

▲ 呼應 Archer AX11000 對於電競遊戲應用的市場定位,Game Center 頁面整合多種有關功能,Dashboard 儀表板可觀察到無線路由器運作狀態,下方連帶列出目前連線裝置,亦可一鍵加速該裝置傳輸優先權。

▲ Game Accelerator 遊戲加速器其實就是針對遊戲封包特化的 QoS,能夠辨識出網路流量內的遊戲封包,提升該類型封包的傳輸優先權。

▲ Archer AX11000 目前能夠辨識的遊戲封包列表,包含俠盜列車手、英雄聯盟、決勝時刻、戰地風雲……等,未來透過韌體更新還會加入更多款遊戲。

Game Protector 遊戲守護者其實就是與 TrendMicro 趨勢科技合作的防毒機制與家長控制,防毒機制總共具備 3 大功能,其一為防止使用者瀏覽惡意網站、其二為入侵預防系統、其三為隔離受感染設備。家長控制也導入 TrendMicron 所收集的資料庫,能夠讓指定連線裝置無法使用特定類型網路,如成人內容或是賭博相關。

▲ Game Protector 遊戲守護者即為防毒功能與家長控制功能,與 TrendMicro 趨勢科技合作的防毒功能還有 3 個細部功能項目可分別開啟或關閉。

▲ 家長控制讓指定的連線設備無法使用特定的網路內容類型,如成人、賭博……等,亦可指定該設備的上網時間。

▲ Samrt Game Assistant 智慧遊戲助理包含 Alexa 與 IFTTT 功能。

▲ VPN 功能讓使用者從外部網路連回家中,支援 OpenVPN 和 PPTP 2 種協定。

若是使用者需要一項一項全部瀏覽並設定,Advanced 進階頁面是你的好夥伴,各個功能均可在此找到最為詳盡的選項設定,譬如 IPTV 位於 Network>IPTV/VLAN,Network>Dynamic DNS 支援 TP-Link、NO-IP、DynDNS 共 3 種 DDNS 服務,Wireless 無線網路加密方式、使用頻譜頻寬、頻道、MU-MIMO、Airtime Fairness、Zero Wait DFS……等。

▲ 若是家中申請 IPTV 服務(如中華電信 MOD)、Network>IPTV/VLAN 能夠讓指定 LAN 埠與 WAN 埠串接在一起,便可於 Archer AX11000 後端連接機上盒。

▲ 無線網路細部選項,如加密方式、頻寬、MU-MIMO、Airtime Fairness、Zero Wait DFS……等,位於 Network 分頁當中。

▲ Archer AX11000 的 USB 介面支援 Apple Time Machine,僅需接上 USB 外接式儲存空間。

▲ Archer AX11000 支援多種 IPv6 連結方式。

▲ 覺得網路產品 LED 閃來閃去在夜間時段很刺眼嗎?LED Control 能夠關閉指示燈光,亦可加入時間排程,於夜間時段關閉 LED。

▲ Archer AX11000 除了支援路由器運作模式,另外也支援 AP 模式,僅串接有線與無線訊號。

韌體調校成熟、速度再創新高

電腦王過去曾經評測過 Asus ROG Rapture GT-AX11000Netgear Nighthawk AX8 RAX80Netgear Nighthawk AX12 RAX120TP-Link Archer AX6000等旗艦級同步 3 頻與高階同步雙頻機種。經過一次次的測試結果,讀者應該可以感受到廠商韌體調校漸漸成熟,傳輸速度越來越高。

目前仍未有廠商推出支援 4 空間流 Wi-Fi 6/802.11ax 無線網路卡,筆者照舊選擇 ROG Rapture GT-AX11000 設定於媒體橋接器模式,充當無線網路卡的角色,並使用 2.5Gbps RJ45 埠與同廠牌 ROG Maximus XI Extreme 主機板 5Gbps RJ45 埠相互連接,該埠控制晶片為 Aquantia(已被 Marvell 收購) AQtion AQC111C。

▲ ROG Rapture GT-AX11000 以 2.4GHz 無線網路連線至 Archer AX11000,連線速度可達 1147Mbps。

▲ ROG Rapture GT-AX11000 以 5GHz 無線網路連線至 Archer AX11000,連線速度可達 3629.6Mbps。

伺服器端則採用 Intel Ethernet Server Adapter I350-T4V2 分別連接至 Archer AX11000 的 WAN 埠與 LAN 埠,測試軟體為 Iperf,並額外加諸 -t 30 -i 5 -w 2048KB -P 8 參數,將 TCP window 加大至 2MB,並同時使用 8 條連線進行測試。

▲ TP-Link Archer AX11000 傳輸速度結果。

Archer AX11000 LAN 每埠僅有 1Gbps 速率,2.5Gbps WAN 於路由器模式無法轉換成 LAN 使用,因此在電腦王編輯部的標準測試當中,Wi-Fi 6/802.11ax 無線網路受到不小的限制,但是即便如此,Archer AX11000 依舊擁有不錯的表現,為近期高階、旗艦級 Wi-Fi 6/802.11ax 無線路由器的領頭羊。

▲ Archer AX11000 切換至 AP 無線基地台模式並使用 2.5Gbps RJ45 網路埠,802.11ax 上傳方向速度提升至 1970Mbps,下載方向則為 1430Mbps。

若是採用非標準測試,Archer AX11000 運作模式轉換成 AP 存取點,如此 2.5Gbps WAN 埠即可變更為 LAN 埠使用。於此種運作模式之下,5GHz 4 空間流 160MHz 頻寬上傳速度可達 1970Mbps,下載速度則是 1430Mbps,同樣獲得不錯的成績,更超越自家 Archer AX6000。

▲ Archer AX11000 外接儲存裝置支援 FAT32 和 NTFS 格式,讀取速度均突破 100MB/s,寫入則是 80MB/s 出頭。(讀寫目標為 2.5 吋 7200 轉外接式硬碟)

Archer AX11000 目前主要的對手為 ROG Rapture GT-AX11000,硬體部分以前者取勝,透過額外加裝網路交換器晶片多出 4 個 1Gbps RJ45 LAN 網路埠,USB 3.2 Gen1 其中 1 埠亦設計成 Type-C 形式;後者則是贏在軟體功能豐富性,Asus 一直保有這方面的強項。另一方面,建議 TP-Link 可以提供選項將 WAN 與 LAN 1 功能對調,讓使用者依據應用環境,把 2.5Gbps RJ45 網路埠放置於最需要的位置。

市場價格部分,ROG Rapture GT-AX11000 價格已經降至新台幣 15,000 元左右,而 Archer AX11000 近日才與大家見面,建議售價約為新台幣 16,000 元,但最近因 1111 促銷活動降至 14,000 元左右。比較惱人的是,消費市場仍未見到支援 4 空間流的 Wi-Fi 6/802.11ax 無線網路卡,即便 Archer AX11000 傳輸速度頗佳,沒有與之規格對應的網卡也是枉然,接下來就看哪家廠商率先推出對應產品。

 

產品資訊

TP-Link Archer AX11000

延伸閱讀

測試平台

  • PC1
  • 處理器:Intel Xeon E3-1230 v3
  • 主機板:Asus Z97-WS
  • 記憶體:Micron DDR3-1600 8GB x 4
  • 網路卡:Intel Ethernet Server Adapter I350-T4V2、Asus XG-C100C
  • 系統碟:Plextor M6V 512GB
  • 作業系統:Microsoft Windows 7 Ultimate 64bit
  • PC2
  • 處理器:Intel Core i9-9900K
  • 主機板:Asus ROG Maximus XI Extreme
  • 記憶體:Micron Ballistix Elite DDR4-4000 8GB x 2 @DDR4-2666
  • 網路卡:Aquantia AQtion AQ111C
  • 系統碟:Plextor M9 M9Pe(G) 512GB
  • 作業系統:Microsoft Windows 10 Pro 64bit 1903
  • 無線路由器:Asus ROG Rapture GT-AX11000
加入電腦王Facebook粉絲團

越南大戰官方授權百科全書開箱試讀:點陣圖、珍貴手稿看到爽

$
0
0
筆者先前曾介紹過Metal Slug: The Ultimate History這本書籍的預購資訊,它是由英國出版社Bitmap Books所推出的首本官方授權《越南大戰》專書,內容含蓋遊戲介紹、美術設定、開發人員專訪等等。在漫長的等待後,筆者終於收到這本寶典,就讓我們一起翻開者本充滿寶貴資料的百科全書。

包裝細心,書本不受傷

由於本書的發行地點在英國,所以寄送的路途相當遠,如果沒有細心的包裝,就很可能讓書籍在運送的過程中因碰撞而受傷。

當筆者收到包裹的第一時間,不免為外包裝只有簡單的1層塑膠袋而感到膽戰心驚,而拆開塑膠袋之後,內部的包裝則為以厚紙板折成的紙箱,看到紙箱上已經有碰撞痕跡,角落的部份也已經有些許凹陷。

好在打開紙箱後,可以看到書籍以泡棉紙細心包裝,並使用4個泡棉護套牢牢保護,讓書籍的各角落仍完好如初,可見Bitmap Books在包裝上的用心,確實發揮了保護書籍的功效。

Metal Slug: The Ultimate History採精裝本型式,長寬尺寸為21 x 29.7公分,因為總頁數多達452頁,整體厚度來到3.5公分,讓整本書的外觀就像是本後重的字典。

包裝最外層的塑膠袋看起來相當單薄。

拆開塑膠袋後,發現第二層厚紙板包裝已經出現傷痕,角落也因碰撞而凹陷。

紙箱背面印有點陣圖風格圖片,順著封條就能輕鬆拆卸紙箱。

書籍本體受到泡棉紙與護套的完善保護。

書籍本身也有一層熱縮膜包裝。

受益於Bitmap Books細心的包裝,書籍在運送途中並沒有受到任何損傷。

書籍的8個角落都沒有碰撞痕跡,保持「八角刺手」的完美品相。

Metal Slug: The Ultimate History的尺寸為21 x 29.7 x 3.5公分,比做為比例尺的任天堂Switch主機大上許多。

滿載歷史資料與訪談

Metal Slug: The Ultimate History具有一般版與重裝版(Fully Loaded Edition)等版本,2者都採精裝本形式,主要的差異為後者具有可以發出武器音效的封套。全書可以分為3大段落部分,分別記錄了《越南大戰》歷史發展、歷代遊戲詳細介紹與圖像資料、開發者訪談等珍貴料。

歷史發展段落共有34頁,收錄了《越南大戰》的開發經緯,其中最特別的部分為關於《越南大戰 0》的介紹。這款遊戲為初代《越南大戰》開發過程中的試作版,並曾在日本的2間遊樂場進行過展示與媒體測試,雖然當時就已經確立遊戲的風格為2D橫向捲軸遊戲,但主角並非是「人類」,玩家全程操作的角色都是坦克,遊戲進行方式與正式版相去甚遠。

至於開發者訪談段落,則收錄了包括遊戲企劃九条一馬、作曲冷牟田卓志等10位相關人員的對談,總計頁數達64頁,內容相當豐富。

▲由於筆者收到的書籍為一般版,因此重裝版的展示請參考官方提供的影片。

Metal Slug: The Ultimate History的目錄,各段落內容都相當精彩。

歷史發展部分兼具文字敘述與說明圖片。

這邊不但提到鮮為人知的《越南大戰 0》,還收錄多幅珍貴的圖像資料。

開發者訪談內容則以文字敘述為主。

(下頁還有圖像資料介紹,以及回味歷代遊戲的說明)

 

超豐富圖像資料

本書最精彩的部分就是第2個段落的歷代遊戲詳細介紹與圖像資料,這邊不但詳細介紹1~7代與《越南大戰X》,還有在SNK NeoGeo Pocket Color推出的《越南大戰1st Mission》、《越南大戰2nd Mission》,以及任天堂Game Boy Advance的《越南大戰Advance》、Sony PlayStation 2的《越南大戰3D》等遊戲,唯一被略過的是以《越南大戰7》為基礎的強化版《越南大戰XX》。

內容包含各作品的視覺圖、設計手稿,以及角色點陣圖、關卡設定、攻略流程,讓讀者可以細細品味在遊戲由開發階段開始,如何一步一步構築《越南大戰》帶著濃厚蒸汽龐克風格並充滿幽默感的世界觀,最終形成玩家眼前的遊戲。

歷代遊戲與圖像資料章節顧名思義以圖像為主,不懂英文的讀者也能看得很開心。

其中也收錄了許多宣傳資料與視覺圖。

遊戲關卡設定以全景方式呈現。

書中也以圖片方式重現遊戲攻略流程。

在美術設定部分,則收錄了許多開發過程使用的手稿。

讀者可以回顧遊戲中圖像的開發過程與人物、機械設定。

看到武器箱的設計圖,才恍然大悟原來那些「英文字母」原來都暗藏玄機。

越南大戰官方授權百科全書開箱試讀:點陣圖、珍貴手稿看到爽

經典遊戲輕鬆回味

如果想要重溫《越南大戰》系列作品,除了使用模擬器之外,也可以在PC與各主流遊戲主機上購買數位版遊戲。

筆者最推薦的解決方案就是準備Sony PlayStation Portable主機,以及收錄1~6代與《越南大戰X》的《越南大戰合集》,再加上以7代為基礎的重製的《越南大戰XX》等遊戲,如此一來就能玩遍歷代遊戲內容。

如果讀者手上沒有這些主機與遊戲,也可以在PC的Steam平台,或是Sony PlayStation 4與Microsoft Xbox One(部分作業需購買Xbox 360版,並以向下相容方式執行)、任天堂Switch等主機平台購買數位版遊戲。

至於《越南大戰6》則需在Sony PlayStation 3購買PS2 Classic版本。而《越南大戰7》則因只在任天堂NDS推出,且內容與《越南大戰XX》幾乎相同,因此推薦選擇後者即可。

 線上商店快速連結:
《越南大戰》1~5代與《越南大戰X》:PC(目前尚無4、5代)、PS4Xbox OneSwitch
《越南大戰6》:PS3
《越南大戰XX》:PCPS4Xbox One

筆者最推薦的回味方式就是PlayStation Portable版的《越南大戰合集》加上《越南大戰XX》。

目前Steam的《越南大戰》1~3加上X的合購優惠價為新台幣428元。

玩家也能在PlayStation 4、Xbox One、Steam等平台購買數位版《越南大戰XX》。

Metal Slug: The Ultimate History書籍目前已可由Bitmap Books官方網站購買,售價為英鎊29.99元(約合新台幣1,190元)。

  • 本文介紹使用的Metal Slug: The Ultimate History書籍由Bitmap Books提供
加入電腦王Facebook粉絲團

15年過後,Infinity 2.0終告PSP全線完美破解

$
0
0
Sony於2004年推出旗下首款掌上型遊戲主機PlayStation Portable,在12年的服役期間後,Sony終於終止PlayStation Portable網路商店服務,也象徵著光榮退伍。Davee日前推出的Infinity 2.0,增加了PlayStation Portable E1000型的相容性,讓全線主機都能完美破解。

E1000終被攻克

在2016年2月14日時,開發者Davee公布了混合6.31與6.61版本韌體的Infinity自製韌體系統,讓E1000型以外的所有PlayStation Portable主機都能享有開機就自動載入自製韌體環境的功能。詳細說明可參考「PSP光榮落幕,網路商店關門大吉,自製韌體最後拼圖終於補完」一文。

Infinity 2.0最大的特色就是納入E1000型主機的相容性,能夠支援所有安裝6.60、6.61官方與自製韌體的所有型號PlayStation Portable主機,唯一的例外是如果主機已經安裝舊版Infinity,則需先降級為官方版6.60或6.61韌體環境,才能安裝Infinity 2.0。

Infinity 2.0的運作原理與舊版Infinity也有所不同,它並非採用混合韌體的方式,而是比較像破解6.20版韌體所使用的永久性修改漏洞,只需將1個檔案注入主機的開機流程,不但安裝過成更快速,也能降低刷機失敗的風險。此外Infinity 2.0也修正了舊版程式與佈景主題衝突、PlayStation Portable Go待機功能失效(需關閉Unlock Extra Memory功能)等問題。

Infinity 2.0讓PlayStation Portable E1000型主機也能享受完美破解。(圖片來源:Davee Twitter)

▲開發者The Zett也錄製了相關的教學影片。

有興趣嘗試Infinity 2.0的讀者可以先至官方網站瞭解更多資訊,筆者也預計日後製作相關的教學說明,請大家拭目以待。

加入電腦王Facebook粉絲團

雙層石墨烯加強導熱效果!Team Group T-Force Cardea Zero Z440 M.2 PCIe 4.0 SSD 1TB 實測

$
0
0
目前能夠在消費市場提供 NVMe PCIe 4.0 x4 SSD 控制晶片的廠商僅有 1 家,因此各記憶體廠商該如何替 PS5016-E16 SSD 加諸特色,便成為重要課題。Team Group 十銓科技替自家 T-Force Cardea Zero Z440 SSD 增添雙層薄型石墨烯、銅片幫助導熱,並同時相容主機板廠商 M.2 散熱片安裝位置不卡件。

PS5016-E16 闖天下

AMD 為了加強第三代 Ryzen 桌上型處理器以及 X570 晶片組支援 PCIe 4.0 頻寬倍增,不僅自家 Radeon RX 5700 系列顯示卡相容此版本介面通道,亦與台灣廠商 Phison 群聯電子相互合作,開發支援 NVMe PCIe 4.0 的 SSD 控制晶片 PS5016-E16,採用該控制器的 SSD 讀取速度可達 5000MB/s,對於 AMD 或是 Phison 雙方均有市場行銷與實質營收雙重助益。

目前市面上推出,支援 PCIe 4.0 的 M.2 NVMe PCIe 4.0 SSD,均由 Phison 提供完整解決方案,廠商僅微調產品細節(如電路板防焊漆顏色),SSD 整體由 Phison 原廠製造。SSD 控制器晶片之外,快閃記憶體晶片採用 Phison 自行封裝 Toshiba BiSC4 類型,韌體也由原廠調校,因此各記憶體廠無不卯足全力,替 PS5016-E16 SSD 增添與競品相異的特色。

先前電腦王編輯部已評測 GIGABYTE AORUS NVMe Gen4 SSD 2TB容量版本,這次收到的產品為 Team Group 十銓科技 T-Force Cardea Zero Z440 M.2 PCIe SSD 1TB 版本,內部同樣是 Phison PS5016-E16 SSD 解決方案,也向著加強散熱道路走去,但其表徵卻與當前 PCIe 4.0 SSD 略有不同,值得細細品嘗各廠商間取捨重點。

▲ Team Group T-Force Cardea Zero Z440 M.2 PCIe SSD 採用吊卡式外包裝,讓消費者可一眼看出該產品附加特點,本次測試為 1TB 版本。

▲ T-Force Cardea Zero Z440 吊卡背部列舉該 SSD 特色、規格,1TB 與 2TB 容量最高循序讀寫速度均可達 5000MB/s 和 4400MB/s。

Team Group T-Force Cardea Zero Z440 M.2 PCIe 4.0 SSD 1TB 實測,雙層石墨烯加強導熱效果

Team Group T-Force Cardea Zero Z440 M.2 PCIe SSD 規格

  • 產品型號:TM8FP7001T0C311
  • 外觀形式:M.2 M key 2280
  • 介面速度:PCIe 4.0 x4 NVMe
  • 容量:1TB
  • 寫入壽命:1800TBW
  • 電源需求:3.3V/2.5A
  • 其它:1700000hrs MTBF

雙層石墨烯加強導熱

PS5016-E16 控制器支援 PCIe 4.0,劇烈操駕熱量散發程度相對於前一世代 PS5016-E12 想必增加不少,因此 Phison 除了在晶片封裝表層內嵌銅片,不少記憶體廠商銷售時,亦會附加 1 片不小的散熱片,藉由金屬導熱並增加與空氣的接觸面積,冷卻 SSD 使其運作溫度不至於觸發過熱降速機制。

記憶體廠商用意雖好,但目前主機板設計趨勢不僅要求內在,更要利用造型散熱片加強外在美觀,SSD 整體設計可能與市面上主機板設計語彙不相符;再者部分主機板 M.2 散熱片與晶片組散熱片合為一體,若是為了 PCIe 4.0 SSD 散熱片卡件問題移除散熱片,X570 晶片組也會遭受池魚之殃。

Team Group 內部人員分析市場,發現多數 X570 晶片組主機板均浮現上述情形,遂以日前 T-Force Cardea Zero 石墨烯薄型散熱片做法,加諸於 T-Force Cardea Zero Z440,使其加強橫向導熱的同時,亦可相容主機板散熱片設計。有鑑於 PCIe 4.0 規格增長的熱量,T-Force Cardea Zero Z440 採用雙層石墨烯與銅片導熱,相對過往設計更進一步,官方也取了 1 個相當有趣的「銅烯協力」名詞。

▲ T-Force Cardea Zero Z440 SSD 正面,其上覆蓋雙層石墨烯與銅片,並於表層印製該 SSD 型號與圖騰。

▲ 規格標籤貼紙位於電路板後方,避免主機板 M.2 導熱墊矽油模糊字樣影響保固權益,並標示享有 5 年保固或是達到 TBW 總寫入量。(註:5 年保固回溯至今年新發售 M.2 PCIe SSD,詳情請見官網說明。)

▲ 撕下表層石墨烯散熱片,可見到 Phison PS5016-E16 SSD 解決方案。

▲ 散熱片背部貼附一層灰黑色石墨烯快速導熱。

▲ 仔細觀察石墨烯散熱片側邊,確實採用 2 層石墨烯與銅片結構加強導熱,厚度不到 1mm 亦可相容 X570 主機板 M.2 散熱片設計。

▲ Team Group 提供的產品結構設計圖,上方第一代單層為 Cardea Zero,下方雙層即為本篇主角 T-Force Cardea Zero Z440 所使用的第二代設計。

卸下石墨烯散熱片的 T-Force Cardea Zero Z440,與市面上 M.2 NVMe PCIe SSD 並沒有什麼不同,位於電路板中央的銀灰色晶片,即是 PS5016-E16 控制器晶片,銀色為銅鍍防氧化表層的結果。本次測試容量版本為 1TB,因而搭配 2 顆 SK hynix H5AN4G8NBJR-UHC DDR4 4Gb 記憶體顆粒,2 顆容量組合即為 1GB,速度為 DDR4-2400。

快閃記憶體顆粒於電路板正反 2 面各自安排 2 顆自行封裝的 TABBG65AWV,單顆應具備 2 個讀寫通道,以便塞滿 PS5016-E16 控制器求取較佳速度,單一容量則是 256GB。TABBG65AWV 內部採用 Toshiba BiCS4 TLC 紀錄類型快閃記憶體,並開啟 SLC 快取功能將部分 TLC 區塊視為 SLC 加速寫入。

▲ T-Force Cardea Zero Z440 電路板銀色晶片即為 PS5016-E16,為目前消費市場唯一支援 PCIe 4.0 x4的 SSD 控制器,內含 Arm Cortex 架構雙核心,以及自行開發的 CO-X 處理器雙核心,並支援第四代 LDPC、RAID ECC 引擎、端對端資料保護。

▲ T-Force Cardea Zero Z440 電路板正反 2 面各自安排 1 顆 H5AN4G8NBJR-UHC DDR4 4Gb 顆粒,總容量為 1GB,作為快取、緩衝之用。

▲ T-Force Cardea Zero Z440 共安裝 4 顆 TABBG65AWV 快閃記憶體顆粒,內部為 Toshiba BiCS4 TLC,單顆容量 256GB 並具備 2 個讀寫通道。

容量選擇性,T-Force Cardea Zero Z440 不意外僅提供 1TB 和 2TB 版本,因為 PCIe 4.0 SSD 除了需要控制器支援,快閃記憶體也需要多通道、多 CE 堆疊提供後勤補給,小容量版本反而無法體現 PCIe 3.0 x4 與 PCIe 4.0 x4 效能差距。1TB 和 2TB 效能表現,官方資料循序讀寫均可達 5000MB/s 和 4400MB/s,IOPS 均為 750000 IOPS;當然,這速度目前得配合第三代 Ryzen 桌上型處理器與 X570 晶片組主機板。

耐用性與壽命方面,1TB 版本 TBW 總寫入量設定於 1800TB,2TB 版本翻倍成為 3600TB,5 年保固換算下來 DWPD 約為 0.986,相當於 1 天可以完整寫入整個 SSD 容量,此外 2 個版本容量的 MTBF 為 1700000 小時。

▲ T-Force Cardea Zero Z440 1TB 與 2TB 容量版本規格比較表。

▲ T-Force Cardea Zero Z440 1TB 容量版本實際可用容量為 953870MB,約為 931.5GB。

筆者首先想要印證一下 Team Group 對 T-Force Cardea Zero Z440 加諸的雙層石墨烯與銅片散熱效果,採用 IOMeter 70% 讀取、30% 寫入、4K 100% 隨機測試 10 分鐘,藉由 CrystalDiskInfo 抓取控制器溫度資訊。T-Force Cardea Zero Z440 1TB 並不安裝主機板 M.2 散熱片減少實驗變因,僅依靠處理器散熱風扇吹來的微風幫助 SSD 附近空氣流動。

室溫 25℃,T-Force Cardea Zero Z440 1TB 是否安裝雙層石墨烯與銅片散熱效果沒有差異,均為 37℃,經過 10 分鐘壓力測試之後,未安裝散熱片組別控制器溫度為 56℃,安裝「銅烯協力」散熱片下降 1 度來到 55℃。縱使看起來差異不大,但在 SSD 表面積幾乎未更動的情況仍有降溫,又可相容主機板 M.2 散熱片,即為 Team Group 考量重點所在。

▲ 安裝石墨烯散熱片前後,T-Force Cardea Zero Z440 1TB 容量版本控制器溫度均為 37℃。(請讀者注意韌體版本變化,前次測試 AORUS NVMe Gen4 SSD 2TB 為 EGFM10E3,此次 T-Force Cardea Zero Z440 1TB 為 EGFM11.2。)

▲ T-Force Cardea Zero Z440 1TB 容量版本安裝石墨烯散熱銅片之後,IOMeter 10 分鐘壓力測試來到 55℃,未安裝散熱片則是 56℃。

 

(下一頁:綠色版 Toolbox 與效能實測)

SSD ToolBox 解壓縮立即上工

Team Group 如同其它記憶體廠商,針對旗下 SSD 推出 Windows 版本管理軟體 SSD Toolbox,與其它 SSD 管理軟體不同的是,SSD Toolbox 無須安裝重開機,從官方網站下載至任一資料夾路徑,解壓縮後即可使用,算是相當便民的作法。SSD Toolbox 功能包含常見的資訊顯示、壽命預估,更直接整合檔案系統移轉功能。當然,若是未來能夠直接整合 Secure Erase/Sanitize 功能則更佳。

▲ SSD Toolbox 軟體功能首頁,Disk Information 分頁提供 SSD 基礎資訊與容量資訊。

▲ SSD Toolbox S.M.A.R.T. 分頁顯示 SSD 所回報的原始數值資訊。

▲ SSD Toolbox 直接於 Data Migration 整合資料移轉功能,讓使用者輕鬆升級 SSD。

▲ 最後 1 個分頁預估此 SSD 的剩餘使用壽命。

PCIe 4.0 保有不俗表現

目前消費級市場僅有 AMD 第三代 Ryzen 處理器與 X570 晶片組支援 PCIe 4.0,因此測試平台選用 Ryzen 9 3900X 處理器以及 X570 AORUS Master 主機板。相較於前一次 2TB 版本,可以料想到 1TB 版本效能將會降低一些,這是 SSD 的特性,若有較多的空間餘裕讓控制器「匪類」,效能自然水漲船高。

以往筆者稱之為速食型測試程式 CrystalDiskMark,進入 7.0.0 之後的變化不小,擁有更多設定檔可供選擇,測試結果畫面也能夠挑選不同的計價單位;在此筆者選擇「預設+〔Mix〕」設定檔,Mix 增加 70% 讀取、30% 寫入項目,同時也請各位讀者注意,由上到下 4 個測試的佇列深度與執行緒數量相對於過去有些差異,不宜直接比較。

▲ T-Force Cardea Zero Z440 1TB 容量版本於 CrystalDiskMark 7.0.0 讀取測試超越 5000MB/s,寫入部分則是受到測試設定變動的影響,為 4200MB/s 出頭,PCIe 4.0 x4 測試結果仍超越 PCIe 3.0 x4 數值。

▲ CrystalDiskMark 測試結果選擇 IOPS 數值,佇列深度 32、16 條執行緒表現均在 150000 IOPS 以上。

由於測試 SSD 容量為 1TB,AS SSD Benchmark 循序存取速度分別為 4160.87MB/s、3865.76MB/s,其中 4K-64Thrd 項目相對於前次 2TB 版本,效能下滑幅度比較大,筆者猜測可能與 AMD AGESA 變更第三代 Ryzen 處理器自動超頻行為有關,或是 PS5016-E16 控制器 IOPS 表現相當依賴快閃記憶體內部 CE 堆疊數量/容量,亦有可能是韌體調整後的差異。

▲ T-Force Cardea Zero Z440 1TB 於 AS SSD Benchmark 獲得 3765 分。

▲ T-Force Cardea Zero Z440 1TB 於 AS SSD Benchmark 64-Thrd 項目 IOPS 表現相對先前測試 2TB 版本有些距離。

▲ AS SSD Benchmark Compression-Benchmark 曲線平緩,表示 T-Force Cardea Zero Z440 1TB 讀寫速度不受資料可壓縮程度而變化,但讀取速度於末段有著略高的趨勢。

ATTO Disk Benchmark 以不同傳輸區塊大小,評估儲存空間的讀寫速度,此處將佇列深度變更為 32 進行測試。T-Force Cardea Zero Z440 1TB 大約從 128KB 區塊大小之後達最高速,最佳讀寫表現為 5.26GB/s 和 3.97GB/s,讀取表現超越官方數值,IO/s 表現則是區塊大小 8KB~32KB 之間表現最佳。

▲ T-Force Cardea Zero Z440 1TB 於 ATTO Disk Benchmark 讀寫速度最高可達 5.26GB/s 和 3.97GB/s。

▲ 可能是受到容量的影響,T-Force Cardea Zero Z440 1TB IO/s 表現大約只有前次 2TB 版本的一半。

Anvil's Storage Utilities 綜合測試應該也是受到容量的影響,總分來到 13473.26,讀寫雙方面的占比差不多。模擬一般日常作業 PCMark 8 Storage 測試項目則表現正常,T-Force Cardea Zero Z440 1TB 分數來到 5076 分,頻寬則是 617.72MB/s,僅差距 2TB 版本 620.40MB/s 一丁點而已。

▲ T-Force Cardea Zero Z440 1TB 於 Anvil's Storage Utilities 綜合測試獲得 13473.26 分,讀寫成績大約各占一半。

▲ T-Force Cardea Zero Z440 1TB 於 PCMark 8 Storage 頻寬拿下 617.72MB/s,相當接近 2TB 容量版本。

探究 SLC 快取大小配置,出現 2 個極端情形,HD Tune Pro 全容量寫入量測不到 SLC 快取容量,全程平均為 2000MB/s 以上,僅於開頭 40GB 略為提升超過 2100MB/s。IOMeter 寫入剛開始可量測到 4000MB/s 以上,之後便降為 600MB/s 左右。

在此可以簡單做個小結論,PS5016-E16 搭配韌體設定,髒塊回收應該相當積極,才能夠讓 HD Tune Pro 於全容量寫入採用 2000MB/s 飆到底。若是當寫入速度更快,撐到該 SSD 的極限,才會量測到 TLC 真實寫入速度。

▲ 應該是控制器髒塊回收相當積極,控制器效能亦相當良好,讓 T-Force Cardea Zero Z440 1TB 於 HD Tune Pro 全區寫入以 2000MB/s 平均作收。

▲ 使用 IOMeter 對 T-Force Cardea Zero Z440 1TB 進行連續寫入測試,剛開始可見到 4000MB/s 以上的傳輸速度,接著為 TLC 真實寫入速度約 600MB/s 左右。

寫入效能一致性測試,在此採選用 IOMeter 這款能夠客製化測試腳本的軟體,並先行填入 SSD 容量 2 倍以上的資料量,使其達到穩定態。T-Force Cardea Zero Z440 1TB 曲線斜率為趨近平緩的負值,4K 100% 隨機寫入 3 小時測試終末表現約在 22000 IOPS 以上,與 2TB 版本保持一致的表現,

▲ T-Force Cardea Zero Z440 1TB 透過 IOMeter 進行 3 小時寫入效能一致性測試,終末表現與更大容量版本差不多。

▲ T-Force Cardea Zero Z440 1TB 寫入一致性詳細數據。

▲ 4K 隨機 70% 讀取、30% 寫入測試,T-Force Cardea Zero Z440 1TB 於佇列深度 4 之後大致達到高速區間,整體表現於 90000 IOPS 左右徘徊。

▲ IOMeter 4K 隨機 70% 寫入、30% 讀取,T-Force Cardea Zero Z440 1TB 的 IOPS 效能資料。

散熱、相容性雙主修

包含這款 SSD 在內,台灣市場可見到 ADATA、Corsair、GIGABYTE、Team Group 等四家廠商販售 M.2 NVMe PCIe 4.0 SSD,僅有 Team Group 這款 T-Force Cardea Zero Z440 無須拆卸散熱片,即可與主機板 M.2 散熱片相容。相對而言,T-Force Cardea Zero Z440 少了大型散熱片的成本,市場賣價也是最低的,1TB 可見到新台幣 7,990 元、2TB 則是新台幣 14,800 元。若是玩家主機板定位較高,附贈較多 M.2 散熱片,則建議直接購買 Team Group 版本。

另一方面,若是玩家 X570 主機板屬於入門款式,M.2 散熱片可能僅附上1  組,此時其它廠牌的大散熱片版本,可能會更適合入手。無論如何,Team Group 開始提升 M.2 PCIe SSD 保固至 5 年,讓過去有種缺憾的感覺迎刃而解。

 

產品資訊

Team Group T-Force Cardea Zero Z440 M.2 PCIe SSD

延伸閱讀

測試平台

  • 處理器:AMD Ryzen 9 3900X
  • 主機板:GIGABYTE AORUS X570 Master
  • 記憶體:Micron Ballistix Elite DDR4-4000 8GB x 2 @DDR4-3200
  • 顯示卡:AMD Radeon RX 5700
  • 系統碟:GIGABYTE AORUS NVMe Gen4 SSD 2TB
  • 電源供應器:Seasonic Platinum SS-1000XP
  • 作業系統:Microsoft Windows 10 Pro 64bit 1903
加入電腦王Facebook粉絲團

玩家土砲改造《超級瑪利歐64樂園》,老遊戲化身成為全新續作

$
0
0
《超級瑪利歐64》是瑪利歐系列的第一款3D遊戲,於1996年任天堂N64主機一起發售,玩家Kaze Emanuar就以這款遊戲為基礎並加入新的元素,開發了《超級瑪利歐64樂園》的改造版遊戲,不但給予老遊戲新生命,也充分展現開發的創意。

新舊雜處的土砲遊戲

我們先用簡單的數學來說明這款遊戲

《超級瑪利歐64》(Super Mario 64) + 《超級瑪利歐3D樂園》(Super Mario 3D Land)
= 《超級瑪利歐64樂園》(Super Mario 64 Land)

從上述的數學公式,可以看到這次要介紹的《超級瑪利歐64樂園》是以《超級瑪利歐64》的遊戲引擎為基礎,並加入許多2011年推出的《超級瑪利歐3D樂園》的元素,巧妙融合2款遊戲的特色。

《超級瑪利歐64樂園》具有32個全新的關卡與70個不同的場景,並提供8位全新的Boss與10種強化道具,還有多達75首全新配樂,遊戲的份量相當扎實,完成度也很高。

《超級瑪利歐64樂園》的遊戲畫面基本上與《超級瑪利歐64》相同,但加入了風格迥異的場景。(圖片來源:Kaze Emanuar YouTube頻道,下同)

遊戲的場景經過重新設計。

強化道具也包括《超級瑪利歐3D樂園》著名的貓裝。

遊戲中也有多位新角色登場。

玩家也需克服來自8位全新Boss的挑戰。

▲從影片展示可以看出遊戲的完成度相當理想。

想要執行《超級瑪利歐3D樂園》的話,讀者需要自行準備原始ROM檔案,並搭配線上ROM修改工具,將修正檔整合至原始ROM檔,並透過N64模擬器執行。

加入電腦王Facebook粉絲團

Peakago 7吋迷你筆電,不但支援Windows還有4G連網功能

$
0
0
Peakago是款重量只有539公克的7吋迷你筆記型電腦,它採用翻轉螢幕設計,能將螢幕翻轉至背面當作平板電腦使用,或是以帳篷模式擺放。而Peakago最大的特色就是它支援4G連網功能,不需外接行動網路卡就能在沒有Wi-Fi無線網路的場合連上網路,大幅提升產品的行動力。

採用Cherry Trail世代處理器

先前筆者曾介紹過多款迷你筆記型電腦,然而它們大多有個特色,具有行動網路功能的產品因搭載Arm架構處理器,所以僅支援Android作業系統,而搭載x86架構處理器與Windows作業系統的產品,則不支援行動網路,導致魚與熊掌不可兼得的窘境。

而Peakago則是款同時支援Windows作業系統與行動網路的迷你筆記型電腦,它內建4G行動網路通訊模組,使用者只需插入SIM卡即可開始使用4G網路,而不必四處尋覓Wi-Fi無線網路熱點,對於時常在外使用電腦的人來說,是個相當方便的功能。

不過比較可惜的是,Peakago的硬體規格偏低,它所採用的處理器為2016年推出的Intel Atom x5-Z8350,具有4個實體核心但不支援超執行緒,搭載2MB L3快取記憶體,基礎時脈為1.44GHz,Turbo時脈可達1.92GHz,整體效能在現在的標準來看偏弱。

在記憶體與儲存媒體部分,一共有4GB記憶體、64GB儲存容量的一般版,與8GB/128GB的Pro版,而搭載4G網路功能的機種只有8GB/128GB配置選項。

Peakago是款採7吋螢幕的迷你筆記型電腦。

實體鍵盤受限於空間,按鍵配置與標準鍵盤有所差異。

它最大的特色就是內建4G行動網路通訊模組。

Peakago具有一般、Pro、4G等3種版本,前者搭載4GB記憶體、64GB儲存容量,後2者則為8GB記憶體、128GB儲存容量。

4G版還細分3種不同區域版本,亞洲版支援在台灣使用。

可透過microSD擴充容量

雖然官方資料並沒有明確標明儲存媒體的規格,但筆者推測應是採用無法自行更換、升級的eMMC,不過好在Peakago內建microSD讀卡機,使用者仍可以自行擴充儲存容量。

Peakago預載的作業系統為Windows 10 S家用版,在預設狀態下只能安裝Windows App,不能安裝桌面版程式,但使用者可以免費切換為標準的Windows 10家用版,而且不需額外支付任何費用。

Peakago的另一個特色就是採用瑜珈式的翻轉螢幕設計,使用者可以依照需求自由改變機身的擺放方式,快速在筆記型電腦、平板電腦等不同模式間切換。

I/O端子集中在機身右側,具有microSD讀卡機與3.5mm耳機、Micro HDMI、USB 3.2 Gen1、USB 3.2 Gen1 Type-C端子各1。

Peakago的螢幕可以完全翻轉至背面。

基本模式可以作為筆記型電腦使用。

將螢幕翻轉至背面後,就能當作平板電腦使用。

帳篷模式適合能在欣賞影片時派上用場。

一般、Pro、4G版的Peakago售價為港幣3,546、4,452、5,240元(約合新台幣14,010、17,590、20,710元),預定上市時間為2020年3月。

加入電腦王Facebook粉絲團

Buffalo 接連推出 2 台無風扇 802.3bz 網路交換器,LXW-2G5 和 LXW-10G2/2G4 打造高速新世代

$
0
0
由於晶片成本下降的緣故,不少中、高階主機板均內建支援 802.3bz 2.5Gbps、5Gbps 有線網路晶片,旗艦級甚至會放入 802.3an 10Gbps。日本廠商 Buffalo 於近日陸續推出 2 款 LXW-2G5 與 LXW-10G2/2G4 交換器,讓一般家庭使用者也可以打造高速內部網路。

為了增加產品賣點,主機板廠開始內建新世代 Wi-Fi 6/802.11ax 無線網路卡,有線網路部分因 Aquantia(已被 Marvell 收購)與 Realtek,802.3bz 產品正逐步攻佔市場,前者可提供 2.5Gbps、5Gbps、10Gbps 等速率產品,後者不改經濟實惠的印象,推出 2.5Gbps 速率產品。

晶片價格逐漸下滑,市場上越來越容易見到搭配 802.3bz 有線網路規格的主機板,搭載該規格的 PCIe 網路介面卡、USB 網路卡、Thunderbolt 3 網路卡也有不少品牌推出,高階與旗艦級 Wi-Fi 6/802.11ax 無線網路路由器更是需要 802.3bz,才能夠釋放 160MHz 頻寬與 4 天線流傳輸速度潛力,NAS 產品亦可從 802.3bz 規格受惠。

最為重要的有線網路交換器,過往只能選擇相容 802.3bz 2.5/5Gbps 的 802.3an 10Gbps 企業級產品,價格高企令人卻步,風扇運轉噪音同樣令家庭使用者煩躁。日本廠商 Buffalo 於近日接連推出 2 款支援 802.3bz 網路交換器,均為無風扇靜音版本,更適合一般玩家選購。

▲ Buffalo 近日陸續推出 2 款支援802.3bz 的網路交換器,其中之一為 LXW-2G5,具備 5 個 802.3bz 2.5Gbps 的 RJ45 網路埠,僅需 Cat.5e 網路線即可支援 100 公尺佈線距離。

LXW-2G5 為 1 台 5 埠 RJ45 有線網路交換器,最高連線速度支援 802.3bz 2.5Gbps,Buffalo 內部測試選用 NAS 傳輸可達 289MB/s。由於是家用產品,自然不具備網管或是所謂的智慧型功能,僅於產品背部提供網路迴圈偵測開關。LXW-2G5 支援降低未使用埠耗電量、根據網路線長度調整使用電力等省電機制,產品最大消耗功率 14.1W,採用大家愛不釋手、不成文的金屬外殼被動散熱設計。

▲ LXW-2G5 5 埠 RJ45 均支援802.3bz 2.5Gbps,機身提供迴圈偵測功能實體開關、LED 開關,Jumbo Frame 支援 9720Byte、緩衝區 1MB、MAC 對應表具備 16000 個欄位條目、2.5Gbps 速率最大傳輸封包量達 3720238pps,須注意該產品已不支援半雙工模式與 10Mbps 速率。

另外一款更高階的產品為 LXW-10G2/2G4,802.3bz 2.5Gbps 減至 4 個 RJ45 網路埠,但加入 2 埠最高支援 802.3an 10Gbps,這 2 埠亦支援 802.bz 2.5Gbps 和 5Gbps。LXW-10G2/2G4 機身依舊具備迴圈偵測實體開關,另外還有 QoS 開關,開啟後 2 埠 10Gbps 可擁有較高的傳輸優先權。

▲ LXW-10G2/2G4 支援 2 埠 802.3ab 10Gbps(亦支援 802.3bz 2.5Gbps 與 5Gbps)和 4 埠 802.3bz,5Gbps 使用 Cat.6 線材即可傳輸 100 公尺。

▲ LXW-10G2/2G4 機身具備迴圈偵測開關、LED 開關與 QoS 開關,QoS 開啟後,支援 10Gbps 的 2 埠享有較高傳輸優先權。5Gbps 和 10Gbps 速率最大傳輸封包量分別支援 14880952pps 和 7440476pps,最大耗電量 18.5W,其餘規格均與 LXW-2G5 相同。

LXW-2G5、LXW-10G2/2G4 陸續於 11 月上旬開始販售,含稅建議價格分別為 24,000 日圓和 34,000 日圓,折合新台幣約 6,750 元和 9,600 元左右。由於有線網路標準全世界通用,不受日本無線網路與台灣法規不同的影響,供電變壓器主流運作模式則為交換式結構,支援寬電壓輸入也不必擔心日本、台灣電壓不同。

縱使價格依舊不便宜,但一次解決一樣事情,至少玩家們不用再忍受風扇運轉的噪音,想讓家中內部有線網路先行踏入新世代規格的玩家們,這 2 款產品會是不錯的嚐鮮選擇。

 

延伸閱讀

加入電腦王Facebook粉絲團

機械鍵盤也支援M.2固態硬碟!Keydock讓手機變身桌上型電腦

$
0
0
Keydock是款專為智慧型手機設計的鍵盤,它最大的特色就是結合擴充底座,提供影音輸出、SD讀卡機、USB集線器、乙太網路等等功能,而且更讓人意外的是它還具有M.2固態硬碟插槽,能夠用於擴充高速儲存裝置,並將智慧型手機當作桌上型電腦使用。

讓手機變身桌上型電腦

Keydock是由來自法國的Pierre-Louis Boyer所開發,大家或許對這個名字不是太熟悉,但是要是說到它先前開發的Raspiboy、RetroStone等懷舊遊戲主機,或許大家就有些印象。

Pierre-Louis Boyer覺得智慧型手機的效能越來越強大,但卻受制於螢幕尺寸與觸控鍵盤的不便,讓手機無法取代電腦在文書工作甚至遊戲、娛樂的應用,因而將目光放在智慧型手機適用並結合擴充底座的外接鍵盤。

Pierre-Louis Boyer根據自己使用鍵盤的經驗為啟發,他原本不在意鍵盤的種類,但發現薄膜鍵盤的耐用度實在太差後,才轉為使用機械鍵盤,而它則因個人喜好選則有段落感但沒有聲響的茶軸製作Keydock,並提供美國ANSI標準104鍵與法國ISO標準105鍵等2種按鍵配置選擇。

雖然Keydock是針對智慧型手機設計的產品,但也能搭配筆記型電腦使用,採USB Type-C端子與手機或電腦相連,並提供USB 3.2 Gen1、USB 2.0端子各2組,以及RJ-45、HDMI、D-Sub、3.5mm耳機端子、SD讀卡機、USB Type-C電源輸入等I/O介面,並內建喇叭,能提供豐富擴充功能。不過要注意的是,需要裝置支援DisplayPort Alternate Mode,才能使用影像輸出功能。

Keydock是具有擴充底座功能的鍵盤,具有影像輸出與擴充外接裝置的功能。

將智慧型手機連接到Keydock後,就能變身為桌上型電腦。

Keydock採用USB Type-C端子連接至智慧型手機。

筆記型電腦也可以將Keydock當作擴充底座使用。

Keydock可以將1個USB Type-C轉換成多種I/O介面。

USB 2.0與耳機端子置於鍵盤右側,方便連接滑鼠與耳機。

內建的立體聲喇叭也有助於提升影音體驗。

擴充硬碟也沒問題

使用者除了可以透過USB、microSD為裝置擴充儲存容量之外,Keydock更厲害的地方就是內建了M.2擴充插槽,支援2230、2242、2260、2280等尺寸的固態硬碟,能夠便利擴充高速儲存裝置。

Keydock的另一大特色,就是精心設計的理線功能,不但能從上方5個方向出線,還能從下方出線,方便將智慧型手機放在鍵盤下方,並將手機作為觸控板使用。此外比較有趣的,是Keydock具有2個鉛筆插槽,可以用於收納「真正的鉛筆」,有利維持桌面整潔。

Keydock內建M.2 Key B擴充插槽,支援2230、2242、2260、2280等尺寸的固態硬碟。

理線槽提供上方5向以及下方出線選項。

多種出線方向可以滿足不同的擺放需求。

從下方出線則可將手機作為觸控板使用。

Keydock甚至設計了鉛筆插槽,可以避免要寫字卻找不到筆的窘境。

Keydock的售價為歐元129元(約合新台幣4,410元),預定上市時間為2020年2月。

加入電腦王Facebook粉絲團

心臟夠大顆才能買!Pine64推出「勇敢之心」Linux手機,Pinephone早期測試版只要4,600元

$
0
0
Pine64推出的Pinephone是款可以相容多款Linux作業系統的智慧型手機,雖然目前還處於開發階段,但想要嘗試這款手機並參與開發的使用者,已經可以從官方網站購買「Brave Heart」限量版手機,試試自己的心臟有多大顆,並且將開發成果回饋至社群。

買手機,測人品

Brave Heart從字面上翻譯為勇敢之心,意為著消費者必需有顆強心臟,才適合購買這款智慧型手機。Pine64之所以會推出Brave Heart版Pinephone,主要的原因就是希望召集勇者進行「收費公測」,讓購買的人協助進行測試,所以在價格上也給予相當優惠。

目前Pinephone仍在開發初期且尚未穩定的狀況,無論軟、硬體都可能有許多尚待修改的地方,而且使用過程還需仰賴相當厚實的Linux操作經驗與能力,因此只建議開發者或是對這類非主流手機有興趣的人購買。

Brave Heart版Pinephone並不會預載任何作業系統,使用者可以從參考官方Wiki,自由選擇Postmarket OS、UBPorts、KDE Plasma Mobile、Sailfish OS、Maemo Leste、NixOS、LuneOS、Nemo Mobile等作業系統,並自行安裝到主機內部ROM或microSD卡。

其中UBPorts就是現交由社群開發與維護的Ubuntu Touch,它繼承了Ubuntu開源與免費的優良傳統,並能在外接螢幕、鍵盤、滑鼠後變身為桌上型電腦,還具有專屬的App網路商店,對於熟悉Ubuntu的使用者來說是個好選擇。更多資訊可以參考Ubuntu Touch官方網頁

Pinephone的外觀與一般智慧型手機接近,螢幕佔比相當高且沒有瀏海。

Pinephone支援多款作業系統,提供Android與iOS以外的其它選擇。

全球通用的LTE上網能力

Pinephone採用Allwinner A64 SoC,具有4個時脈為1.2GHz的Arm Cortex A-53處理器核心與MALI-400繪圖處理器,搭載2GB LPDDR3,並內建16GB eMMC儲存媒體,必可透過擴充2TB以下的microSDHC或microSDXC記憶卡。

Pinephone搭載解析度為1440 x 720的5.95 IPS面板螢幕,顯示比例為18:9(即2:1),並具有單音喇叭與3.5mm複合耳機麥克風端子,此外機身底部的USB Type- C端子不但支援資料傳輸與USB Power Delivery 5V/3A快速充電,並能透過Alternate Mode輸出DisplayPort影音訊號,電池容量則為2750mAh。

在通訊功能方面,Pinephone支援全球LTE頻段以及WCDMA、GSM等行動通訊規範,以及IEEE 802.11 b/g/n等Wi-Fi 4無線網路與藍牙4.0,此外還具有A-GPS、GLONASS衛星定位系統,並內建加速規、陀螺儀、接近感應、環境光源、磁力計等感應器。

從規格面來看,Pinephone的定位屬於中低階手機。

機身頂部與底部分別有3.5mm耳機與USB Type-C端子。

Pinephone前方搭載2百萬像素鏡頭,後方鏡頭則為5百萬像素並具LED補光燈。

Pinephone的售價為美金149.99元(約合新台幣4,620元),預定上市時間為2019年12月底至2020年1月初之間。

不過需要注意的是,Pine 64官方再三強調這是款早期測試的產品,而且這個價格是為了回饋Linux與BSD社群而提供的優惠價,若螢幕亮點、壞點在3個以下時也不接受退換貨,還是只建議進階使用者購買。

加入電腦王Facebook粉絲團

NVIDIA發表Magnum IO,讓GPU直接存取記憶體,強化AI超級電腦效能表現

$
0
0
繼先前NVIDIA發表將CUDA帶進Arm架構處理器的超級電腦後,在2019年Supercomputing超級運算大會上,發表了能讓繪圖處理器繞過處理器,直接存取記憶體資料的Magnum IO軟體套件,能夠有效降低運算過程中的延遲,大幅提升整體效能表現。

打通AI運算任督二脈

由於AI運算與一般運算的特性有所不同,所以往往對繪圖處理器(GPU)的資源需求高於處理器(CPU),而且需要運算過程需要存取大量資料,造成建置電腦時所需要的繪圖處理器數量會高於處理器,且許多運算時間會浪費在繪圖處理器存取記憶體的延遲。

先前NVIDIA在2019年國際超級運算大會(International Supercomputing Conference)發表了CUDA on Arm,讓採用Arm架構處理器建置的超級電腦也能使用NVIDIA繪圖處理器進行高效能運算(High Performance Computing,以下簡稱HPC),並預計在2019年底達到支援600款HPC運算軟體與全部AI框架的目標,其中也支援NVIDIA的CUDA-X AI與HPC函數庫。

如此一來無論處理器的架構為Arm、Power、x86的電腦,都能透過NVIDIA繪圖處理器為AI運算加速,讓使用者可以選擇適合自身使用情境的處理器,例如利用Arm架構處理器追求更高的電力效率。

而在2019年Supercomputing超級運算大會上,NVIDIA進一步宣佈Magnum IO軟體套件,可以透過最佳化方式消除儲存、I/O造成的效能瓶頸。根據官方提供的說明,能提升多伺服器、多繪圖處理器的運算節點在處理複雜金融分析、氣候預測時資料處理效能達20倍之譜,讓資料科學家與AI、HPC研究員在數分鐘內完成原本需要花費數小時的工作。

NVIDIA發表了全新支援繪圖處理器加速的Arm伺服器設計參考平台,以滿足各種雲端運算與HPC需求。

使用Arm處理器搭配NVIDIA繪圖處理器建構伺服器最大的優勢,就是能夠提升整體能源效率。

NVIDIA與Arm、Ampere、Cray、Fujitsu、HPE、Marvell等廠商攜手打造多種繪圖處理器加速伺服器。

Magnum IO能夠有效提升包括上圖DGX SuperPOD在內等多種搭載NVIDIA繪圖處理器伺服器的資料處理效能達20倍之譜。

Magnum IO的主要功能在將低繪圖處理器存取資料的延遲與處理器占用率。

Magnum IO能在多伺服器、多繪圖處理器的運算節點發揮功效。

與Microsoft共推雲端運算

企業除了可以自行架設伺服器外,Microsoft全新的Azure NDv2系列虛擬機器最多能在單個Mellanox InfiniBand後端網路提供高達800個的NVIDIA Tesla V100繪圖處理器,加快企業部署AI運算的速度。

如此一來企業只需在自己的辦公室租用虛擬機器,並在短短幾個小時內完成過去需要花費數月的AI運算超級電腦部署工作,大大降低時間成本。

企業客戶可以直接租用Microsoft提供的Azure NDv2系列虛擬機器,快速部署AI運算超級電腦。

對此NVIDIA副總裁兼加速運算總經理Ian Buck說:「相較於先前只有世界級的大企業與組織能擁有AI與HPC運算的超級電腦,但Microsoft Azure新產品的催化讓AI變的更加民主化(Microsoft Azure’s new offering democratizes AI),讓人們能有更多工具能解決各項重大挑戰。」

加入電腦王Facebook粉絲團

Team Group T-Force DELTA MAX SSD 1TB 評測,幻鏡炫彩可定址 RGB LED 再上層樓

$
0
0
PCIe NVMe SSD 價格持續下探,壓縮到 2.5 吋 SATA 6Gb/s SSD 生存空間,在體積與效能均不被看好的狀況下,升級市場與附加價值成為後者的出路。Team Group 十銓科技繼 DELTA RGB SSD 系列,再度推出 DELTA MAX SSD,以鏡面 RGB 燈光效果搶占玩家個人化主機。

強化產品特色

近來 PCIe NVMe SSD 控制器晶片不僅推出 PCIe 4.0 高階極速款式,主流、入門款式也逐漸打開能見度,更別說 NAND 型快閃記憶體價格持續下滑、QLC 紀錄形式 Intel SSD 660p 和 Micron Crucial P1,讓 PCIe NVMe SSD 從上而下形成完整的市場定位區隔,過往 SATA 6Gb/s SSD 雖不至於一邊玩沙去,卻也僅能在老舊電腦、家用遊戲主機升級市場彌留。

電腦產品 RGB LED 市場當中,2.5 吋儲存裝置相較 M.2 更大的體積缺點反而成為優點,若是導光、柔光機構設計得宜,2.5 吋儲存裝置大面積散發出的光學效果相當顯著,更不會有 M.2 SSD RGB 產品難以兼顧發光、散熱、主機板相容性的問題,玻璃機殼內部安裝空間也更容易安排。

Team Group 十銓科技繼 T-Force DELTA RGB SSD 系列,再度推出新一代發光設計 T-Force DELTA MAX SSD,不僅強調發光面積最大化,原先透過金屬外殼、透光表層展現的鏤空、凹凸樣式,被 T-Force DELTA MAX SSD 表層鏡面濺鍍所取代,提供更好的可定址 RGB 視覺享受。

▲ Team Group T-Force DELTA MAX 2.5 吋 SATA 6Gb/s SSD 市場定位較高,原廠採用 1 個不小的紙盒包裝。

▲ 外盒底部標示 T-Force DELTA MAX SSD 規格與特色資訊,並透過圖示說明可定址 RGB 線材安裝方式。

▲ 產品盒裝內容物一覽,包含 1 個 T-Force DELTA MAX SSD 本體、2 條 RGB 供電與訊號線材、安裝保固說明書與 T-Force 貼紙,並貼心地附上 1 張超細纖維拭鏡布。

Team Group T-Force DELTA MAX SSD 規格

  • 產品型號:T253TM001T3C302
  • 外觀形式:2.5’、9.5mm
  • 介面速度:SATA 6Gb/s
  • 容量:1TB
  • 寫入壽命:240TBW
  • 電源需求:5V
  • 其它:1000000hrs MTBF

幻鏡炫彩濺鍍

LED 燈條與導光板需要不少的空間,T-Force DELTA MAX SSD 本體選用較厚的 9.5mm 規格,SSD 正面上方安排該系列 T-Force 圖示,由濺鍍時遮蔽所形成,因此當 RGB LED 燈光亮起時,該區域顯得特別光亮,正面右下角一隅則印製 DELTA MAX 字樣。

▲ T-Force DELTA MAX SSD 上方最外層鍍上 1 層半透明色,一般光源照射下呈現藍紫色。

▲ 為容納 RGB LED 燈條與導光板,T-Force DELTA MAX SSD 厚度為 9.5mm,僅適用於桌上型電腦主機,比較不適合安裝至筆記型電腦。

▲ T-Force DELTA MAX SSD 底部為金屬外殼,並貼上該款 SSD 型號規格貼紙。

T-Force DELTA MAX SSD 內部電路與可定址 RGB LED 電路相互分離,SSD 本體電力供應從 SATA 電源插頭取得 +5V,可定址 RGB LED 另外從 MicroUSB 連接埠取得 +5V。產品盒裝附贈 2 條線材,其一為 USB 前置面板針腳轉 MicroUSB,使用此線材銜接時,T-Force DELTA MAX SSD RGB LED 燈光效果以內建預設值為主;另外一條線材為 +5V、D、G 轉 MicroUSB,此時即可使用主機板或是其它控制器的燈光變化效果。

▲ T-Force DELTA MAX SSD 內部電路與可定址 RGB LED 電路相互分離,可定址 RGB LED 電力與控制訊號由一旁 MicroUSB 連接埠輸入。

▲ 產品包裝附屬 2 條 RGB 線材,左方線材由 USB 前置面板針腳獲得 +5V,發光效果僅支援 T-Force DELTA MAX SSD 預設值,右方則可連結 +5V、D、G,發光效果交由微控制器負責。

▲ 導光板效果十分良好,若使用者銜接 +5V、D、G 針腳,請記得將 LED 數量設定在 20 顆。


▲T-Force DELTA MAX SSD RGB LED 發光效果預設值示意。


▲T-Force DELTA MAX SSD RGB LED 發光效果示意(Asus Aura Sync)。

SM2258G 控制晶片再現

為達到成本控制效益,T-Force DELTA MAX SSD 採用與前一世代 DELTA RGB SSD、DELTA S RGB SSD、DELTA R RGB SSD 相同 SSD 電路板,控制器為 Silicon Motion SM2258G 控制器,再依據容量版本變更快閃記憶體與動態記憶體封裝顆粒數量。SM2258G 控制器最高支援快閃記憶體 4 通道/8CE 讀寫,以及 garbage collection 垃圾髒塊回收、wear-leveling 平均抹寫、NANDXtend 錯誤校正、DevSleep 電源狀態等功能,同樣也支援 ATA 命令集當中的 TRIM 指令。

依據這次測試的 1TB 容量版本而言,分別於電路板正、反 2 面各自安排 1 個 Nanya NT5CC256M16DP-EK DDR3L-1866 4Gb 記憶體封裝顆粒,2 個合併提供 1GB 快取緩衝容量,符合一般 1GB 快閃記憶體搭配 1MB 快取記憶體原則。快閃記憶體於電路板正面安排 2 個 Team Group 自家封裝,編號 DL7M891,推測單一封裝容量為 512GB。

▲ T-Force DELTA MAX SSD 1TB 容量版本電路板,多數零組件均安裝於正面,背面另外安排 1 顆動態記憶體封裝。

▲ T-Force DELTA MAX SSD 控制器採用 SM2258G,最高支援快閃記憶體 4 通道讀寫,單一通道支援 8CE,與前一世代 DELTA RGB SSD 相同。

▲ 作為快取、緩衝之用的動態記憶體,於電路板正、反面各安排 1 顆 NT5CC256M16DP-EK,共計 1GB 容量。

▲ 2 個快閃記憶體為 Team Group 封裝版本,編號為 DL7M891,單個封裝容量應為 512GB。

幻鏡炫彩 RGB LED 燈光效果,可分為控制電路板、LED 燈條與導光板、外飾板等 3 個部分組成,控制電路板晶片型號已被抹除,LED 燈條則是利用膠帶貼於導光板 3 個邊緣面向,最後再覆蓋 SSD 外層 T-Force 飾板。

▲ 可定址 RGB LED 控制器晶片型號被抹除,無法得知確切規格。

▲ LED 燈條透過膠帶黏貼於與導光板 3 個邊緣,外層再覆上濺鍍處理 T-Force 外殼飾板。

250GB~1TB 任君選擇

T-Force DELTA MAX SSD 於今年 Computex 展出之後,獲得不少外觀派玩家的討論,想把機殼內部 2.5 吋儲存裝置安裝空間全數裝滿。T-Force DELTA MAX SSD 目前推出 250GB、500GB、1TB 共 3 種容量,根據電路板尚有空焊點研判,不排除 2TB 版本的可能性,使用者可以選擇對自己最有利、最便宜的容量組合方式,填滿透明側板機殼內部安裝空間。

▲ T-Force DELTA MAX SSD 1TB 容量實際可用空間為 953869MB,約為 931.5GB。

效能表現 500GB 以上即可達最高速,500GB、1GB 循序讀寫速度可達 560MB/s 和 510MB/s,4K 隨機讀寫 IOPS 表現分別為 90000IOPS 和 80000IOPS;250GB 容量版本效能略低,循序讀寫為 560MB/s 和 500MB/s,4K 隨機讀寫 IOPS 表現則是 90000IOPS 和 75000IOPS,各款容量版本不意外均使用 SLC 快取方式,加強寫入表現。

▲ T-Force DELTA MAX SSD 各種容量版本的規格資訊。

各容量保固年限均為 3 年或是 TBW 先到為準,250GB、500GB、1TB 的 TBW 總耐寫量設定於 60TB、120TB、240TB,3 年保固 DWPD 換算約為 0.22 左右,各款 MTBF 均為 1 百萬小時。

▲ CrystalDiskInfo 可檢測 T-Force DELTA MAX SSD 支援 NCQ、TRIM、DevSleep 等指令,但該 SSD 並未提供溫度資訊。在 IOMeter 4K 隨機讀寫壓力測試時,金屬外殼溫度可達 38.5℃(室溫 25℃)。

▲ Team Group 針對旗下 SSD 產品推出 SSD Toolbox 軟體,提供 SSD 資訊與資料轉移功能,解壓縮即可執行無須安裝。

前段班等級表現

SATA 6Gb/s SSD 控制晶片已經算是十分成熟的產品,韌體調校也是如此,只要不刻意壓低製造成本,理應都有不錯的表現。T-Force DELTA MAX SSD 有了不錯的外觀,效能表現也沒有令人失望,雖不到 Micron Crucial MX500 的程度,卻仍然是數於領先集團的一員。

▲ T-Force DELTA MAX SSD 1TB 於 CrystalDiskMark 的循序讀寫成績為 561.5MB/s 以及 493.1MB/s。

▲ T-Force DELTA MAX SSD 1TB 於 AS SSD Benchmark 獲得 1166 分,相當接近 Crucial MX500 1TB 的 1190 分。

▲ 將 AS SSD Benchmark 程式畫面變更至 IOPS,4K-64Thrd 均有超越原廠數值的表現,來到 94962IOPS 和 84988IOPS。

▲ SM2258G SSD 控制器不受傳輸資料可壓縮度影響,AS SSD Compression-Benchmark 速度表現相當平穩。

ATTO Disk Benchmark 使用不同傳輸區塊大小,衡量待測儲存空間的傳輸速度,筆者測試時均將佇列深度調整至 32。T-Force DELTA MAX SSD 1TB 版本循序讀寫大約從 16KB 開始即可達最高速度,最快讀寫速度為 535.91MB/s 和 497.09MB/s,IO/s 表現則以 2KB 以前為佳,可超過 100IO/s。

▲ T-Force DELTA MAX SSD 1TB 於 ATTO Disk Benchmark 的循序讀寫最快可達 535.91MB/s 和 497.09MB/s。

▲ ATTO Disk Benchmark IO/s 部分,T-Force DELTA MAX SSD 1TB 於傳輸區塊大小 2KB 以下可達 100 IO/s。

Anvil's Storage Utilities 綜合測試總分獲得 4517.7 分,讀取、寫入分數大約貢獻 43% 和 57%。採用模擬方式,針對遊戲、內容創意軟體、辦公室軟體等提供儲存空間測試的 PCMark 8 Storage 項目,獲得 4966 分與 249.67MB/s 頻寬表現,Crucial MX500 1TB 則是 298.98MB/s。

▲ Anvil's Storage Utilities 綜合測試總分獲得 4517.7 分。

▲ PCMark 8 Storage 項目,T-Force DELTA MAX SSD 1TB 獲得 4517.7 分和 249.67MB/s 存取頻寬。

SLC 快取空間大小與 TLC 真實寫入速度測試,HD Tune Pro 可以觀察到約 10GB 左右的 SLC 快取空間,此區域以外的 TLC 真實寫入速度也不慢,可達 440MB/s 左右。後續利用 IOMeter 對照測試,除去檔案系統轉換的寫入速度約為 474MB/s,相對 Crucial MX500 1TB 版本表現更好。

▲ T-Force DELTA MAX SSD 1TB 的 SLC 快取空間約為 10GB 左右,此時寫入速度將近 500MB/s,TLC 空間真實寫入速度並不慢,可達 440MB/s。

▲ 以 IOMeter 進行寫入速度測試,T-Force DELTA MAX SSD 1TB 去除檔案系統轉換處理的 TLC 寫入速度可達 474MB/s。

寫入一致性效能測試,在此選用 IOMeter 這款能夠客製化測試腳本的開源軟體,4K 隨機 100% 寫入測試正式開始之前,同樣利用此軟體寫入 SSD 空間 2 倍以上資料,使其達到穩定態,測試時間為 3 小時,每 5 分鐘輸出 1 次量測數值。T-Force DELTA MAX SSD 1TB 版本曲線起伏較為平緩,測試末期斜率趨勢為正值,表現大約為 5800IOPS 左右。

▲ T-Force DELTA MAX SSD 1TB 於 IOMeter 寫入一致性表現還算不錯,雖然 5800IOPS 並不高,隨著測試時間過去,總體而言往正向發展。

▲ T-Force DELTA MAX SSD 1TB 寫入一致性測試詳細數據。

▲ 佇列深度對於存取性能的影響,筆者使用 4K 隨機 70% 讀取、30% 寫入進行測試,T-Force DELTA MAX SSD 1TB 大約從深度 4 即可達高速區間,最高表現為 75000IOPS 左右。

▲ IOMeter 4K 隨機 70% 寫入、30% 讀取,T-Force DELTA MAX SSD 1TB 的 IOPS 效能資料。

面子、裡子兼顧的 SATA 6Gb/s SSD

原本筆者還在猜想,這款主打外型的 T-Force DELTA MAX SSD,效能表現應該不會過於突出,最多就是 SATA 6GB/s 中階產品的程度。經過一輪測試之後,該 SSD 表現出乎意料,縱使不是同級效能龍頭,整體表現卻也在前段班位置,買回家不會讓人失望。

T-Force DELTA MAX SSD 已於台灣市場上市,250GB、500GB、1TB 價格分別約為新台幣 1,800 元、2,600 元、4500 元,對比同容量 SATA 6GB/s SSD 大約高出千元。T-Force DELTA MAX SSD 選擇 RGB LED 與 9.5mm 機身厚度,目標市場為有心打造可定址 RGB 主機的玩家,於它廠沒有辦法端出與幻鏡炫彩視覺效果相比擬的當下,這款 SSD 可說是追求美觀效果的唯一選擇。

 

產品資訊

Team Group T-Force DELTA MAX SSD

延伸閱讀

測試平台

  • 處理器:Intel Core i9-9900K
  • 主機板:Asus ROG Maximus XI Extreme
  • 記憶體:Micron Ballistix Elite DDR4-4000 8GB x 2 @DDR4-2666
  • 系統碟:Plextor M9Pe(G) 512GB
  • 電源供應器:Seasonic Platinum SS-1000XP
  • 作業系統:Microsoft Windows 10 Pro 64bit 1903
加入電腦王Facebook粉絲團

AMD Ryzen 9 3950X 處理器散熱與效能評測,AM4 主流平台飆上16 核心

$
0
0
透過導入 chiplet 設計,AMD 得以於 AM4 主流平台封裝腳位塞入 2 個 CCD 晶粒,啟用各自的實體八核心,即可在 x86 主流平台導入 Zen 2 架構十六核心。Ryzen 9 3950X 市售盒裝並未隨產品附屬散熱器,該顆處理器的耗電量與散熱器需求也值得我們關心。

十六核心降臨主流平台

自從 AMD 推出 Zen 微架構處理器家族以降,不斷地將處理器核心數量向上推進,從一開始 Ryzen 7 1700/1700X/1800X 以八核心十六執行緒問世,接下來利用 GlobalFoundries 12nm 製程提升時脈表現與微調線路設計縮減記憶體階層存取延遲,第三代再利用 GlobalFoundries 12nm IOD+TSMC 7nm CCD chiplet 設計,推出 Ryzen 9 3900X 和 Ryzen 9 3950X,在主流市場分別達到十二核心 24 執行緒和十六核心 32 執行緒新紀錄。

盡管 Ryzen 9 3900X 和 Ryzen 9 3950X 搶走一些 HEDT 平台 Ryzen Threadripper 2920X 和 Ryzen Threadripper 2950X 的風采,但 HEDT 平台仍具備記憶體四通道與大量 PCIe 通道的優勢,在市場定位上仍有些許不同,Ryzen 9 3900X/3950X 比較像是主流遊戲平台向上侵蝕一些輕量創作者市場。

▲ AMD 第三代 Ryzen 桌上型處理器系列規格表一覽,Ryzen 9 3950X 最終決定不附屬散熱器。

這次 AMD 推出 Ryzen 3950X 盒裝產品,已不再附屬具備 RGB LED 燈光效果的官方散熱器 Wraith Prism,與原先第二代高階型號盒裝產品均包含散熱器強打對手 K 版可超頻版初衷不同。官方建議直接使用 280mm 以上一體式散熱器,表示玩家除了需要先行支付美金 749 元費用,還需另外準備一筆散熱器開銷,建置成本相對 Ryzen 9 3900X 多出不少。

▲ Ryzen 9 3950X 盒裝產品已不再附屬 Wraith Prism 散熱器,因此外盒體積略為縮小。

▲ 除了 Wraith Prism 散熱器消失以外,Ryzen 9 3950X 盒裝內容物與該系列產品相同,包含 1 個處理器、1 張 Ryzen 9 貼紙、1 張安裝說明書、1 張主機板 UEFI BIOS 版本更新提示。

▲ AMD 於 AM4 封裝腳位透過 chiplet 設計塞入 2 個 CCD 晶粒,核心數量全開即為十六核心 32 執行緒的 Ryzen 9 3950X。

Wraith Prism 散熱器表現不差

第三代 Ryzen 桌上型處理器相對應 X570 晶片組主機板,發售初期即已納入 Ryzen 9 3950X 的支援微碼,但因 AMD AGESA 後續數版更新不斷,強化效能與相容性,建議玩家仍進行更新 UEFI 版本的手續,換取較佳的使用者體驗。前一世代 400 系列晶片組主機板,則一定要更新 UEFI 版本才可支援 Ryzen 9 3950X,且不支援 PCIe 4.0 規格。

另外一個相容性考量點,則是 Ryzen 9 3950X 盒裝版本去除 Wraith Prism 是否合理?搭配 Wraith Prism 的散熱狀況究竟為何?搭配市面獨立販售風冷、水冷產品表現更好嗎?值得於正式進入效能測試之前一探究竟。

▲ Ryzen 9 3950X 搭配 Wraith Prism、MSI Core FROZR L、GIGABYTE AORUS Liquid Cooler 240 等散熱器的待機與燒機溫度表現。(室溫 25℃)

由 AIDA64 FPU 穩定性測試與 Blender Benchmark 渲染繪圖結果分析,水冷散熱器無疑表現最佳,不諳水冷系統維護的使用者,購買新台幣 2,000 元以下的風冷散熱器也可壓制 Ryzen 9 3950X 運作廢熱。令人意外的是官方 Wraith Prism 散熱器,其燒機溫度表現竟然不到 85℃。

若是玩家手邊已有第二代 Ryzen 7 2700X 處理器與 400 系列晶片組主機板,想要升級至 Ryzen 9 3950X,那麼沿用 Wraith Prism 並不會有太大的問題,只是風扇經常於高速區間運轉較為吵雜。AMD 可能是考量到熱帶地區與玩家再超頻需求,進而建議使用者直接使用一體式水冷,下列 Ryzen 9 3950X 搭配各種散熱器的效能表現相差無幾,可讓各位讀者放下心中的大石頭。

▲ Ryzen 9 3950X 搭配 Wraith Prism、Core FROZR L、AORUS Liquid Cooler 240 等散熱器 PCMark 10、Cinebench R20、Blender Benchmark 的效能比較,3 種散熱器的表現均在測試誤差範圍之內。

第三代 Ryzen 桌上型處理器內部 CCD 晶粒採用 TSMC 7nm 製程製造,對手 Intel 近期推出的 Core i9-9900KS 尚使用自家 14nm 製程,總使目前全球晶片製造廠的數字已無法直接相互比較,但就實測結果而言,Ryzen 3950X 具備較好的能源使用效率沒有懸念,使用實體十六核心對打實體八核心也是如此。

▲ Ryzen 9 3950X 相對 Ryzen 9 3900X 多出 4 個實體核心,但耗電量增加幅度不多,相對於 Core i9-9900KS 更是差距一大截。

多工、遊戲不必選邊站

Ryzen 9 3950X 測試當下,Microsoft 正好發布 Windows 10 1909 版本,此版本主要改進 UI/UX 操作方式增進使用者工作效率,功能性並未有較大的變化;其中針對多核心處理器新增 Favored Core 感知功能,將各個實體核心依據時脈效能排序,讓工作排程最佳化。日前第三代 Ryzen 處理器上市之時,Windows 10 已可理解該系列處理器的核心叢集拓樸,安裝晶片組驅動程式之後,處理器 P 狀態時脈可透過 CPPC2 交由硬體決策,而非透過作業系統控制。

另一方面,Ryzen 9 3950X 因其實體核心數量高達 16 個,基礎時脈相對 Ryzen 9 3900X 下降 300MHz 至 3.5GHz,但最大自動超頻頻率提升 100MHz 來到 4.7GHz,為全系列產品的最高點。透過自動超頻時脈強化與前述 Windows 10 1909 版本 Favored Core 感知功能,Ryzen 9 3950X 不僅多執行緒表現技壓群雄,遊戲部分也可以和前段班產品平起平坐,先前 HEDT 多核心平台顧此失彼的現象不再出現。

▲ 雙平台測試均使用 Kingston HyperX Fury RGB DDR4-3466 8GB x 2 16GB kit,AMD 平台手動設定為 JEDEC 標準 DDR4-3200、時序自動抓取 22-22-22-52 1T,Intel 平台手動設定 DDR4-2666、時序自動抓取 15-17-17-36 1T。

▲ 由於 Core i9-9900KS 仍具備單核 IPC 效能優勢,因此 CPU-Z 單執行緒不意外獲得 588.2 高分,Ryzen 9 3900X 和 Ryzen 9 3950X 則於多執行緒表現較佳,後者效能進步幅度將近 3 成 5。

▲ Sandra 20/20 運算效能測試當中,Ryzen 9 3950X 對比自家 Ryzen 9 3900X 以核心/執行緒數量取勝,效能提升幅度約有 3 成以上的效能提升幅度,少部分不如 Core i9-9900KS,範例為科學分析、循環神經網路等。

▲ Ryzen 9 3950X 的記憶體讀寫頻寬與 Ryzen 9 3900X 屬同一等級,但因為實體核心數量較多的關係,AIDA 64 快取與記憶體測試 L1、L2、L3 快取讀寫頻寬較高。

▲ 7-Zip 壓縮/解壓縮測試與核心數量息息相關,Ryzen 9 3950X 於 3 者間排名第一並不意外。

▲ 影片壓縮轉檔同樣需要多執行緒加持,Ryzen 9 3950X 於 x264 FHD Benchmark 和 HWBOT x265 Benchmark,每秒分別可壓縮 70.9 張和 96.084 張影格。

▲ 3D 畫面渲染測試,由 Cinebench R15/R20 可觀察 Ryzen 9 3950X 對比 3900X 單執行緒效能略高,為自動超頻時脈差距的展現;其餘測試項目因核心數量較多的關係,效能提升幅度將近 30%。

衡量電腦整體效能 PCMark 10,Ryzen 9 3950X 整體表現已緊咬 Core i9-9900KS 車尾燈,部分項目如數位創作,Ryzen 9 3950X 則有不錯的成績。VRMark 與 3DMark 測試環節,Ryzen 9 3900X 與 Ryzen 9 3950X 搭配 NVIDIA GeForce RTX 2080 Ti 顯示卡時互有高低,但 Ryzen 9 3950X 總是於處理器物理運算部分拿到較高成績,Core i9-9900KS 在此則大致上保有最佳遊戲處理器的頭銜。

▲ Ryzen 9 3900X 和 Ryzen 9 3950X 於 VRMark 互有勝負,但該測試仍舊是 Core i9-9900KS 的天下。

▲ Ryzen 9 3900X 和 Ryzen 9 3950X 於 3DMark 各項測試項目的圖形分數差不多,在畫面比較簡單的測試項目當中,Core i9-9900KS 依然站穩腳步。

Zen 推動市場進步

仔細回想 Zen 架構推出這幾年,市場話語主導權在誰的手上相當清楚,縱使目前 Intel 於 x86 處理器主流市場保有最佳 IPC 效能與最佳遊戲處理器頭銜,倘若非 AMD 的步步進逼,目前我們可能還在使用實體四核心八執行緒作為高階產品規格。

Ryzen 9 3950X 為近幾年 AMD x86 處理器的集大成之作,TSMC 7nm 製程讓 Zen 2 微架構複雜設計成為可能,chiplet 設計可在壓低製造成本的情況之下,組合出更多核心的產品,Infinity Fabric 2 和大型 L3 快取盡最大可能消彌系統記憶體存取延遲,PCIe 4.0 應用雖然仍屬少數,但處理器與晶片組的高速公路拓寬了,也就更有本事承載更多高速介面。

▲ Ryzen 9 3950X 實體十六核心處理器卻擁有不錯的電力效率,AMD 也相當積極與 Microsoft 合作,工作排程器可針對該拓樸架構最佳化,整體而言集合了近年處理器大成,縱使建議售價美金 749 元,折合約新台幣 22,850 元要價不低,筆者仍舊願意在技術表現給予編輯推薦肯定。

展望明年 x86 處理器消費市場發展,Intel 桌上型 Comet Lake S 仍舊不離 Coffee Lake 微架構,核心數量與時脈有望再度提升,AMD 方面則預計導入 Zen 3 微架構和 TSMC N7P 或是 N7+ 製程,IPC 和運作頻率皆可再度提升,行動市場 AMD 也將導入 Zen 2 和 7nm 製程 APU,正面迎戰 Intel 的 Comet Lake U 和 Ice Lake U。

 

延伸閱讀

測試平台

  • AMD
  • 主機板:GIGABYTE X570 AORUS Master
  • 記憶體:Kingston HyperX Fury RGB DDR4-3466 8GB x 2 @DDR4-3200
  • 顯示卡:NVIDIA GeForce GTX 2080 Ti Founders Edition
  • 系統碟:GIGABYTE AORUS NVMe Gen4 SSD 2TB
  • 電源供應器:Seasonic Platinum SS-1000XP
  • 作業系統:Microsoft Windows 10 Pro 64bit 1909
  • Intel
  • 主機板:Asus ROG Maximus XI Extreme
  • 記憶體:Kingston HyperX Fury RGB DDR4-3466 8GB x 2 @DDR4-2666
  • 顯示卡:NVIDIA GeForce GTX 2080 Ti Founders Edition
  • 系統碟:Plextor M9Pe(G) 512GB
  • 電源供應器:Seasonic Platinum SS-1000XP
  • 作業系統:Microsoft Windows 10 Pro 64bit 1909

你知道電腦王也有 Telegram 頻道嗎?

加入電腦王Facebook粉絲團

《碧血狂殺2》PC版來了!重返美國西部時代,體驗亡命生涯

$
0
0
Rockstar公司在推出《俠盜獵車手》後,下一款作品《碧血狂殺2》仍然是開放世界類型動作遊戲,故事的時空背景從現代拉回1899年的美國,少了時髦拉風的跑車與讓人目眩神迷的都會大樓,取而代之的是馬匹、馬車,以及鄉村小鎮,讓玩家體驗幫派成員的生活。

PC版華麗登場!

《碧血狂殺2》在2018年10月就於Microsoft Xbox One、Sony PlayStation 4等遊戲平台發售,PC版則到2019年11月才姍姍來遲,不過這1年玩家並沒有白等,PC版充分發揮電腦效能,將龐大、豐富又鉅細靡遺的世界生動地呈現在玩家眼前,透過更高品質的全局照明與環境遮蔽,以提高日夜照明效果、更寫實的雪地足跡、更細緻的倒影、在任何距離下,顏色更深且清晰的陰影、紋路鮮明的樹木紋路以及更細緻的草皮和毛皮紋理,讓所有動植物更加寫實,打造更加身歷其境的體驗。

《碧血狂殺2》PC版的最低規格需求為Intel Core i5-2500K或AMD FX-6300處理器、8GB記憶體,以及NVIDIA GeForce GTX 770或AMD Radeon R9 280顯示卡。建議規格則為Intel Core i7-4770K或AMD Ryzen 5 1500X處理器:Intel® Core™ i7-4770K / AMD Ryzen 5 1500X處理器、12GB記憶體,以及NVIDIA GeForce GTX 1060 6GB / AMD Radeon RX 480顯示卡。

《碧血狂殺2》的故事發生在1899年的美國,主角亞瑟.摩根與所屬的范特林幫派在西部城鎮黑水鎮搶劫失敗後,殘存的亡命之徒不但要躲避執法人員的追捕,還要對抗強大的聯邦探員和國內最出色賞金獵人。

范特林幫為了生存,必須一路劫掠與戰鬥,跨越整個蠻荒的美國腹地。隨著內部分歧越趨惡化,幫派即將分崩離析之際,玩家必須做出抉擇:忠於自己的理想,還是一心忠於扶養他長大的幫派。

PC版《碧血狂殺2》並沒有辜負玩家1年的等待,畫質表現更加出色。

PC版的繪圖細膩度與光影表現都有顯著提升。

只要電腦的效能撐得住,享受4K超高解析度也不成問題。

PC版畫質表現明顯高於先前推出的主機版。

滿足每個人心中的西部夢

西部牛仔應該是每個小男孩都曾嚮往過的職業,然而我們只能透過電影瞭解美國西部時代的氛圍,並把玩具左輪手槍放在腰間,幻想自己是位歷經滄桑的神槍手。《碧血狂殺2》則帶你走入那個大家都騎著馬、有通緝犯與警長、炸彈需以火柴點燃的時代,扮演亡命之徒並決定要棄暗投明或是繼續沈淪。

遊戲維持一慣Rockstar開放、自由的操作風格,搭配精心規劃的劇情與操作引導,能在不著痕跡的情況下,讓玩家很快就能融入遊戲的世界觀,成為幫派成員的一份子,並開始為非做歹,表現手法相當高明。

由於本作不像《俠盜獵車手》以汽車為遊戲主軸,因此會造成「載具移動速度緩慢」、「沒有電台音樂」等差異。為了彌補這個問題,本作在承接任務時,玩家往往要與其他NPC角色一起行動,這時候就能切換至電影視角,讓馬匹自動跟隨道路前進,玩家能夠沈浸在與NOC的對話中,瞭解各角色的身世背景,巧妙化解無聊的移動橋段,併藉此推進劇情發展。

至於配樂方面,少了廣播電台的節目,讓玩家無法在移動過程聆聽自己喜歡的歌曲,但在遊戲的關鍵時刻或任務進行中,則有充滿西部風味的背景音樂,適時營造氣氛,也是十分巧妙的設計。

玩家要扮演美國西部時代的亡命之徒。

少了開車兜風的樂趣,卻能駕馬漫步於荒野星空。

與幫派成員一起打拼事業自然是本作重點。

講到「西部片」,就讓人想到炸鐵軌、搶火車等橋段。

要怎麼炸掉火車門?用火柴點燃炸彈就對了。

在酒吧打架還有圍觀的鄉民也是西部片不可或缺的元素。

移動過程的電影視角功能相當實用貼心。

(下頁還有效能測試)

 

Radeon RX 5700 XT扛住最高畫質

在效能實測部份,筆者以AMD Radeon RX 5700 XT顯示卡搭配AMD Ryzen R7 3800X挑戰最高畫質設定,以效能遊戲內建的效能測試工具3次,成績的最大值、最小值以測試結果的極端值為主,成績的平均值則以3次結果平均為主。

在畫質的圖像設定部分,解析度分別設定為1920 x 1080、2560 x 1440,更新頻率設定為120幀,並關閉垂直同步,以免成為效能瓶頸。

影像設定則直接將預設的品質預設值設為最高,並保留下方各細項設定不變,至於進階影像設定也是保留各細項設定不變,惟調整DirectX 12、Vulkan等API設定分別進行測試。

測試平台:
處理器:AMD Ryzen R7 3800X
主機板:AsRock X570 Taich
記憶體:Crucial DDR4-3200 16GB x 2(MTA16ATF2G64AZ-3G2E1)
顯示卡:AMD Radeon RX 5700 XT
儲存裝置:Plextor PX-512M9PeGN
電源供應器:Antec HCG 850 Gold
軟體環境:Windows 10 1903專業版、Radeon Software Adrenalin Edition 19.10.1

圖像設定部分將更新頻率設定為120幀、關閉垂直同步,並將解析度分別設定為1920 x 1080、2560 x 1440。

影像設定直接套用最高預設範本。

進階影像設定分別設為DirectX 12、Vulkan等API。

筆者使用遊戲內建的效能測試工具進行效能分析。

無論使用DirectX 12、Vulkan,在1920 x 1080解析度下時,平均FPS都能超過60幀。

將解析度提升為2560 x 1440後,平均FPS下降至約53幀。

無論在哪種解析度進行測試,DirectX 12、Vulkan的平均FPS都十分接近,不過在使用DirectX 12的時候,會頻繁發生Micro Shutter卡頓的情況,除了會讓嚴重影響視覺的舒適度之外,也讓測試成績中的最小FPS落到小於1幀,因此建議使用Vulkan進行遊戲。

在1920 x 1080解析度下,DirectX 12、Vulkan的測試平均FPS成績都落在67幀左右,但是在實際遊玩的過程中還是偶爾發生FPS落到60幀的情況,建議可以搭配支援FreeSync的螢幕,以免發生開啟垂直同步的卡頓,或關閉垂直同步的畫面撕裂等問題,確保最佳視覺體驗。

然而將解析度提升到2560 x 1440後,平均FPS就會落到53幀左右,若使用一般螢幕的話,可能需要將螢幕更新頻率鎖定在30幀,犧牲部分效能換取較平順的顯示效果。若搭配支援FreeSync的螢幕,則能在不鎖定更新頻率、關閉垂直同步的情況下,流暢顯示每張顯示卡繪製的畫面,不會浪費顯示效能。

●本文測試使用之《碧血狂殺2》遊戲序號由AMD贊助提供

加入電腦王Facebook粉絲團

AORUS 六度降臨 WirForce,戰術螢幕給玩家最速反應,三曲面體驗廣闊視野

$
0
0
全亞洲最大的數位娛樂盛會 WirForce 2019,今日正式於台北圓山花博園區開跑,技嘉科技旗下電競品牌 AORUS,也是連續第六年蒞臨現場,並帶來一系列電競戰術顯示器、滑鼠、鍵盤與零組件,幫助玩家在遊戲戰場上奪得先機,現場亦有多樣體驗活動與好禮大方送,消費者千萬不能錯過。

一進到今年 WirForce 會場,AORUS 廣達 81 平方公尺的展區,就立即出現在玩家眼前。前方佔地廣大的「電競擂台」,將於 11/21 到 11/24 的 WirForce 期間,舉辦各式各樣的遊戲相關賽事,以及各種活動與玩家同樂,無論你是否帶著自己的裝備來到 WirForce,記得都隨時到 AORUS 舞台區走走看看!

AORUS 六度降臨 WirForce,戰術螢幕給玩家最速反應,三曲面體驗廣闊視野AORUS 六度降臨 WirForce,戰術螢幕給玩家最速反應,三曲面體驗廣闊視野AORUS 六度降臨 WirForce,戰術螢幕給玩家最速反應,三曲面體驗廣闊視野AORUS 六度降臨 WirForce,戰術螢幕給玩家最速反應,三曲面體驗廣闊視野

接著進到 AORUS 展區,技嘉科技則為玩家設計了四大體驗活動,展現出各式電競裝備的強大優勢。首先玩家最關注的,莫過於「CS:GO 鋼槍對決」專區,結合 AORUS KD25F 戰術顯示器,240Hz 更新率與 0.5ms 反應時間的優勢,經由激烈的鋼槍對決,玩家即能夠體驗到 AORUS KD25F 帶來的極致順暢效能。

AORUS 六度降臨 WirForce,戰術螢幕給玩家最速反應,曲面享受廣闊視野AORUS KD25F 戰術電競螢幕,擁有 240Hz 超高更新率,以及 0.5ms 超短反應時間,最適合 FPS 射擊遊戲玩家搶占致勝先機。

此外,參與「CS:GO 鋼槍對決」的玩家,只要拿到一勝即可得到特製護腕,五連勝、十五連勝更可帶走 AORUS 帽子與風衣,當日總冠軍更能夠拿到 AORUS M5 遊戲滑鼠與 AORUS AMP 500 電競鼠墊。對於自己的槍法有著絕對自信的玩家們,趕緊到「CS:GO 鋼槍對決」測試自己的實力吧!

AORUS 六度降臨 WirForce,戰術螢幕給玩家最速反應,三曲面體驗廣闊視野AORUS M5 電競滑鼠具備實體 16000dpi 電競光學引擎,當日獲勝者不但能直接帶走,現場購買也有優惠折扣!

在「CS:GO 鋼槍對決」旁,千萬也不要錯過「PUBG 吃雞挑戰」,協助玩家的電競裝備則是主打 ANC 2.0 主動式抗噪,以及黑平衡 2.0 技術的 AORUS FI27Q-P 戰術型電競螢幕。

吃雞玩家必備的 AORUS FI27Q-P 戰術型電競螢幕,透過黑平衡 2.0 技術幫助玩家快速發現暗處的敵人。

透過 AORUS 獨家 IC 設計,所有連接到 AORUS FI27Q-P 顯示器的耳機,都可以獲得 ANC 2.0 主動抗噪功能,消去麥克風收到環境噪音與鍵盤敲擊聲,給予玩家和隊友間最清晰的通訊。至於黑平衡 2.0 技術,則能提升遊戲畫面的暗部細節,使敵人無所遁形,加上 1,296 個區域調光,有效避免亮部過曝,讓玩家享受快速索敵優勢的同時,還能得到不失真的遊戲畫面。

AORUS H5 電競耳機搭配 AORUS FI27Q-P 的 ANC 2.0 主動式降噪,帶給玩家最清晰的語音通訊,隊友溝通無障礙!

然而在 AORUS 展區 中,最吸引人注意的莫過於「三寶沉浸駕訓班」,技嘉科技將三組原生 1500R 曲率的 AORUS CV27F 曲面戰術電競螢幕,搭配賽車遊戲呈現超大視野。得力於 AORUS CV27F 原生 8-bit VA 面板,以及支援 90% DCI-P3 廣色域支援,三連曲面螢幕的沉浸感與真實感,總讓玩家捨不得離開攤位前。

AORUS 六度降臨 WirForce,戰術螢幕給玩家最速反應,三曲面體驗廣闊視野三螢幕對玩家的好處數都數不完,而 AORUS CV27F 高達 1500R 的曲面設計,則能為操作者帶來更強烈的沉浸感。

電競筆電方面,技嘉科技也展示了 AORUS 15 與 AORUS 17 兩台輕薄與效能兼具的產品,讓所有參與 WirForce 的玩家都有機會親自體驗。其中,技嘉科技特別為 AORUS 15 準備了兩組特製的街機控制器,並於現場舉行「鐵拳無敵」活動,讓玩家透過對戰享受 AORUS 15 所內建的第 9 代 Intel CPU 與 NVIDIA RTX 顯示卡強悍效能。

AORUS 15 的強悍效能,搭配《鐵拳 7》拳拳到肉的打擊感,技嘉科技也在現場準備了特製的街機控制器給玩家體驗。AORUS 15 的強悍效能,搭配《鐵拳 7》拳拳到肉的打擊感,技嘉科技也在現場準備了特製的街機控制器給玩家體驗。

至於 AORUS 17 則是世界第一台搭載歐姆龍機械軸的筆電產品,為讓消費者感受到機械軸的絕佳手感,技嘉科技特地開放「盲測打字挑戰」,只要玩家於 90 秒內,透過 AORUS 17 完整無誤輸入指定文字,就有機會得到 AORUS 限量購物袋。

世界首台搭載歐姆龍機械軸的 AROUS 17 電競筆電,在 WirForce 現場開放玩家挑戰「盲打」測驗,你能在 90 秒內過關嗎?

最後,AORUS 也在 WirForce 攤位上設立販賣區,除了銷售 AORUS 品牌周邊,如衣服、帽子外,也有為 DIY 玩家準備的零組件,包含 Z390 AORUS XTREME 電競主機板、AORUS RTX 顯示卡,還有頭戴式耳機 AORUS H5、AORUS M 系列電競滑鼠等。

眾多的 AROUS 周邊商品,到了 WirForce 千萬不要錯過!AORUS 六度降臨 WirForce,戰術螢幕給玩家最速反應,三曲面體驗廣闊視野眾多的 AROUS 周邊商品,到了 WirForce 千萬不要錯過!

AORUS 六度降臨 WirForce,戰術螢幕給玩家最速反應,三曲面體驗廣闊視野AORUS 六度降臨 WirForce,戰術螢幕給玩家最速反應,三曲面體驗廣闊視野AORUS 六度降臨 WirForce,戰術螢幕給玩家最速反應,三曲面體驗廣闊視野

AORUS 展場中更有一台專業水冷改裝、華麗炫目的電競桌機,內部搭載了 Z390 AORUS XTREME WATERFORCE 主機板,以及 AORUS RTX 2080 XTREME WATERFORCE WB 顯示卡,效能強大之餘也讓走過、路過的玩家感到光彩奪目!

AORUS 六度降臨 WirForce,戰術螢幕給玩家最速反應,三曲面體驗廣闊視野AORUS 六度降臨 WirForce,戰術螢幕給玩家最速反應,三曲面體驗廣闊視野AORUS 六度降臨 WirForce,戰術螢幕給玩家最速反應,三曲面體驗廣闊視野

自 11/21 到 11/24 止,WirForce 將在台北圓山花博園區隆重舉辦,一般民眾可免費入場參觀,想親身體驗 AORUS 電競裝備強大威力的玩家們,千萬不要錯過這個難得的機會喔!

AORUS 六度降臨 WirForce,戰術螢幕給玩家最速反應,三曲面體驗廣闊視野

加入電腦王Facebook粉絲團

深入成功大學機房,瞭解NVIDIA DGX-1超級電腦AI研究成功案例

$
0
0
國立成功大學在2017年時導入NVIDIA DGX-1 AI運算平台,並將AI應用在多個系所的學術研究,達成許多具體成果。在確認AI確實能提升校內研究能量之後,國立成功大學與NVIDIA共同宣布再將再採購5台DGX-1,達到總計6台的強大運算效能。

AI超級電腦強化學術研究

成功大學具有全國最廣汎的學術研究項目,內容含括航太科學、土地農業技術一路至海洋研究,而在許多領域也都積極建置研究設備,致力推動如智慧醫療、智慧製造與智慧駕駛等應用

校長蘇慧貞在「NVIDIA與國立成功大學高效能運算平台與AI創新應用記者會」提到,該校具有完整的學科系所,上至航空太空、下至海底生態,關注學術面向相關廣泛,而教師們也都具有第一步發想問題,並投入初步嘗試的動力,因此到了人工智慧的年代,也都開始思考該如何應用AI,並看到許多可能性。

蘇慧貞表示:「AI 研究應著重在跨領域與跨人才的整合而非針對單一項目進行作業,這也是為什麼成功大學需要一個穩固且強大的基礎設備來滿足各種研究需求。在歷經運算需求、導入的簡易程度、擴充性、性價比與電力效率等全方位的考量,成功大學選NVIDIA DGX-1系統藉此發揮綜效,協助以更多研究的突破讓台灣在國際間保有競爭力。」

NVIDIA全球副總裁暨台灣區總經理邱麗孟也在記者會表示:「NVIDIA 的技術創新持續引領資料科學家突破研究的疆界,而學術研究更是孕育各領域 AI 應用的重要基石,NVIDIA 強大的硬體解決方案與完整的軟體配置使成功大學擁有足夠的運算效能去支援各類的研究,並能因應持續成長的需求進行擴充,未來 NVIDIA 也將持續投入建構完整的產學合作生態圈,協助台灣整體學術領域的成長。」

除先前已於2017年採購的1台DGX-1 AI運算平台,成功大學於日前更是一口氣採購5台DGX-1,期望進一步提升研究能量。成功大學計算機與網路中心主任詹寶珠表示目前新採購的5台DGX-1已經設置於計算機與網路中心,先前舊的DGX-1則會於日後移入,目前各機器並非合併成單一邏輯電腦,而是獨立運作並透過100Gb/s網路交換器線路相連,另外為了提升資料存取效能,相關的儲存裝置已改採All Flash配置(即所有儲存裝置皆採固態硬碟),已滿足AI運算需存取大量資料的特性。

成功大學校長蘇慧貞對於AI教育著力甚深。

邱麗孟提到NVIDIA在許多不同的領域研究AI的可能性,也協助許多產業提升運算能量。

詹寶珠說明成功大學各系所的合作相當緊密,技術力厚實的理、工學院是醫學院發展影像醫學的後盾。

計算機與網路中心為了厚植AI運算能量,投入相當多心力建設AI運算節點、網路交換器,與All Flash儲存空間。(簡報投影片為現場拍攝,畫質欠佳敬請見諒,下同)

目前最大宗的AI應用是各類影像辨識,因此All Flash儲存空間能有效提升存取效能、打通瓶頸。

NVIDIA DGX-1設置於計算機與網路中心內的「專屬套房」。

目前僅將新採購的5台DGX-1設置於此,另1台舊有主機尚未遷入。

5台DGX-1集中於機櫃中,深度學習理論效能達5,000TFLOPS。

成功大學與NVIDIA共同以6台DGX-1打造的超級電腦,成為全台AI學術研究領域效能之首。

(下頁還有DGX-1在影像醫學、山崩分析的應用實例)

 

影像醫學分析與醫師共挑重擔

成功大學與附設醫院是南部的重要醫療單位,不但為相當大量的病患提供醫療服務,也因此累積了相當多病例與資料。

成大醫院影像醫學部心胸科次專主任蔡依珊說明,成大醫院每年大概會產生3,500萬張各類影像,如果以20人、365天不間斷的方式進行分析,平均每人每天要看過5,000張影像,對醫師來說是極大的負擔。

而導入AI協助後,可以有效降低醫師工作量,並將時間分配給更多病患,而且先前曾有急診患者在檢查主動脈剝離時,由AI發現他有冠狀動脈相關問題的案例,彌補人力檢查造成的缺失。

蔡依珊表示在導入DGX-1後,能將原本需要費時3天的AI訓練縮短至1小時,大幅提升研究效率。有趣的是,她並不期望AI能夠達到超越人類的辨識力,只要能有年輕主治醫師的辨識準確度即可大幅降低醫師工作負擔,而目前成功大學的研究成果能在缺血心肌梗塞有84%的辨識準確度,已達這個水準。

蔡依珊透過DGX-1將AI訓練時間從3天縮短至1小時。

成大醫院每年大概會產生3,500萬張各類影像,極需以AI協助進行分析。

AI能在辨識醫學影像上發揮功效。

目前AI在辨識缺血心肌梗塞已有84%的準確度,成果相當出色。

鎖定山崩時間方能深入研究

成功大學土木工程學系副教授洪瀞則將研究重點放在山崩的研究,為聯合國所提出的永續發展目標而努力。

在過去的研究中,研究團隊雖然能查覺山崩的發生,但卻無法精準鎖定山崩發生的時間,導致無法進一步分析山崩發生的原因。為了解決這個問題,研究團隊借重台灣緊密頻寬地震網的優勢,透過深度學習分析過去重大事件,能夠在儀器的協助下即時、自動、客觀記錄山崩時間,做為研究的重要依據。

有了切確的時間後,研究人員就能定義破壞機制與制定警戒值,藉由DGX-1加速運算作業,讓團隊能在更短的時間內處理更多的數據並進行影像模擬,提升台灣山崩辨識的應用與準確率,並進一步將該技術拓展至全球。

洪瀞透過DGX-1加速運算精確判別山崩的發生時間。

他的研究主題與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契合,相當具有理想性。

山崩的發生時間對是個重要卻不容易取得的研究數據。

超級電腦的運算能力有助於鎖定山崩的發生時間。

研究團隊未來的目標是提升山崩辨識準確率,並將成果分享至全球。

在活動最後蘇慧貞表示,她認為運算在未來會成為和語言相同的一種知能,而學校也有讓社會大眾一同學習的重要使命,對於瞬息萬變的AI領域,成功大學準備了對應的在職進修平台,詳細的資訊有待日後公布。

加入電腦王Facebook粉絲團

OneMix 3 Pro迷你筆電價格公布,10代Core處理器免3萬

$
0
0
筆者先前曾介紹過OneMix 3 Pro迷你筆記型電腦的規格,它具有8.4吋可翻轉螢幕,並搭載Intel Core i5-10210Y處理器,成為第1款升級至第10代Core處理的同類型產品,而官方日前也公布了更多細節與產品價格。

具日本版專屬鍵盤刻印

OneMix 3 Pro的規格已在前篇文章大致確認,它採用Comet Lake世代的Core i5-10120Y處理器,並搭載雙通道16GB LPDDR3、512GB NVMe固態硬碟,比較可惜的是固態硬碟為On-Board設計,並沒有M.2插槽,因此使用者無法自行升級硬碟,但仍可透過microSD記憶卡擴充容量。

OneMix 3 Pro採用可翻轉螢幕的瑜珈式設計,尺寸為8.4吋而解析度高達2560 x 1600,並具有4096段感壓設計,可以搭配專用手寫筆進行書寫、繪圖等工作。

I/O部分則搭載USB 3.2 Gen1 Type-A、Type-C(支援Alternate Mode影像輸出、Power Delivery充電),以及3.5mm耳機麥克風、Micro HDMI端子各1,並具有Wi-Fi 5(IEEE 802.11a/b/g/n/ac)雙頻無線網路與藍牙4.1。

為了照顧日文使用者,OneMix特別推出具日文鍵盤刻印的日本版OneMix 3 Pro,消費者可以選擇日本版機種或只有英文刻印的國際版。

OneMix 3 Pro搭載8.4吋螢幕,並支援4096段感壓手寫輸入。

瑜珈式設計螢幕能夠翻轉至機身背面,支援更多擺放方式。

機身右側具有USB 3.2 Gen1 Type-A、Type-C以及microSD讀卡機各1。

OneMix 3 Pro並不具有觸控板,取而代之的是光學式觸控點。

日本版機種提供日文鍵盤刻印。

OneMix 3 Pro的售價為美金1,173元(約合新台幣36,100元),目前已可在Geekbuying以美金959.99元(約合新台幣29,540元)的優惠價格入手,另售觸控筆的價格則為美金29元(約合新台幣890元)。

加入電腦王Facebook粉絲團

Intel Core i9-10980XE 處理器評測,AVX-512 加料 VNNI 又降價,更超值的 HEDT 平台處理器誕生

$
0
0
Intel HEDT 平台改朝換代,這次不是 Skylake 伺服器級微架構 refresh 再更新時脈加強版,而是導入 Cascade Lake 微架構,並同步感受到競爭對手 AMD 步步進逼,Core i9-10980XE 價格對半砍,讓想要進入 HEDT 市場的消費者有著更划算的選擇。

降價成最大優勢

HEDT 平台市場,Intel 與 AMD 均有相關產品推出,雖然前者被後者的多晶片封裝殺手鐧影響,不得不推出實體十二核心以上的產品型號,定位詭異的 Kaby Lake X 也快快下架,卻也依靠較為先進的微架構設計,支撐產品售價不至於崩落。

隸屬 Skylake 微架構的前、後代 Core i9-7980XE 和 Core i9-9980XE 處理器,每千顆的單顆建議售價均為美金 1,979 元,折合新台幣 60,550 元左右。最新一代 Core i9-10980XE 則是大降價至美金 979 元,折合約新台幣 29,950 元,比腰斬一半還要多出些許,一方面是受到 AMD 第三代 Ryzen Threadripper chiplet 設計,SP3/TRX4 腳位可以塞入 64 個實體核心,另一方面則是 Zen 2 微架構 AVX2 執行單元寬度已進步成 256bit,不若 Zen/Zen+ 採用 128bit 寬度執行 2 次。

▲ Intel Core i9-10000X/XE 與前一世代 Core 9000X/XE 規格比較表。(註:不含 AVX,點圖放大)

AVX-512、DL Boost/VNNI

對於消費市場而言,Cascade Lake 微架構內部相較於 Skylake(伺服器級)並沒有太大的變動,除了執行單元因應新指令集稍作調整,其餘前端、執行單元、記憶體子系統均沒有變化,Optane DC Persistent Memory 支援性在 HEDT 市場被拔除,但已修復先前多個重大硬體漏洞。Cascade Lake 另外一個和消費市場沒有太大關係的演進,能夠透過 2 個實體 28 核心 XCC 配置晶粒共同封裝,藉由 UPI 相互連結打造單一封裝、56 核心、112 執行緒處理器。

要理解 Cascade Lake FMA 執行單元新增的 VNNI 指令集(Vector Neural Network Instructions),須從 AVX 指令集(Advanced Vector Extensions)開始說起。AVX 為 SSE(Streaming SIMD Extensions)的延伸,如同文字敘述,採用單指令多資料流向量處理方式,特別適合平行處理多媒體內容。AVX 之所以是 SSE 的擴展,主要是因為 AVX 把處理資料寬度從 128bit 提升 1 倍達 256bit,並支援 3 元運算,AVX2 則是把整數命令也擴展至 256bit。

▲ Cascade Lake 加入 Deep Learning Boost/AVX-512_VNNI 指令集,可加速深度學習經常使用的矩陣運算。

Intel 並未把處理寬度擴展成 512bit 的 AVX 指令集稱為 AVX3,而是一眼就可看穿的 AVX-512,從 Xeon Phi 代號 Knights Landing 開始支援 AVX-512 F/CD/ER/PF 等子集,並支援 4 運算元。Cascade Lake Port 0 和 Port 1 各自的 256bit 合併成 512bit 即可支援 AVX-512,Port 5 則有獨立的 512bit FMA,此外 Intel 還在擴展 AVX-512 指令集的階段,市場推廣口號 DL Boost 的 VNNI 即為一例。

VNNI 新增 4 個指令,包含 VPDPBUSD、VPDPBUSDS、VPDPWSSD、VPDPWSSDS,前 2 者為無符號/有符號 8bit 位元組(byte)的乘與加,後 2 者為無符號/有符號 16bit 字組(word)的乘與加,單一指令相對於過往需要 VPMADDUBSW+VPMADDWD+VPADDD 等 3 個指令,VNNI 可加速整數量化矩陣運算。

PCIe 通道與供電同步加強

Cascade Lake 硬體部分沒有太大變化,規格部分倒是變化不少。記憶體等效時脈從前一世代的 DDR4-2666 往上躍升一級來到 DDR4-2933,單通道理論頻寬為 23466MB/s,四通道理論頻寬即為 91.7GB/s 左右。另外,Cascade Lake 消費市場層級產品額外拉出 4 條 PCIe 3.0 通道,達 48 條,這部分需要新款 X299 晶片組主機板才可享受。(VROC 仍舊需要另外買授權)

▲ Cascade Lake 相對 Skylake(伺服器級)多出 4 條 PCIe 3.0 通道共 48 條,需換裝新款 X299 晶片組主機板才享受得到。

受限於產品開發時程,Intel 2.5Gbps 乙太網路控制晶片 I-255V 並未能夠搭上這股 X299 晶片組主機板更新熱潮,但主機板廠商也會依據產品定位額外加裝支援 802.3bz 2.5Gbps 或是 5Gbps 的網路控制晶片,10Gbps 802.3ab 規格支援自然不在話下;無線網路部分,還是那 101 個 Intel Wi-Fi 6 AX200 無線網路卡,2.4GHz 和 5GHz 均可支援 Wi-Fi 6/802.11ax 雙空間流。

AMD 第一代 Ryzen Threadripper 推出之時,殺得 Intel HEDT 平台措手不及,逼得 Intel 也不得不推出實體十二核心以上的產品,相信大家還記憶猶新。由於推出 Core i9-7980XE 並不在原本的計畫之中,致使部分 X299 晶片組主機板不太能應付這款產品及其繼任者 Core i9-9980XE。這次 X299 晶片組主機板 refresh,眾廠商也都加強處理器供電轉換規模,加上 Core i9-10980XE 處理器價格對半砍,先前已覬覦此平台的玩家,不妨趁此機會逢低買進。

▲ 早買早享受、晚買享折扣,Intel HEDT 平台頂級處理器 Core i9-9980XE、Core i9-10980XE 前後世代相隔 1 年,價格直接腰斬!

▲ Core i9-10980XE Tjunction 從 i9-9980XE 的 84℃ 提升至 86℃。

14nm 能源效率提升

縱使市場經常拿 Intel 的 14nm 製程普拉斯開玩笑,但每一代處理器產品推出之時,總會有些不相同。下列平台耗電量與處理器溫度測試,Core i9-7980XE 和 Core i9-10980XE 均採用 Asus Prime X299 Edition 30 主機板與 GIGABYTE AORUS Liquid Cooler 240 一體式水冷散熱器,測試結果可說明製程演進變化,至於 Ryzen Threadripper 2990WX 則是使用 Enermax LIQTECH TR4 240。

Core i9-7980XE 和 Core i9-10980XE 均為實體十八核心,後者基礎與自動超頻時脈均多出 400MHz,但是平台耗電量與處理器溫度表現卻更加優秀(註:測試時,Core i9-7980XE 已將內部熱界面材料替換成液態金屬合金),AIDA64 與 Blender Benchmark 燒機可下降 10W 左右,溫度則是下降 2℃。

▲ Core i9-10980XE 時脈相對 Core i9-7980XE 更高,耗電量與溫度表現卻更好,說明 Intel 透過 14nm 製程打造的處理器不盡相同,越晚推出的產品擁有比較好的表現。(室溫 25℃)

 

(下一頁:Core i9-10980XE 實測對比)

AVX-512 與記憶體延遲優勢

誠如文章開頭所述,AMD Zen 2 微架構對於 AVX2 指令集的處理,已經從 128bit 寬度做 2 次變成 256bit 做 1 次,對於現今已大量使用 AVX2 指令集的軟體而言,Intel 與 AMD 處理器雙方差距已不若 Zen/Zen+ 時代,那麼 Intel HEDT 平台的優勢在哪?

Intel HEDT 平台在過去幾年之間,一直擁有的優勢為 AVX-512 指令集,Cascade Lake 則再加入針對深度學習應用較有利的 VNNI 子集,前者指令集已導入部分商用軟體、渲染繪圖、影像轉檔之中。從下方的 SiSoftware Sandra 20/20 測試項目即可觀察到,AVX-512 讓 Intel 平台實體十八核心產品對比對手 32 核心產品並不遜色。

下列測試效能表格,除了本文主角 Cascade Lake 世代 Core i9-10980XE,筆者另外選擇 Core i9-7980XE 與 Ryzen Threadripper 2990WX、Ryzen 9 3950X,選擇後 2 者的理由很簡單,其一為第三代 Ryzen Threadripper 解禁時間還沒到,只能抓它來比較(Ryzen Threadripper 2990WX 目前市場售價約新台幣 42,000 元),後者則是可以挑戰 HEDT 平台計算能力的主流平台處理器。

▲ Cascade Lake 世代的 JEDEC DDR4 記憶體等效時脈提升至 DDR4-2933,與第二代 Ryzen Threadripper 相同。

▲ CPU-Z 測試部分,Core i9-10980XE 保有單執行緒最佳表現,Ryzen Threadripper 2990WX 則因 32 核心 64 執行緒獲得較高的多執行緒分數。

▲ Sandra 20/20 運算效能測試當中,Ryzen Threadripper 2990WX 因為半速 AVX2 指令集效能吃了許多悶虧,幾乎被核心數量只有一半的 Ryzen 9 3950X 迎頭趕上,而 Core i9-10980XE 則因支援 AVX-512,於部分項目有著不錯的優勢。

另外一個 Cascade Lake 所擁有的優勢,或著應該說是一直以來相對對手所保持的優勢,即為記憶體存取能力,即便是與對手同樣運作於 DDR4-2933 16-18-18-36 1T,Core i9-10980XE 不僅擁有較高的讀寫頻寬,存取延遲也更低。

▲ AIDA64 快取與記憶體頻寬測試結果,Intel 平台保有記憶體頻寬與低存取延遲優勢。

相反地,若是軟體單純地喜愛多執行緒,那麼 Ryzen Threadripper 2990WX 32 核心 64 執行緒可取得效能優勢,但若是喜愛多執行緒又同時採用 AVX2 指令集,那麼越級挑戰選手 Ryzen 9 3950X 可以獲得不錯的成績。

▲ Core i9-10980XE 相對於 Core i9-7980XE,在 7-Zip 測試大約成長 5% 效能,Intel 於壓縮部分佔有優勢,反觀 AMD 則是於解壓縮部分占上風。

▲ x264 FHD Benchmark 和 HWBOT x265 Benchmark 使用 AVX2 指令集,執行緒則是越多越好,因此 Ryzen 9 3950X 贏過自家 Ryzen Threadripper 2990WX 不少,同時依靠略高的運作時脈贏過 Core i9-10980XE。

▲ 多款 3D 渲染測試軟體均偏向多執行緒,整體而言以 Ryzen Threadripper 2990WX 最佳,Ryzen 9 3950X 接著同樣以略高的時脈勝過 Core i9-10980XE。

測量電腦整體效能的 PCMark 10,Core i9-10980XE 和 Ryzen 9 3950X 總分均超過 1 萬分,前者於必要測試項目、生產力測試項目的得分較高,後者則在 3D、遊戲部分得分較高,Ryzen Threadripper 2990WX 反而屈居末位。Ryzen Threadripper 2990WX 比較特殊的 NUMA 結構,似乎在 VRMark 測試當中遇到些麻煩,較低的運作時脈同樣於 3DMark 討不到便宜。

▲ Core i9-10980XE 和 Ryzen 9 3950X 於 PCMark 10 得分均突破 1 萬分,前者於工作表現較佳、後者優勢則存在於 3D 遊戲項目。

▲ Ryzen Threadripper 2990WX 採用消費平台不常見的 NUMA 架構,因此於 VRMark 當中位居末位。

▲ 3DMark 內含不同等級畫面的測試項目,當畫面越簡單,Ryzen 9 3950X 較高運作時脈特色得以展現出來。

你挑對處理器了嗎?

HEDT 平台之所以為 HEDT 平台,表示該使用者對於平行運算能力有著更多的需求,相對於主流平台工作性質也會更為單純、更為專精。縱使 AMD 第三代 Ryzen Threadripper 處理器測試尚有數個小時才能夠公布,但從目前所釋出的規格項目,仍舊可以判斷出 Intel Cascade Lake HEDT 平台優勢。

首先為記憶體存取效能,Intel 平台繼續保持高頻寬、低延遲特色,即便 AMD 於單個 CCD 當中塞入 32MB L3 快取,倘若運算工作內容不符快取演算法,因而需要經常性地存取系統記憶體,那麼替 AMD 帶來任意拼湊核心、功能區塊的 Infinity Fabric,反而增加通訊延遲變成缺點。再者,chiplet 帶來更多 x86 核心,也讓 AM4 主流平台和 TRX4 HEDT 平台市場間隔過大,容易被 Intel 見縫插針。

另一方面為指令集支援性,AVX-512 前些年只在 Intel HEDT 平台與伺服器當中出現,因此大多是商業軟體或是科學模擬軟體採用。今年開始,筆記型電腦代號 Ice Lake 處理器也開始支援 AVX-512,更有甚者同時納入 VNNI 子集,接下來可以預期將有更多的軟體將會使用。因此 HEDT 平台並非是贏者全拿的狀況,而是依據使用者使用的軟體,進而選擇 Intel 或是 AMD 平台。

 

產品資訊

Intel Core i9-10980XE

資料來源

Intel Architecture Instruction Set Extensions and Future Features Programming Reference

Intel 64 and IA-32 Architectures Optimization Reference Manual

延伸閱讀

測試平台

  • Intel:
  • 主機板:Asus Prime X299 Edition 30
  • 記憶體:Kingston HyperX Fury RGB DDR4-3466 8GB x 4 @DDR4-2666 or @DDR4-2933
  • 顯示卡:NVIDIA GeForce RTX 2080 Ti Founders Edition
  • 系統碟:Plextor M9Pe(G) 512GB
  • 電源供應器:Seasonic Platinum SS-1000XP
  • 作業系統:Microsoft Windows 10 Pro 64bit 1909
  • AMD AM4:
  • 主機板:GIGABYTE X570 AORUS Master
  • 記憶體:Kingston HyperX Fury RGB DDR4-3466 8GB x 4 @DDR4-3200
  • 顯示卡:NVIDIA GeForce GTX 2080 Ti Founders Edition
  • 系統碟:Corsair Force MP600 Gen4 PCIe x4 NVMe M.2 SSD 1TB
  • 電源供應器:Seasonic Platinum SS-1000XP
  • 作業系統:Microsoft Windows 10 Pro 64bit 1909
  • AMD TRX4:
  • 主機板:Asus ROG Zenith II Extreme
  • 記憶體:Cosair Dominator Platinum RGB DDR4-3600 16GB x 4 @DDR4-3200
  • 顯示卡:NVIDIA GeForce GTX 2080 Ti Founders Edition
  • 系統碟:Corsair Force MP600 Gen4 PCIe x4 NVMe M.2 SSD 1TB
  • 電源供應器:Seasonic Platinum SS-1000XP
  • 作業系統:Microsoft Windows 10 Pro 64bit 1909
加入電腦王Facebook粉絲團

AMD Ryzen Threadripper 3960X/3970X 處理器評測,TRX4 豪華饗宴升級上桌!

$
0
0
Zen 微架構發表以來,伺服器、工作站、桌上型電腦處理器均為同一套晶片設計,單一封裝整合多個晶粒即為 HEDT、工作站、伺服器產品,如今 AMD HEDT 平台也進入 Zen 2 微架構時代,先行推出實體 24 核心與 32 核心的 Ryzen Threadripper 3960X 和 3970X。

chiplet 設計發威

以 AMD 的財力與公司規模而言,能夠在 x86 處理器市場與 Intel 纏鬥多年,從多家爭鳴到現今僅存 2 強(VIA 表示……),實屬津津樂道的典範,但也因為公司規模不比 Intel,在某些設計必須要更有彈性,重複利用手中擁有的資源,從 Zen 微架構發表以來,無時無刻都可以看到類似的範例。

Zen、Zen+ 採用稱為 Zeppelin 的晶片設計(APU 版本除外),該設計具備完整 SoC 功能,不若 Intel x86 處理器須強制搭配晶片組才能使用(Atom 類小核心 x86 設計除外),4 個 x86 處理核心接上 1 個共用 L3 快取,稱之為 1 個 CCX(Core Complex),單一 Zeppelin 包含 2 組 CCX。

Zeppelin 為完整 SoC 設計,因此除了 x86 核心以外,也包含記憶體控制器、PCIe/SATA/USB 等高速通道,以及 LPC、SPI、I2C 等低速介面,這些不同區塊透過由 HyperTransport 發展而來的 Infinity Fabric 互連架構相互連接。順帶一提,Zen 微架構之後的 APU 也是透過 Infinity Fabric 與 Vega 顯示繪圖區塊相互溝通。

Infinity Fabric 互連架構除了讓 Zeppelin 內部相互溝通,也可以讓 Zeppelin 與 Zeppelin 之間互通有無,這就是第一代消費市場 HEDT 平台 Ryzen Threadripper 與伺服器市場 EPYC 處理器的原理,TR4/SP3 腳位封裝可納入 4 個 Zeppelin 晶粒,再依據目標市場不同,分別開啟 Zeppelin 內部功能與對外通道數量多寡。

▲ AMD HEDT 平台第一代和第二代 Ryzen Threadripper,以及伺服器市場的 EPYC,均採用多晶封裝的方式整合 4 個 Zeppelin 晶粒,接著再依據目標市場開放內部功能與通道數量多寡。

進入 Zen 2 微架構,Infinity Fabric 仍是連接各功能部位的中堅份子,版本連帶提升來到第二代 Infinity Fabric 2,但此時處理器封裝內部有所變化,HEDT 平台版本不再是完整 SoC 功能 Zeppelin 晶粒複數形式,而是改採單一 IOD 晶粒加上多顆 CCD 晶粒 chiplet 設計,單一 CCD 包含 2 組 CCX,IOD 則吸納記憶體控制器、高、低速通道等功能。若是讀者有興趣,可以參考我們先前對 Zen 2 微架構的說明。

CCD 設計橫跨消費級至企業級產品,無論是第三代桌上型 Ryzen 或是 EPYC 2 系列,處理器封裝內部均含有 TSMC 7nm 製程生產的 CCD,再配上功能、通道數量不同的 IOD。AM4 處理器封裝最多可吸納 1 個 IOD 和 2 個 CCD,SP3 與本篇要說明的 TRX4 封裝腳位,則可安裝 1 個包含更多高速通道的 IOD,以及最高 8 個 CCD。

▲ 透過 chiplet 設計,SP3 與 TRX4 封裝內部最多可包含 1 個 IOD 以及 8 個 CCD。

24 核心與 32 核心先登場

第三代 Ryzen 桌上型處理器最高階型號為 Ryzen 9 3950X,實體核心數量相對前一代翻倍來到 16 核心,因此也壓縮到第三代 Ryzen Threadripper 處理器核心數量起跑線劃設。AMD 先行推出封裝內部包含 4 個 CCD 的型號,分別為單一 CCD 開啟 6 個核心,總計 24 核心 48 執行緒的 Ryzen Threadripper 3960X,以及單一 CCD 開啟全部 8 個核心,總計 32 核心 64 執行緒的 Ryzen Threadripper 3970X。

第三代 Ryzen Threadripper 4 個 CCD 型號發表的同時,AMD 同時確認 8 個 CCD 核心數量全開達 64 核心 128 執行緒版本將於 2020 年推出,型號一如外界預測為 Ryzen Threadripper 3990X。至於是否會推出 8 個 CCD,單一 CCD 開啟 6 個核心,共計 48 核心 96 執行緒的產品,AMD 表示不方便對未公布產品發表意見。

▲ 第三代 Ryzen Threadripper 又換另外一種包裝,外層為紙盒,中央開孔可見到處理器本體。

▲ 移除外盒上蓋,即可發現處理器位於內部的塑膠盒當中。

▲ 第三代 Ryzen Threadripper 塑膠盒下半部仍舊擺放說明書、貼紙、相容 Asetek 一體式水冷系統的扣具、扭力板手(負責主機板處理器插槽的開啟與鎖緊)。

▲ Ryzen Threadripper 3960X 與 Ryzen Threadripper 3970X 處理器。

▲ 第三代 Ryzen Threadripper 處理器封裝外型不變,金手指觸點也是 4094 個,但因腳位定義改變,並不相容前一世代 X399 晶片組主機板。

▲ 是的,AMD 會推出實體 64 核心 Ryzen Threadripper 3990X,並維持 TDP 280W,至於實體 48 核心的產品不好說……

TR4 與 TRX4 不相容

AMD 於 Zen 2 微架構時代導入 PCIe 4.0 規格,由於該標準實體層使用 16GHz 頻率傳輸,以往電路板經常採用的 FRP4 規格損耗太高,因此雖然第三代 Ryzen 桌上型處理器相容先前 400 系列晶片組主機板,但 AMD 為確保傳輸品質,後續遂於 AGESA 鎖住 400 系列、300 系列晶片組主機板使用 PCIe 4.0 的可能性。

當 HEDT 平台也進入 Zen 2 世代,PCIe 4.0 訊號完整性同樣是考量重點之一,AMD 決定第三代 Ryzen Threadripper 處理器與 TRX40 晶片組主機板,無法交叉相容第一、第二代 Ryzen Threadripper 處理器與 X399 晶片組主機板。AMD 官方對此作出解釋,由於受到內部 chiplet 封裝位置的影響,封裝腳位定義相較先前世代有所變更,因此雖然安裝機構相容、金手指觸點同樣為 4094 個,但雙方並不相容。

▲ 第一、第二代 Ryzen Threadripper 處理器與 X399 晶片組主機板 TR4 腳位插槽,無法與第三代 Ryzen Threadripper 處理器與 TRX40 晶片組主機板交叉相容,AMD 亦為此將腳位插槽重新命名為 TRX4。

另外一項與封裝有關的細節,在於 Ryzen Threadripper 3960X 和 3970X 內部具備 4 個 CCD 晶粒,其中第四個 CCD 的體質較好、運作頻率較高,並銜接於 IOD 延遲最小的 Infinity Fabric 2 通道。另外,由於記憶體控制器集中於 IOD 身上,不若前一世代分散於 2 個 Zeppelin,因此使用者無需考慮 UMA 和 NUMA 架構差異,Ryzen Threadripper 2970WX/2990WX 的 Dynamic Local Mode 更不會出現,但 Ryzen Master 還是保留 Legacy Mode,關閉 2 個 CCD 將時脈、功耗、散熱餘裕灌輸在開啟的 2 個 CCD 身上。

▲ Ryzen Threadripper 3960X 和 3970X 內部第 4 個 CCD 晶粒的體質較好、運作頻率較高,並銜接至 IOD 延遲最低的 Infinity Fabric 2 通道。

不必考慮與先前世代的相容性,AMD 替第三代 Ryzen Threadripper 處理器增添不少好康,譬如處理器本身 PCIe 通道數量增加至 64 條,其中 8 條保留連接至 TRX40 晶片組,尚有 56 條可以使用;TRX40 晶片組則可另外接出 16 條 PCIe 通道,因此 TRX40 平台最高可提供 72 條 PCIe 4.0 通道。

▲ AMD TRX40 晶片組主機板包含處理器在內,整個平台最多可提供 72 條 PCIe 4.0 通道予玩家使用,但由於部分通道可設定為 PCIe 或是 SATA 功能,實際數量依據各家主機板不同而有所變化。

AMD 表示,Zen 2 世代 I/O 區塊採用模組化設計,無論是處理器封裝內部的 IOD,或是外部晶片組 X570、TRX40,可依據市場需求以及生產考量進行增減,玩家們能夠觀察到 TRX40 規格很像 2 顆 X570 拼裝的原因在此,實際卸除 TRX40 晶片組上方的散熱片,即可得知仍為單一晶片封裝。

平台燒機耗電量 400W

第三代 Ryzen Threadripper 處理器 TDP 上升至 280W,就實測而言確實如此,無論是 Ryzen Threadripper 3960X 或是 Ryzen Threadripper 3970X,AIDA64 FPU 燒機測試與前一世代 Ryzen Threadripper 2990WX 同樣維持在 400W 左右,Blender Benchmark 大約上升 30W~40W 左右,來到 433W~437W。

燒機溫度表現同樣受到 TDP 影響,溫度隨之上升不少,但還在 Enermax LIQTECH TR4 240 一體式水冷控制範圍之內,沒有出現過熱觸發 T state 的現象。當然,相對於 TDP 保持在 165W 的 Core i9-10980XE,第三代 Ryzen Threadripper 耗電量與溫度表現都高出一截,倘若將核心數量加入一同計算,Ryzen Threadripper 3970X 單核電力效率則偏高一些。

▲ Ryzen Threadripper 3960X 和 Ryzen Threadripper 3970X 燒機耗電量略為上升,但依靠 TSMC 7nm 製程,後者單核心能源效率比值相對 Core i9-10980XE 高出些許。

Ryzen Threadripper 3960X 和 Ryzen Threadripper 3970X 燒機耗電量略為上升,TRX40 晶片組主機板平台又提供相當多的 PCIe 通道,加上 AMD 大方開放使用 ECC 記憶體,因此不少人應該已經打算入手 AMD 新一代 HEDT 平台,加裝繪圖卡作為 3D 渲染農場使用。

若使用者想替 TRX40 晶片組主機板加裝多張顯示卡、繪圖卡,別忘了選購 1 顆功率瓦數不亞於 1000W 的電源供應器,光是第三代 Ryzen Threadripper 處理器即可輕易消耗 400W 以上的功率,加上 2~4 張高階顯示卡、繪圖卡,更需要充足的能源供應。當然,電源供應器製造商更是笑得樂開懷,因為自從 NVIDIA 和 AMD 限縮 4 張顯示卡串聯運算 3D 畫面,1000W 以上的電源供應器就逐漸乏人問津。

 

(下一頁:值得你期待的效能表現)

爆炸性效能成長

第三代 Ryzen Threadripper 採用 chiplet 架構,改善過去第一、第二代的缺點,譬如記憶體分屬 2 個 Zeppelin 管理,NUMA 架構對於消費市場應用不太友善。Zen 2 微架構更修正 Zen/Zen+ 微架構面對 AVX2 指令集時,因執行單元寬度不足,採用 128bit 執行 2 次完成 256bit 運算的方式。

以筆者測試處理器所使用的數款測試程式結果探討,Ryzen Threadripper 3970X 和 Ryzen Threadripper 2990WX 雖然都是實體 32 核心處理器,但是前者於絕大部分測試均有 3 成~5 成的成長幅度,SiSoftware Sandra 20/20 多媒體測試項目甚至超過100%,多媒體長整數原生項目將近 125%,實屬驚人!讓對手 HEDT 平台最高階 Core i9-10980XE 處理器只能在部分使用 AVX-512 指令集項目,以及記憶體存取效能保有尊嚴。

▲ 標準測試時,筆者將雙方平台記憶體設定至 JEDEC 最高支援標準,AMD 平台為 DDR4-3200,主機板自行選擇 22-22-22-52 時序;Intel 平台為 DDR4-2933,主機板自行選擇 16-18-18-36 時序。

▲ Core i9-10980XE 於 CPU-Z 單執行緒保有最佳表現,獲得 549.6 分,多執行緒則是 AMD 的天下。

▲ Sandra 20/20 運算效能測試,Core i9-10980XE 雖然只有實體十八核心,但部分影像處理項目,可透過 AVX-512 指令集與 Ryzen Threadripper 3970X 打成平手甚至更好,但大部分項目均無法阻擋 32 核心強烈攻勢。另外第三代 Ryzen Threadripper 處理器無法於科學分析、神經網路項目獲得分數。

▲ Core i9-10980XE 於 AIDA64 快取與記憶體頻寬測試保有較高的記憶體頻寬利用效率,存取延遲也較低。第三代 Ryzen Threadripper 記憶體存取延遲對比第二代產品反而增加不少,箇中狀況頗讓人玩味。

▲ 7-Zip 壓縮、解壓縮測試為標準的多執行緒為王,Ryzen Threadripper 3960X、Ryzen Threadripper 3970X 表現比 Core i9-10980XE 為佳;Ryzen Threadripper 2990WX 可能是受到 NUMA 架構影響,壓縮表現不如預期。

▲ 影片轉檔 x264 FHD Benchmark、HWBOT x265 Benchmark 沒有懸念,由 Ryzen Threadripper 3960X、Ryzen Threadripper 3970X 奪下錦旗。

▲ 多款 3D 渲染軟體均往多執行緒處理器靠攏,Ryzen Threadripper 3970X 表現可達 Core i9-10980XE 的 2 倍以上。

PCMark 10 考量電腦整體效能,Core i9-10980XE 雖然核心數量不比競爭對手,卻可獲得突破萬分的成績。仔細觀察細項成績,Core i9-10980XE 於渲染與視覺化、繪圖項目擁有較好的表現。此一現象延續至 VRMark 和 3DMark 測試,Core i9-10980XE 在 HEDT 平台數款產品當中,算是對遊戲較為友善的處理器。

▲ Core i9-10980XE 於 PCMark 10 突破萬分,Ryzen Threadripper 3960X 和 Ryzen Threadripper 3970X 分別獲得 9528 分和 9571 分。

▲ AMD HEDT 平台處理器總是於 VRMark 當中的 Cyan Room 項目表現異常,AM4 主流平台 Ryzen 9 3950X 則表現正常。

▲ 3DMark 整體而言,Ryzen Threadripper 3960X 表現相對 Ryzen Threadripper 3970X 為佳,Ryzen Threadripper 3960X 和 Core i9-10980XE 則互有勝負。

身價水漲船高

AMD Zen 2 微架構處理器導入 PCIe 4.0,致使主機板電路板需要採用介電常數更低的材料,甚至是加裝許多 redriver 晶片,才能維持訊號的完整性,因而墊高主機板價格。同樣的狀況也發生在 HEDT 平台,目前已知旗艦級 TRX40 晶片組主機板售價將會突破新台幣 3 萬元,而當今售價最高的 MSI MEG X399 Creation 只需要一半價格。

同理,第三代 Ryzen Threadripper 效能有目共睹,除了逼迫 Intel 調降 HEDT 平台全線處理器價格,本身售價也水漲船高。對比上市售價,Ryzen Threadripper 3960X 高出 Ryzen Threadripper 2970WX 美金 100 元來到 1,399 元,折合約新台幣 42,750 元;Ryzen Threadripper 3970X 高出 Ryzen Threadripper 2990WX 美金 200 元來到 1,999 元,折合約新台幣 61,100 元。

由於 AM4 主流平台和 TRX4 HEDT 平台價格區間差距過大,此時反而要擔心 Intel HEDT 平台見縫插針,部分需要多條 PCIe 通道的玩家,可能因此轉向對手降價後的解決方案。無論如何,AMD Zen 2 絕地大反攻表現亮眼,反而是 Intel 在 x86 處理器又陷入有些不知所措的狀況,筆者則私心希望,AMD 過去未曾於行動市場影響藍色巨人,這次透過 TSMC 7nm 製程不知道有沒有機會?

 

產品資訊

AMD Ryzen Threadripper 3960X

AMD Ryzen Threadripper 3970X

延伸閱讀

測試平台

  • Intel:
  • 主機板:Asus Prime X299 Edition 30
  • 記憶體:Kingston HyperX Fury RGB DDR4-3466 8GB x 4 @DDR4-2933
  • 顯示卡:NVIDIA GeForce RTX 2080 Ti Founders Edition
  • 系統碟:Plextor M9Pe(G) 512GB
  • 電源供應器:Seasonic Platinum SS-1000XP
  • 作業系統:Microsoft Windows 10 Pro 64bit 1909
  • AMD TR4:
  • 主機板:MSI MEG X399 Creation
  • 記憶體:Cosair Dominator Platinum RGB DDR4-3600 16GB x 4 @DDR4-2933
  • 顯示卡:NVIDIA GeForce GTX 2080 Ti Founders Edition
  • 系統碟:Corsair Force MP600 Gen4 PCIe x4 NVMe M.2 SSD 1TB
  • 電源供應器:Seasonic Platinum SS-1000XP
  • 作業系統:Microsoft Windows 10 Pro 64bit 1909
  • AMD TRX4:
  • 主機板:Asus ROG Zenith II Extreme
  • 記憶體:Cosair Dominator Platinum RGB DDR4-3600 16GB x 4 @DDR4-3200
  • 顯示卡:NVIDIA GeForce GTX 2080 Ti Founders Edition
  • 系統碟:Corsair Force MP600 Gen4 PCIe x4 NVMe M.2 SSD 1TB
  • 電源供應器:Seasonic Platinum SS-1000XP
  • 作業系統:Microsoft Windows 10 Pro 64bit 1909
加入電腦王Facebook粉絲團

Switch執行模擬器再跨一步,全速執行特定SS遊戲

$
0
0
日前R3tro-PK於Reddit討論區發表了《Yaba Sanshiro has been released for the Switch by it's developer Devmiyax》一文,提到開發者devMiyax將能夠模擬Sega Saturn的Yaba Sanshiro模擬器移植到任天堂Switch主機,並可全速執行至少3款遊戲。

需在Lakka環境執行

由於在筆者撰稿期間,uoyabause的官方網站處於無法開啟的狀態,連帶無法看到在Switch執行該模擬器相關的教學與下載,因此無法進行實際測試,還請讀者見諒。

根據R3tro-PK在討論區所提到的資訊,目前Yaba Sanshiro需要在Lakka環境中執行,不過能夠全速執行《烈火英豪》(Burning Rangers)、《飛天幽夢》(Nights into Dreams)、《音速小子R》(Sonic R)等遊戲,對於是相當大的進展。

Lakka是款輕量且客製化的Linux作業系統,它不但支援x86電腦與多款開發板,分枝版本Lakka-Switch也支援Switch主機,只要將系統檔案複製到microSD記憶卡,並透過ShofEL2引導程式開機,就能開始使用。

由於Lakka-Switch為獨立的作業系統,因此可以完全跳脫Switch的官方作業系統,具有執行效能較佳的優勢。只不過目前Lakka-Switch還有一些小問題,諸如無法待機,且因不支援藍牙功能,因此無法使用Joy-Cons手把的無線模式以及藍牙喇叭、耳機。

Lakka-Switch是專為Switch設計的模擬器作業系統。(圖片來源:Lakka-Switch官方網站)

由於目前筆者無法連入uoyabause官方網站,因此無法取得Yaba Sanshiro相關檔案,導致無法進行測試,讀者可以先到Lakka-Switch的官方網站瞭解更多資訊,筆者也可能在日後進行實測。

加入電腦王Facebook粉絲團
Viewing all 5888 articles
Browse latest View live


<script src="https://jsc.adskeeper.com/r/s/rssing.com.1596347.js" async> </script>